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层施工总结1.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5309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面层施工总结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面层施工总结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面层施工总结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库库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路面工程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 试验段概况根据库尔勒至库车段高速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合同段A0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执行办、总监办、驻地办下发的关于路面施工的相关要求,我合同段于2010年7月11日在M.S.K574+160M.S.K574+460段右幅进行了上面层试验段的施工。 该段上面层设计为4cm厚AC16C沥青砼,设计上宽11.75m,下宽11.83m, 沥青采用A级90号。试验段施工于16:40开始拌和混合料,至21:00全部碾压结束。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大型运输车进行运输,采用ABG8620型摊铺机半幅全宽一次性成型。二、 试验段原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1、沥青:选用优质的A90国产克拉玛依石油沥青,各项指标均由试验室按规范要求检验合格。2、碎石:采用库尔勒北山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经试验室检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3、石屑:采用库尔勒北山石料厂生产的石屑,经试验室检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4、砂:采用阳霞石料厂生产的粗砂,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5、矿粉:采用优质的石灰岩矿粉,其颗粒组成和级配经试验室检验符合规范和监理规程的要求。6、抗剥落剂:西安公路研究院生产的PA-1型,掺量0.3 %,经检测满足规范要求。7、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驻地办批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为: 4#仓(10-20mm):3#仓(5-10mm):2#仓(3-5mm):1#仓(0-3mm):矿粉=27:24:7:36:6,油石比为4.3%,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为2.374g/cm3,抗剥落剂0.3%。三、 施工总体安排1、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 物资设备部、环境保护部、计财部、综合办公室和试验室共五部二室。各部门均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及上场人员情况见下: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工程部术科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计财部术科物资设备部术科环境保护部术科综合办公室术科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术科试验室术科路 面 队项目部上场人员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性别 职务或工种文化程度职 称工作时间1张保祥男项目经理大专高级工程师1978.122余福寿男书 记大专工程师1976.123戴 斌男副经理本科高级工程师1980.114王朝阳男总工程师大专高级工程师1997.075李 智男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长本科工程师2002.076司彦荣男工程调度高中工程师1978.127颜静女办公室主任大专工程师2002.078钱浩福男计划合同部长大专工程师1978.039杜绍成男物资设备部长大专工程师1979.0310何明祥男财务部部长大专会计师1980.1111赖门鑫男质检部部长大专工程师2004.0712赵焕雪男安全部部长高中工程师1976.0313马 骏男试验室主任大专工程师1994.0714贾志强男测量队队长本科工程师2003.072、施工队伍安排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为确保工期要求,从公司抽调专业路面队进行路面工程施工。该队配备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施工一线的领导,作业队施工人员均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的丰富经验,为本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该队主要上场人员情况见下表:路面队上场主要人员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性别 职务或工种文化程度职 称工作经验(年)1夏东升男队长专科工程师132张德胜男技术主管专科工程师253寇建喜男质检员专科助理工程师84肖文琼女试验工程师专科工程师135石候风男测量工程师专科助理工程师86张忠志男安全员高中47胡晓平男摊铺机手高中58侯 明男摊铺机手高中79赵景峰男压路机手高中610于剑锋男压路机手高中511王 峰男压路机手高中5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摊铺现场安排10名熟练工人配合施工,其中设1人指挥料车倒料;左右各设1人铲除履带前的堆弃物及前方路床上的杂物;熨平板两端各设2人看管传感器、补料、处理离析现象、拉线和检查钢丝的绑扎情况;1人专门指挥压路机碾压;1人随时检测松铺厚度;1人检测平整度和喷洒油水混合物;并设2人清扫下承层。 