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88100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届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届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训练 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2 页 2020 届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 3 人类的居住地 聚落同步训练 D 卷 一 单选题 共 15 题 共 34 分 1 2 分 2018 年夏季高温席卷北半球 乃至北极圈 对于生活在瑞典的人们而言 因为屋里 极少装制冷空调 今年夏季高温天气甚是难熬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文化习俗 B 气温 C 降水 D 资金 2 瑞典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东高西低 B 河流短小 多注入北冰洋 C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 东部与挪威相邻 第 2 页 共 22 页 3 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 已超过 5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瑞 典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来自 石油 天然气 核电 风能 太阳能 水能 A B C D 4 在假期 瑞典人喜欢远离城市喧嚣 亲近自然 从以下瑞典两幅景观图 a 图 b 中可以看出乡村 聚落比城市聚落 A 房屋密度小 B 人口密度大 C 商业较繁荣 D 交通较完善 5 维斯比古城是瑞典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小镇 1995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 城内很多街道不允许机动车通行以减少尾气排放 古城外还新建了大型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以确保绿色可 持续的旅游环境 维斯比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意义是 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 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 提升旅游的环境质量 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 第 3 页 共 22 页 A B C D 2 2 分 造成下图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河流 B 人口 C 气候 D 工业 3 2 分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居住的是 A 帐篷 B 窑洞 C 高脚屋 D 冰屋 4 4 分 下列条件中 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 自然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地形平坦 第 4 页 共 22 页 D 水资源短缺 5 2 分 如下图为小明在某地旅游时拍摄的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地为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2 该地最有特色的民居是 A 窑洞 B 土楼 C 骑楼 6 4 分 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 回下列小题 1 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凉爽 且免受洪水威胁 B 降水较多 取水方便 C 靠近梯田 生产方便 第 5 页 共 22 页 D 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2 该地梯田 A 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 B 位于山地的北坡 C 主要种植水稻 D 机械化生产方便 3 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 带来的影响有 造成水土流失 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河流含沙量增 大 诱发地震 A B C D 7 2 分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 北半球 高纬度 B 北半球 中低纬度 第 6 页 共 22 页 C 南半球 高纬度 D 南半球 中低纬度 2 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 仅从图中信息考虑 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3 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A 伦敦 B 新德里 C 巴西利亚 D 北京 8 2 分 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B 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 一般是先有乡村 后有城市 C 城市的人口较多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D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较分散 9 2 分 家住平原 与山为邻 傍水而居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 它 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是 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要因地制宜 遵循自然规律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 B 第 7 页 共 22 页 C D 10 2 分 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 爱护聚落 人人有责 结合漫画 回答下列小题 1 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 可描述为 A 林海雪原 B 沟壑纵横 C 高楼林立 D 大漠辽阔 2 针对该漫画 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 其中最贴切的是 A 禁止焚烧秸秆 B 珍惜每寸土地 C 杜绝乱扔乱放 D 实行达标排放 11 2 分 下图为 清明上河图 的苏绣作品 局部 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 今河南开封 的繁华风 貌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8 页 共 22 页 1 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 城市聚落 B 工业生产 C 乡村聚落 D 农业生产 2 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 水运发达 B 商业落后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 3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 产生于丝绸之乡 江苏 苏绣 A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12 2 分 下列旅游景点中 属于我国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是 第 9 页 共 22 页 A 万里长城 皖南古村落 B 九寨沟 北京故宫 C 安徽黄山 秦陵兵马俑 D 长江三峡 黄龙 13 2 分 在许多国家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重视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文化遗 产的是 A 在苏州园林里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B 在洛阳龙门石窟的雕像上 刻上 某某到此一游 C 长城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D 在丽江古城里面增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14 2 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图属于哪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A 道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第 10 页 共 22 页 2 乙图中所示民居的自然环境是 A 高温多雨 B 终年严寒 C 冬暖夏凉 D 长夏无冬 15 2 分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 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 民俗等信息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C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 它们美观漂亮 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二 综合题 共 5 题 共 31 分 16 4 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 4 月 19 日 甘肃迭部扎尕 g 