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7407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前 言中医外科学是祖国医学研究人体外部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内外治法。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外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了解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断与辨证原则本教学大纲分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有一个概略的认识各论以病分章论节,按中医外科传统分类法分九章,每章前的短文概括文章疾病的通性,每节一病,分概说、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摄。学时分配共计:72学时。本教材的实施的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遵循教学大纲的教要求,突出重点,合理分配,针对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特点,既对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给予论述,同时对某些疑难病症的现代研究有所了解。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 篇 总 论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及在历史上对人民健康的伟大贡献,进一步巩固学习中医外科学的专业思想。【教学内容】了解历代名医、主要贡献、学术流派及创造发明等突出事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目的要求】一、掌握中医外科的范围。二、掌握疾病的命名原则。三、了解中医外科的基本术语。【教学内容】一、中医外科具有特定的治疗范围,包括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性前阴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等。二、疾病命名有十种方法,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来命名。三、基本术语主要为疮疡类的常见术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一、掌握外科疾病致病因素。二、熟悉外科疾病发病机理。三、正确理解气血、脏腑、经络与外科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教学内容】一、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二、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目的要求】一、正确理解对中医外科疾病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二、掌握中医外科疾病局部症状的四诊检查要点。掌握阴证、阳症,辨肿、痛、脓、溃疡等的方法。三、熟悉辨皮疹、痒、出血、善恶顺逆等的方法。【教学内容】一、辨病与辨证,是中医学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的方法。二、四诊在外科中的应用1.望诊1)望局部病变:望部位、望形色2)望神色形态:望精神、望面色、望形态3)望舌:望舌质、望舌苔2.闻诊:1)听声音2)嗅气味3.问诊1)问寒热2)问汗液3)问饮食4)问二便5)问病因或诱因6)问旧病7)问职业8)问妇女月经9)问家族10)问不洁性交4.切诊1)脉诊: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大脉、小脉、弦脉、紧脉2)触诊:触皮肤、触疼痛、触肿块三、辨阴证阳证,是一切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主要依据发病缓急、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形、范围、硬度、疼痛、病位深浅、脓液质量、溃疡形色、病程长短、全身症状、舌苔脉象及预后顺逆来辨别。四、辨肿、脓、溃疡、皮疹、出血1.辨肿1)辨肿的外形:局限性、弥漫性、全身性2)辨肿的成因:火肿、寒肿、风肿、湿肿、痰肿、气肿、瘀肿、郁结肿、虚肿、实肿3)辨肿的部位与形色4)辨肿块与结节: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边界、疼痛、内容物2.辨脓1)辨脓方法:触按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2)辨脓的内容:辨脓的有无、脓的部位深浅、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3)辨脓的注意事项3.辨溃疡1)辨溃疡的形态:阴证、阳证、化脓性溃疡、结核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癌性溃疡、压迫性溃疡2)辨溃疡的色泽:阳证溃疡、阴证溃疡、溃疡肉芽4.辨皮疹1)从八纲证来辨2)从卫气营血辨证来辨3)从病因辨证来辨4)从脏腑辨证来辨5.辨出血1)皮肤黏膜出血2)咯血3)呕血4)便血5)尿血五、辨痛、痒1.辨痛1)辨疼痛的成因:寒、热、风、湿、气、瘀血、化脓2)辨疼痛的类型:卒痛、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3)辨疼痛的性质:刺痛、灼痛、裂痛、钝痛、酸痛、胀痛、绞痛、啄痛、抽掣痛4)辨疼痛与肿胀2.辨痒1)皮肤病辨痒: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2)疮疡辨痒六、辨部位经络1、辨部位;上、中、下部位辨证2.辨经络,从人体各部所属经络、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及循环用药三方面论述。七、辨善恶顺逆,就是判断外科疾病预后转归的一种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目的要求】一、掌握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在外科疾病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二、掌握外治法中的各种药物疗法。三、熟悉内治法的具体应用及各种外治法的适应证。【教学内容】一、内治法以消、托、补为纲,做为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内治法的具体应用:分为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调胃等十一法。每法举出代表方、常用药物、适应证及注意点。二、外治法药物疗法:包括膏药、油膏、箍围药、草药、掺药,每法适应证、用法、注意点。手术疗法:包括切开法、火针烙法、砭镰法、挑治疗法、挂线法、结扎法,分别说明其适应证、用法、注意点。其它疗法:引流法(药线、导管、扩创)、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和溻渍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每法举出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目的要求】一、 掌握外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二、 熟悉饮食调护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三、 了解调护的整体要求【教学内容】一、 康复治疗1. 