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30年题库-简答.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4754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30年题库-简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30年题库-简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30年题库-简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简述文学革命的意义2、朱自清散文创作的特色是什么?3、简析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的艺术风格4、呐喊、彷徨表现的深切5、呐喊、彷徨格式的特别6、结合沉沦简析“零余者”的形象7、简析子君、涓生的悲剧原因8、陈白露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9、简析潘先生的形象10、简答早期白话诗的艺术追求11、概括子夜的创作主题 12、分析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形象13、简析巴金小说的创作题材14、简析祥子形象15、简答雷雨的结构 16、简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17、概括戏剧日出的主题18、简述沈从文小说的文体风格19、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是怎样的20、分析围城中方鸿渐的艺术形象21、简析围城的艺术特色22、概括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主题23、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24、简述鲁迅杂文的特质25、乡土小说的意义26、子夜中的矛盾线索有哪些?27、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艺术形象28、简析后期新月派的理论旗帜29、茅盾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30、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31、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系列32、简述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33、简析老舍的“京味儿”风格34、左联的贡献是什么?35、中国诗歌会创作的特点36、闻一多“三美”的主张是什么37、家在结构上的特点38、子夜的结构艺术39、沈从文的创作要表现什么样的人生形式?40、小二黑、小芹的形象意义41、七月派的诗歌追求42、九叶诗派的艺术追求43、分析曹七巧形象44、简析华威先生的形象4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46、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47、简答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48、40年代戏剧创作的三股潮流49、对比钱文贵与韩老六的异同50、分析艾青诗歌中的色与光1、简述文学革命的意义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1)文学观念上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文学思想成为主流。(2)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3)在语言形式上用白话写作,广泛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方法。2、朱自清散文创作的特色是什么?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写作态度严肃不苟,始终执着地表现人生。精确观察自然景物,敏锐感觉声音色彩,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其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文字几乎全用口语,清秀,朴素而又精到。 (7)3、简析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的艺术风格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7)4、呐喊、彷徨表现的深切即“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的模式。题材:农民、知识分子两大题材的开创视角: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表现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态。小说的模式: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 (2)5、呐喊、彷徨格式的特别即“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1)注重作者、读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2)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3)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4)创作出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戏剧小说 (2)6、结合沉沦简析“零余者”的形象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既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他们同现实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沉沦中的主人公由于个性解放和爱国情怀的受压抑,以致绝望而麻醉自己,残害自己。(3)7、简析子君、涓生的悲剧原因(1)社会的挤压 (2)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 (3)个性解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2)8、陈白露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这是曹禺在戏剧日出中塑造的交际花形象。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鄙视厌恶周围的人,但却无力自拔,离不开这种寄生的“鬼蜮”世界。最后救助小东西的失败使她更清楚了自身被玩弄的地位,对生活完全失望,又没有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只能以自杀结束生命。 (十九)9、简析潘先生的形象是叶圣陶在潘先生在难中塑造的一个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的典型,卑微的灵魂,灰色的人生。(3)10、简答早期白话诗的艺术追求(1)所谓“具体的做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用白描的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或则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索。都具有明白如话的特点。(2)在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6)11、概括子夜的创作主题 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下更加殖民地化了。 (十)12、分析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形象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市民,他小心翼翼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切“变”(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体现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的一面。其家庭纠纷及其危机,可视为传统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危机。 (十一)13、简析巴金小说的创作题材(1)写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悲苦生活与抗争的;(2)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一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 (十二)14、简析祥子形象这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从农村到城市来谋生,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凭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但社会的压迫,卑贱的地位,爱情婚姻理想的破灭,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最终打垮了他的生活信念,毫无希望而堕落。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他的全部美好人性。 (十一)15、简答雷雨的结构 (1)时间上“纵”的描写。以过去的戏促进现在的戏,一天时间却展示了周鲁两家30年的恩怨纠葛;(2)戏剧矛盾冲突集中、紧张、尖锐;(3)戏剧性强,遵守欧洲古典戏剧“三一律”原则。 (十九)16、简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是带有资产阶级色彩家庭的封建家长形象,对矿上的工人阴险凶残;对家人专横虚伪,要求绝对的服从;对感情较复杂,内心也有痛苦,但现实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最终也是一个悲剧的下场。 (十九)17、概括戏剧日出的主题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的罪恶。表现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十九)18、简述沈从文小说的文体风格首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文体:可叫做文化小说、诗化小说或抒情小说。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以及具有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不重视情节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造境”的成功与否成为最高目标。 (十三)19、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是怎样的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里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还凝聚着对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二十五)20、分析围城中方鸿渐的艺术形象方鸿渐性格和顺,有天赋的想象力,看穿恶劣环境而不能自拔,嘴上机敏而内心懦怯无能。这是一个弱质的知识分子形象。 (二十三)21、简析围城的艺术特色(1)书题、各种意象道出现代人对自己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2)高超的反讽技术;(3)聪睿、俏皮、流动的描写,热辣的喜剧高潮中酿成足够的悲凉气氛;(4)叙述风格旁支斜出;(5)书面讽刺语言诡奇、尖刻、机智、富有知识容量。