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案例式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1074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的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案例式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爬山虎的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案例式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案例式教学反思请依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以及指导教师的评课,完成爬山虎的脚一课执教之后的案例式教学反思。【说明】案例式教学反思,不同于以往的教后记、教学随感等内容,是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追问的过程,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力是这样产生的 以爬山虎的脚为例,谈归纳课文内容设计题目要新颖,引人注意,吸引读者。 王建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一篇状物写景的文章。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我发现,本文虽为写景抒情,却与一般的写景文不同。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然而,在最初的设计中,我却忽略了这一文本特点,采用了逐段朗读分析归纳的方法,然后把各段段意机械的加在一起总结主要内容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演变成了样板式的教学。提出问题 事实上,我也发现,作为四年级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视角的分析基本上都能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获得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从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从提高教学效果来看,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上我班学生对爬山虎缺乏认识,对隐藏在叶子后面的爬山虎的脚更不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理解的难点。我设计让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的课件,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难点。可是在具体教学这部分时,还是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对爬山虎到底长在哪儿,长的什么样的,就是不理解,我就让他们仔细读,读完再说,可是读了三四遍还是找不对脚的位置。仔细研究了当时的课堂,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反复去读,而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并不理解,所以怎么读也不懂。如“茎”是哪儿?“叶柄 ”指什么地方?什么叫“反面”?“枝状的”是什么样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并不能准确理解,所以影响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降低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内容的难度,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我设计制作了课件来辅助教学。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通过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书是语文课最重要的活动,通过“读想议再读”的方法学会读书,学会合作。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 在以后的备课中,除了备课文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解决问题知道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并据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的学情考虑细致,备得全面了,就会在课堂上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