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坐标曲线类考题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86870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坐标曲线类考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坐标曲线类考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坐标曲线类考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 金牌中考总复习 第六部分 金牌中考总复习 专题一坐标曲线类考题 解题技巧 2 重难点突破 专题演练 3 1 解题技巧 1 坐标曲线类考题在中考主要分布于选择题和计算题 一般以坐标系 图表 溶解度曲线图 分子模型等形式考查 考查的内容有 金属和酸的反应 溶液的性质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质量守恒 微粒间的变化等 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知识间的联系也较强 2 解坐标曲线类考题的一般方法 看曲线的变化 首先确定是否由原点出发 然后判断当横坐标的量逐渐增加时 纵坐标的量是如何改变的 最后当反应结束后 横坐标增加时 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 3 抓住有关化学原理和物质的性质 搞清图像的意义以及特殊点 起点 交点 转折点 终点 趋势 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 做到变繁为简 化难为易而灵活求解 重难点突破 一 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分析 以镁 铝 锌 铁对比 1 反应的快慢 速率 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决定 反应速率越快 时间越短 活动性 Mg Al Zn Fe 2 生成氢气的质量必须用金属或酸中的不足量进行计算 1 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 m H2 因为金属质量相等 所以 化合价 相对原子质量 的得数越大 注 Al为 3价 产生氢气越多 Al 3 27 Mg 2 24 Fe 2 56 Zn 2 65 2 当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时 酸不足 以酸来算 与哪种金属及金属质量都无关 如果同种酸和酸的质量浓度都相等 则产生氢气的量一样 M 金属 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重难点突破 2017 泰安 现有等质量甲 乙 丙三种金属 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甲 乙 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 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 乙 丙B 相对原子质量 乙 丙 甲C 金属活动性 乙 甲 丙D 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 乙 丙 B 重难点突破 思路点拔 A 根据图像可知 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 乙 丙 正确 B 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 生成的氢气越多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相对原子质量 丙 乙 甲 错误 C 开始相等时间内 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乙 甲 丙 相等时间内生成氢气越多 金属活动性越强 故金属活动性 乙 甲 丙 正确 D 生成氢气越多 消耗硫酸越多 故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 乙 丙 正确 故选B 重难点突破 1 2016 重庆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 然后分别逐渐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 a点时 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 b点时 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 c点时 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举一反三 D 解析 A 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 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 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故选项说法错误 B a点时 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锌早已完全反应 故选项说法错误 C b点时 镁产生的氢气多 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少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c点时 锌与镁均没有完全反应 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举一反三 2 2016 济宁 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 绘制出如上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 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 正确的是 Na Mg 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 Mg Zn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 Mg 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23 24 65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 Mg 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 1 1A B C D D 重难点突破 解析 由图象中的数据 1 2g镁生成0 1g氢气 3 25g锌会生成0 1g氢气 4 6g的钠会生成0 2g的氢气 所以 Na Mg 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故正确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Zn Na Mg 故错误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 Mg 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46 24 65 故错误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 Mg 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 2 1 1 故正确 重难点突破 ABCD 二 其他综合反应 2017 广东 现有以下曲线 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 发生的反应为 2KNO32KNO2 O2 D 重难点突破 思路点拔 A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 有催化剂时反应加快 固体减少得更快 B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最终量相同 颗粒越小与盐酸接触越充分 反应越快 C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温 D 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所以硝酸钾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 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2KNO2 O2 重难点突破 举一反三 3 2015 广东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BCD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B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盐酸D 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 B 解析 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质质量开始减小 后增大 当冷却至室温后 温度降低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 反应停止后 质量不变 故错误 B 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物为五氧化二磷 氧气被消耗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质量不变 故正确 C 烧碱溶液呈碱性 pH 7 故错误 D 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 KMnO4固体会溶解 溶液质量增加 硝酸钾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错误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4 2017 兰州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BCDA 用两份等质量 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C 向等质量的锌片 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D 重难点突破 解析 A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有催化剂时分解速率快一些 但是最终得到的氧气质量相等 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 稀释盐酸时酸性减弱 pH升高 但是不能升高到7 更不能大于7 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 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镁比锌活泼 反应需要的时间短 并且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 