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075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一教学设计:互感和自感现象都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学习“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主要内容有自感现象、互感现象和磁场的能量三部分,教学重点是自感系数和自感电动势有关自感规律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电路知识及电磁感应知识,分析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电路图,预测将会产生的实验现象,然后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身的思维,并归纳总结自感现象这一规律产生的原因。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和自感现象(2)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3)知道自感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感系数,了解它的单位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共性中发掘新的个性,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有关电磁感应得规律,提出自感现象,并推出关于自感的规律。会用自感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弊以及对它们的防止和利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2难点: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 3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和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电磁感应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再利用电路中的并联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本节重点、排除难点。四教具准备通、断电自感演示装置,电池四节(带电池盒)导线若干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题情景:发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得到这种条件,也就是让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下面这两种电路中当电键断开和闭合瞬间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吗?如果会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2新课教学 (1)互感现象 基本概念:互感: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 互感的理解: 如右图断开、闭合开关瞬间会发生电磁感应吗?这是互感吗? 小结: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何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线圈之间,而且可以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问题情景:(互感中的能量)另一电路中能量从哪儿来的?小结: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互感的应用和防止:(2)自感现象问题情景:由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线圈通电后周围就有磁场产生,电流变化,则磁场也变化,那么对于这个线圈自身来说穿过它的磁通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是否此时也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演示实验:实验1 (演示P25实验)出示自感演示器,通电自感。提出问题:闭合S瞬间,会有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做预测,然后进行实验。(实验前事先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和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准备好实验)。开始做实验,闭合开关S,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在闭合开关S瞬间,灯A2立刻正常发光,A1比A2迟一段时间才正常发光。学生思考现象原因。请学生分析现象原因。R K L A 总结:由于线圈L自身的磁通量增加,而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既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故通过A1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灯A1的亮度只能慢慢增加,最终与A2相同。实验2(演示课本P26实验)断电自感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看课本实验,预测实验现象,回答课本思考与讨论问题。结论:小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磁场的能量问题情景:在图4.6-4中,开关断开后,灯泡的发光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有时甚至比开关断开前更亮,这时灯泡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源断开以后,线圈中电流不会立即消失,这时的电流仍然可以做功,说明线圈储存能量。当开关闭合时,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其中的磁场也是从天到有,这可以看作电源把能量输送到磁场,储存在磁场中。这里我们知识一个合理的假设,有关电磁场能量的直接式样验证,要在我们认识了电磁波之后才有可能。自感现象的理解: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不能在瞬间完成,即不能“突变”。也可以说线圈能体现电的惯性自感的应用与防止:应用:日光灯 防止:变压器、电动机(3)自感系数问题情景:我们都知道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而自感现象中的自感电动势是感应电动势的一种,那么就是说,自感电动势也应正比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即:Et,而磁场的强弱又正比于电流的强弱,即磁通量的变化正比于电流的变化。所以也可以说,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率。即EIt写成等式即:E=LIt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用字母L表示。影响因素:形状、长短、匝数、有无铁芯。单位:亨利 符号:H 常用单位:毫亨(mH) 微亨(H)六课堂小结1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特殊情形,它的产生原因是由于通过导体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2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变化快慢和自感系数有关,它总是阻碍导体中电流的变化。七知识总结与迁移: 1知识要点(1)互感现象: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 时,它所产生的 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互感现象。(2)自感现象:自感现象:由于_而产生的_现象叫做自感现象S A1 A2 L R R1 通电自感:电路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现象:A2_,A1_分析:在接通电路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_,穿过线圈L的磁通量也随着_,因在线圈L中必然会产生_,由楞次定律可知,这个_将阻碍线圈中原电流的_,所以通过A1的电流只能_,灯泡A1只能_断电自感:电路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 现象:灯泡A_ 分析:电路断开时,通过线圈L的电流_,穿过它的磁通量_,因而在线圈L中产生_,阻碍线圈中原电流的_,虽然这时电源已经_,但线圈L和灯泡A组成了闭合电路,线圈L中的电流从灯泡A中流过,所以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而是_自感电动势:_叫做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_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_和线圈的_有关(3)自感系数:自感系数简称_或_,用L表示自感系数发热国际单位为亨利,简称_,用字母H表示;常用单位有毫亨(mH),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_mH线圈的自感系数跟_有关线圈的_,线圈越_,_,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有_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_时大得多2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自感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B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与引起自感的原电流的方向相反C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D加铁芯后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2)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一定越大B线圈中电流等于零时,自感系数也等于零C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D线圈的自感系数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及有无铁芯决定(3)一个线圈的电流在均匀增大,则这个线圈:( )A自感系数也将均匀增大 B自感电动势也将均匀增大C磁通量也将均匀增大 D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4)如图所示的电路,R是一个灯泡,E是电源,当S闭合瞬间,通过 电灯的电流方向是 ,当S切断瞬间,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 (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且达稳定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则当S闭合和断开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A小灯泡慢慢亮;小灯泡立即熄灭B小灯泡立即亮;小灯泡立即熄灭C小灯泡慢慢亮;小灯泡比原来闪亮一下再慢慢熄灭D小灯泡立即亮;小灯泡比原来闪亮一下再慢慢熄灭(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B的规格完全相同,自感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接通电路时,B灯先亮,A灯后亮,最后B灯比A灯亮B当接通电路时,A灯和B灯始终一样亮C当断开电路时,A灯和B灯都过一会儿熄灭D当断开电路时,B灯立即熄灭,A灯过一会儿熄灭i2 i1 i1 i2 i t1 t 0 B 0 i2 i1 i1 i2 i t1 C t 0 i2 i1 i1 i2 i t1 A t i2 i1 i1 i2 t1 t 0 i D (7)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S是闭合的,此时流过线圈L的电流为i1,流过灯泡A的电流为i2,且i1i2在t1时刻将S断开,那么流过灯泡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8)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D发光。则( )A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B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C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渐渐变暗D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9)如图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定完毕后,将电路拆卸时应:( )A先断开S1 B先断开S2C先拆除电流表 D先拆除电阻R(10)如图所示的电路,多匝线圈的电阻和电池的内电阻可以忽略,两个电阻器的电阻都是R,电键K原来打开着,电流I=/2R,今合下电键,将一电阻短路,于是线圈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这个自感电动势:( )A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I0减小为零;B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总小于I0;C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保持I0不变;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还是要增大到2I0。八课后作业:完成导纲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