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讲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8954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讲 义参考书目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张奎良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衣俊卿著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全 书 绪 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 1、马哲史涉及的代表人物 A:中国传统的教科书中论述的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 B:改革开放时期,除了承认以上的人物还给予狄慈根、梅林、考茨基、拉法格与普列汉诺夫等人以一定的地位 C:社会主义国家之外的一些被称为“异端”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A: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异化理论为根据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C:以现代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反形而上学的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D:实践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化的基本格局 1、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这个时期涉及的问题有: A: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问题 B: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区别 C: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 2、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1945年以前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包括: A:列宁主义 B: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 C;以卢卡奇等人为代表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1945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的格局,主要分为这样的几个大的方面: A: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B: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C:西方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D: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E:欧洲共产主义 三 中国近年哲学研究的热点 1、第一时期:文革前 A: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争论 B: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争论 C:关于 “经济综合基础论与单一经济基础论”的争论 2、文化大革命时期:哲学的泛政治化 3、改革开放以来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关于异化与人道主义的争论 C: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的争论 D: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争论 E:关于哲学观念与哲学体系的争论 第一编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史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思考题:1、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的主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条件中的不同因素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有不同的影响 3、如何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素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状况 1、教科书中的基本论点 A: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产业革命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尖锐化和无产阶级的觉醒。 B: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阶级斗争的尖锐,资产阶级的急剧积累和工人阶级的日益贫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C: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对于以上政治经济条件的进一步理解 A:把握历史的尺度与方式的问题 B:社会历史条件的有限性 第一,从马克思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来看,马克思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第二,马克思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与经济方面上。 二、自然科学基础 1、19世纪的自然科学状况 自然科学在当时的主要突破是三大发现: A:能量守恒定律 B:细胞学说 C:生物进化论 2、自然科学的成就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影响 A: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大工业一样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积极成果,它的意义在于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B:恩格斯则主张用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成果来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以此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图景,从而揭示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 1、人是环境的产物 2、人民主权的思想 A:孟德斯鸠与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 B: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第一,立法权由全国人民掌握。 第二,政府的权力与行政权同样属于人民。 第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批判、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思想等显然受到卢梭的深刻影响。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 1、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2、规律思想。他们一般都肯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反对把资本主义看做是永恒不变的思想。 3、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人人劳动等等。 三、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1、复辟时期:是指1815年拿破仑失败之后欧洲封建主纷纷复位,在法国建立波旁王朝,并结成了欧洲大陆封建君主先后参加的神圣同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做是复辟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基佐。他提出的主要的观点有: A:注重财产关系 B:肯定阶级斗争的存在 C:第三等级有推翻封建制度的权利,但是他否认第三等级内部的阶级斗争。 四、黑格尔的历史观 1、黑格尔的哲学具有巨大的历史感。 2、在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和绝对理念论述中,包含着人对人的劳动的深刻认识,这对于马克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1、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以自然为基础而肯定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把思维看作是存在的产物,“思维是主体,存在是宾词”。 2、他的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在这一点上,他远远高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水平。他认为,人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本质,人构成了新哲学的核心。 3、费尔巴哈以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观念的异化来说明神和神学,强调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神。 