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1) 整体康复2) 辨证康复3) 功能康复4) 综合康复2. 康复的之类内容1) 物理和运动治疗2) 中医药之类3) 康复护理治疗4) 社会康复治疗二、 一般护理病室与环境。病员身心护理。三、饮食护理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外科疾病的饮食宜忌。下 篇 各 论第七章 疮 疡第一节 疖【目的要求】一、掌握疖与痈、颜面疖疮的鉴别诊断。二、熟悉疖的诊断、概念及特点。三、了解疖的病因病机、预防与调护。【教学内容】一、概说:指出疖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二、疖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火毒蕴阻肌肤所致。三、诊断:按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分别叙述。四、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清热解毒为主,暑疖兼清暑化湿,疖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2)外治:初期箍毒消肿、中期提脓祛腐、后期生肌收口。并注意预防与调护。2其他疗法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节 疔【目的要求】一、掌握颜面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二、了解具有特殊性质的烂疔、疫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教学内容】一、概说:疔的含义及种类。二、颜面疔疮:概说:面疔的定义及特点。病因病机:主要因火热之毒为患,致火毒结聚,气血凝滞而成。诊断:从多发部位、疮形的特点、病程及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鉴别诊断:与疖、有头疽、疫疔相鉴别。辨证论治: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治按初起、脓成、脓尽施治。三、 手足部疔疮:概说:说明发生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有损筋伤骨的后果。病因病机:因外伤诱因,内有脏腑蕴热而成。几种常见手足部疔疮的诊断辨证与治疗。四、红丝疔:概说:定义、全身症状。病因病机:内有火毒凝聚,外有手足破损染毒诱发。诊断、辨证与治疗。五、烂疔:概说:定义、特点及预后。病因病机:因皮肉受损,接触泥土中毒而生。诊断、辨证与治疗。六、疫疔:概说 :定义、特点。病因病机:由感染疫毒阻于皮肤而发。诊断、辨证与治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三节 痈【目的要求】掌握痈的定义、特点、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痈的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外感六淫、感染邪毒、湿热内生、化火成毒凝聚而成。三、诊断:临床表现: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实验室检查四、鉴别诊断:与脂瘤染毒、有头疽、发相鉴别。五、治疗: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并结合发病部位辨证用药,外治按一般阳证疮疡治疗。颈痈:一、病因病机:外感风温风热挟痰或口腔疾患、头面感染而发。二、诊断:多见儿童,生于颈旁两侧,多伴全身症状。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三、鉴别诊断:与痄腮、臖核相鉴别。四、辨证论治:内治以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用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外治按常规处理。腋痈: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多由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导致气血凝滞,经脉壅阻而成。三、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胯腹痈: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多由湿热内蕴、气滞挟痰凝结而成;或由下肢、阴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经继发。三、诊断:发病前多有下肢、阴部破伤或疮疡史,伴全身症状。按初起、成脓,破溃叙述。四、辨证论治:内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方以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外治同颈痈。委中毒: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多由下肢破伤染毒所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三、诊断:发病前多有患侧足、腿破伤史,伴全身症状。按初起、成脓、破溃叙述。四、辨证论治 :内治以和营祛瘀、清热利湿方用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外治同颈痈。脐痈: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与先天不足有关。三、诊断:发病前有脐部湿疮史、或脐孔排出尿液或粪便史。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辨证论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四节 发【目的要求】掌握发的特点及不同部位的症状应与丹毒进行鉴别。【教学内容】一、概说:发的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由血热火毒所致。三、诊断:分述锁喉痈、臂痈、手发背、足发背的不同部位的表现。锁喉痈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多因外感风温之邪、感染邪毒。三、诊断: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五、治疗六、预防与调护臂痈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急性多由湿热火毒、感染毒邪;慢性多由湿痰凝结而成。三、诊断:按急性、慢性叙述。四、鉴别诊断五、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外治未溃外用玉露膏,脓成切开。六、预防与调护手发背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湿热内生、外伤染毒。三、诊断: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五、治疗:初起宜消,脓成宜透脓托毒,溃后宜补。六、预防与调护足发背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外伤染毒、湿热下注。