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G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9820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G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电厂G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电厂G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华国华宁东发电厂二期2660MW 扩建工程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脱硫项目部编号W9-8005大体积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共28 页作 业 指 导 书编制: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批准1234目 录1、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工作量统计34、 施工方法35、强制性条文186、质量保证措施19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1 附表:251、工程概况 本方案适用于吸收塔基础、事故浆液箱基础、石灰石仓基础等。本工程吸收塔基础及事故浆液箱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446.000m;石灰石仓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446.0m。#3、#4号吸收塔、石灰石仓基础、事故浆液箱基础,分别为多桩承台基础。钢筋采用HPB300及HRB400钢筋,钢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百分率为50%,接头必须相互错开35d。基础垫层为C2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为C40,二次灌浆采用C35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吸收塔基础直径19.4米、厚度2.020米;事故浆灌基础直径17.4米,厚度1.89米;石灰石仓基础直径16.8米、厚度1.3米。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结构物最小几何尺寸不下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的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所以吸收塔、事故浆液箱、石灰石仓基础均属大体积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3、#4吸收塔基础、事故浆液箱、石灰石仓基础均为底面100mm侧面40mm。2、编制依据2.1 宁东脱硫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2 #3、#4号吸收塔、事故浆液箱基础、石灰石仓基础施工图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2.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2.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2009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2.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12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2.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16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建(1995)671号。3、工作量统计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方量统计表序号编号基础底标高基础截面面积m2基础厚度m单个基础方量m3基础个数1吸收塔-1.8295.592.020597.122事故浆液箱-1.9191.131.89361.23613石灰石仓-2.1221.561.328824、 施工方法4.1、施工准备 (提前完成图纸会检、编制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4.1.1作业负责人职责:熟悉并领会理解作业指导书和内容,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设计图纸的问题,合理组织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施工严格按程序有序进行。4.1.2 操作人员职责:在作业负责人的指挥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上的操作程序进行施工。 4.1.3 验收人员职责:验收人员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进行各道工序的检验,并做好记录工作,对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的检查项目及时提出并且督促改正。4.2 、作业条件准备 4.2.1施工员以及有关人员应熟悉施工图样,明确操作程序和方法。作业人员表:序号工 种人 数资 格1管理负责人2持有上岗证2技术负责人1能统筹指挥现场施工3施 工 员1持有上岗证4电 工2持有上岗证、操作证5混凝土工6能熟练操作6钢 筋 工10能熟练操作7木 工10能熟练操作8杂 工10身体素质好,能适应现场施工9安 全 员2持有上岗证、操作证 4. 2.2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全站仪和水准仪各一台、手推车一辆。插入振捣器2台。移动式金卤灯5套(1KW)及固定式新光源(1KW)2套。4.2.3 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召开安全和技术交底会议,施工队依据本作业指导书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4.2.4上道工序要求:吸收塔基础、事故浆液箱、石灰石仓基础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完毕,经监理、总包方、业主、设计工代验槽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3、作业程序及施工方法4.3.1 基础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土方开挖修理边坡桩头处理、浇筑垫层测量放样基础扎筋、立模地脚螺栓盒安装验收浇砼砼养护、拆模(验收砼外观)回填土方。 