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及议论文答题格式.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0755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及议论文答题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叙文及议论文答题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叙文及议论文答题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讲解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并列递进总分总(总分、分总)二、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1)、论点的特征: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2)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1、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多一些宽容2、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引用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如说勤;4、层层论证,文末归纳得出中心论点, 如纪念白求恩3)、常见题目是: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B、文章是怎样提出论点的?C、本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怎样?D、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E、对论点的评述。(这是开放性试题)三、论据1)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两者是否一致。2) 常见题目:A、本文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B、这个论据(材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阐明什么道理、目的)?分析论据能不能为证明论点服务。C、围绕论点补充论据。(这是开放性试题四、论证方法。 1)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2)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答题格式:用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论证的观点可以是中心论点也可以是分论点,一般都在例子的周围)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答题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答题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两方面论述使的观点更鲜明突出。3)举例论证(常考题型)(1)概述事例,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公式:谁干了什么结果如何(2)多个事例的顺序,一般可按逻辑顺序(如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从中到外,从熟知到陌生,从某一类人到某一类人的材料性质分类)和与文中的某些总领句、总结句照应顺序五、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的特点。 所谓“概括性”就是运用比较概括、抽象的词语 ,尤其是列举事实论据时,只需紧扣论点概述主要事实就行,无需详细描述。 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如多一些宽容文末有这么一段:“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决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即是针对观点,作补充论述,是论述全面而严密,无懈可击。六、语段作用首段的作用:格式:1.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2.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3.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吸引读者。尾段的作用:格式: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记叙文答题记叙文线索作用答题套路: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文章标题的作用:(1)文章线索(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具有象征意义,揭示文章中心。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形象,突出中心。语言(词、句)赏析:两条路(判断依据:修辞手法)A:有手法。 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些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B:无手法。 抓关键词,多问为什么,再从内容、情感(主旨)角度加以表述。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 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3) 对比:将与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 (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4)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或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3)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