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培训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8648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培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培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培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坪中心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讲课教案(2课时)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对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九年级家长培训会,就孩子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交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家庭和学校协同一致,共同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努力为孩子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本次家长会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把大家集中在一起,我们共同学习、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第二部分是请各位家长回到各班,由各班班主任向各位家长汇报您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的表现。就这次机会,结合本届九年级学生情况,我想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谈几个观点。1、关心孩子但决不溺爱孩子;欣赏孩子但决不放纵孩子。提出问题:如何爱孩子?如何欣赏孩子?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但是如何爱孩子,却是一门学问。家长一定分清哪是真正的关心和欣赏。给孩子过度地提供吃喝穿不是关心,而是为思想性格的变化埋下隐患(有些家庭本来就比较困难,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学生面前所谓的丢份,就尽其可能来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做会让你的孩子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和虚荣心);在家长眼中孩子重要,但孩子的教育更重要。我们是孩子人生发展的掌舵人,我们给予更多关心的应该是孩子人格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不管事情大还是小,决定同意不同意的基础是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坏影响。一是对孩子要求的管理。比如孩子要买一样东西,如果认为有必要并且答应了就一定给他买,作为父母,一定要守信用,不能食言;如果不答应给他买,讲明不买的理由后,任凭他怎么闹,都坚决不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孩子辩明是非、不任性的习惯。案例1:目前,不少家长在孩子的肯求下,给学生买手机,不知家长想过没有,他们这样要求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与家长联系方便,增加亲人之间的联系与感情?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请问各位家长,你给你的孩子买了手机,他们与你们联系是不是在没有钱的时候才想起,给你打个电话,在你们生病的时候,在你们生日的时候,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只有你们想到他们,他们会主动给你打个电话吗?他们要手机的目的无非就是这样几个:一是相互攀比;二是为了上网;三是与同学相互联系(夜间外出方便)二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案例2: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都体现在做点好吃的,买点穿的。特别是初中生,一个星期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每个星期回家后家长是倾其所能,问寒问暧。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个家长(后坪村的万忠杰),他的做法与很多家长是相反的:每个星期放假后,他都要求他的孩子为家长做饭,他的理由是:平时每天我们家长在家辛辛苦苦的,你们放假了,就要学会孝敬父母,学会自理。这样既让学生学会感恩,又学会生活必须的自理能力。前不久,有位家长向班主任反应说,孩子在家什么也不做,看到家里忙也不帮父母做事,试问这位家长,你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吗?出在孩子的责任心上,良心上。三是对孩子的行为的关注案例3:孩子的小聪明、偏执、自私不值得欣赏。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后坪村的有位学生,从小泼皮胆大,爱耍小聪明。有一次与其父亲交谈时,他的父亲对孩子的任性,胆大说的头头是道,说他的交际能力强,会办事(具体事例)。这样助长了学生的胆量,结果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后悔不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家长的永远是矛盾的,既希望孩子成才,关键时刻又心疼孩子。孟子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成就他。让孩子受苦,经受锻炼,也许那才是大爱! 2、培养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提出问题各位家长准备把你的孩子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认为学生在学校要干的事主要有三件:修养品行,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就是平常所说的德智体。把“德”放在第一位,可见,修养品行的重要性,这就说明,要成才,先要学做人。如果孩子思想正直,态度端正,什么事情又做不好呢?孩子言行得体,讲文明,懂礼貌,怎么就不能成才呢?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德。一是家长的态度决定学生的成长案例4:前不久,八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说,我的那个孩子王XX,学习成绩不太好,老师能不能对他的成绩争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一下要求,让他混毕业算了.班主任问其原因,家长说,孩子回家后说,老师管的太紧了,学习逼的太严了,他不想读书了.对了这个问题,也许是我们老师的教育出了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但一认真反思,家长的态度就有大问题。如果老师在学习上放松了要求,他在学校就无所是事,他一定在其它的方面出问题。 案例5:七年级的一位学生李XX,在学校经常性的不遵守学校的纪律,经教师批评教育后仍不能改正,但学生成绩一直比较优秀。这次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了一架,把别人打伤了。班主任为教育学生本人,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帮助教育,但家长听完教师情况说明后,很轻松的说,我们那个娃子就是调皮,在家就这样,把别人打伤了,是我的娃子的错,该出多少钱我出。最后,这位家长又问了一句,我那娃子的成绩怎么样,当听到教师说成绩还不错时,家长说:只要成绩好就行。这位家长总是认为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是小事,只要不闹出大事来就行。请试问这位家长:你认为学生在校什么样的事是大事?是不是只有触犯法律的事才是大事?二是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细节做起案例6下面我给各位家长讲一个故事。在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的故事。他的学校倡导“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3、给孩子确定恰当的目标和适当的要求。