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9466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 . 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C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D .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2. (2分)科学家正在用“以声消声”的方法开发一种新的反噪声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给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它恰好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从而达到消除或降低噪声的目的。下列关于“以声消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利用声波的密部和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B . 利用声波的密部和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C . 利用声波的疏部和疏部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D . “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3. (2分)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所做的三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可以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B . 乙图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C . 丙图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D . 丙图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4. (2分)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为青少年授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 . 她通过水球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5. (2分)下面关于这次迎新晚会有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 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B .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C . 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提高了歌声的音色D . 艺术家们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6. (2分)(2015丽水)如图是丽水市国家级风景名胜缙云仙都,平静的水面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A . 光的反射B . 光的折射C . 光的漫反射D . 光的直线传播7. (2分)下列光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 . 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B .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C . 水中的“白云”光的色散D . 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8. (2分)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B .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 . 虚像既可以由光的反射形成也可以由光的折射形成D .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或缩小的,也可以是与物体等大的9. (2分)(2015嘉兴)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则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 . 光的直线传播B . 光的反射C . 光的折射D . 光路可逆10. (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B .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C . 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D . 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11. (2分)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 甲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B . 乙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C . 丙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D . 丁图:保持天平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12. (2分)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 .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B .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D .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13. (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 .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4. (2分)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 m/s15. (2分)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16. (3分)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 ;不同点:_ 。17. (4分)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反射角为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则反射光线沿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转过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18. (5分)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19. (2分)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m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4分)20. (2分)人们在挑选西瓜时,总是要敲敲听听,这是主要利用声音_不同的特性来,并以此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21. (2分)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22. (2分)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换成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2)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掉平行光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这时小亮将处于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的光屏向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于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3)图乙中_(选填“A”或“B”)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 23. (4分)如下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24. (4分)在下列事例后填上相应的感觉及感受器。(1)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_。(2)在旅途中欣赏美丽的风景:_。(3)在酒席上品尝美味的食物: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4-1、15-1、16-1、17-1、18-1、19-1、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4分)20-1、21-1、22-1、22-2、22-3、23-1、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