3、主要上场机械设备,详见下表主要上场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 械 名 称规 格 型 号单 位数量上场时间1沥青砼拌和设备LB-3000套12010.22摊铺机ABG8620台12010.43双钢轮压路机英格索兰DD12.5台22010.44胶轮压路机徐工26T台12010.35水 车10m3辆12009.86运料车自卸15m3辆82010.57装载机ZL50F台52010.38发电机400KW台22010.29发电机200KW台12010.210发电机30KW台12010.2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 施工工艺流程沥青砼路面下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沥青下面层检查验收沥青粘层施工上面层施工放样三阶段配合比设计计拌和AC-16C混合料运 输摊铺上面层 碾压报 验下一道工序(二)总体方案:下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由LB-3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站进行生产,拌和能力为180240T/h。由自卸车运输至工地,采用ABG8620型摊铺机半幅全宽一次摊铺成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进行碾压。(三)施工方法1、准备工作1.1 下面层的处理试验段施工前,我标已对下面层顶进行了粘层油的洒布。摊铺前对表面进行了彻底清扫,对粘层油膜破损的地方重新补洒,要求下面层表面干净、干燥、无泥土、灰尘、杂物等。 1.2 施工放样试验段施工前,先恢复中、边桩,每隔20打中、边桩,按暂定的松铺系数(1.25)进行平衡梁的定位。按4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选3个点测量基层顶面高程H1、摊铺机摊铺完成后沥青混合料顶的高程H2,碾压完成后沥青混合料顶面高程H3,并做好记录,据此计算实际的松铺系数。1.3拌和站调试试验段施工前,对沥青拌和站进行调试,调试内容主要有集料级配组成、油石比的准确控制及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调试结果为:集料级配能满足设计要求,油石比为4.3%、拌和站生产能力为200t/h左右,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1.4 摊铺机的拼装摊铺机熨平板拼装成11.50m,预拱度调为2.5cm。2、沥青混凝土的拌和2.1 拌和采用亿通筑机厂生产的LB3000型间歇式拌和设备,拌料前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了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在混合料拌制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拌和设备配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能自动记录拌和过程中沥青和矿料的用量和温度。2.2 拌和机拌和工艺流程本机采用连续干燥,电脑自动计量,程序自动操作(也可手动)间歇式搅拌,其工艺流程如下:各种不同规格的砂石料,分别装入配有小输送给料机的料仓内,按初步配合比,分别向皮带集料机给料,随之由喂入皮带机送入烘干筒内加热干燥,使温度达到120-170,为使砂石料达到最佳的加热效果,节约燃料,本机采用逆流式加热方式,即加热火焰由干燥筒出料箱的一端进入与砂石料的前进方向相反,在出料口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石料温度。自动化的燃烧器会跟踪工艺设定的温度调整喷油量及风量,石料温度得到自动控制且温度波动小,在加热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和湿气由干燥筒上的风管进入除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经加热的砂石料,从烘干筒的出料口进入热骨料提升机,并由提升机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经过筛分的砂石料,按级配的规格,进入预定的储料仓储存,不合格的料通过废料管排出,矿粉提升机送入矿粉储料仓储存。热砂石料、矿粉、在电脑控制下,按照设定的级配,进行自动累积计量,当达到预定称量后,计量斗门自动开启,矿粉进入拌缸的同时,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由沥青泵送入沥青计量筒,经自动计量后,由另一只沥青泵喷射入拌缸,与砂石料一起搅拌均匀,即成具有一定温度和规定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打开拌缸门,把成品料卸在运输车辆上,或由接料斗将成品料送入成品储仓。在热料搅拌的同时,砂石料、矿粉及沥青又在进行二次自动称量,待前一缸成品料放完后又开始下一缸料的搅拌,依次循环工作。2.3 各种矿料按规格分别堆放,插牌标明,矿粉与填料装入储料仓,防止受潮。2.4 所使用散装沥青,用自备的600t沥青保温罐储存,热沥青罐与拌和楼的沥青存储箱连通。采用导热油加热,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达到140-160和连续不间断地拌制沥青混合料。2.5 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60。C,矿料(矿粉不加热)加热温度为160-190。C,沥青混合料控制在140-160。C。并经常检测混合料出厂温度和油石比。具体见表1和表2。表1 混合料出厂温度第几车123456出厂温度()163160165160162163表2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检测时间油石比检测时间油石比16:574.418:324.517:244.318:054.318:094.419:374.42.6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在沥青混合料为度。每锅拌和时间不少于45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秒。2.7 拌和厂拌出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3、混合料的运输3.1 沥青混合料采用载重25T的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底部及两侧均应清扫干净,并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不让多余的混合料积聚在车箱底部。3.2 车辆装料应按前、后、中分三堆放料,每装一斗料应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集料的离析。为减少混合料的温度损失和防雨、防污染,每车料均用蓬布覆盖。