在上述几方面的见解中,恩格斯更注重第一点,这与恩格斯更强调自然主义的立场有关:而马克思更注重第二、三点,这些思想对他的实践哲学和异化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一、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基本素质 1、具有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的理想和愿望 2、注意研究事物自身的特殊本质 3、勇于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4、具有一往无前、彻底革命的精神 5、能站在他所处时代的最高历史水平上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某些差别 1、马克思善于理性思考,具有思辩的能力。恩格斯善于观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对马克思影响较大的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黑格尔关于人的劳动的见解,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观点。而对于恩格斯影响大的是自然科学的成果,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黑格尔的历史过程的思想,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思想。 3、第二点差别的直接后果是:马克思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发挥人的自由与创造力,通过宏扬人的实践的革命和批判的本性来达到人类解放的目标。而恩格斯则更强调揭示某种普遍的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保证人类解放的实现。 本部分先讲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由于恩格斯自己的哲学有着相当程度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所以我们把他的思想放在第二部分来讲述。 第二章 马克思从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1839-1843)思考题: 1、马克思比较得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思想何在? 2、试比较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理解。 3、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理解与其他青年黑格尔者的立场有何不同。 4、概述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的几个环节 第一节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思想转变几个环节:自我意识、市民社会、人本主义 一、希腊晚期哲学是自我意识的哲学 1、研究希腊晚期哲学的原因 A:希腊晚期哲学是自我意识哲学 B: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 C:希腊晚期哲学同当时的德国一样也面临着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 D:希腊晚期哲学是批判宗教的哲学 2、希腊晚期哲学的流派 A:伊壁鸠鲁主义 B:斯多葛主义 C:怀疑论 D:马克思的评价 3、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特点 A:伊壁鸠鲁原子论:自由原则 B: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区别 第一、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要是“决定论”,只承认原子的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 第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屏弃了决定论,坚持世界是由偶然性决定的。渴望确立人的自由。他是既承认原子的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同时也承认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 C: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无神论和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在希腊晚期哲学中,特别是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包含着一种自由理性的原则,一种以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和无神论立场。这正是马克思所极力追求的哲学立场,也是马克思研究希腊哲学的主要动机。 二、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 这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所涉及到的另一个主要的内容。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主要是与他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关。在他看来,自我意识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 1、哲学与世界的、理念与实体之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一与分裂。 A:当世界的具体状况是合理的时候,哲学与世界是同一的。这时的哲学是具体的,世界是合理的世界。 B:当世界与哲学处于分裂状态的时候,哲学是抽象的,世界是不合理的。具体说来,就是现实的世界与合理的事物之间发生了分裂。 2、当哲学与世界相矛盾的时候,哲学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 3、批判哲学与行动哲学的目标是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重建合理的世界与作为具体整体的哲学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三、马克思的自我意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的异同 共同点: 1、他们都不满意黑格尔把个体消融在抽象的普遍的绝对精神之中的作法,而是赋予自我意识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不再把自我意识当作绝对理念的一个环节,而是赋予自我意识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强调个别主体的能动性,而不是一般精神的能动性。 2、他们都不满意黑格尔把哲学的目光只限在过去的做法,而是强调哲学预见未来、改造世界的作用。即上述的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 不同点: 1、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哲学与行动哲学只是形式上的,他们回到费希特的立场,把精神与具体的现实割裂开来,赋予精神以绝对的力量和自律,在他们看来,精神作为自我意识是同存在决然对立的,精神是自身完善的,因此自我意识在自己的范围内批判了一切改造世界的任务就完成了。 2、马克思则认为,自我意识并不是自我完善的,它只有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才能够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很快转入现实批判。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反思(18421843)这一时期,马克思一方面继续坚持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立场,另一方面又遇到了与这一理论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这促使他进行了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他主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书报检查令和出版问题,一个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个是摩塞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问题。在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表明了这一时期自己的哲学的观点。 一、继续坚持自我意识与自由理性的立场 1、国家、法律的基础是自由理性。 2、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出版是人民的精神的慧眼。 3、书报检查制度是对出版自由,即对自由理性的不合理的限制和扼杀,因此必须取消。 (引用原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7478页。) 二、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1、物质利益问题和等级问题决定人民对待事物和法的态度。不同的社会等级有不同的利益,这决定着他们指定法律的态度。 2、客观关系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与制度所决定的。在评论书报检查制度时,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往往只注意个别人和检查官,而忽略了决定他们行动的社会制度问题。其实个人的行动与制度是一致的,仅改变个人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改变政治制度而不是撤换某个执行官。 3、强调哲学要走出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的力量,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哲学是世界的本质。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及客观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但是他依旧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质。真正的理性存在于人民之中,而出版物与哲学是这种理性的集中体现。 三、市民社会 A:最初是指僧侣阶层和封建贵族之外的第三等级之中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因此它有时同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同样的意义。 