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4单元学生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7861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4单元学生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上4单元学生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上4单元学生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古诗两首导学案(1) 自学导航 一 预习。1 、通读课文。按中年级朗读“五”星级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声音响。2读音准。3不加字。4不掉字。5较流利。)2、二类字注音组词,在书上做批注。课文 自 评 同学评或家长评古诗两首 3、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上面括号注音,下面括号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还 -( ) 朝-( ) 行( ) 重-( ) ( ) -( ) ( ) ( ) 二、检测。词语听写 计分签名: 三、练习。选词填空 1、岭 领 令( )导 崇山峻( ) 命( ) ( )袖2、寺 诗 侍少林( ) 作( ) ( )卫 ( )候合作探究 四、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1、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朝诗人( )。描述了飞快行驶的( )穿行长江中的样子。,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2、绝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述了( )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 )思想感情。 13古诗两首导学案(2) 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一)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早发白帝城1、 自由朗读。检查朗读情况。2、 逐句品读,了解诗意。学习第一、二句(1) 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2) 作者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出发的?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3) 谈谈对诗句的理解。(4) 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学习三、四句(1) 自由读。(2) 说说对诗句的(3)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从诗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3、 朗读全诗,体会感情。4、 背诵古诗。(二) 生生合作探究学习绝句: 理解“绝句“(”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1、 小组朗读。2、 思考:(1)在( )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用“”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语。(3)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3、 看图,结合词句解释说说对诗句的理解。4、 朗读全诗,体会感情。5、 练习背诵古诗。(三) 自主探究1.找出诗中的4个动词,“真动”的词有( ), “不动”的词有(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 )心情。(四) 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质疑。语文生活 1、默写。 【 】( ) 【 】( 14庐山的云雾导学案(1) 自学导航 一 预习。1 、通读课文。按中年级朗读“五”星级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声音响。2读音准。3不加字。4不掉字。5较流利。)2、二类字注音组词,在书上做批注。课文 自 评 同学评或家长评庐山的云雾 3、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上面括号注音,下面括号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检测。词语听写 计分签名: 三、练习。1、给字换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秀( )- 漫( ) 姿( )-笼( ) 弥( ) 态(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变( )无常 ( )云( )雾 千( )百( )流连忘( ) ( )( )悠悠 ( )色( )丽 合作探究 四、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是一篇( )的文章,作者通过对( )云雾那种( )、( )的特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14庐山的云雾导学案(2) 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一)师生合作探究。1、生默读第1自然段。2、想一想这段是围绕哪句来写的的?用“”画出来。3、齐读“有有 有 尤其 ”感悟庐山秀丽的景色。 3、理解:“尤其”一词。4练习: _-有_,有_,有_,有_,_!(二)生生合作探究。1、生自由读读2、3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莱。3、 读“像是又像是像又像”这四个并列的比喻句,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4、 练习:_像 又像-(三)自主探究1、学习第4自然段。(1)理解:流连忘返(2)想想庐山令人流连忘返的原因是什么?2、有感情的齐读 (四)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质疑反馈。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课后收集关于庐山的资料,共同交流。3、读课文,填空。庐山的雨雾(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 );哪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 );云雾遮挡山谷时,又像( )。语文生活 收集有关庐山的美丽景色的图片。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导学案(1) 自学导航 一 预习。1 、通读课文。按中年级朗读“五”星级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声音响。2读音准。3不加字。4不掉字。5较流利。)2、二类字注音组词,在书上做批注。课文 自 评 同学评或家长评15锡林郭勒大草原 3、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上面括号注音,下面括号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检测。词语听写 计分签名: 三、练习:1、多音字注音。(1)、放学时,许多没( )有带雨鞋的同学都在没( )脚的水里走着。(2)、有一次,他们家的马撒( )欢儿把种子弄撒( )了。(3)、那位蒙( )古族的姑娘头上的蒙( )了一块头巾。在下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野草 ( )的湖水 ( )的山丹丹花( )的草滩 ( )野花 ( )的铃铛花 ( )的草原 ( )地飞翔 ( )的牵牛花合作探究 四、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 )文章,主要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 )而( )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 )的热爱。 15锡林郭勒大草原导学案(2) 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一)师生合作探究。1、学习第1、2自然段。(1)默读课文。(2)用“”画出表现草原广阔的句子,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大草原的广阔?(3)作者是抓住( )、( )、 ( )景物进行描写的。(4)指导学生读句子体会大草原的美丽。(二)生生合作探究。1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之间是( )关系,这部分主要写大草原的( )特点。(三)自主探究1学习3、4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第3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3)课文是从( )、( )、( )、( )、( )、( )写出了锡林郭勒大草原欢腾景象。(4)找出有句子读一读。(5)练习:用下列词写一句话。1、因为所以2、不仅而且-3、如果就-(四)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质疑反馈。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语文生活:欣赏:美丽的草原是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彩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16*赵州桥导学案(1) 自学导航 一 预习。1 、通读课文。按中年级朗读“五”星级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声音响。2读音准。3不加字。4不掉字。5较流利。)2、二类字注音组词,在书上做批注。课文 自 评 同学评或家长评赵州桥 3 多音字。(1)、乌龟的趾间有噗,趾端有爪( ),跟鸭子的爪( )子是不一样的。(2)这个小伙子有一股冲( )劲儿,干什么事情都冲( )在前面。 4、比一比,再组词。龙( ) 漫( ) 刻( ) 挥( )尤( ) 慢( ) 该( ) 浑( )3、 练习。1、近义词;雄伟( ) 创举( ) 坚固( ) 美观( )精美( ) 节省( ) 闻名( )2、反义词;精美( ) 节省( ) 坚固( ) 闻名( ) 合作探究 四、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 ),课文讲的是( )的赵州桥既( )又( ),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 ),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 )和 ( )。语文生活: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在主拱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可节省材料,二,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三,使桥身更加美观。 16*赵州桥导学案(2) 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一)师生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文中的词语。2、思考:这段共有( )句话,分别说了赵州桥的( )、( )、( )。(二)生生合作探究。1、默读第2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围绕哪一句写的,用“”画出来。(2)、赵州桥的设计有( )、( )、( )的特点。(3)、理解:创举,这种设计在建桥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设计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自主探究1、自读第3自然段。(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2)、这一段主要写赵州桥的( ), 课文主要抓住( )来介绍。留给你的印象是( )(4)、边读边想象“美观“的含义。 (5)、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写一句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质疑反馈。2、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课文。(2)、理解词语: 杰出: 宝贵: (3)、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指导学生或) 四、 填一填,完成练习。(1)、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 )的石拱桥。(2)、赵州桥非常( ),是由工匠( )设计和支持建造的。(3)、赵州桥不但( ),而且( )。(4)、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 )和( )。 语文百花园四导学案 自学导航 一 预习。比一比,在组词。幻( ) 慢( ) 芒( ) 刻( )幼( ) 漫( ) 茫( ) 该( )挥( ) 帝( ) 岭( ) 尔( )浑( ) 常( ) 邻( ) 而( ) 1、 照样子,先组字,在组词。例:句(拘)(拘束)次( )( ) 奇( )( )活( )( ) 寺( )( )(4) 把下列每组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1)我们登上了庐山。 我们看到千姿百态的云雾。(2)、我们来到海洋馆。 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鱼。 (3)、早上,起来到边。 我看到晶莹的露珠在叶上滚动。-4、读读背背:默写古诗 - - - -5、阅读短文。(标出诗歌小节序号。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雨中的树林(2)本文描写的是( )的景色。展现了一个( )的童话世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启发人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