提出问题:你给你的孩子人生是如何规划的?你给他提出了哪些要求?孩子的教育应该重视,但不能不客观。孩子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就是文科学得好,有的就是理科学习的好。或者有的孩子就是不擅长学习书面知识。课本成绩仅仅是孩子成长学习中的一个方面,他的书面成绩差不代表他的能力差,不代表将来不能成就事业。只要孩子思想健康,态度端正,成人了才有成才的基础和希望。 一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案例7:九年级的一位同学成绩还不错,有一天,班主任问他初中毕业了有什么打算没有?他的回答让我们教师吃惊:考上一中了就读,考不上就算了。班主任又问:那你的家长对你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这就是家长的意思。我想家长只所以这样说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家庭原因;二是读书无用(一看好多初中没毕业的学生,现在也不混的很好吗?)二是给你的孩子提一些具体的要求三是想一想,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4、探讨一下对孩子是否进行必要的惩戒。前段时间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内容是“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要重新赋予吗?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关于这个话题,我想了很长时间,思考在这次会上说不说?但想一下我还是决定说,权当我家长们一起交流,探讨。目前,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以前少了很多,但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不好管了,出现了一大批家长管不了,老师不能管的学生。在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许就比我们更严格一些。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这些做法是否可取,我不下断言。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老师和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想把自已的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学生。后坪中心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讲课教案(2课时)主题:中考中注意事宜对象:九年级学生家长课型:讲座 各位家长,再过一段时间,您的孩子就要参加中考了,他们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他们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而此时的您,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家长不要一考完就问有关考试的问题,最好一句也不要问;要做个好的聆听者。 中考的临场状态和考后的心理调节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考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情况,也可以说,成为考试的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科目安排有意图 每年考试都把语文安排在第一门是有其用意的。语文是一个比较平缓的科目,不会让考生有大起大落的差异,可以客观平和地把学生引入整个中考的考试状态。 语文考试是把考生带入中考状态的第一步,考生应试时要做到心态平衡,随时释放自己的紧张和兴奋,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考试。语文最关键的是作文,是真正拉开档次的环节。但是,往往自己的心理分数与卷面的实际分数会存在差异,有时自己认为写得不好也有可能成为一类文。因此,对于语文考试,考生和家长都不要有过多的担心,考完后要尽快进入下一门的考试准备中。 考完一门忘一门 作为考生来讲,不要总想着考过的题目,要尽量放开,考后不要和同学对题,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时考生心里总是放不下,尤其对知道做错了的题一直难以释怀,这样会使精神和精力都不集中,影响到下一门的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和家长、老师的交流调整一下心态,千万别一个人闷头儿乱想。 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明确,就中考考试这几天来说,不光是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更多的是在检查考生的心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就像化学试剂里的催化剂一样,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变等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做个好的聆听者 作为家长,更应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不要一考完就问有关考试的一系列问题,最好一句也不要问。 不要对考生的作文情况随意加以评判,家长单凭自己的感觉评价考生作文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影响考生的情绪。 如果考生愿意交流,家长要做个专注的聆听者,让考生以自己的方式发泄出考试的郁积。 营造良性的紧张心理 家长要从侧面做好考生的助手,料理好他们的生活休息,同时在思想上多开导、多安慰,不要给考生更多的无形压力。另外,也要适时地给考生说一些有关考试的事项,既不影响考生的考试情绪,又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使考生有这种考试时应有的良性的紧张心理,会对考生的考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尹宗禹老师说,中考是在检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多方面的综合水平,而考试这几天更多的是在比心态。那么,考生在这几天就要调整好自己,在生活上多注意,按时休息,听听音乐,不要再过多地复习了,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更重要的。老师提醒:家长“三要”“三不要”家长“三要” 要帮助考生检查是否带齐考试用具及证件。 参考话语:“准考证带了吗?”“2B铅笔准备好了吗?” 要安排好考生起居,要起带头作用。 参考话语:“不早了,咱们都关灯休息吧。” 要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参考话语:“平时学得不错,没问题的。”家长“三不要”不要问敏感性的话题。切忌话语:“考得怎么样啊?”避免明示或暗示考生以前犯过的错误。切忌话语:“你平时做数学总是马虎,这次可别犯老毛病啊!”不要看到考生情绪低落就神色大变。切忌话语:“怎么不高兴啊,是不是没考好啊?”如果考生提到哪科没有考好,不要埋怨。切忌话语:“是不是又粗心啦!” 往届家长留言: “虽然也急,可不能让孩子看出来,不能增加孩子的负担。” “他情绪不高,就跟他多说些笑话什么的,让孩子不要老想着考试的东西。” “虽然很想问孩子考得好不好,但要管住自己,如果孩子不说就不要问了。” “要让孩子干自愿事,吃顺口饭,听轻松话,睡安心觉。” 往届考生心声:“希望在考试期间,家长不要对我们投入太多的关注,这样无形中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希望生活气氛和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考试期间最怕看到家长期待的目光,尤其是我们把握不大的时候。”“希望家长不要在校门口等,这样会使考生考试时分心。考生紧张的时候可以和家长聊聊天,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态应考,考完一门忘一门,让自己尽量放松,好好休息,可以把下一门要考试的科目概括性地回忆一下,也不要过分细致地复习,如果在短时间内遇到很多不会的问题会突增自己的紧张情绪。”“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要再想了,想了也没什么用,更会影响下一门。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多休息,喝点凉的饮料,或是跟家长逛逛超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