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1404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 时:1课时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1、理解昼夜长短的纬度、季节变化规律及原因; 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季节变化规律及原因; 3、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了解四季的划分; 4、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二、能力要求:1、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 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能根据地球运动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二十四节气),举例 说明这些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重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3、四季的划分; 4、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季节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讨论式、分析法、多媒体综合法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五带的划分、 知识体系。教材分析:(一)影响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天文因素是昼夜长短和正午 太 阳高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时间的变化, 二是纬度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选编了图 1.26,并在图下提出了4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进行定量分析,获 得感性认识。 (二)四季的划分,教材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与欧美国家四季 划分方法的异同,二是介绍现在采用的是季节和气候相结合的四 季,三是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三)五带的划分,教材主要是采取 图文配合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一 是五带的界线和名称;二是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的情况,以此说 明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到高纬减少的原因。学情分析:(一)学生已在1.4课中学习并掌握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规律; (二)学生已在1.5课中学习并掌握了绘画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图,了解 了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划分,以及太阳高度的概念; (三)学生已在初中地理中比较细致地学习并了解了五带的划分。课前预习:1、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2、哪些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大?哪些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小? 3、北半球房屋门窗朝向哪儿能得到最好的采光?为什么? 4、哪种情况下,地球上没有四季的变化? 5、极圈和回归线属于五带中的哪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前一节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哪几个方面的地理意义? (学生答:;。) 2)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学生答:地球的自转。) 3)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学生答:24小时或一个太阳日)(引入新课):一天有昼与夜的更替变化,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 呢?(板书):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读书P211.26图分析): 1)分析A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 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分析B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 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3)分析C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 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4)以上三幅图中的P处,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填表归纳):(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答案)项目时间太阳直射 纬度昼长最长 纬度 昼长纬度分布P处昼长季节分布 A图12月22日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为0;南半球相反。冬至日最短夏至日最长两分日为12 C图3月21日9月23日 赤道全球相等昼长不随纬度而变化昼长=12小时 B图6月22日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为24南半球相反。(板书小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内容)1、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夏半年(3月21日9月23日):A、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B、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A、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B、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等长=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等分(承转):为什么昼夜长短会呈现这样有规律的变化呢?(板书):2、成因:(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演示运用PowerPoint制作“太阳直射点的回归 运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板书):(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内容)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承转):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什么表达?(学生答: 太阳高度。)那么,昼夜长短发生了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会不会 引起太阳高度的变化呢?(板书):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概念:(教师介绍):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文12点种的太阳高度。2、 规律:1) 纬度变化:2) 季节变化:3、成因:(读书P211.26图分析):1) 分析A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 么规律?2) 分析B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 么规律?3) 分析C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 么规律?4) 以上三幅图中的P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填表归纳):(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答案)项目时间太阳直射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 纬度分布P处正午太阳高度的 季节分布 A图12月22日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达最小值夏至日达最大值 C图3月21日9月23日 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图6月22日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演示运用PowerPoint制作“两分两至日正午太 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的动画课件,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板书小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内容)2、规律: 1)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A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B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C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两分日达最大值。3、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4、计算:(教师讲解):H=90- (为某地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举例):夏至日,张家港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分析):夏至日:=2326N;为张家港的纬度=31N;此时是夏半年 H=90-31+2326=8226(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34(承转):综上所述,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什么? (学生答:四季);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 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什么?(学生答:五带)(板书):(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一)四季 1、划分:1)我国: 2)欧美: 3)通用四季: 2、意义:(二)五带的划分 名 称 界 线 特 点(学生阅读):课本P22-2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学生讨论):课本P24“活动”2 (教师归纳并板书):(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边说边点击显示主要内容)(一)四季1、划分:1)我国:以四立为四季起点,与天文上四季吻合;2)欧美:以两分、两至为四季起点;3)通用四季:3-6月为春季来类推。(比较):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相同之处是都立足于天文辐 射,同为天文四季;不同之处是我国的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 值大小本身(即: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 夏的过度季节。)为标准;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 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很多地方 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3、 意义: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教师介绍):同学们说的很好,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 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 指示和预告作用。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的节气告诉人们季节的 更替,如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开始;有的节气告 诉人们气候的变化,如小暑表示夏至以后天气开始炎热起来; 有的节气则对安排农事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惊蛰表示雨 水过后将有春雷轰鸣,大地万物复苏,此时是春耕大忙的时节; 再如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演示运用PowerPoint制作“五带的划分”的动 画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板书小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显示内容)(二)五带的划分 名 称 界 线 特 点北极圈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回归线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回归线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南极圈南温带四季分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课堂小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演示运用PowerPoint制作“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义(二)知识体系”的自动放映课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形成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掌握重点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化纬度变化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季节变化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解答疑问: (主要是解决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先是学生自答,然后教师归纳)1、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哪些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大?哪些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小? 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昼夜变化最大; 赤道全年昼夜等分,故昼夜变化最小。3、北半球房屋门窗朝向哪儿能得到最好的采光?为什么?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门窗朝南能得到最好的采光,因为太阳光直射 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房屋门窗可以朝南,也可以朝北,因为太阳光线 有时在南、有时在北。4、 哪种情况下,地球上没有四季的变化? 当黄赤交角为零时,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就不会产生昼夜长短和正 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也不会产生气温的季节差异,当然就没有了四 季的变化。 5、极圈和回归线属于五带中的哪带? 极圈和回归线是五带的分界线。课后作业:1、 课本P24“活动”1 ; 2、高中地理学习指导P17-181-6题。板书设计: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规律成因规律纬度变化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成因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化三、四季的划分(方法、意义) 四、五带的划分(名称、界线、特点) 教学后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