B:市民社会的引申含义是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尤其是指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关系。 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1、黑格尔国家观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 2、如果家庭和社会的法律与利益同国家的法律和利益发生冲突,家庭和市民社会要服从国家,它们的存在以国家的存在为转移。 3、针对黑格尔的这种的做法,马克思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A: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 B:不是政治国家决定私有财产,而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私有财产是国家制度的基础。 C:政治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它代表着虚幻的共同的利益,它不是市民社会矛盾的调和而是市民社会的矛盾的表现。 五、德法年鉴时期:批判的人本主义。 1、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批判哲学 A:把哲学批判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评。 B:批判就世界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C:以人本身为核心的理论应变成一种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2、人类解放理论 A:宗教解放及局限性。宗教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是它的表现,人们的宗教异化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政治异化,因而,不应该把世俗问题归结为神学问题,而应把神学问题归结为世俗问题。不应以迷信说明历史,而应以历史说明迷信。 B:政治解放及其局限性。政治解放的宗旨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废除国权、承认信仰自由,取消财产资格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限制等等。政治解放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政治解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宗教问题,政治解放并没有解决现存社会的问题。政治解放并没有取消私有制。 3、人类解放理论。超越政治解放与宗教解放的局限性,实现真正人的解放。手段是坚持不停歇的革命,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第一、人类解放的内涵是消灭私有财产,扬弃人的自我的异化。 第二、人类的解放的完成是人真正的过着类生活。 第三、人类解放的力量是无产阶级。 第三章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1844)思考题: 1、异化的实质是什么? 2、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3、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构想? 4、如何评价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5、异化理论的现代意义。 6、人最终能够够扬弃一切异化吗? 7、概述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几个阶段。 8、哲学共产主义的含义。第一节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异化范畴及异化劳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1、异化的含义 A:对象化:指人的需要、愿望、计划、目的等主观性的东西在人的活动结果中取得客观的形态,这些主客体同一的活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B:客观化:主体内在的、主观的东西客观地表现出来。 C:物化: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切都变成了物,人的关系非人化,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变成了商品关系。 D:异化:原本是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活动的结果,现在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 2、异化的基本表现形式 A、劳动产品的异化 B、劳动活动的异化。表现为劳动是外在的,劳动是强制的,劳动是属于他人的。 C、人的本质的异化。 D、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带领学生一起读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原文) 二、异化的扬弃和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 1、异化的根源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 2、异化劳动与分工。分工与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3、劳动自我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劳动活动本身。 4、得出的几点结论: 第一、异化劳动和分工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原因,是更为根本的东西。 第二、异化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异化。 第三、由上述两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能把共产主义的目标仅仅局限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而必须是扬弃异化,恢复劳动的自由自觉的性质。 5、共产主义的核心是异化的扬弃 A:对几种共产主义的理解 第一,粗陋的共产主义即平均主义。 第二,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者是专制的共产主义。 第三,废除政治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的共产主义。 6、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而扬弃异化的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领读手稿7374页。)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的几层基本含义: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 第二、自我异化的扬弃是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第三、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在以往的历史的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基础上的复归。 第四、共产主义是实践的人道主义,即积极的人道主义的生成。 第五、取代异化的人的将是“总体的人”。总体的人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三、异化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 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1、人是类的存在物。一方面,人能自觉地把握外部世界和自身。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而实际地进行创造活动。因此,人的本质规定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进行创造。人按照双重的尺度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3、人的类的特征:自由自觉地再生产自身和自然界,即创造世界与自我创造。 (二) 人与自然的统一 1、人化自然:指被人的对象化活动所改造、变形、再创造,同时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了主客体统一的自然。 2、人与自然同意的基础是人化自然。 3、工业和自然科学实际地创造着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创造着人与自然的统一。 4、自然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是同一种科学。 (三) 人与人(社会)的统一 1、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以自己的本质活动创造人的社会关系,异化的劳动产生异化的社会关系,而对象化的活动产生属人的社会关系。 2、人与人、人与社会应该是处于一种相互创造的关联之中,真正的个人的占有与享受具有社会的性质。 (领读原文:42卷第3740页。) 3、人与社会的同一与人与自然的同一是一致的,两者是同一个同一体。 (四)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1、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它是历史之迷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2卷120页) 2、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第一、人具有能动性与主动性。第二、同时人具有受动性。 第三、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第四、人只有在对象化的活动中才能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 3、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给定的,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而在对象化中确证自己的本质。 