三、诊断: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五、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六、预防与调护第五节 有头疽【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症状与虚实二证在辨证论治上的意义。【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发病情况及不同部位不同名称等。二、病因病机: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内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劳伤精气或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脏腑蕴毒而成。、三、诊断:按初期、溃脓期、收口期叙述。四、鉴别诊断:与发际疮及脂瘤染毒相鉴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分虚实两种。(2)外治:局部按概论常规处理、其中要注意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六节 附骨疽【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症状。【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发病情况及不同部位不同名称等。二、病因病机:因感受余毒湿热、外来伤害、外感风寒湿邪感病。三、诊断: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与流痰、流注、历节风及骨瘤相鉴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根据病因分四种。(2)外治:局部按概论常规处理、其中要注意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七节 流注【目的要求】掌握流注的特点和不同原因流注的名称。【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不同原因流注的名称。二、病因病机:因正气不足、邪毒流窜有关。三、诊断: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与环跳疽、髋关节流痰、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按余毒、暑湿、瘀血流注分述。(2)外治:按概论常规处理。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八节 发颐【目的要求】 了解发颐性质及其防治,注意与痄腮进行鉴别。【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与热病后余毒结聚有关。三、诊断:按初起、成脓叙述。四、鉴别诊断:与痄腮、颈痈、骨槽风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2)外治:按常规处理。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九节 丹毒 【目的要求】一、掌握丹毒的特点及与发等的鉴别。二、熟悉下肢丹毒的防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名称。二、病因病机:血分有热、外受火毒、或因皮肤粘膜破碎而发。三、诊断:按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叙述。四、鉴别诊断:应与发、接触性皮炎、类丹毒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治宜散风清热、利湿、凉血。(2)外治:除局部常规敷药外,下肢丹毒可用砭镰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目的要求】掌握走黄与内陷的异同点、分型论治及急救措施。【教学内容】走黄一概说:定义及特点。二、病因病机:疔疮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三、诊断:按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叙述。四、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 :治宜凉血清热解毒。(2)外治 :局部外用箍围药。其他疗法:早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五、预防与调护内陷一、概说:定义及特点。二、病因病理:与正气内虚、火毒炽盛有关。三、诊断:脑疽、背疽患者多见。按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叙述。四、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扶正达邪,按三陷论治(2)外治:同有头疽。其他疗法:早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十二节 瘰疬【目的要求】掌握瘰疬的临床表现及未溃时的内消法和溃后的提脓化腐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发病情况。二、病因病机:与肝气郁结、痰湿内生有关。三、诊断:按初、中、后期叙述。四、鉴别诊断:与臖核、颈痈、失荣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分虚证、实证论述。(2)外治:按初、中、后期治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三节 褥疮【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诊断及防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又长期受压摩擦,导致气虚血瘀,肌肤失养而成。三、诊断:受压部位皮肤出现暗红,渐趋暗紫,迅速变成黑色坏死、液化溃烂。四、治疗:辨证论治(1) 内治: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蕴毒腐溃证-治宜益气养阴,理湿托毒。气血两虚证-治宜气血双补,托毒生肌。(2)外治:按初起、溃后及脓净分治。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四节 窦道【目的要求】掌握窦道的诊断及病因以及外治法。【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由于手术创伤、残留异物或坏死组织刺激深部组织化脓溃破而成。三、诊断:局部有一小疮口,局部症状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四、治疗:内治一般不需要,外治可用垫棉法等。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八章 乳房疾病概说【目的要求】一、掌握乳房的检查方法二、了解乳房的结构、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疗。第一节 乳痈 【目的要求】一、掌握辨证论治的要领。二、了解乳痈的发病原因。【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乳汁瘀积是最常见的原因。三、诊断:好发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乳头破碎或乳汁瘀滞者更易发生。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与炎性乳癌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气滞热壅-治宜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热毒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正虚毒恋-治宜益气和营托毒。