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六)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884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六)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六)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六)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二十六)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湘教浙江)(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1.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D.点状与面状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新垦区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无法判断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向高级发展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完全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造成的结果4.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5、6题。5.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河网密布B.雨热同期C.土质黏重D.红壤广布6.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提供工业原料B.提供生活水源C.便利的交通运输D.丰富的水产品(预测题)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回答7、8题。7.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B.C.D.8.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可以反映出(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B.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C.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强,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10.一般在区域发展晚期(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11.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表中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57.8037.320.763.590.5340.9625.680.1611.6021.6030.7131.150.3731.865.9120.1650.950.567.6120.72A.B.C.D.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探究题)山东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据此及下图回答问题。(28分)(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 (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13.(2012韶关模拟)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8分)(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3)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答案解析1、2.【解析】1选D,2选A。第1题,行政中心与新垦区分别为城镇地域与乡村地域,结合图可以得出,空间分布分别为点状与面状。第2题,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内部城镇较少,缺乏大城市,空间结构简单;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为农业;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较弱。因此是区域发展的早期,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3、4.【解析】3选A,4选B。第3题,从图中可以很容易看出区域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早期环境污染不大,但到中期污染加大;早期和中期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但后期主要是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第4题,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应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产业转移不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因为其新兴产业会吸纳就业;产业升级会给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5、6.【解析】5选B,6选C。第5题,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6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知识拓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发比较晚的原因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较明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7、8.【解析】7选A,8选D。第7题,图中从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然后到大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8题,从到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方法技巧】区域发展过程图的阅读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到工业化阶段,再到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常通过区域发展过程图进行考查。在读图过程中,首先要仔细阅读图例,明确每一个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其次要逐图分析各个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通过对变化过程的分析,看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最后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地理事物变化的原因。9、10.【解析】9选B,10选D。第9题,从图中看不出区域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可反映出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与区外联系不断增强。第10题,在区域发展晚期,呈现出以下特点: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趋缓,而外围空间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区域处于整体协调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11.【解析】选B。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表格的判读、估算、推理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题干可得出安徽省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而在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比重应最大。其次山地、丘陵合占42.3%,林地面积也应较大。再次是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结合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中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正确。12.【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和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回答。第(2)题,资源型区域发展到工业化阶段后期,会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问题。第(3)题,区域向高效益的综合阶段发展,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现正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转变。(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拓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资源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需要资金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转型需要强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以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导向,或以产业链为方向向本地资源的中游和下游产业延伸,或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再造竞争优势;历史悠久,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观光旅游及休闲度假。13.【解析】第(1)题,阶段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不断转变。原因是市场需求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利润也更高。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从图例和注记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乙为传统工业区,要考虑环境因素、交通等,丙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要考虑科技水平及人员素质、优美环境、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第(3)题,工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大,对环境影响明显,因此现代城市发展使工业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地租低,环境污染小。第(4)题,从阶段一到阶段二,可以从图中看到具体措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答案:(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移动、集中,电子工业在西北方向的高校密集区聚集。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和垂直于盛行风向的远郊,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3)向城市外缘移动,沿交通线集中分布。原因:地价相对低,降低成本,改善城区环境。(4)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