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儿歌学习也快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884411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儿歌学习也快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儿歌学习也快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儿歌学习也快乐“摇呀摇,摇呀摇,一摇摇到外婆桥”每次听到孩子们念这样的儿歌,总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富有童趣、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语言文体,他们对于儿歌明快的节奏和流动的乐感,有着与生俱来的喜欢。可以说,他们对语言本身的好奇以及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从吟诵儿歌开始的。儿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显独到之处。在儿歌教学中,我们经常可喜地看到孩子们学儿歌时手舞足蹈,快乐的笑容洋溢着他们对儿歌的喜爱;但有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一些呆板的教学方法,如老师读孩子跟念,一来一去枯燥无味的形式也能扼杀孩子对儿歌的兴趣。因此,在儿歌教学中,我们根据每首儿歌的不同特点,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吟诵学习,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儿歌。现根据幼儿学习儿歌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儿歌教学经验,在动作、图画及诵读等多种形式上整理出以下几种方法,具体阐述如下:一、活泼形象的动作帮助幼儿快乐地学习儿歌。孩子们爱玩爱动,活泼形象的动作似乎就让幼儿进入了游戏的世界。在儿歌教学中,借助于动作,能让孩子们在玩玩学学中体验儿歌特有的活泼有趣,也助于孩子很快地理解儿歌。这里的动作以身体动作及手指动作为主。(一)身体动作的介入。有些儿歌的内容所体现的情景性、动作性较强,学习儿歌时可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身体的大动作去感知,就记得容易,学得生动。儿歌小小猴是一首极具动感的儿歌 “小小猴,真呀真调皮,吃完西瓜乱扔皮,乱呀乱扔皮。滑倒熊大伯呀,滑倒鹿阿姨,最后滑倒它自己,滑倒它自己”。整首儿歌表现了小小猴调皮捣蛋的性格特征,学习儿歌前,先充分地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小猴的调皮相。幼儿对调皮的猴子可不陌生,争先恐后的用挠痒痒、眨眼睛、蹦蹦跳跳等来表示;“乱扔西瓜皮”又充分的让幼儿过了一把“捣蛋”瘾,左右扔上下扔孩子们由自己创编动作理解了儿歌有趣的情节;在分角色扮演熊大伯和鹿阿姨时,表演得维妙维巧。在运用动作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动作所表达的意思要让幼儿理解,最好由幼儿自己设计,或者从幼儿设计的动作方案中挑选出来。其次,动作要简单,要有少变化、多重复的特征。这样,幼儿易于接受并有成就感。(二)手指操的介入。有的儿歌有一定的角色情节,结构比较齐整,动感幅度较小的,就可以借助手指操来学习。如小班儿歌我爱妈妈“手牵手,上山坡。山上的小花有几朵,一千朵,一万朵。我爱妈妈也有这么多。”儿歌里有几个不易理解的动词“爱、手牵手、上山坡”,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用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爱心表示“爱”,用食指和食指勾一勾表示“手牵手”,用一个手臂当山坡,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当两条腿从“山坡”下往“山坡”上走路表示“上山坡”。利用手指动作轻易突破难点,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这首儿歌,还编了我爱爸爸、我爱奶奶等多首儿歌呢!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