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885725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的学习。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2、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属于(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D探究学习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4、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6、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8、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合作学习D 互动学习9、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监控策略D.组织策略10、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哪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A、教学知识能力B、教学反思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11、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A、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12、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1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14、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5、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1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17、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18、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19、综合实践活动是( )。A、选修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必修课程2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2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2、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3、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4、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2、筒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材料: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到,“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情境2: 初二学生王芳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情境3: 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得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2)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2、材料一: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 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D3、【答案】B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题中关键词“自励”指自己勉励或激励自己;“自律”指自己约束自己。二者均属个人修养法。5、答案:B解析: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6、B7、C8、答案:B9、答案:D 10、D11、D12、A13、A14、答案:D 15、B16、D17、【答案】C。解析: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即无意注意,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18、【参考答案】C19、答案:D20、A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熟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越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而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2、【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焦虑是指通常是一种紧张状态。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会激发一定的学习动机;同样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也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焦虑水平。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会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动机水平,都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适当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益的,如果学习过程没有紧张感,或者过于焦虑,会对学习有不利的影响。所以,焦虑对学习即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3、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4、正确。理由: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4)高效率地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5)维护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2、正确答案:(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系统性原则 )3、(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4、(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具体表现在:爆发性和冲动性。情景一中的张欣在妈妈表达了关心之后“暴跳如雷”,情景二中的王芳对好朋友“大声呵斥”,都是情绪外化的表现,体现出了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外露性和内隐性。一方面中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而表现出一定的内隐性。情景三中的岳勇成绩满意很想大声欢呼是情绪外露性的表现,但在同学面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体现了情绪的内隐性。除此之后,中学的情绪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的等特点。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的阶段性特征。(2)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敏锐觉察情绪;平和接纳情绪状态;正确调整情绪;有效表达情绪;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2、(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