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5).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0128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5)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铸成锅B . 冰雪融化C . 光合作用D . 干冰升华2. (2分)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 门捷列夫B . 达尔文C . 拉瓦锡D . 牛顿3. (2分)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30.4%B . 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煤焦油等燃料C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94%D .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4.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 木炭B . 铁丝C . 蜡烛D . 红磷5. (2分)从试剂瓶中取用氯化钠固体、硝酸银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 . 甲-,乙-B . 甲-,乙-C . 甲-,乙-D . 甲-,乙-6. (2分)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 石灰石 黄铜B . 软水 干冰C . 稀有气体 液氮D . 冰水混合物 臭氧7. (2分)某食品上市销售时被检出其含有铅、铜、铬、锌等重金属,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是指( ) A . 原子B . 分子C . 元素D . 单质8. (2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铁桶可以用来盛装硫酸铜溶液B .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 . 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9. (2分)有关如图划船运动员船下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纯净物B . 是混合物C . 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 . 水结冰后分子间间隙会减小10. (2分)灰霾天气是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含量增多而影响空气的能见度,它比粗颗粒物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灰霾天气的是( )A . 利用清洁能源B . 随意丢弃塑料C . 随意丢弃废电池D . 焚烧垃圾11.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 . 硫B . 镁条C . 铁丝D . 木炭12. (2分)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 . 、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C . 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 . 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3. (2分)铝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右图是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 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C .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 . 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14. (2分)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 . 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 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5. (2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B . 臭氧 氧气C .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D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16. (2分)关于乙烯气(C2H4)燃烧C2H4+3O2 2CO2+2H2O的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3:2:2B . 1个乙烯气和3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 . 在常温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D . 7g乙烯与24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9g水17. (2分)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 . 参加反应的 和 的微粒个数比是4:3C .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D .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18. (2分)化学式“CO2”所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 A .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B .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 .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D .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9. (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2051210反应后质量(g) 待测5634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 物质丁一定不是单质B . 反应后容器中甲的质量是2gC . 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4D . 在该反应中,乙可能是催化剂20. (2分)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 .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21. (2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氢氧根离子_; (2)正二价的镁元素_; (3)3个氮原子_; (4)4个硫离子_; 22. (5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请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物理性质:_;_23. (3分)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_实验(2)鸡蛋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_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 24. (2分)吗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吗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1)吗丁啉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吗丁啉分子中共有_个原子; (3)吗丁啉分子中C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4)吗丁啉分子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元素。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5. (2分)(2011宜宾)已知: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单质在不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有毒气体E,E与红色物质F的反应是工业炼铁的原理请按要求填空: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9分)26. (4分)请你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_;_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和收集O2时应选用_和_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3)氨气是无色有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溶于水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若用此法制取氨气,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_(从图中A,B选择) 27. (5分)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调味品,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某班同学欲探究蔗糖的元素组成: (1)(提出问题):蔗糖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取少量蔗糖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上加热(如图1),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线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2)(改进实验):小睛利用图2装置对干燥的蔗糖粉末进行分析,请补全实验步骤: 步骤1: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内铜丝处加热,_,充分反应;步骤2: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蔗糖粉末变黑;步骤3:待玻璃管冷却后,取出黑色粉末,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实验分析):蔗糖中一定含有_元素 (4)(实验反思):小晴查阅资料,了解到葡萄糖也是一种百色粉末,其化学式为 物理、化学性质均与蔗糖相似。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能否鉴别蔗糖和葡萄糖?若能,请说明原因;若不能,说明原因并简述进一步鉴别的实验原理。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8. (2分)某同学称取的10g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粉末放入装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中的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7.8克,(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g? (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21-1、21-2、21-3、21-4、22-1、23-1、24-1、24-2、24-3、24-4、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5、答案:略四、 实验题 (共2题;共9分)26-1、26-2、26-3、27-1、27-2、27-3、27-4、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