第二、人的对象也不是自在的给定的,而是通过人的活动而对人生成的,在这一生成的过程中,它失去自然的自在性。 第三、人的历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改造自己的过程。 4、这种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同一的立场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第二节 马克思对原有理论的反思批判一、对黑格尔哲学的进一步批判 1、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纯思辫的辩证法 2、黑格尔以自我意识取代人的劳动 第一、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把劳动理解为人的本质的规定性。 第二、但是黑格尔只承认抽象的精神劳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 3、批判的辩证法的非批判性。批判的辩证法只限于思辫的领域,因而他的辩证法缺少对现实的革命的批判性。 二、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1、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的成就在于它把劳动确定为价值的源泉,并且接触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贫困与劳动创造价值原则的矛盾。 2、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发现了这一矛盾,却物理解决它,其更本原因是它把私有财产当作给定的事实接受下来,而没有进一步分析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即劳动的异化,结果它成为替现实辩护的学说。 三、揭露黑格尔派批判哲学的思辫唯心主义性质 1、青年黑格尔派的特点是只承认精神、理智、自我意识,而不成承认精神之外的感性存在、不承认自然的存在,因此,他们的哲学是思辫唯心主义的性质。 2、揭示思辫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源。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当作事物的真正本质,当作独立于思维主体之外的实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问世(18451848)思考题: 1、如何把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内容? 2、人类社会结构(或历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马克思如何把握历史演进的基本内涵? 4、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含义和意义? 5、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如何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进。 7、探讨应当如何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或者性质。 8、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9、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学说是实践哲学。 第一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哲学的雏形在这个提纲中,马克思用11条提纲十分精练地概括了自己当时哲学的主要见解。恩格斯把此称之为“新世界观”,人们一般称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也可以把此看作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构想的萌芽。 1、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A、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B、这样做的要害在于,它没有理解到现存的社会是一种自我分裂的社会,它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只有揭示了异化劳动这一世俗分裂的根源,才可能通过扬弃劳动的异化性质而建立起属于人的世界。 C、自我分裂的社会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属人的社会则要以对象化的劳动,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为基础。对实践的不理解使这些学说不能革命地批判地对待现存的世界,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 2、马克思的学说是实践哲学 实践包含的含义: A、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B、实践包含物质生产活动,但是不限于此。它指人的自由自觉地改造或创造人自身和人的世界的一切活动。 C、这种实践活动有多种规定性,如自由、创造性、感性、批判性、革命性等等。 D、理论中的对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与统一,例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3、实践哲学纲要 A、实践哲学把对象、现实、感性,即现存中的一切都当作是“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从主体方面来理解。 B、实践哲学的功能在于“改变世界”。 C、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物。人与环境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 D、人的本质是实践,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它不是某种给定的东西的集合,而是创造性的自由活动,只是在现实性上,在表现形式上才是社会关系的总合。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时代,人的实践本质的具体形态或情形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 E、实践是人的世界的根基,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F、现实世界的分裂的根源是人的自我异化,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扬弃这种分裂,属人的社会以实践为根基。同时实践是人化自然的基础。 G、一切认识问题,无论是“抽象的思维”还是“感性的直观“,本质上都是实践的问题,即只能从实践的角度加以解决。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提纲”中的理论的具体展现,我们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确立新历史观的出发点。 1、费尔巴哈只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而不能理解实践的地位。 2、由于不懂得实践,费尔巴哈也就不懂得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统一的基础,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3、同样,由于不懂得实践,费尔巴哈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与历史,他不是革命地理解现存,而是非批判地对待一切。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失误在于不能跳出自我意识的圈子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批判了鲍威尔和施蒂纳把现实的批判和现实的历史进程归为自我意识的批判。 2、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辫唯心主义的性质。指出,他们的唯心史观来源于黑格尔哲学。 三、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它把现实的人、即人的实践活动确定为历史和历史观的出发点,并且重视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两种历史观的对立,想象的人与实际活动的人。具体说来,德国古典哲学从想象的人出发,而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实际活动的人出发。“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0页。) 2、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 3、历史的现实基础是物质生产。“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不同,他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理解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结实观点的东西。”(马克思与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3页。) 四、人类社会结构(或历史)的五个基本要素 1、人的基本需要和生产,它构成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及其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需要和再生产。 3、人自身的再生产,指人繁衍及家庭关系。 4、生产活动所结成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5、意识。意识最初并非独立的东西,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组成要素。“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是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依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与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435页。) 