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0916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也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如人类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含量的多少。人类学家发现,白色人种一般生活在北方高纬度地区,黑色人种一般生活在热带低纬度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阳光B . 温度C . 土壤D . 水分2. (2分)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的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被土壤吸收了B . 被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了C . 被植物直接吸收了D . 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3. (2分)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 . 海洋生态系统B . 农田生态系统C . 森林生态系统D . 淡水生态系统4. (2分)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 ) A . 群落的组成成分B . 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C . 群落中各生物的食性D . 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5. (2分)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 .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 .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 . 物种组成及比例6. (2分)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如图所示,对这个模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该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C表示分解者B . 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则储存能量最多的AC . 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2条食物链D . 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BC生物之间的关系仅为捕食关系7. (2分)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国三县的交界处,山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众多微生物等。山上所有生物构成一个( ) A . 生物圈B . 生态系统C . 群落D . 种群8. (2分)下列说法对群落不适用的是( ) A . 群落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的总和B . 群落由种群组成C . 群落的地域范围必须比种群大D . 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9. (2分)2019年宁波市着力打造“一路一花,一路一品”,计划建成多条特色花卉景观大道。如图是以月季为主要观赏花卉的丽园北路美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月季是被子植物B . 花是月季的生殖器官C . 嫁接可以使同一株月季上开不同颜色的花D . 丽园北路上的所有月季是一个生物群落10. (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B .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C . 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例均为11D . 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量11. (2分)(2012深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 . 能量流动B . 物质循环C . 食物链D . 食物网12. (2分)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B . 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 . 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 . 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13. (2分)图1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森林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种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根据图形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A . 图1的群落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的是西部群落B . 若调查图2所示地区群落物种数,最合适的样方面积是S1平方米C . 在样方设置与抽样过程中要遵循样方面积大小均等和随机取样等原则D . 森林群落在遭到破坏后,一段时间能恢复正常,所以可以无节制地乱砍滥伐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4. (3分)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兔与鼠之间为_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_的结果。(2)图中D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5. (3分)(2011台州)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回答:(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鸟类食物短缺B . 互花米草繁殖过快C . 食物链被破坏D . 鸟类筑翼缺乏材料16. (3分) 2019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如图是地中海的某食物网简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鲅鱼和鳗鱼的关系是_。 (2)食物链越长,能量消耗越多。若食物资源丰富,带鱼产量最高的一条食物链是_。 17. (8分)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兔与鼠之间为_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_的结果。 (2)图中D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8. (5分)观察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并回答问题: 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因其长的高低错落,这样在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请分析图中所标字母代表的层:A:_;B:_;C:_。天然森林的形成要经历近千年,但在形成森林之前,最早在沙丘上出现的植物是_。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5分)19. (5分)在一个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1)曲线ab段表示甲动物_。(2)cd段可表示乙动物_。(3)丙曲线表示_,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应该做好_的保护工作。四、 解答题 (共5题;共27分)20. (6分)海曙在“五水共治”中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污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为生态浮床示意,请据图回答: (1)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_(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将被微生物生化降解,生活在植物根系间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填成分)。 (2)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_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1. (9分)松毛虫是严重危害松树的森林害虫,我国松林管理中已广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赤眼蜂把卵产在松毛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以松毛虫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物,因而使松毛虫的卵不能孵化。请回答: 以上三种生物是否可称为群落?说明理由。_以上三种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来自_,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最大优点是_。22. (3分)(2017嘉兴)每到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给过敏性体质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近年来我市不少地方的柳絮明显减少了,原来,市园林部门陆续给市区数千棵雌性柳树注射了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抑花一号”抑制剂,它能抑制花芽生长,从而减少飞絮。(1)柳絮是在雌性柳树开花传粉后形成的种子,由于种子上带有大量绒毛,在微风吹拂下四处传播。柳树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2)注射前要用电钻在树干上打孔,孔深须深入到木质部,然后将抑制剂注入,通过木质部中的_运输到树冠各个部分,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_。(3)“抑花一号”抑制剂的配制过程是:先将1克“抑花一号”粉剂加入10毫升的酒精中充分溶解,然后再用40毫升的水稀释而成。请列式计算配制后的溶液中“抑花一号”的质量分数。(酒精=0.8克/毫升,水=1.0克/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23. (3分)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 24. (6分)如图是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_,而细菌和真菌作为_,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动植物遗体,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 (3)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_ (4)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_,草原就难以恢复原样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4-1、14-2、15-1、15-2、16-1、16-2、17-1、17-2、18-1、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5分)19-1、19-2、19-3、四、 解答题 (共5题;共27分)20-1、20-2、21-1、22-1、22-2、22-3、23-1、23-2、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