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教师职业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88309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教师职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认识教师职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认识教师职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认识教师职业,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 2 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职业的角色形象和职业素养以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自觉、主动的提高自己的为师之道。 3 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师生关系的特点,以便将来能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学重点:,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师的职业素质 3、学生及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1、教师的劳动特点 2、教师的职业素质 3、学生观的内容,2,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职业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 春秋时期,儒、墨私学兴起, 孔子“有教无类”教师职业诞生。,3,清光绪24年教师称为“教习”,后又改为“教员”。民国以后,学校教师都称“教员”或“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通称为教师或“人民教师”,教师包括专任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保健教师等。 1986年开始,中小学教师也实行职务聘任制,设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4,二、教师职业地位的法律认定,1、1993年10月31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小类1838个职业,人民教师归为第2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下分为9小类:高等教育教师等。 3、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1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5,三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A劳动对象B影响因素“生物-社会”C主观能动性 D工作任务教书、育人) 2、创造性(A劳动对象千差万别,不断变化因材施教 B偶发事件教育机智) 3、示范性(A劳动手段是自身B学生的“向师性”C表现在教育 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学、思想教育等) 4、长期性 (培养人的周期长人的整体发展,具体局部 的身心特点) 5、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方式的个体性、成果的集体性),6,四、教师职业的角色形象,教师职业角色: 指教师在社会大舞台上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 (不仅意味着充当教师的人应完成的有关行为,而且意味着社会对他们所抱的期望;不仅是教师社会群体的基础,也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一)教师角色的构成: 1、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 2、教师的职业理 3、教师的行为方式,7,1、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为社会培养年轻一代的使命,对学生施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教书育人。(由社会分工所决定) 具体内容: 提供学生成长需要的系统和正确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国民和公民; 塑造学生成为智力和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 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一定角色。,8,2、教师的职业理念:,指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性质、内容和价值的理解和信念。(教师角色的思想基础和调节机制) 主要包括: 1)对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的认识; 2)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理解; 3)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基本特征的认识; 4)把握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 5)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6)理解教师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7)对教育的献身精神,9,3、教师的特定行为方式,是教师在其岗位上应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由教师角色规范和职责所要求的,又受教师的职业理念所调节的扮演教师的一系列行为。)(是教师角色的直接体现) 心理品质包括:对学生的爱心和关心;对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公心;对自己教育理想的信心和教育实践的决心;不断开拓创新和自我完善的进取心;与同事忠诚合作的热心。 行为习惯包括: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自律的道德行为;自觉参与学校生活的行为;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行为;善意地对待学生及其家长的态度和要求的行为。,10,教师的角色期望,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来自国家、社会、传媒、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等) (期望高,理想化) 2、学生对教师的期望 (心目中理想教师的角色) (因家庭背景、个性差异等有所不同) 3、教师的自我期望 (教师基于自己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对教师应有形象、学识、行为方式的期望。) (角色形象:道德中心型、教学中心型、学术中心型) (职业角色:雇员取向型、学生领导型、职业人员型),(二)教师的角色期望,11,(三)教师的角色协调与转换,教师的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传递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2、授业者:作为掌握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师长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管理者: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班级学生的管理; 4、示范者:作为先行者和人格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5、监护者: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保障学生在校的成长和权益; 6、辅导者:作为学生的年长朋友去关心他们面临的困扰,协助他们 解决问题和心理困扰,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多元复合角色角色协调(社会协调和个人协调) 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更新观念,12,五、 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 1、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 3、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 的科学精神 4、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的思想素养 (独立意识、民主精神、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时效观念),13,(二)先进的教育思想,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科学的育人观 3、正确的学生观 4、现代的教学观 5、科学的教育质量观,14,(三)高尚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教师工作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2009年修订):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5,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6,4、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17,什么是爱?,“L”代表-Listen (倾听) “O”代表-Observant (用心) “V”代表-Valiant (勇敢) “E”代表-Excuse (宽恕),18,(四) 完善的知识结构,样样不精型; 偏狭型;理想型,舒尔曼教师知识框架: 一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育知识;课程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背景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历史、价值观的知识;实践智慧知识,19,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文化知识 3、扎实的教育知识 4、不断积累的实践知识(经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两种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20,(五)熟练的职业技能,教师基本技能 教学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 研究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 3、与学生交往能力; 4、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 5、教育机智; 6、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 7、教学科研能力,21,(六)健康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康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22,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义务与 职业对象,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 (一)教师的权利(由国家法律赋予,可以为或不可以为的许可和保障) 教育教学权: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权利; 科学研究权: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管理学生权: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 基本权利; 获取报酬待遇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者有 休息的权利的具体化; 民主管理权:教师参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 进修培训权:教师享有的继续教育的权利。,23,(二)教师的义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 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 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 爱国主义教育,:,24,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25,二、教师职业的对象学生,学生的基本特征: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是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完整统一的人,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独立人格尊重和满足:公民权利特别保护)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A、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B、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C、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会有反复,会有迷惘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把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以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为主;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完整的人,不是学习的机器。,26,你是否同意下面这段话?为什么?,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业上落后是一点缺陷,如果在身体和品行上有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缺陷,而如果没有了自信和自强的心理状态则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因为他不但将一事无成,而且将生活于痛苦之中。,27,(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体。,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28,三、 教师职业的首要环境 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 、内涵: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育领域的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反映。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中国古代:孔子,韩愈,天地君亲师 西方现代: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 杜威(儿童中心论),29,(二)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教师起决定性作用) 工作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平等协作) 道德关系(责任和义务)(尊师爱生) 心理关系(认知因素、情感因素)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重要特征)、 心理相容、教学相长,30,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31,第三节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维护与提高,一、教师威信的形成: 1、教师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对教师威信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32,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 于教师树立威信 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 的树立 5、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精神,33,二、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角色威信、教育艺术、人格魅力) 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34,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5,复习思考题,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师的素养 3、试述正确的学生观 4、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哪些 方面努力?,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