五、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实践总体的分化与统一 1、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马克思所,分工与私有制是同义语,一个是就活动的过程来说,一个是就活动的结果来说。 2、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社会关系产生的历史也就是社会关系异化的历史。 “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成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38页。)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力本身会转变为异化的社会力量。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的力量。 4、分工导致精神与物质的分裂,随着分工的发展,统一的人类实践活动开始分化,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分裂,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者形成固定的职业分工,意识形态就是独立化的精神生产极其成果,它是分裂世界的颠倒的意识,虚幻的意识。 5、由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独立化的和异化的社会力量,其要害的为现实辩护。 六、共产主义与消灭分工 1、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给定的理想状态,而是一种变革现实、使现存革命化的历史运动,开放的过程。 2、共产主义的任务:作为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实质是要根本消灭阶级对立和私有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则必须扬弃异化、消灭分工。 3、扬弃异化和消灭分工的宗旨是恢复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点。“在共产主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38页。)第三节 哲学的贫困进一步阐发唯物史观一、对蒲鲁东的批判 1、马克思指出,蒲鲁东与国民经济学家有些差别:经济学家把现存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视作“天然的”、“自然的”,把这些关系当作“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当作“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而蒲鲁东则想说民这些关系和范畴的。 2、但是由于蒲鲁东无法探索历史的实在进程,无法解释历史自身的运动,所以他求助于“上帝”、“理性”,求助于“无人身的理性”,把现实的历史归结为经济范畴的系列,借助于黑格尔的思辫唯心主义而建立起自己的经济范畴体系。 3、马克思认为,尽管蒲鲁东求助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他只停留在正题和反题的对立上。他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加在一起构成每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由于他没有把握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他又要重新陷入资产阶级学家的错误之中,把经济范畴当作永恒的规律。 二、马克思的一些基本结论 1、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的交往关系的产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作为人类时间能力结果的生产力的不断积累和历史继承,形成了人类的历史。历史本质上是个体发展的历史,但是个体的活动要借助物质关系而实现,物质关系构成人的其他关系的基础。 3、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结构以生产力为基础。 4、阶级社会中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斗争与革命。 第四节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宣言中的思想十分清楚、语言简练,我们这里只指出主要之点,不展开论述。 一、宣言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 1、每一时代的经济方式与交换方式决定这一时代的社会结构。 2、人们的观念是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3、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的内涵,而资本主义时代,阶级对立简单化了,社会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1、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扫除了封建关系,同时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同志中所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资产阶级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导致的危机和工人阶级的崛起,使资本主义的末日已经来临。 4、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消灭私有制”。 5、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五章 唯物史观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与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观。本章内容不作为重点的讲解对象,主要涉及这样的几个问题: 一深刻分析社会革命的根源,验证和丰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 1阐明了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经济关系。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那种把革命发生归咎与少数人的“煽动”,或者几个领袖人物偶然的行动和动机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从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以及各阶级状况中去考察、分析,才能给以正确的说明。 二、阶级斗争理论的新概括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发展 1、深刻论述不断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已经形成了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概念,而且已经提出了可以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2、首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3、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概念。 四、巴黎公社经验对唯物史观的验证和发展 1、必须用巴黎公社式的国家政权代替被打碎的旧国家机器。 2、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资本论中的运用、验证和发展思考题: 1、谈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唯物史观的运用、验证。 2、资本论中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3、资本论对唯物辩证法一般原理的阐发。资本论被列宁称做是“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马克思积40年时间完成的,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唯物史观,并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第一节 资本论对于唯物史观的运用、验证和方法一、对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精辟的概括 1、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及构成社会形态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思想。 2、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和更替的源泉动力及其规律性,阐明了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3、马克思还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基本阶段,阐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个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二、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与发展 1、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2、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资本论中的科学方法论及其对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的阐发一、资本论中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矛盾分析的方法 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3、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二、资本论中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 1、资本论的逻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规律,是一部逻辑地再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辨证法,它的全部机关年纪范畴的运动都是按辨证规律进行的。 