3.3 车辆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3辆,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3.4 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15cm左右时以空挡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3.5 混和料达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C。混合料到场温度见表3表3 混合料到场温度第几车123456到场温度()1551551541561551544、混合料的摊铺沥青砼上面层(AC-16C)中粒式沥青砼,采用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同时保证标高、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4.1 摊铺机就位后,先应预热30-60min左右,使熨平板的温度在100以上,按预定的松铺系数(1.25)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其下面垫硬质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4.2 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置于平衡梁上,调整手摇臂升降杆使传杆器升降指示灯全部熄后,打开开关开始铺筑。4.3 施工时摊铺温度不低于140。摊铺温度见表4表4 混合料摊铺温度第几车123456摊铺温度()1521511511531521524.4 摊铺机接料斗适当涂上防粘液,料车应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停在摊铺机约15cm左右处挂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车前进,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车可挂低速档与摊铺机同步前进。料车严禁撞击摊铺机,料车分三次起斗卸料。4.5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适应,应保证摊铺过程的匀速、缓慢、连续不间断,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摊铺中螺旋布料器应均衡地向两侧供料,并保持一定料位高度以保证熨平板后松铺面的平整和混和料初始疏密程度的稳定(一般为螺旋输送器叶片的2/3)。摊铺速度为2-6m/min。4.6 摊铺过程中熨平板应根据铺筑厚度,使振夯频率与振幅相配套,以保证足够的初始压实度。4.7 摊铺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混合料的温度,摊铺温度、铺筑厚度及平整度,仔细观察混合料的外观质量,发现局部离析,拖痕及其他问题及时处理。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5.1 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每个碾压段为30米左右。碾压慢速、均匀地进行,一般符合下表的规定。初压的温度不低于135。C,碾压终了的温度不低于75。C。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 压复 压终 压适 宜最 大适 宜最 大适 宜最 大钢轮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压路机2-343-564-68表7 初压温度碾压段落123初压温度(。C)145142140表8 碾压终了的温度碾压段落123终了温度(。C)9391875.2 试验路段碾压采用三种组合第一种组合:DD125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一遍,静压时,错轮1/3宽;复压采用DD125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进行碾压,复压时轮胎压路机碾压三遍,DD125开中振碾压三遍,碾压时错轮20cm左右进行碾压。终压采用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终压后开始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检测结果见表9。表9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碾压遍数3456789压实度(%)95.696.597.197.998.398.698.7第二种组合为: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微振一遍,碾压时错轮20cm左右,复压时采用轮胎压路机和DD125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轮胎压路机碾压两遍,DD110压路机开大振碾压两遍。终压由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终压后开始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检测结果见表10。表10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碾压遍数34567压实度(%)96.397.898.398.899.1第三种组合为:初压由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中振一遍,碾压时错轮20cm左右,复压用轮胎压路机和DD125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轮胎压路机碾压两遍,DD125压路机开大振碾压两遍。终压由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终压后开始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检测结果见表11。表11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碾压遍数34567压实度(%)96.698.098.599.199.25.3 碾压段接近终了时,用6米直尺检查碾压段的平整度,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修补碾压。6、接头的处理在摊铺完成后,人工将接头补齐,压路机将末尾压成楔形,在碾压完成后,混合料已冷却但尚未结硬时人工借助六米直尺将锲形部分刨成竖直的断面。7、交通管制7.1 上面层摊铺碾压完成,完全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才可开放交通。