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2422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古代中国:夏商周的“庠序”教育。西周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牌。汉代实行的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古代印度:宗教教育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古代希腊、罗马: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罗马帝国灭亡后,文化教育为宗教所垄断,世俗文化被否定,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还有教会学校。其次是骑士教育。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等级性明显。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刻板性。2、欧洲文艺复兴对教育的影响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3、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19世纪以后逐渐建立。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是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4、20世纪以后的教育。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指的是教育过程必须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中,它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种教育体系,而是指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原则,用来全面组织一个教育体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60年代后提出终身教育思想。它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其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度、方法等的现代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中。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2)学记的教育思想第一部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他的理想国3)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政治学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他的“泛爱主义”,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1)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人与自然遵循同样的法则。3)提出“把一切知识给一切人”,也提出教育普及的理想。4、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2) 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3) 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4) 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5) 主张遵循自然,6) 教育应和儿童的本性一致,7) 使儿童自然发展。8) 英国洛克的“白板说”,9)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10) 白板,11) 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构造教育学体系贡献:1)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2)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内容:1)教育的一般目的,发展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目的。2)论述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过程,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形式阶段。3)讲座道德性格的形成。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2、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说”的提出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1) 主张教育即生活。2) 教育也是生长。“教育就是不3) 断生长,4) 在它自身以外,5) 没有别的目的。”6)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7) 主张“在做中”。三、20世纪教育学在中国的演变1、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社会主义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指导2、凯洛夫的教育学及其它国外教育学理论对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影响贡献: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缺陷:1)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与教学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3、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美国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4、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4、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地发展更新。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劳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具有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教育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 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而2) 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3)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4) 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功能。三、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1、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重要作用。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2、人力投资的内容: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信息等。3、教育投资效益的计算:33%。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与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3)科学技术可能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3、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1)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3)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的技术化,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1、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改革的意义2、教育观念的改变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更关注个性发展。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1、教育与文化的承传:耳传口授文字记载和系统教育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2、教育与文化的改造1)教育对文化的选择。选择社会的主流要素和基本精神。选择能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的基本文化要素。选择有利于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应用率较高的文化要素。2)教育对文化的整理。教育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要。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3)教育对文化的创新。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总体文化中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现代教育的许多活动已都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二、教育与文化价值取向1、在三个面向的原则下吸纳传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传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1) 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2) 重功名3) 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4) 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三、校园文化1、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2、校园文化的价值校园文化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不仅重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的社会化,重视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会意义,加强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而且重视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已以使人超越动物界,人还人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美国威尔逊(成熟机制)。2、外铄论: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美国华生的行为主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和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1) 首先是同2) 一方面的发展速度,3) 在不4) 民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5) 平衡的。6) 是不7) 同8) 方面发展的不9) 平衡性。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瑞士的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的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1) 首先指2)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3)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4) 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能起到调节作用。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其研究对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1) 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2) 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以展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面的影响。第二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遗传的概念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优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2、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在于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排列结构及其活动的差异。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成熟的概念个体的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随年龄而发展。称之。2、成熟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格塞尔通过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提出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和困难的工作。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999年论述题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1、人的价值的含义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有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二、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1、人的潜能的意义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教育怎样发掘人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表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1、人的力量的含义人的力量既有身体的力量,更有精神的力量。2、教育怎样发挥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1、个性的意义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2-15岁左右,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方面,应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性发展任务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2、高中教育的个性发展任务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报负的现实道路。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1、教育目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学校教育的目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的或教学的目标(简称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具有层次性。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历史性、时代性2、社会性、阶级性、3、教育目的的变化受社会发展制约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万古不变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教育目的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二、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对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教育目的的制定既有共同性,也有个别性。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几次表述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五届五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四有、两爱、两精神”。具体是: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2、几次表述的一致性与变化反映了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体现了时代的发展。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体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1、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内容较之要宽阔得多。美育的三个方面的内容:1)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和职业。