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1515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为38.6B .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C .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D . 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2. (2分)(2015嘉兴)规范的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的操作正确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B . 叶片脱色C . 振荡试管D . 测液体体积3. (2分)自然界中五种常见的岩石,遇稀盐酸会冒气泡的是( )花岗岩玄武岩 砂岩 石灰岩 大理岩A . B . C . D . 4. (2分)法国某公司最近展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机器人Spyke,如图。Spyke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由电脑进行控制,也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进行控制。它不仅会说话(通过内置的VoIP电话),而且可以四处观察(通过内置的摄像头)。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不是生物B . 构成机器人的基本单位是细胞C . 机器人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 机器人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5. (2分)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冰0.9103水银13.6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铝2.7103A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 .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 .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 .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6. (2分)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类活动可以防止地质灾害发生B .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C . 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D .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都与地质构造有关7. (2分)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 . 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B . 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C . 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D . 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8. (2分)如果用表格中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234A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纲目科属D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A . AB . BC . CD . D9. (2分)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B . 这是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C . 乌鸦无意中将海螺掉下摔碎的D . 这是乌鸦向其它动物示威的行为10. (2分)关于“用药和急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下列做法和解释,你认同的是( ) A . 处方药可以自己根据病情购买,按说明服用B . 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C . 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D . 烧烤类的食物味道鲜美,可以经常食用11. (2分)如图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示意图,设计该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空隙B . 分子的质量很小C . 分子的体积很小D . 分子在不断运动12. (2分)如图,重5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上,容器底面积为300cm,高度为25cm,装有15cm深的水。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细弹簧EF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弹簧上端E连接在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变化1cm,弹力变化量为1N。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2 , 高度为20cm。现将水平硬板MN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B . 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C . 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7cm时,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为1ND . 当硬板向上移动25cm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为1500Pa13. (2分)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是( ) A . 银杏、卷柏、雪松B . 海带、苔藓、满江红C . 花生、大豆、玉米D . 衣藻、油松、红豆杉14. (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B .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C .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吸热多D .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升温、降温都比较慢15. (2分)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 . 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 .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二、 填空题(本题11小题,16-22题每空1分,23-24题每空 (共9题;共23分)16. (3.0分) 2018年11月16日,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通过投票,正式让“国际千克原器”(由铂铱合金制造)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现代科学认为,再精密的人工制品,都无法真正做到永恒不变。事实上,尽管铂铱合金是已知最稳定的合金之一,但科学家发现,它已经损失了大约50微克。这也正是重新定义的缘由。 (1)“千克”是_的单位; (2)50微克=_千克 (3)小泉学习了质量在使用天平时总结出了一些不当操作使测量值有偏差请帮忙填完整使用生锈的砝码(填偏大或偏小,下同)_;用指针偏右的天平直接称量_;左右盘中物体放反_。17. (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填名称) (2)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_。 (3)图中表示地图方向的方法是_法,图中还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_。18. (2分)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_ 。被子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_ 、_ 、_ 、_ 、_ 、_ 。其中_ 、_ 、_ 为营养器官,_ 、_ 、_为生殖器官。动物和人体的眼、耳、鼻是_ 器官;胃、肠、肝和胰是_ 器官; 肺或鳃是_ 器官;心脏和血管是_ 器官;睾丸和卵巢是_ 器官;19. (2分)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写字母)。A 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 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C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D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 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F 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20. (2分)生命体与所处的环境只有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维系其平衡,这是不同层次的生命体系的共性。 (1)变形虫通过_(填细胞结构)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2)人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获得能量,通过呼吸、_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废物。 21. (2分)请完成下面的检索表:(1) _; (2) _; (3) _; (4) _22. (4.0分)2017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七)浙江磐安发生3.5级地震,震感范围主要集中在金华、台州。(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_地震带上。(2)该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约是_(填序号)。23. (4分)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实验步骤为: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调到横梁标尺的_;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将待测物体轻放于已调好的天平的_盘内;估计待测物的质量,将适量的砝码放在天平的_盘内;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读取被测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取下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并使游码回零。 (2)在实验中测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该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克。 24. (2分)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_。 (3)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_B处(填“”)。 (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3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14分)25. (6分)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_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克。 (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 (4)若砝码生锈了,则测量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果要测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从课本上撕下一张纸,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B . 从课本上撕下一张纸,把它揉成团,再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C . 先在天平上称出教科书的总质量,再把称出的总质量除以教科书的总页数D . 先在天平上称出教科书的总质量,再把称出的总质量除以教科书总页数的一半26. (2分)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液滴中,尽量涂均匀;盖上盖玻片;用稀碘液染色; 用低倍镜观察。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_(2)过程中,取材料之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_。(3)请你写出过程盖盖玻片的方法:_。27. (6分)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外形与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芽相似,嫩茎中间组织呈空心状的为空心笋,多由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追施氮肥,植株徒长造成为了确保地上部分生长粗壮而又不空心,请你帮助“爱动手”的同学完成如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磷、钾肥与芦笋幼茎的组织空心有关吗? 作出假设:采笋期追施磷、钾肥有利于防止空心笋的产生设计方案:将芦笋生长状况、土壤、光照等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块地作为试验田;在芦笋采收期,向甲乙两试验田施加单位面积_的氮肥,同时向乙地施加适量的磷、钾肥,其他管理条件相同;采收芦笋后,分别选出两地中的空心芦笋称量(2)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甲乙两地采收的空心芦笋单位面积的量相等或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大,说明假设_;如果甲地采收的空心芦笋比乙地单位面积的量_,说明假设成立 (3)实验分析与评价:甲乙两组形成的_关系,必须满足单一变量从该实验可以看出,植物生长所需最多的是含_的无机盐 四、 解答题(本题共3题,28题4分,29题10分,30题6分) (共3题;共20分)28. (4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地观察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水结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说冰比水“轻”。你知道冰比水“轻”其实是指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冰比水“轻”的原因。 29. (10.0分) (1)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 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 n 圈, 则纸带厚度是_。(2)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_。 A.2.1 厘米 B.2.13 厘米 C.2.135 厘米 D.2.14 厘米(3)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0. (6分)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人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3米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人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_。 (2)制作该演示器甲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人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 , 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人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3 , 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本题11小题,16-22题每空1分,23-24题每空 (共9题;共23分)16-1、16-2、16-3、17-1、17-2、17-3、18-1、19-1、20-1、20-2、21-1、21-2、21-3、21-4、22-1、22-2、23-1、23-2、24-1、24-2、24-3、24-4、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3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14分)25-1、25-2、25-3、25-4、25-5、26-1、26-2、26-3、27-1、27-2、27-3、四、 解答题(本题共3题,28题4分,29题10分,30题6分) (共3题;共20分)28-1、29-1、29-2、29-3、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