(2)外治:按初起、成脓、溃后三期外用药物及切开排脓施治。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节 粉刺性乳痈【目的要求】了解粉刺性乳痈,掌握其诊断、病因病机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乳头凹陷畸形,肝郁气滞,经络阻塞,聚结成块,蒸酿腐肉成脓肿。三、诊断:从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乳腺漏管三方面表现叙述。四、鉴别诊断:与乳腺癌、乳晕部痈疖、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部漏管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肝经郁热证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正虚邪滞证扶正托毒。(2)外治:按初起、成脓、形成漏管论治。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三节 乳痨【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特点并与乳岩相区别。【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及特点。二、病因病机:多因素体阴虚,痰火凝结而成。三、诊断:患者一般是20-40岁的已婚体弱妇女。并常可发现身体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四、鉴别诊断:与乳岩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气滞痰凝-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正虚邪恋-托里透脓。阴虚痰热-治宜养阴清热化痰。(2)外治:按初起、成脓、溃后分治。其他疗法:抗结核药治疗。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四节 乳漏【目的要求】了解不同性质乳漏症状和治疗上的不同点。【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由于乳痈、乳发失治、损伤乳络而致、或乳痨溃后难敛、或粉瘤感染而成。三、诊断:创口经久不愈、流乳汁或脓血。按乳房部漏、乳晕部漏叙述。四、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余毒未清证-治宜清热解毒。正虚毒恋证-治宜扶正托毒。阴需痰热证-治宜养阴清热。(2)外治:常用腐蚀法、垫棉法、切开法及挂线法。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五节 乳癖【目的要求】掌握乳癖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与乳岩区别。【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 二、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滞痰凝血瘀而成。三、诊断:年龄多在25-45岁的女性,乳房胀痛、经前加重、肿块单侧或双侧、质不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压痛、肿块大小不一、形态有别。四、鉴别诊断:与乳岩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痰凝-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冲任失调-治宜调摄冲任。(2)外治:中药局部外敷于乳房肿块处、多为辅助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六节 乳疬【目的要求】一、掌握治疗原则及方法。二、了解乳疬的特点。【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与肾的阴阳失调、痰火互结有关。三、诊断: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10岁以下的女孩,1317岁的男孩。乳房稍大或肥大、乳晕下有扁圆形或结节状肿块,局部有轻度压痛或胀痛感。四、鉴别诊断:与男性乳岩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肝气郁结-治宜疏肝散结。肾气亏虚-治宜补益肾气。(2)外治: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敷贴。其他疗法:手术切除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七节 乳核【目的要求】掌握乳核的诊断与乳岩的鉴别。【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二、病因病机:肝郁脾虚、痰湿内生;或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积聚乳房胃络。三、诊断:多见青年女性,乳房肿块呈椭圆形、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边界清楚、一般无疼痛。四、鉴别诊断:与乳岩、乳癖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肝气郁结-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血瘀痰凝-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散结。(2)外治:阳和解凝膏外贴。其他疗法:手术切除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八节 乳衄【目的要求】掌握乳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肝郁化火、脾不统血所致。三、诊断: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无痛感。四、鉴别诊断:与乳岩、乳癖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内治:肝火偏旺证-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脾虚失统证-治宜健脾养血。其他疗法:手术切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第九节 乳岩【目的要求】掌握乳岩的特征,以便能及时发现本病,并较早的给予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发病情况。二、病因病机: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及外感风寒之气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和而发病。三、诊断: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上按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型乳腺癌叙述。辅助检查:钼靶X线摄片、B超检查、病理切片检查。四、鉴别诊断:与乳癖、乳核、乳痨相区别。五、治疗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正虚毒炽证-调补气血、清热解毒。