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及合成高分子涂料及施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9470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及合成高分子涂料及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及合成高分子涂料及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及合成高分子涂料及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高分子涂料的施工 胎体增强材料(亦称加筋材料、加筋布、胎体)是指在涂膜防水层中增强用的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格布等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涂膜防水屋面使用时其设计涂膜总厚度在3mm以下,称之为薄质涂料。1涂刷前的准备工作(1)基层干燥程度要求基层的检查、清理、修整应符合前述要求。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涂料特性而定,对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为水乳型时,基层干燥程度可适当放宽;为溶剂型时,基层必须干燥。对合成高分子涂料,基层必须干燥。(2)配料和搅拌采用双组分涂料时,每份涂料在配料前必须先搅匀。配料应根据材料的配合比现场配制,严禁任意改变配合比。配料时要求计量准确(过秤),主剂和固化剂的混合偏差不得大于5。涂料混合时,应先将主剂放人搅拌容器或电动搅拌器内,然后放入固化剂,并立即开始搅拌,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在35min。搅拌的混合料以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如涂料稠度太大涂布困难时,可掺加稀释剂,切忌任意使用稀释剂稀释,否则会影响涂料性能。双组分涂料每次配制数量应根据每次涂刷面积计算确定,混合后的材料存放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可使用时间。不应一次搅拌过多使涂料发生凝聚或固化而无法使用。夏天施工时尤需注意。单组分涂料一般有铁桶或塑料捅密闭包装,打开桶盖后即可施工,但由于涂料桶装量大(一般为200kg),易沉淀而产生不匀质现象,故使用前还应进行搅拌。(3)涂层厚度控制试验涂层厚度是影响涂膜防水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手工要准确控制涂层厚度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涂刷时每个涂层要涂刷几遍才能完成,而每遍涂膜不能太厚,如果涂膜过厚,会出现涂膜表面已干燥成膜,而内部涂料的水分或溶剂却不能蒸发或挥发的现象。但涂膜也不宜过薄,否则就要增加涂刷遍数,增加劳动力及拖延施工工期。因此,涂膜防水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每平方米涂料用量、涂膜厚度及涂料材性事先试验确定每道涂料涂刷的厚度以及每个涂层需要涂刷的遍数。(4)涂刷间隔时间试验在涂刷厚度及用量试验的同时,可测定每遍涂层的间隔时间。各种防水涂料都有不同的干燥时间(表干和实干),因此涂刷前必须根据气候条件经试验确定每遍涂刷的涂料用量和间隔时间。薄质涂料施工时,每遍涂刷必须待前遍涂膜实干后才能进行。薄质涂料每遍涂层表干时实际上已基本达到了实干。因此,可用表干时间来控制涂刷间隔时间。涂膜的干燥快慢与气候有较大关系,气温高,干燥就快;空气干燥、湿度小,且有风时,干燥也快。2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的种类有以下三种:若使用水乳型防水涂料,可用掺0.20.5乳化剂的水溶液或软化水将涂料稀释,其用量比例一般为:防水涂料:乳化剂水溶液(或软水)1:0.5l。如无软水可用冷开水代替,切忌加入一般水(天然水或自来水)。若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由于其渗透能力比水乳型防水涂料强,可直接用涂料薄涂作基层处理,如溶剂型氯丁胶沥青防水涂料或溶剂型再生胶沥青防水涂料等。若涂料较稠,可用相应的溶剂稀释后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也可用沥青溶液(即冷底子油)作为基层处理剂,或在现场以煤油:30号石油沥青60:40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溶液作为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涂刷时,应用刷子用力薄涂,使涂料尽量刷进基层表面的毛细孔中, 并将基层可能留下来的少量灰尘等无机杂质,像填充料一样混入基层处理剂中,使之与基层牢固结合。这样即使屋面上灰尘不能完全清理干净,也不会影响涂层与基层的牢固粘结。特别在较为干燥的屋面上做溶剂型涂料时,使用基层处理剂打底后再进行防水涂料的涂刷,效果相当明显。3涂刷防水涂料涂料涂刷可采用棕刷、长柄刷、胶皮板、圆滚刷等进行人工涂布,也可采用机械喷涂。用刷子涂刷一般采用蘸刷法,也可边倒涂料边用刷子刷匀。涂布时应先涂立面,后涂平面,涂布立面最好采用蘸涂法,涂刷应均匀一致。倒料时要注意控制涂料的均匀倒洒,不可在一处倒得过多,否则涂料难以刷开,会造成厚薄不匀现象。涂刷时不能将气泡裹进涂层中, 如遇起泡应立即消除。涂刷遍数必须按事先试验确定的遍数进行。同时,前一遍涂层干燥后应将涂层上的灰尘、杂质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后一遍涂层的涂刷。涂料涂布应分条或按顺序进行,分条进行时,每条宽度应与胎体增强材料宽度相一致,以避免操作人员踩踏刚涂好的涂层。每次涂布前,应严格检查前遍涂层是否有缺陷,如气泡、露底、漏刷、胎体增强材料皱折、翘边、杂物混入等现象,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先进行修补再涂布后遍涂层。应当注意,涂料涂布时,涂刷致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刷基层处理剂时要用力薄涂,涂刷后续涂料时则应按规定的涂层厚度(控制材料用量)均匀、仔细地涂刷。各道涂层之间的涂刷方向相互垂直,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涂层间的接槎,在每遍涂刷时应退搓50100mm,接槎时也应超过50100mm,避免在搭接处发生渗漏。4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在涂料第二遍涂刷时,或第三遍涂刷前,即可加铺胎体增强材料。由于涂料与基层粘结力较强,涂层又较薄,胎体增强材料不容易滑移,因此,胎体增强材料应尽量顺屋脊方向铺贴,以方便施工、提高劳动效率。胎体增强材料可采用湿铺法或干铺法铺贴。湿铺法就是边倒料、边涂刷、边铺贴的操作方法。施工时,先在已干燥的涂层上,用刷子将涂料仔细刷匀,然后将成卷的胎体增强材料平放在屋面上,逐渐推滚铺贴于刚刷上涂料的屋面上,用滚刷液压一遍,务必使全部布眼浸满涂料,使上下两层涂料能良好结合,确保其防水效果。由于胎体增强材料质地柔软、容易变形,铺贴时不易展开,经常出现皱褶、翘边或空鼓情况,影响防水涂层的质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的施工单位在无大风情况下,采用干铺法施工取得较好的效果。干铺法就是在上道涂层干燥后,边干铺胎体增强材料,边在已展平的表面上用橡皮刮板均匀满刮一道涂料。也可将胎体增强材料按要求在已干燥的涂层上展平后,先在边缘部位用涂料点粘固定,然后再在上面满刮一道涂料,使涂料浸入网眼渗透到已固化的涂膜上。当渗透性较差的涂料与比较密实的胎体增强材料配套使用时不宜采用干铺法。胎体增强材料铺设后,应严格检查表面是否有缺陷或搭接不足等现象。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修补完整,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层。然后才能在其上继续涂刷涂料,面层涂料应至少徐刷两遍以上,以增加涂膜的耐久性。如面层做粒料保护层,可在涂刷最后一遍涂料时,同时撒铺覆盖粒料。5收头处理为防止收头部位出现翘边现象,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边宽度不得小于10mm。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裁剪整齐,如有凹槽时应压人凹槽内不得出现翘边、皱褶、露白等现象,否则应先进行处理后再涂封密封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