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 上 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 左图是迭部县 位置图 右图是扎尕那安多藏寨景观图 第 11 页 共 22 页 知识卡片 1 扎尕那村四面环山 植 被覆盖率高达 87 林地约 占总面积的 58 草地占 30 耕地占 8 知识卡片 2 当地民居的地 基多用石料 楼梯 墙壁 天花板 地 板多用松木材料 1 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 个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 其北部是 山脉 江 贯穿中部 地势起伏较 这里植被覆盖率高 以 业和 业为主 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 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 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 2 迭部县地处东部季风气候 气候及高山高原气候的交界地带 生物 物种 单 一 多样 有利于农林牧复合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3 甘肃迭部扎尕那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主要是受和 等自然因素影响 为了传承 和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 应 双项选择 A 大力开垦荒地 扩大耕地面积 B 加大樵采力度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C 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 D 禁止游客进入 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 E 加大宣传 形成保护遗产共识 第 12 页 共 22 页 4 扎尕那形成的聚落类型是聚落 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当 地民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 的关系 请从地形 气候 植被等方面任选其一 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17 4 分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又使祖国 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图 1 2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 2 图 1 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 3 山脉 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4 山脉 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5 图 1 中甲 乙 丙三大高原 地面崎岖不平 岩溶地形广布的是 该区域易发生的山 地灾害有 等 6 图 1 中甲 乙 丙三大高原 地面崎岖不平 岩溶地形广布的是 该区域易发生的山 地灾害有 等 7 图 2 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 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双选 A A 地开垦耕地 发展种植业 B B 地种植花卉蔬菜 方便供应城区 第 13 页 共 22 页 C C 地围湖造田 扩大耕地面积 D D 地发展海水养殖 8 图 2 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 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双选 A A 地开垦耕地 发展种植业 B B 地种植花卉蔬菜 方便供应城区 C C 地围湖造田 扩大耕地面积 D D 地发展海水养殖 9 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 简要分析 E 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10 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 简要分析 E 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18 6 分 阅读下列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如果人类继续乱砍滥伐 过度消耗资源 滥用化肥和农药 40 年后 地球将无力背负近百亿 人口这个巨大的包袱 第 14 页 共 22 页 1 到 2050 年 世界人口将达 亿 多半分布在 洲 2 世界人口从 40 亿到 60 亿 所需时间为 年 期间 由于我国坚决落实实行计划生育 使 60 亿人口日 推迟将近 4 年 3 人口增长过快将带来哪些问题呢 答出两点即可 4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时 人口增长曲线将平行于横坐标轴延伸 为什么 5 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 6 读材料四可知 甲地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 大多信仰 教 通用 语 人 口密度 大或小 主要原因是 7 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部分 因地处 板块交界处 地质灾害 频繁发生 第 15 页 共 22 页 8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高架屋是图中甲 乙两处中 处的传统民 居 19 9 分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小明 利用导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请结合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帮助小明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探究 1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分别写出图 15 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 2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分别写出图 15 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 3 图 16 中从甲 乙 丙 地势越来越 人口密度越来越 第 16 页 共 22 页 4 图 16 中从甲 乙 丙 地势越来越 人口密度越来越 5 结合图 15 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 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6 结合图 15 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 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7 由图 17 和图 18 可知 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为 气候 导致这 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8 由图 17 和图 18 可知 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为 气候 导致这 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9 归纳小结 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 请在结构图 图 19 中 处补充填写适当 内容 完善知识结构 10 归纳小结 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 请在结构图 图 19 中 处补充填写适 当内容 完善知识结构 20 8 分 左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右图为凸面镜 用于视线受阻时 观 察对面来向车辆的行驶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第 17 页 共 22 页 1 填写地形部位名称 A B 2 B C 两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 A B C D 四处适合攀岩的是 处 3 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甲 乙 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 由是 4 在左图中甲与丙之间有条的公路 凸面镜设 三地中的 处最合适 第 18 页 共 22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 15 题 共 34 分 1 1 1 2 1 3 1 4 1 5 2 1 3 1 4 1 5 1 5 2 6 1 6 2 6 3 7 1 7 2 第 19 页 共 22 页 7 3 8 1 9 1 10 1 10 2 11 1 11 2 11 3 12 1 13 1 14 1 14 2 15 1 二 综合题 共 5 题 共 31 分 16 1 第 20 页 共 22 页 16 2 16 3 16 4 17 1 17 2 17 3 17 4 17 5 17 6 17 7 17 8 第 21 页 共 22 页 17 9 17 10 18 1 18 2 18 3 18 4 18 5 18 6 18 7 18 8 19 1 19 2 19 3 第 22 页 共 22 页 19 4 19 5 19 6 19 7 19 8 19 9 19 10 20 1 20 2 20 3 2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