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宁心安神。脾虚胃弱证-健脾和胃。(2)外治:不适宜手术者按初起、溃后治疗。其他疗法: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成药治疗。六、预防与调护。第九章 瘿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瘿病的检查方法;气瘿、肉瘿的辩证和治疗;石瘿的临床特点。 2熟悉瘿痈,桥本甲状腺炎的辨证和治疗。3 了解瘿的含义及分类;气瘿的预防与调护。【教学内容】1. 瘿病的检查方法2. 瘿痈的辨证论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一节 气瘿【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或饮食因素所致。三、诊断:早期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日久可形成结节四、鉴别诊断:与肉瘿、瘿痈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益气。肝郁肾虚证-治宜疏肝补肾。(2)外治:手术疗法、针灸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节 肉瘿【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情志抑郁所致。三、诊断:肿瘤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括动。四、鉴别诊断:与甲状舌骨囊肿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气滞痰凝证-治宜理气开郁,化痰软坚。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软坚散结。(2)外治:乌梅与甘遂2:1,共研末,每30 g混合束加入麝香0 05 g,用醋调糊,敷贴于患处,每日1次,连用l2个月。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三节 瘿痈【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多因肝郁胃热外感风温、风热,积热上壅,挟湿痰蕴结,以致气血凝滞而成。三、诊断:颈部肿胀突然发生,或伴寒战高热,肿块迅速增大,边界不清,色红灼热,疼痛掣引至后枕部颈部活动或吞咽时疼痛加剧。四、鉴别诊断:与颈痈、锁喉痈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热痰凝证-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气滞痰凝证-治宜清肝理气,化痰散结。(2)外治:初期宜用箍围药,可选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玉露散,水或蜜调制外敷每日2次或金黄膏外敷。 脓肿期有渡动感者,可切开引流。 后期脓净后可用生肌散、红油膏去腐生新,促进收口愈合。【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四节 桥本甲状腺炎【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情志不畅、先天不足三、诊断:常有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常无特殊感觉。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以为局限性。质地较硬,且有弹性感,边界清楚,无触痛,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往往无明显的结节。四、鉴别诊断:与甲状腺癌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气郁滞证-治宜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血瘀痰结证-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化痰散结。(2)外治:可外贴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五节 石瘿【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滞,脾失健运;以致气郁、湿痰、瘀血凝滞而成。亦有由肉瘿日久发展转化而来三、诊断:临床表现初期,甲状腺部位肿块较小,不易发觉,一经发现肿块即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吞咽时移动受限,甚至推之不移四、鉴别诊断: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痰瘀互结证-治宜解郁化痰,活血软坚。瘀热伤阴证-治宜和营养阴消瘀止痛。(2)外治:局部可外用冲和膏、阳和解凝膏、阿魏化痞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章 瘤、岩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血瘤、筋瘤、脂瘤、石疽的诊断和治疗。2熟悉体表肿瘤的诊断要点及发病机制。3 了解瘤和炎的发病特点,以及体表恶性肿瘤基本概念及命名。【教学内容】1. 血瘤、筋瘤、脂瘤、石疽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一节 血瘤【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心火妄动,肾伏郁火,肝郁火旺,脾不统血都可能发生血瘤。三、诊断:多数表现为在表皮上突起呈草莓状肿块,界限清楚,质软可可压缩,大小不等,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加压时不完全退色四、鉴别诊断:与血痣、筋瘤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心火妄动证-治宜清心泻火,凉血散瘀。肾伏郁火证-治宜滋阴降火,凉血化瘀。肝经火旺证-治宜清肝泄热,化瘀解毒。(2)外治:对于浅表小面积非头面部和关节部的毛细血管瘤可用腐蚀药外敷。如五妙水仙膏或清凉膏合藤黄膏。若肿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肿瘤溃烂者可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外敷。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节 肉瘿【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三、诊断:临床表现肉瘤大多发生于成年人,好发于颈、肩、背、大腿和臀部,大小不一,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触之柔软如绵,外观肿性似馒,用力可以压扁,与表面皮肤不粘连,推之可以移动但基底部较广泛。四、鉴别诊断:与气瘤、血瘤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痰凝证-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脾虚痰凝证-治宜健脾宽中,燥湿化痰。(2)外治:局部可用消瘤二反膏或冲和膏加阴毒内消散或阳和解凝膏外敷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三节 脂瘤【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汗腺堵塞,疏于洗理;脾失运化三、诊断:肿块位于皮肤表层内小的如豆粒,大的如柑橘,界限清楚,呈圆形,质地坚实,与深部组织不粘连,但与皮肤粘连。