7.2 铺筑好的沥青层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四、 质量自检 结构层完成后,我标段技术人员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进行了自检,各项指标能满足规范要求。见附表。五、试验段成果、 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生产配合比采用合成级配,其组成为:4#仓(10-20mm):3#仓(5-10mm):2#仓(3-5mm):1#仓(0-3mm):矿粉=27:24:7:36:6,油石比为4.3%,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为2.374g/cm3,抗剥落剂0.3%。经检测压实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油石比、集料筛分等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正式施工中,我们仍采用此种配合比。2、松铺系数的确定通过对基层顶面标高、摊铺机虚铺标高及压实后的标高的测量,对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松铺系数进行了计算,最后得到松铺系数为1.205,施工时,虚铺系数定为1.21。计算书见表12。表12 虚铺系数计算表中心桩号距内侧边基层顶高程(m)虚铺顶高程(m)终压后高程(m)虚铺厚度(cm)压实厚度(cm)松铺系数574+4003m1040.197 1045.121 1044.297 4.92 4.11.20 6m1040.153 1045.326 1044.453 5.17 4.31.20 9m1040.107 1045.155 1044.307 5.05 4.21.20 574+3603m1035.576 1040.455 1039.676 4.88 4.11.19 6m1035.532 1040.778 1039.832 5.25 4.31.22 9m1040.486 1045.526 1044.686 5.04 4.21.20 574+3203m1040.917 1045.878 1045.017 4.96 4.11.21 6m1040.872 1046.118 1045.172 5.25 4.31.22 9m1040.826 1045.866 1045.026 5.04 4.21.20 平 均 值1.205 3、下承层的清扫方法 清扫下承层采用人工用扫帚清扫干净,对于局部污染严重的地方,先用洒水车冲洗,再用扫帚清扫,然后用鼓风机把路面吹干净。摊铺过程中,应保证下承层干燥。4、拌和、运输、摊铺机械的协调与配合经过试验段施工,为了保证拌和能力要略强于摊铺能力,从而满足施工要求,运输力量根据具体的施工位置及运距而定。经过试验段摊铺,暂时确定如下:拌和站生产能力为200t/h;摊铺速度为3m/min;运输车辆为6辆左右。 5、运料车对摊铺机的喂料方式 料车应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停在摊铺机约15cm左右处挂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车前进,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车可挂低速档与摊铺机同步前进。料车严禁撞击摊铺机,料车分三次起斗卸料。前一辆料车放完料后应立即驶离摊铺机,后一辆料车立即跟上。前一辆料车驶离摊铺机后,在靠近摊铺机前方左侧起斗,卸出剩余的料。料车上所覆盖的蓬布在接近摊铺时才揭开。6、每一作业段合适长度的确定考虑到温度对混合料的压实度影响很大,气温高时,每30m左右作为一个碾压段。当气温低时或有风的时候,应紧跟碾压。7、碾压组合方式的确定 三种组合均能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但第一、二种组合碾压出来路面压实度比第三种组合差。故采用第三种组合进行碾压。第三种组合为: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中振一遍,碾压时错轮20cm左右,然后再用轮胎压路机和DD125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轮胎压路机碾压两遍,DD125压路机开大振碾压两遍。最后再由DD125压路机静压一遍。8、压路机喷水量的控制 为了减慢混合料的温度损失速度,双钢轮压路机应尽可能的少喷水;轮胎压路机不喷水,而是在开始碾压时,喷洒少量油水混合物来防止粘轮。当轮胎温度升高时,粘轮现象即可消除。 9、平整度控制方法在以后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在碾压终了后用6m直尺检查平整度。对平整度不合格点做上记号,进行修补碾压。10、现场取样及室内制件试验情况 试验段施工时根据相关要求制作了3组试件,经检测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均符合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同时我标段用钻机在现场进行了随机取芯,芯样完整无破损,颜色一致,厚度均满足要求,密实度、稳定度、流值及空隙率均符合要求。此试验结果说明采用的配合比、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案等是可行的。11、施工人员的确定现场技术人员2人,机驾人员5人,工人8人,其中设1人指挥料车倒料;左右各设1人铲除履带前的堆弃物及前方路床上的杂物;熨平板两端各设2人补料、处理离析现象;1人检测平整度和喷洒油水混合物;并设2人清扫下承层;6人安装模板。六、试验段存在问题1、胶轮压路机与钢轮压路机均存在在起步时速度过快,容易影响路面平整度。2、胶轮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有粘轮现象,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已经掌握了合适的碾压温度,此问题已解决。3、在开始施工时摊铺机螺旋送料过快造成端部个别地方有离析现象,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我们已把螺旋布料器的速度调到最佳,并且调整了螺旋布料器的高度,在以后的施工中严格按照已调整好的速度进行施工,消除端部离析现象。本次试验段受到了上级领导及我标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我们也做了充足的准备。经过这次试验段施工,我们已对下面层的松铺系数及施工工艺有了相当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也希望上级领导对我们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