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时 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专题演练 命题点1 1 2016 安阳二模 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 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双选 A 图线a b分别表示锌 铁的反应情况B 锌 铁均反应完 盐酸有剩余C 盐酸均反应完 一定有锌剩余D 盐酸均反应完 一定有铁剩余 AD 解析 A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锌在铁前 即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因此a代表的是锌 故A正确 B 由于得到的氢气一样多 说明稀盐酸全部参与反应 故B错误 C 由于得到的氢气一样多 说明稀盐酸全部参与反应 而这两种金属都有剩余或铁有剩余 故C错误 D 由上可知 等质量的稀盐酸消耗的锌多 又因生成的气体一样多 因此铁一定有剩余 故D正确 专题演练 2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BCD B 专题演练 3 过量的Mg Zn 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放出H2的质量W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ABCD B 专题演练 4 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 b c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都生成 2价金属的硫酸盐 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C 专题演练 D 命题点2 5 2016 孝感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BCD 专题演练 解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 铁 铜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锌先与氯化铜反应 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是 Zn CuCl2 Cu ZnCl2溶液增量656465 64 1Zn FeCl2 Fe ZnCl2溶液增量655665 56 9A 由上述分析可知 锌先与氯化铜反应 生成了铜和氯化锌 铜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增加 故A正确 B 由上述分析可知 锌先与氯化铜反应 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 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 故B正确 C 当锌与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 随着锌与氯化亚铁反应 氯化亚铁的逐渐减小 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 故C正确 D 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锌 起始点应为0 故D错误 故选D 专题演练 6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下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 其中正确的是 ABCD 专题演练 B 7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下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D 专题演练 D 8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 图1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纵坐标 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 横坐标 关系不符合图2的是 专题演练 B 专题演练 9 如下图所示 请将A F字母代号填写到曲线 标号旁的括号中 A 酸溶液中加水稀释B 碱溶液中加水稀释C 酸溶液中加碱溶液至中和D 碱溶液中加酸溶液至中和E 酸溶液中加碱溶液至过量F 碱溶液中加酸溶液至过量 命题点3 溶液的PH 型 专题演练 B A D C E F 10 现有a 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 在b中另加入少量高锰酸钾 将它们分别放入试管中 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 b均完全反应后 得到的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中 正确的是 命题点4 催化剂与制氧 型 ABCD 专题演练 B 11 2017 重庆B 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 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 充分反应 忽略水的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 专题演练 B 命题点5 溶解度曲线 型 12 右图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M点说明B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在t2 时 2 在t1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 3 分离B和C的方法是结晶 若B中混有少量C 用 的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B 若C中混有少量B 用 的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C 4 t2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 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专题演练 相等 B A C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C A B 命题点6 其它及综合 型 13 2017 重庆A 某实验小组将Ba OH 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与加人的Ba OH 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溶液为酸性B b点恰好完全反应C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 b 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专题演练 C 14 2017 绍兴 往硝酸铜 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 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 和Cu2 B bc段 不含两端点 析出的金属是FeC ab段 不含两端点 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 Ag Cu2 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 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m1 m2 专题演练 C 解析 锌 铜 铁 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锌 铁 铜 银 向硝酸铜 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a b 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b c 最后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 c d A c点 反应结束 溶液中没有铜离子 银离子 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 和Fe2 B bc段 发生的是反应 不含两端点 析出的金属是铜 C ab段 不含两端点 硝酸银没有反应完 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 Ag Cu2 Fe2 D 若bc段反应的锌和铜的质量比为65 64 cd段反应中锌和铁的质量比为65 56 析出固体质量相等 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m1 m2 选C 专题演练 15 2016 裕华一模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 其中表示正确的图象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B 向pH 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C 某温度下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D 等质量的锌 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ABCD 专题演练 D 16 2017 枣庄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专题演练 A 17 如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 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不正确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硫酸反应C 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D 向含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专题演练 B 18 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专题演练 C 19 2017 青岛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 其中错误的是 A 表示将一定量的60 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 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分别加入过量Cu OH 2和CuO固体C 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 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专题演练 D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