四、鉴别诊断:与表皮样囊肿、皮脂腺瘤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脾郁滞证-治宜疏肝理脾,消导化积。淤毒结聚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淤。(2)外治:脂瘤染毒而未成脓者予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成脓者行十字切开引流,清除皮脂、脓液后用棉球蘸七三丹填塞腔内,待囊壁被腐蚀脱落后再予生肌散生肌收口,以免复发。【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四节 筋瘤【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先天肝肾不足三、诊断:静脉扩张瘀血,表皮呈青蓝色,青筋垒垒,盘曲成团,如蚯蚓聚结。质地柔软或因发炎后而变硬。四、鉴别诊断:与先天性静脉瘘、扁平足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气结证-治宜清泄肝火。寒湿凝滞证-治宜温阳散寒理湿。中气下陷证-治宜补中益气,和营利湿(2)外治:可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近年来认为较好的药物有两种:5油酸一乙醇胺和13硫酸十四烷基钠。合并慢性溃疡者,可外用青蛤散调菜油外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五节 岩【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先天不足或后天调摄不慎三、诊断:恶性淋巴瘤患者多数在早期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的淋巴结亦陆续发现肿大。四、鉴别诊断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寒痰凝聚证-治宜温化寒痰,散结消肿。气郁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软坚。痰热瘀阻证-治宜清热化痰,解毒消肿气血亏损证-治宜益气补血化痰(2)外治:寒痰凝聚证和气郁痰凝证的肿块,可外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散盖贴。痰热瘀阻证肿块,可外用太乙膏掺红灵丹盖贴。肿块溃后,可用各半丹药线引流,并用藤黄膏外贴。【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概论:【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损害的形态特征及其辨证规律。二、熟悉皮肤病常用的内治法和外用药的作用。【教学内容】一、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定义、种类。二、皮肤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三、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一)自觉症状:瘙痒、疼痛、蚁行感、麻木感、灼热感。(二)他觉症状:分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四、治法、适应证和常用方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一节 热疮【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风热时毒或肺胃蕴热所致。三、诊断:本病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皮肤红斑上簇集成群的水疱。四、鉴别诊断:与蛇串疮、黄水疮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肺胃热盛-治宜疏风清热。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阴虚内热-治宜养阴清热。(2)外治: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节 蛇串疮【目的要求】一、掌握本病疱疹特点及主要证型治疗。二、了解与热疮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名称。二、病因病机:与肝郁化火,脾虚生湿和气滞血瘀,感染毒邪有关。三、诊断:成簇水疱、呈带状,灼热刺痛。四、鉴别诊断:与热疮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经郁热证-治宜清泄肝火,解毒止痛。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止痛。(2)外治:按概论外治法。2. 其他疗法(1)西医治疗 (2) 针刺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三节 疣【目的要求】一、掌握各种疣的特征及治疗手法。二、了解疣的种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及分类。二、病因病机:风热毒邪搏于肌肤、怒动肝火、肌肤不润。三、诊断:按疣目、扁瘊、鼠乳、跖疣、丝状疣叙述。四、鉴别诊断:与扁平苔藓、鸡眼、胼胝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疣目:风热血燥-治宜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湿热血瘀-治宜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扁瘊:风热蕴结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散结。热瘀互结证-治宜活血化瘀,清热散结。鼠乳、掌跖疣、丝状疣均不需内服药。(2)外治:可选用板兰根、马齿苋等熏洗。2其他疗法:针灸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四节 黄水疮【目的要求】掌握黄水疮的辨证论治和预防措施。【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感受暑湿热毒、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成。三、诊断: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好发于儿童,具有传染性。四、鉴别诊断:与水痘、脓窝疮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暑湿热蕴-治宜清暑、利湿解毒。脾虚湿滞-治宜健脾渗湿。(2)外治:用洗剂或清热解毒油膏。以解毒、收敛、燥湿为原则。2其他疗法:应用抗生素。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五节 癣【目的要求】一、掌握各种癣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二、了解癣病因、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强调防治结合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分类。二、病因病机:皮肤浅部癖之病因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揍 理,淫于皮肤所致。三、诊断:分别按白秃疮、肥疮、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紫白癜风叙述。