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读后感.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0942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黄丽娟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倾心交谈,内容主要关于亲子教育系列,共61篇故事。 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本初状态。学习永远是双向的过程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冰心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是每一位家长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审视的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更是一种境界。 这本书的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而这也正是我在教学中所忽略的,它改变了我对师生关系的传统的看法。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孩子正在玩的开心,一个小男孩摔倒并哇哇大哭起来,这个时候大人一般会去给孩子拍去泥巴或者鼓励他勇敢点自己起来,再或者说这地真坏,看我怎么打他。而书中的小女孩是怎么处理的呢?她先是愣了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不小心摔倒在小孩子身边。她虽然摔倒了,可是却咯咯笑,小男孩看到姐姐笑,也破涕为笑,爬起来又和大家一起玩了。天衣无缝,不是吗?小女孩自然地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了小男孩,而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出现。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智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也不妨蹲下身子,去倾听、去了解、去感同深受,去真正地走进学生的世界,我想教育工作会事半功倍的。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 记得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就是未曾发现的美洲,孩子就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陶行知先生也曾写过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孟子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陶行知先生也说,儿童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怎样向孩子学习呢?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行为方式及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成见、生活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惰性常常阻碍我们看到这些变化。但是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成长在我们这个新时代,对这个新时代有着天然的适应能力。进而也迫使我们转变观念,做个终身学习者,在孩子的帮助下一起适应新的社会。也是一种社会的标志。其次,要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在知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来源越来越多元化,孩子几年学到的东西可能与成年人以前十年、二十年时间掌握的差不多,因此,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理念反哺给成年人已经成为必然。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走进孩子就要深入的了解孩子、研究孩子、读懂孩子,就要起孩子所想、说孩子所说、学孩子所学。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放下架子,放下面子,不耻下问,主动向孩子学习将是一种必然,最后,成人也要与时俱进,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俱进,让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是现代社会最佳生活方式。信息社会里,重要的不是积累,而是学习能力的强弱,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经常向孩子学习,我们会对星球、歌星和流行小说了如指掌;会熟练操作眼花缭乱的各种家用电器的按键;向孩子学习,我们会在网上自由驰骋、潇洒冲浪;向孩子学习,会提高我们网上的购物水平,其乐无穷总之,向孩子学习,我们会找到一个新的给自己生命注入活力的渠道,发现一个重新思考教育和人生问题的一个新的观点;向孩子学习,我们会重新领悟生命的本质、生活的品质,向孩子学习,我们会重新变成孩子,活在整个快乐中,享受整个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