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新).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883902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7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问题 某部队野营训练 发生中暑12人 北方籍战士10人 南方籍战士2人 结论 北方籍战士容易中暑 某单位现有10000人 其中对1000人检测某项指标 10人阳性 问阳性率 应用情况调查 1987年对68种全国性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共273期近五千篇论著和研究类文章进行调查 各类杂志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率见下表 不同类别期刊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率 应用情况调查 若按基础 临床等来观察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率 可见下表 不同科别期刊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率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分布特征标准化法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第一节定性资料的分布特征 定性资料的频数表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 相对数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一定性资料的频数表 按类别或属性 分别清点各类别或属性的观察单位数 频数 分类变量及相应的频数所组成的频数表 称分类资料的频数表 某药对200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关于孕妇分娩的原始资料记录 按文化程度与分娩方式整理资料 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比较 绝对数的概念与意义 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到的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经过整理 清点数目得到的数值称为绝对数 如某病的发病人次数 医院收容人数 治愈人数等 绝对数反映一定条件下某种事物的规模或水平 是计划或总结工作的依据 绝对数是计算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基础 绝对数往往不便于比较 例 调查得某年小学生中流脑发病 甲地区63例 乙地区35例 甲地区流脑流行比乙地区严重 如已知小学生总人数 甲地区50051人 乙地区14338人 可算出两个发病率 甲地区流脑发病率 63 50051 1000 1 26 乙地区流脑发病率 35 14338 1000 2 44 乙地区流脑流行比甲地区严重 相对数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两个特点 表示事物出现的频度 把基数化作相等 便于比较 二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 相对数 相对数 relativenumber 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相对比 一 强度相对数 率 rate 1 概念 说明某现象在其可能发生的范围内实际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反映事物的普遍及严重程度 又称频率指标或强度指标 2 计算公式 常用相对数 公式中要注意 分母的组成 由两部分组成 a 实际发生的例数b 某现象未发生的例数分子 分母一定是同质的 关于率的几点说明 0 rate 1率常以百分率 千分率 万分率 1 万 十万分率 l 10万 等表示 比例基数 K 可以是100 1000 其选取是根据习惯用法和需要选用 主要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 2位整数 便于阅读 患病率 发病率 感染率 百分率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 千分率 肿瘤死亡率 十万分率 l 10万 常用统计指标 1 发病率与患病率患病率prevalencerate 是指在一定时间患某病的人数在该调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 反映某时期人群中已存在某疾病的数量 发病率incidencerate 是指在一定时间某病的新发病例人数在该调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发病率 反映某时期人群中某疾病新增加的数量 速度 例某医院现有工作人员900人 其中男性760人 女性140人 在一次流感中 发病者有108人 其中男性患者79人 女性患者29人 试计算 1 该院总的流感发病率 2 男 女性的流感发病率该院总的流感发病率 108 900 100 12 男性的流感发病率 79 760 100 10 39 女性的流感发病率 29 140 100 20 71 死亡率mortalityrate 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间内死于某病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反映某时期人群患某病后的危险性和预后 病死率fatality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 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例某县有人口10万人 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 原有结核400人 199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 请问 1 该县的总死亡率为a300 10万b60 1000c60 10万d1000 10万e资料不足 不能计算 2 结核病死率 a60 300b60 400c60 700d60 1000e60 10万 3 结核发病率 a300 10万b400 10万c700 10万d300 1000e400 1000 4 率的统计学意义率是表示频率或强度的指标 影响因素相同时 率越大则事物发生的频率或强度越大 对疾病而言 频率越大 对人群的危害也越大 5 率的特点合计率或总率不等于100 某一部分的分率改变不影响其他分率的变化各小组率 如年龄别率 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二 构成比proportion1 概念 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2 计算公式 设某事物个体数的合计由A1 A2 Ak个部分组成 构成比计算为 汉族不同年龄组孕妇携带HBsAg情况 3 特点a 一组资料各部分构成比之和为100 b 当某一部分构成比增大时 其余部分的构成比相应减少 4 构成比的统计学意义事物内部某组成部分的构成比越大 说明它所占的比重越大 它出现的观察单位数也越多 三 相对比 relativeratio 概念 是两个有关的指标之比 说明两者的对比水平 以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计算公式 相对比 甲指标 乙指标 或 100 例 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 男性婴儿为370人 女性婴儿为358人 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370 358 100 103 3 特点 灵活可以两个绝对数 相对数或平均数之比单位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4 统计学意义当性质相同的两个指标比较时 相对比说明A是B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 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指标之比 相对比表示相对指标B时 A的情况 某地男性肺心病死亡率为101 9 10万 女性肺心病死亡率为146 8 10万 则肺心病死亡率的性别比为 101 9 146 8 0 69表示当地一年内男子和女子因肺心病而死亡的频率之比为0 69 1 某市1977 1979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19 39 