四、鉴别诊断:与白屑风、白疕、头皮湿疮、手部湿疮、掌跖角化病、白癜风、风热疮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湿毒聚证-治宜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消肿。(2)外治:不同病按照不同方法治疗。2. 其他疗法:应用西药抗真菌治疗。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六节 虫咬性皮炎 【目的要求】了解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一般治法。【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由感受虫毒所引起。三、诊断:皮疹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皮损中央常可见有刺吮点。四、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热毒蕴结-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痒。(2)外治:用三黄洗剂外搽,有感染者用马齿苋煎汤湿敷。五、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七节 疥疮【目的要求】一、掌握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二、了解致病因素。【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疥虫传染。三、诊断: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庖、隧道、结节和结痂。四、鉴别诊断:与寻常痒疹、皮肤瘙痒症、丘疹性荨麻疹、虱病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湿热蕴结-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杀虫。(2)外治:外擦硫磺软膏。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八节 日晒疮【目的要求】一、掌握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二、了解致病因素。【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阳热毒邪。三、诊断:暴露部位出现鲜红色斑,境界明显。四、鉴别诊断:与植物性日光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接触性皮炎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阳毒袭表证-治宜清热消暑、解毒止痛。热度炽盛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燥湿。(2)外治:外用三黄洗剂或黄连膏。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九节 湿疮【目的要求】一、掌握其辨证论治。二、了解湿疮的种类及不同部位的名称。 【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特点及不同部位的名称。二、病因病机:内因脾虚生湿、外因风、湿热邪留蕴肌肤所致。三、诊断:按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疮叙述。四、鉴别诊断:与接触性皮炎及牛皮癣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湿热蕴肤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止痒。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2)外治:按急性、亚急性、慢性分治。2. 其他疗法:西医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节 接触性皮炎【目的要求】一、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二、了解本病的致病因素。【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禀赋不耐,接触某些物质。三、诊断:有明显的接触史、好发部位、皮损形态及发病过程。四、鉴别诊断:与急性湿疹、颜面丹毒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湿热毒蕴证-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2)外治:按不同皮疹形态用药。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一节 药毒【目的要求】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施治。二、了解本病的致病原因。【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总由禀赋不耐、邪毒内侵所致。三、诊断:有用药史、潜伏期、伴一定全身症状、皮损局限或泛发,常见有七种类型。四、鉴别诊断:与麻疹、腥红热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湿毒蕴肤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热毒入营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护阴。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清热。(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等。2. 其他疗法: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 C、钙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二节 瘾疹【目的要求】一、 掌握本病的辨证论治。二、熟悉本病的注意事项。三、了解发病原因。【教学内容】 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禀赋不耐 ,风寒、风热、肠胃湿热或气血不足,或冲任不调、风邪客于肌肤而成。三、诊断:鲜红或苍白风团。可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灼热瘙痒。四、鉴别诊断:与丘疹性荨麻疹、阑尾炎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热犯表-治宜疏风清热止痒。风寒束表-治宜疏风散寒止痒。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2)外治:炉甘石洗剂外擦。2. 其他疗法:(1) 西医治疗。(2)气管切开术。(3) 针刺。(4) 神阙穴拔罐。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三节 猫眼疮【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皮疹特点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风寒外侵、外感风热,与湿蕴结肌肤而成。三、诊断:临床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值增高等。四、鉴别诊断:与冻疮、疱疹样皮炎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寒阻络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利湿。(2)外治:三黄洗剂或青吹口散外吹。