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资源网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命题、审题:高三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包括机读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第卷选择题答案涂到答题卡对应位置,把第卷的答案书写到答题纸对应位置。交卷时只交机读卡和答题纸。考试时间90分钟,满高考资源网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4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5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高度成熟的时期。下列关于其“成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了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的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B创立了被西方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科举制C建立了古代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唐律D发展完善了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机制监察制度6(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7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A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立枢密院8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 B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9有四位同学在一块儿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恩怨10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A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 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11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13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存在内在一致性的根源在于A同属资产阶级领导B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C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D同是民族危机的产物14“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15“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1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17毛泽东的头像于1937年1月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全世界露出“庐山真面目”。随着中国的巨变,他越来越多地进人西方人的视野。他最令中国人民称颂的功绩是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9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20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不再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C放弃了原有的民主革命任务 D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21“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这幅对联上联嵌入三个国家名,下联则由三个城市名组成,表达新的意思。对联撰写的背景应是 A欧洲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B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22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23. 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24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的一定保护2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26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赶走了国王詹姆士二世,其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威廉在英国联合执政。这次行动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开始确立相对稳定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D彻底铲除了英国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势力2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28下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其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后者中的某些原则和规定源于前者 C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D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29戈登布朗于2007年6月27日接替前任首相布莱尔成为英国第52位首相。布朗成为首相的条件包括 担任政党领袖 该党在议会中是第一大党 通过国王的任命A B C D30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11月4日电: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下列表格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特点之一是 A联邦制 B制衡原则 C两党制 D分权原则31下列法律条文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3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地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题,共37分)33(24分)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制度 请回答:(1) 材料一中三幅示意图分别代表的是哪三个朝代的行政制度?(3分)依据三幅示意图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6分)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简称“师臣”)、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用武人的。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2) 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4分)材料三:人类文明每迈进一步,都不可避免地付出沉重的代价,从专制集权到民主共和制,是近代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实践的土壤。马奇民主共和曲折的进步之路(3)概括材料三中所说的“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包含哪些重要的理论和主张?(2分)如何理解“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实践的土壤”的含义?(3分)材料四: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4)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5)以上材料对于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2分)34(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年代事 件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1258年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1327年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材料二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3分)(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2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根据本省情况选择作答。3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3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涯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为使节气与月份之间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既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地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地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DDBCBBCAACACCBA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答案CABDBDDDCCDBACDA33(1)图1是秦朝,图2是唐朝,图3是明朝(3分)。相权变化: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6分)(2)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4分)(3)理论和主张: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民主法制等(任意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2分)实践: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是历史上第一个体现天赋人权等主张的文件;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后的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第一次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三权分立的政体形式(3分)(4)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2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了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分)(5)启示:吸取古今之精华,兼收中西优点和长处,结合国情并与时俱进地加以时代创新;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得分)34(13分)(1)王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或“王在法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4分)(2)国王权力逐步被议会控制,成为“虚君”;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与议会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3分)(3)内容:降低选民资格;增加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的选民人数。(2分) 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斗争。(2分)(4)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35答案要点:(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36.答案要点:(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