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2、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授业、解惑者角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二、教育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000年论述题1、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3、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学生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和极大的可塑性。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由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规定 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这一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需要有学生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一方面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教学存在。3、教师指导的目的与责任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有关“授受关系”的提法是有局限性的,只是最初级的表述。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1、学生的人格是独立的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不彻底消除“师严及道尊”的影响,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2、改革传统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强调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不利。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心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在道德上是互动的从教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2、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第六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一般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教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和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社会发展状态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方面。2、科学文化水平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3、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本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三、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是西方近代关于普通教育阶段学校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两者根本分歧反映在:1)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实质教育论者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2)哲学认识论上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形式教育论只想念理智的可靠,而实质教育论则认为认识中只有感觉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3)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还是联想心理学。形式教育论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惟一途径,而实质教育论则认为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和联系。 在课程问题上形成不同的主张和倾向:形式教育论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教学,强调形式训练。实质教育论则相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质性内容。二者在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两方面各执一端,都有其片面性。2、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要求。儿童中心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因此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社会中心论(问题中心论)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为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来组织学校课程。三种课程理论均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偏执带来了各自的局限性。3、课程理论的多元化20世纪50年代发来,课程理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四、课程的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1)概念: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则与知识,组织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最早的学科课程是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2)基本特点:“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3)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完成人类文化传递的任务。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易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2、活动课程1)概念: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2)基本特点: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3)局限性: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活动课程就是课外活动,就是以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答:我国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增设“活动课程”,但它并非杜威主张的活动课程。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活动课程并不反对学科课程,它是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供学生自由选择、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用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它源于课外活动,但与课外活动不同,从课程上看,使课外活动正规化,列入教学计划;从内容上看,注意活动系列化;从参加者看,由部分学生扩展到全体学生,由自由参加,到必须但可自由选择内容参加。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课程。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的一门学科。其益处在于:压缩课时,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 核心课程:这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中心课程。4、关于“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发内隐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潜在课程的研究有其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的基础。重视潜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学校领域内存在的教育影响的全面关注。第二节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关于课程的总体设计,其最终表现形式是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一、教学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概念: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2、基本内容;1)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类型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思想品德教育科目;社会基础知识科目;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学科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答: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是某门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加工发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则较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的揭示。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常年编制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结构的完整性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持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2、内部协调性、基础性与多样性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变革与稳定结合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结合。三、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改革1、结构组成变化:改变了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加入活动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等。2、学科比例调整:调整了各类学科的比例。3、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强第三节 教学大纲与教科书一、教学大纲的意义、结构与执行1、概念、结构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构成。2、教学大纲的理解和执行1) 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体系,2) 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构以及与本学科有关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情感、智力和能力因素;确定需要吸收的新知识、新技能。3) 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4) 和心理特点,5) 探寻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二、教科书的意义、编排及作用1、定义:又称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2、编排: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文字表述、标题、封面、字体等要求。3、作用1)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 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3) 时,4) 也便于学生预习、复5) 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6) 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7) 它为教师的备8) 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9) 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10) 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11) 、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12) 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13) 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15) 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16) 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三、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心理顺序的关系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即不同学科相关性与同一学科的衔接性。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强调通过课程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性目标,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2、强调加强基础围绕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基本学习能力,要求加强基础。精选知识,使其具有基础性和范例性;扩大理论知识的比重,克服传统学科课程学科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体现综合性;充实现代科学的成果,删除陈旧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并尽量让学生观察、动手,手脑并用,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 4、重视个别差异表现出较大的弹性,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价值取向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应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并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1) 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大课程”实验,2)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的综合实验。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3) 发挥和提高课程的整体功能。4) 学科的知识结构,5) 学科本身独特的知识结构,6) 不7) 仅反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8) 而9) 且反映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造知识过程中理论思维的过程以及研究方法论。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构建具有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多方面、多层次地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第七章 教学理论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的重要活动,具有特殊性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1、社会经验的再生产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通过教学,不仅促进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1) 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2) 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3) 赢得了认识的速度。4) 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5) 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6) 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3、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贮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创造才能主要指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在我国,长期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