2. 其他疗法:重症者应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四节 葡萄疫【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皮疹特点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热毒伤络、湿热伤营、脾气亏虚。三、诊断: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进食鱼虾发物及服药过敏史,以小腿部多见,为针尖到黄豆大小的鲜红色斑或瘀斑,压之不退色。四、鉴别诊断: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维生素C缺乏病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热毒发斑证-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消斑。湿热伤络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消斑。脾气亏虚证-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止血。(2)外治:出现血疱、溃疡或坏死可用紫草油。2. 其他疗法:体针、耳穴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五节 瓜藤缠【目的要求】一、掌握辨证论治。二、了解皮疹特点。【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素体血分蕴热、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气血不足、寒湿凝结而成。三、诊断:为疼痛性红肿结节、对称性发生、皮损逐渐消退。四、鉴别诊断:与硬结性红斑、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湿热瘀阻证-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 寒湿入络证-治宜散寒祛湿,化瘀通络。(2)外治:用金黄膏、四黄膏、冲和膏或玉露膏外敷。2. 其他疗法:可考虑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六节 风瘙痒【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禀性不耐,血热、血虚生风,脾虚生湿化热动风,肌肤失养所致。三、诊断:为阵发性瘙痒,无原发性皮损,多为继发性皮损。四、鉴别诊断:与虱病、疥疮将鉴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热血热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湿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血虚肝旺证-治宜养血平肝、祛风止痒。(2)外治:可用白部酊、苦参酒外擦;三黄洗剂、油膏等。2. 其他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七节 牛皮癣【目的要求】掌握其临床特征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情志内伤、风邪侵扰是病的诱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三、诊断:按好发部位、皮损表现、局部型、泛发型叙述。四、鉴别诊断:与慢性湿疮、扁平苔藓、白疕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肝郁化火证-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风湿蕴肤证-治宜祛风利湿,清热止痒。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熄风止痒。(2)外治:实证用三黄洗剂,虚证用疯油膏。2. 其他疗法:(1) 针刺 (2) 梅花针 (3) 穴位注射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八节 白疕 【目的要求】掌握本病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病因病机:营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三、诊断:临床按寻常型、特殊型叙述。四、鉴别诊断:与慢性湿疮、风热疮、面游风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血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滋阴,润肤熄风。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湿毒蕴阻证-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通络。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2)外治:用黄连膏、药渣煎水洗浴等。2. 其他疗法:(1) 西医治疗 (2) 针刺 (3) 耳针 (4) 刺络拔罐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十九节 风热疮 【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特征及中医治疗方法。【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及分类。二、病因病机:过食辛辣炙煿,或情志抑郁化火,导致血分蕴热,热伤阴液而化燥生风,复感风热外邪,内外合邪,风热凝滞,郁闭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三、诊断:初发时多在躯干部先出现玫瑰红色母斑,上有糠秕样鳞屑,继则分批出现较多、形态相仿而较小的子斑。皮损好发于胸、背、腹、四肢近端、颈部,尤以胸部两侧多见。四、鉴别诊断:与圆癣、紫白癜风、白庀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风热血燥证-治宜清热凉血,养血润燥。(2)外治:用三黄洗剂、硫黄膏外搽。2其他疗法:针灸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十节 紫癜风 【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特征及中医治疗方法。【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及分类。二、病因病机:风湿热侵、血虚风燥、阴虚血瘀、阴虚湿热。三、诊断:典型皮损为针头大小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四、鉴别诊断:与牛皮癣、白庀相区别。五、治疗:1辨证论治:(1)内治:风湿热侵证-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止痒。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活血、祛风润燥。阴虚血瘀-治宜养阴清热、活血化瘀。阴虚湿热证-治宜滋阴除湿。(2)外治:用三黄洗剂等外搽。2其他疗法:西医治疗、针灸疗法六、预防与调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第二十一节 白驳风 【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诊断。【教学内容】一、概说:定义和特点。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