2、资本论的逻辑又是资本的认识论。 3、资本论的逻辑又是资本的逻辑学。 三、资本论对唯物辩证法一般原理的阐发 1、对立统一规律 2、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3、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 4、关于唯物辨证法的若干范畴。现象与本质可能性与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四、资本论中的系统性原则 1、整体性观点 2、系统等级结构观点 3、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观点 4、动态平衡和发展的观点。 第七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第一节 反杜林论一、反杜林论的由来 杜林(1833-1921)是一个大学教授,试图建立庞杂的学说体系,向马克思主义挑战,马克思说,他是一个极为傲慢无理的家伙,他本身的思想是折中主义的,缺乏深刻性和原创性。但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他的学说赢得了包括伯恩施坦等人在内的一些人的欢迎,导致了相当程度上的理论混乱。为了反击杜林,连贯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1876年到1878年撰写了此书。 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地位很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是恩格斯的代表作。 二、反对先验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正确地论述了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原则与实际的关系。指出,必须从事实出发,不能从所谓的抽象“原则”出发来探索客观事物。这实际上表达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方法论。 第二,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杜林的“存在”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实际上混淆了物质和意识。存在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意识的存在。杜林的命题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推导出存在的统一性,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且本身造成了思维的跳跃。 批判杜林在物质存在形式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论述了正确的时空观、运动观。杜林承认时空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离开运动而独立存在。恩格斯指出了这些观点的荒谬性。 三、批判“终极真理论”,论述认识(实践)的辩证法 杜林认为有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存在,并吹嘘自己发现了终极真理。恩格斯对此加以批判,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但我们不能认为这里论述的辩证法仅仅是关于认识的,它也是关于广义的实践的。在马哲史上,第一个充分阐发认识论的人是列宁,自斯大林、毛泽东以后,教科书体系把“实践”范畴归入认识论之中,马克思关于广义实践的论述不太为人所重视。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恩格斯在这里的论述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认识论范畴,也包括广义的实践哲学意义,他论述的是认识的辩证法,但更是实践的辩证法。 1、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人类的认识能力就其本性、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无限的,至上的。而每个人、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群体的认识,由于要受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条件的限制,总是有限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是互相联系的,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也是人类实践的特性。 2、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恩格斯反对杜林关于“永恒真理”的说法,认为如果把“人不吃饭就会饿死”这样的命题叫做绝对真理,这是对真理的贬低,是对极小的事物使用大字眼。恩格斯认为,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类认识能够反映对象、符合对象、揭示对象的规律。承认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区别。但由于具体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可以说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3、真理与谬误。一方面,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但是,这种对立,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即,二者的对立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条件变化了,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真理和谬误就会互相转化,真理转为谬误,谬误转为真理。 4、自由和必然 。自由与必然是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尺度。杜林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恩格斯正确地论述了二者的关系。他指出,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对必然性、规律性认识愈深刻,主动性愈大,行动就愈自由。所谓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而作出决定的能力,决不是任意地思考和行动。人们的自由总是相对的、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四、论述辩证法及基本规律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恩格斯指出,人类思维发展史上从来就有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有三种历史形态,即古希腊的朴素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恩格斯论述了唯物辩证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它所引起的革命变革。 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局限,是把事物看作孤立、僵硬、一成不变的对象。辩证法是从它们的联系、运动、产生和消失中去考察。因此,它和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2、辨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杜林把辩证法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是对辩证法的歪曲。 3、系统阐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1)杜林提出“矛盾的排除”,不理解矛盾的意义。恩格斯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是一切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解决,就形成了运动。 (2)量和质互相转化的规律。恩格斯着重证明了它的普遍性。 (3)否定的否定规律。它具有普遍性。恩格斯论述了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之不同。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否定、克服、消灭事物发展中的消极的,衰亡的因素,肯定、发扬、保存事物发展过程中积极的、新生的因素,使事物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恩格斯还指出,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否定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它不仅有一般的否定方式,而且有其特殊的否定方式。因此,不能把否定的否定当作死板的公式和一成不变的模式。 五、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唯心史观及其先验主义方法时,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1、关于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恩格斯指出,杜林之所以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立场,是因为他坚持的是先验主义形而上学方法和抽象的人性论观点。杜林认为研究社会应当把社会分解为最简单的要素,即假定社会由两个人组成,然后按照最简单的公理同两个抽象的人打交道,从而推论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形式和结论”,即“道德主义”、“法律主义”和“普遍公平”的法则。恩格斯指出,杜林的“两个人”,是脱离了一切社会条件和现实关系的光秃秃的概念。杜林不是从现实本身出发来抽象出观念,而是从观念推论出现实,颠倒了现实与观念的关系,是十足的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研究社会历史。