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配套训练:必修2 第2章第2节城市化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159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配套训练:必修2 第2章第2节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配套训练:必修2 第2章第2节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配套训练:必修2 第2章第2节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二节 城市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右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A时期 B时期C时期 D时期2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处斜率最大,即发展速度最快。图中几处斜率差异不很明显,建议用小直尺量一下。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答案1.C2.B 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34题。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4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D总的说来,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高解析城市化的最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我国中部各省中,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的有湖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西南地区的云贵川和重庆等城市的人口比重都在20%以上。答案3.A4.D 下图为某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影响图中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面积扩大 B地下水位上升C耕地面积减小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解析第5题,图中城区的扩展主要沿交通线和向码头区延伸,因此交通因素是影响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6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耕地面积将减小。答案5.C6.C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78题。高考学习网7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8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阶段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第8题,由图可知,阶段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答案7.B8.C下图为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读图回答第9题。9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世纪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解析由图可知,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减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水平较低。答案D(2010北京文综卷)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地区地表温度的()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11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题中的信息可知,该城区位于平原地区,所以温度的变化与地表起伏无关;图中局部高值应该是城市人口、工业的集中区域排放的废热多造成的,而不是气候变暖;城市的热岛效应形成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地面的风应该从郊区吹向城市。所以选项C正确。第11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南北部颜色差异减小,说明道路密度差异减小;城区中心颜色变淡,说明商业区趋于分散;图示区域颜色深浅有很大变化,说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很大。所以选择A。答案10.C11.A(2012洛阳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213题。122007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13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区域的城镇解析第12题,2007年至2050年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这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第13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发展中国家居多;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超过其农村人口。答案12.B13.D(2012海淀期末)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415题。1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15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户籍制度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解析第14题,广州的城市、农村人口都在增加;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既有当地农村人口转化,又有外来人口迁入;到一定阶段城市化速度将减缓。第15题,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广州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答案14.C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2012开封模拟)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0分)材料一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材料二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小汽车里程。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阶段。(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3)该地从阶段到阶段,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答案(1)位于河流交汇处(2)城市交通拥挤人均小汽车使用量少(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形成了城市带,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17(2012青岛模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_。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得出。第(2)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化的质的提高。第(3)、(4)题,材料二中的图甲充分反映出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国家不同年份比较,人均GDP上升,则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同国家相同年份比较则显示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图乙则反映出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都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但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同,同一时间段内变化幅度也不同。答案(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2)BC(3)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