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四)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0107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四)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四)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四)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三十四) 3.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湘教浙江)(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预测题)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发展迅速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D.耕地锐减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4.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B.C.D. (2012宁波模拟)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曲线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B.C.D.6.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 现代服务业A.B.C.D.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图,回答7、8题。7.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8.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012长春模拟)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9.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0.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11.(2012台州模拟)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结合下图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2绍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如下表)。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材料二 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图。(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13.(2012武昌模拟)下面为底特律市人口变化曲线图和美国五大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圣劳伦斯河因流速平缓和径流量变化小而被称为世界上水流最平稳的河流之一。简述其水流平稳的主要原因。(2)“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在“去工业化浪潮”冲击下,底特律市人口因迁移而急剧减少,结合图示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广东省东莞市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位于广州市和深圳市之间,目前也面临“去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你认为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如何?请谈谈自己的理由。答案解析1、2.【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图知,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2004年少,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多于2004年;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小;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第2题,由图知,2004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上升,该地面临产业升级转型。3、4.【解析】3选B,4选D。第3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人口增长不存在负增长问题。第4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可能对沿海生态带来影响。5、6.【解析】5选C,6选D。第5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曲线分析,第阶段工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慢,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第6题,第阶段,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因此新增就业机会也集中在上述产业。7、8.【解析】7选B,8选D。深圳是我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政策优惠有利于其发挥自身优势,率先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上海、天津是我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且原材料、燃料短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的制造业,形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头作用。【知识拓展】我国的新特区新特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别称,就是在国家新的经济环境和政治政策环境下,新的创新型开放地区。新特区的“新”与传统经济特区相比,具有不同的使命,面临不同的新问题,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全新的定位和适合当地情况的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胆创新实践。中国20世纪80 年代出现了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出现上海浦东新区,进入21世纪有天津滨海新区。如今,成都、重庆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渝新特区),它的意义可以与当年的深圳、浦东、滨海新区相媲美。由于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区内将享有特殊政策。 因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以往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相当大的区别。9、10.【解析】9选C,10选B。第9题,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3年四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都上升,而第一、三产业比重都略有下降。第10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地区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素材链接】中国四大经济圈(区)概况(1)长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其他城市错位竞争,共同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但资源、能源瓶颈影响“长三角”产业扩张。(2)珠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又称为珠三角都市经济圈或珠三角经济区,是指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地级市组成的经济圈,这9个地级市是指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东莞市。此外,珠三角经济都市经济圈也同时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是中国市场化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经济圈。从产业结构来分析,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3)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已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系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从产业特色来说,环渤海经济圈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为主。在动力机制方面,环渤海经济圈主要表现为国资主导型。(4)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走向全国甚至世界的特点,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11.【解析】选B。2008年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2008年深圳市GDP为7 806.54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最大;通过计算可知,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2007年约为6.96亿元,2008年约为7.81亿元,产值明显增加;深圳市的产业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升级和转移的必要。12.【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的信息,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的速度两方面分析沿海省区(市)城镇化的特征。第(2)题,影响城镇化的第一因子,包括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等方面,注意从工业结构入手,工业结构的差异影响经济的发展。第(3)题,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络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占GDP比重大。13.【解析】第(1)题,地形、降水特点、湖泊的调节作用,影响到水流的平稳状况。第(2)题,传统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产业在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发展较快,都是造成该地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郊区城市化也影响到老城区人口的数量。第(3)题,东莞目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域,面临产业转型问题,由此决定其发展的方向,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也可能出现衰落,人口减少。两个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干流地势低平,水流平稳;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五大湖对径流的稳定补给与调节。(2)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其运输成本下降,水运的优势逐步丧失,水运再也不是传统产业人口聚集的主要因素;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美国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南部和西部已成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地方;许多工厂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迁移至人力成本较低的南部地区;钢铁产业受市场和新技术产业的冲击,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导致该地区传统产业工人数量减少;郊区城市化,使中心城区和老城区人口减少。(3)人口会继续快速增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的集聚效应与惯性;产业升级换代创造的新就业机会等。(人口可能会逐渐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受国际环境影响出口减少,开工不足;加工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冲击,订单减少等。)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