正是坚持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历史观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些完整的理论是我们观察、研究历史和现实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依据唯物史观,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道德观、平等观,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则。 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观,直到现在社会总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统治阶级要求道德为自己的利益辩护,而被压迫者运用道德来反抗压迫者的统治。以前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失,才会有真正的全人类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 恩格斯指出,对平等也要做历史的考察。平等的观念,无论是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都是历史的产物,不是永恒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观要求进行自由贸易、平等交换的权利,反对封建阶级的特权,要求人权,这对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无产阶级平等观要求彻底消灭阶级,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是荒谬的。杜林关于平等的观念是浅薄拙劣的。 3、批判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阐明了经济与政治、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杜林从唯心史观出发,宣扬政治暴力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是本原,而经济关系是第二性的、从属的。恩格斯指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是政治暴力的基础,政治暴力为一定的经济利益服务。在历史上,私有财产的出现、发展和灭亡,决不是暴力和掠夺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的原因产生的。任何私有制,都是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由于改变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而产生的。而暴力只是手段,虽然可能改变财产的占有状况,丹不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它只能保护剥削,并不能引起剥削。 恩格斯进一步论证了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阶级和阶级关系形成的途径,指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使剥削成为可能,才形成阶级。 由于出现了阶级和阶级剥削,于是就在阶级对立中形成国家。恩格斯预言,只有消灭了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根源时,国家对社会关系的干预才会先后在各个领域内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消亡。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质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但是,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并逐步消灭阶级对立和一切阶级差别,国家才会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会全面胜利。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一、自然辩证法的起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重视探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并用以完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捍卫唯物主义世界观,非常关心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思想斗争。他极力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当时流行的神秘主义思潮,它们利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来反对唯物辩证法。恩格斯为此搜集大量科学资料,潜心研究自然界的辨证发展规律,确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反击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对唯物辩证法的进攻,批判流行于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1873年5月,恩格斯就决定撰写一部自然辩证法著作。此后,恩格斯按照他的构想,写出许多札记、论文、片段和摘要。但是,由于要反击杜林的挑战,他不得不搁置本书的写作。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忙于整理资本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本书的写作一再被搁置。这样,恩格斯留给我们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手稿,包括10篇论文,169篇札记和片段,2个计划草案。它的大体结构是:一,导言。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史,论证唯物辩证法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必然性。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三,关于物质各种运动形式的学说。四,关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飞跃的理论。它揭示了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最后决定作用。 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由于时代的变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恩格斯当年运用的某些自然科学材料和个别结论,已经过时,但其哲学结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今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二、关于自然界的辨证发展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理论 恩格斯描绘出自然界无限发展的辨证图景,丰富和完善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恩格斯根据自然界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物质形态生成和转化的材料指出,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辨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 恩格斯根据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论述了恒星和星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揭示了地球生成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等问题。恩格斯还运用地质学的新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发现,深入考察了自然界中一切有限事物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转化过程,证明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发展着的。 恩格斯把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结合起来,论证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辨证转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论断,实现了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突破。他认为,直立行走能力的形成,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直立行走的能力把前肢从支持的功能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手和脚的分工。手的自由导致了制造工具的人类劳动方式的形成。接下来导致了发音器官的变化、骨骼、颅骨结构和感觉器官的变化、思维器官和思维机制的高度完善。劳动的发展导致语言的产生,二者的发展推动猿脑转变为人脑,导致人的意识的产生。劳动还使人结成社会群体。 人的历史和动物的历史根本不同,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改变自然界,而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们越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就离开动物越远。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够真正地超越动物界,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主人。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1、恩格斯重申了反杜林论中关于辩证法的表述并且对辩证法的对象、内容、规律和范畴作了正确的规定。他认为,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归结为: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