其机智讽刺熔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于一炉,具现代性质。 (二十三)22、概括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的主题。 (二十八)23、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翠翠这样的纯美少女形象所提供的是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美丽善良却总令人忧愁。翠翠的天真纯洁表现为在爱情上毫无心机,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她的爱含蓄朦胧,心思隐藏极深,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化身: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 (十三)24、简述鲁迅杂文的特质(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2)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4)主观性。(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十七)25、乡土小说的意义(1)20年代中期形成,首先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小天地,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2)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贡献巨大,从关心个人到关心民众,从浪漫到现实,加强实地描写,注重场面、细节,由情绪情节的展示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使现实主义在新文学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三)26、子夜中的矛盾线索有哪些?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同买办阶级的代表赵伯韬的矛盾;吴荪甫同中小资本家朱吟秋等的矛盾;资本家吴荪甫同工人之间的矛盾。 (十)27、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精明能干,泼辣大胆有充满矛盾的人物,自己是父亲的牺牲品,最后也是悲剧命运,但她自身也是祥子精神悲剧的制造者。 (十一)28、简析后期新月派的理论旗帜(1)人性论 (2)天才论 以此来根本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理论基础。(九)29、茅盾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由初期蚀三部曲形式的运用,各部结构自行独立,而章法各异连贯起来,反映一段时期的生活,到虹中采用时间、空间的转换发展情节,至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十)30、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1928年,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倡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宣扬文学工具论,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从而引发同鲁迅、茅盾等人的论争,历时两年的论争澄清了思想,推动了创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 (九)31、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系列茅盾作品中一部分女性,如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热烈、狂欢,从道德伦理观念、生活追求到性格气质都迥异于传统东方女性,是受着欧风美雨的新思潮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型女性。崇尚享乐,厌恶灰色平庸有活跃的生命力,强悍的个性,思想性格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 (十)32、简述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1)老派市民。(2)新派市民。(3)城市贫民。(4)理想市民。 (十一)33、简析老舍的“京味儿”风格(1)取材特色。(2)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3)追求幽默,形成更内蕴的“京味儿”。(4)创造性的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 (十一)34、左联的贡献是什么?(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2)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3)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和现实主义的创作 (九)35、中国诗歌会创作的特点 (1)及时迅速地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2)大大加强了诗的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3)在艺术表现上,大都采用了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在诗歌形式上,提出了歌谣化主张。 (十六)36、闻一多“三美”的主张是什么音乐美: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要体现出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建筑美:要有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六)37、家在结构上的特点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情感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作品能始终围绕着基本线索展开描写,有条不紊,紧凑周密,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显示了作者精于构思的能力。 (十二)38、子夜的结构艺术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与纷繁复杂的生活相适应,多条线索同时提出交错发展,情节安排有张有弛,有节奏。 (十)39、沈从文的创作要表现什么样的人生形式?沈从文以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代表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十三)40、小二黑、小芹的形象意义 赵树理的作品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其原因就在于他还塑造了更多的农村新人形象,描写了新人物出现的社会环境。小二黑结婚里的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情建立在一种对新的民主社会的理想渴求之上,是带有更多社会变革色彩的爱情,因此他们为爱情的斗争就被赋予政治的内涵,表现得格外坚决。他们在法律观念与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自信,所以他们的态度就很坚定,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反击就更为彻底、痛快,这些都体现了时代的巨变。 (二十二)41、七月派的诗歌追求七月诗派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但绝不是简单的恢复和继承30年代中国诗歌会的传统。首先他们反对亦步亦趋地琐碎地描摹生活现象本身,而主张凭借正确地把握了的历史力量“突入生活”;其次他们反对冷淡地摹写生活,而主张将诗人的人格、情感、血肉、审美趣味强烈地渗透到客观对象中,达到主客观的互相拥抱、融合。(二十六)42、九叶诗派的艺术追求40年代后期,围绕在上海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杂志周围逐渐形成了“九叶”诗派。成员有辛笛、穆旦、郑敏、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他们的诗从不同侧面暴露了国统区的黑暗统治;艺术上汲取了新诗三十年发展当中各个流派的历史经验,既继承了我国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西方现代派诗歌中吸收了一些表现手法,进行历史的综合。 (二十六)43、分析曹七巧形象这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里的女性,个性倔强,破坏力很强。她出身低贱,嫁给性无能的骨痨丈夫,用自己的青春,用受尽大家庭各房的欺辱,来换取一面黄金的枷锁:金钱压制了情爱,对小叔畸形爱欲泯灭后,疯狂报复包括子女在内的一切,人格破碎。 (二十三)44、简析华威先生的形象这是张天翼速写小说华威先生里的主人公。华威的个性极强,那种攫取权力的狂热性质、无孔不入的亢奋劲头,外部具有的“开会迷”的行为,使得这个典型特别隽永。 (二十三)4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是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根本性的政策问题,包括文艺与生活、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学批评标准、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艺队伍的建设、统一战线等问题。 (二十)46、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首先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展现性格,他的小说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得力于语言艺术的成功。 (二十二)47、简答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孙犁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的灵魂美、人情美,也表现了孙犁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他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是一种思想,一组细节的贯通。常常采用散文式的、追随人物情感流动的抒情结构。在描写上也常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执着认真地追求语言的艺术美。 (二十三)48、40年代戏剧创作的三股潮流(1)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2)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3)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二十八)49、对比钱文贵与韩老六的异同 同样都是地主,同样贪婪凶狠残暴,暴风骤雨里的韩老六塑造得立体感不够,单纯突出了他的穷凶极恶,作恶多端,对土改的破坏也显得简单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钱文贵阴险狡诈,深藏不露,在村里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运用各种关系,各种手段破坏土改,塑造的很具有心里深度。 (二十三)50、分析艾青诗歌中的色与光艾青诗里的色与光,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等的深刻内容,在形式与内容、色彩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同时又为诗人个性所渗透,称之为艾青的光与色。 (二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