10万 郊区为9 99 10万 则城区与郊区肺癌死亡率之比为 19 39 9 99 194 1 说明城区肺癌死亡率为郊区的194 1 或1 94倍 相对数的例子 1 表1993 1998年某地损伤与中毒病死率 与构成比 相对数的例子 2 血型频数 O20540 43A11222 09B15029 59AB407 89合计507100 00 相对数的例子 3 表某市1980年和1990年5种传染病发病情况 相对数的例子 4 性别比 性比例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100出生时 10720岁 10050岁 9860岁 9570岁 8580岁 66 相对数的例子 5 体质指数 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低体重 18 0正常18 0 超重24 0 肥胖28 0 第二节动态数列dynamicseries 概念 是一系列按照时间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 绝对数 相对数或平均数 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动态数列的两个要素 时点或时期 统计指标 基期报告期末期 动态数列的两个要素 时点或时期 统计指标 基期报告期末期 常用的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 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数列用途描述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可预测随后的变化情况 例1某医院1991 1999年日门诊量的统计数据见表5 9第 1 3 栏 试作动态分析 表5 7某医院1991 1999年日门诊量动态变化 指标的意义和计算 1 绝对增长量 意义 表示事物在一定时期所增加的绝对数量 计算累计增长量 各年指标 基数年指标逐年增长量 某一年指标 前一年指标 2 发展速度 意义 表示两个不同时期的某事物的数值相比 说明后一时期为前一时期的倍数或百分倍数 计算定基比 各年指标 基数年指标 100 环比 某年指标 前一年指标 100 3 增长速度 意义 表示两个不同时期的某种现象的数值相比 说明后一时期比前一时期增长的倍数或百分倍数 计算定基比 定基发展速度 100 环比 环比发展速度 100 4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 如逐年 平均发展的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平均增长的程度 平均发展速度 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 a0 为基数年指标an 为第n年指标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 对例5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数列分析还可以进行预测 即根据平均发展速度公式计算几年后达到的指标 a10 1 14110 1200 4488 人次 即根据该医院1991 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预计到2001年该医院的日门诊量可达4488人次 第三节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例数较少 相对数波动较大 如 0 2 1 2 2 2例数较少时 宜用绝对数表示 必须用相对数时 可同时列出其可信区间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也不能以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构成比和率都是相对数 但两者又属不同的概念 用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率与构成比的区别 1 意义构成比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构成部分的比重率 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2 特点构成比 各百分比之和为100 当某一部分比重增大时 另一部分比重相应减少率 同类的各个小组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3 公式4 意义构成比越大 该组成部分的比重大 观察实际数多率 影响因素相同时 率越大 说明疾病的强度越重 率与构成比的区别举例 三 计算观察单位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 合计率 时 不能将几个率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 四 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所谓可比 就是说除了要对比的因素外 如不同药物 其余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的相同 相似或接近 观察对象同质 研究方法相同 观察时间相等 以及地区 周围环境 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应一致或相近 观察对象内部构成是否相同 若两组资料的年龄 性别构成不同 可以分组或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 五 对样本的比较应遵循随机抽样 要做假设检验 样本率和构成比也存在抽样误差 两个或多个率和构成比比较时 不能单凭数据大小作出结论 应进行假设检验 第四节率的标准化法 一 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甲乙两疗法某病治愈率比较 疗法疗效 Y X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甲疗法40021553 8乙疗法40019047 5结论 乙医院生存率为67 1 较甲医院64 2 高 乙医院医疗水平高于甲 正确 当比较的两组或多组资料 其内部各小组率明显不同 且各小组观察例数的构成比 诸如年龄 性别 工龄 病情轻重 病程长短等也明显不同时 直接比较两个或多个合计率是不合理的 因为其内部构成不同 往往影响合计率大小 要正确比较两种疗法的合计治愈率 必须先将两组治疗对象的病型构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校正 然后计算出校正后的标准化治愈率再进行比较 这种用统一的内部构成 然后计算标准化率的方法 称为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是 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构成不同对合计率的影响 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合计率具有可比性 二 标准化率的计算 一 标准化方法 直接法和间接法标准构成 1 某一组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2 两组之和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3 通用的或便于比较的标准 如本地的 本省的 全国的 世界的同一指标之构成皆可酌情选用选用不同的标准时 所得出的标准化率是不同的 但这种差别大多不致于影响对比的相对关系 二 标准化率的计算 直接法 二 计算公式 直接法 选择人口数作标准选择人口构成比作标准 Ni 为标准年龄别人口数 Pi 为实际年龄别死亡率 N 为标准人口总数 二 标准化率的计算 直接法 三 计算 例5 4 表5 4直接法 选择治疗人数之和做标准 第四节率的标准化法 二 标准化率的计算 间接法 二 计算公式 间接法 选择死亡率做标准 P 为标准总死亡率 r 为实际总死亡数 ni 为实际组别人口数 Pi 为标准年龄别死亡率 niPi 为预期死亡数 r niPi 为标准化死亡比 用SMR表示 二 标准化率的计算 间接法 三 计算 例5 6 表5 7间接法 50岁以上老年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年龄组患病率作为标准 三 应用标准化时的注意事项1 标准化率的应用价值仅限于相互比较 不反映具体的实际水平 要反映实际情况 则需用未标化前的率 标准化率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某因素两组内部构成不同 并有可能影响两组总率的比较 对于因其他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不可比性问题 标准化率不能解决 标准化率也有抽样误差两样本标准化率作比较时 当样本含量较小时 还应作假设检验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