4.3.2 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 开挖施工前,应放出外放控制灰线和水准标志。放灰线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放出边坡宽度。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挖土采用机械挖土,开挖基础,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等基础施工时挖出,以防雨季积水.基坑四周修建挡水沿。 施工时如遇地下管线、接地装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总包方有关人员协商解决。 基坑开发后,应通知监理、总包方、业主单位验槽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砼垫层 在基础土方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人工把地基清理干净,经监理、总包方、业主基槽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基础垫层的浇筑。在进行垫层砼浇筑前,必须准备好浇筑使用的振捣器、及砼保温材料。砼由搅拌站集中拌制,砼运送车运至现场,砼输送泵车停靠在基坑外安全部位,将混凝土料输送至垫层浇筑区进行垫层砼浇筑。(3)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应有质保书及出厂合格证、并进行抽样复检,同批次同规格以60t为一批,抽取1组共7根,单根长L=500mm做拉伸和冷弯、重量偏差试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制作在加工厂内进行,加工人员按设计施工图配料加工成半成品,制作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整齐,并挂好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钢筋型号、规格、数量及使用部位等。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现场施工进度需要领取加工好的钢筋,领料时应进行半成品的验收,杜绝加工不合格的半成品运到现场绑扎。加工好的钢筋在现场半成品堆放场地分类堆放整齐,然后由人工运至安装部位,钢筋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在浇筑砼前,钢筋应逐级进行隐蔽检查作好检查记录。 基底钢筋:基础钢筋采用-HPB235和-HRB400;为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有圆钢均应末端带135度的弯钩,其直线长度不小于10d且不少于75mm。钢筋采用梅花形绑扎,绑扎前在砼垫层上用粉笔画出每根钢筋的位置,保证基础钢筋横、竖一条线,间距相等。钢筋接头:对于d14mm的受力钢筋现场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1.4*30d,受力钢筋应避免在受拉区搭接。所有钢筋在同一断面上钢筋接头截面积不大于钢筋总截面积的50%,且第二次接头错开1.3*35d的搭接长度。如现场需要搭接时,在同一断面上钢筋接头截面积不大于钢筋总截面积的50%。钢筋保护层: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钢筋采用预制同标号砼垫块支垫钢筋,在垫块上预埋扎丝,以利绑扎到钢筋上,防止垫块偏移。面层钢筋:基础厚度在1.4米以上者,可以采用钢筋马凳600支撑形式支撑面筋。保证钢筋面层的稳定性及水平。钢筋验收:绑扎好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先三级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办理隐蔽工程检查手续,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成品保护:基础的钢筋施工时,应注意保持钢筋的清洁,若有泥浆污染及时进行清理,钢筋的堆放做到下垫上盖。模板采用18mm厚的覆膜大模板,内拉外撑、三道钢管抱箍的加固方式,支撑系统主要采用木枋及钢筋对拉,钢管脚手架作外支撑,主要起加固及稳定作用;木枋规格为10050 mm,对拉拉杆采用12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一般设为600mm,基础沿厚度方向布置3道钢管抱箍。模板外侧用脚手管作斜支撑,支撑的间距为1m,并且布置要均匀,为防止模板局部变形,木枋要求刨出两个光面,以便贴紧模板。钢管脚手架斜支撑与钢管地锚连接,地锚纵向间距1m。 基础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模板拆除以不损坏基础棱角为准,零米以下基础模板拆除后应将对拉螺栓头切除,并及时防腐处理。(4)预埋插筋的安装箱、罐基础的预埋插筋的安装:1)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在基础顶面上放样标注出纵横轴线,安装人员用钢板尺放样出各预埋插筋中心线。单根插筋就位后,用钢板尺测出预埋插筋的顶标高,确定完毕后,将插筋与吸收塔基础面筋点焊。再用拉结筋纵横向将预埋插筋顶部绑扎牢固。2)由监理、甲方及安装单位共同对预埋插筋的各项精度进行验收检查,并签字确认。要求安装单位与我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钢尺应相同。(5)预埋件的安装箱、罐基础面预埋件较多,保证预埋件与砼平整一致和位置准确,是检验砼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固定方法为:安装时,先在测量放出轴线位置,在基础钢筋面上标出预埋件位置,埋件就位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再与钢筋焊接牢固。预埋件安装应由专业班组负责,预埋件制作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和翘曲变形。(6) 基础测温点的埋设为了解吸收塔基础水化热造成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变化,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情况,以便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现采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在吸收塔基础混凝土内的不同位置埋设温度传感器,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根据基础形状,在混凝土浇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位置布置测温点,并按要求埋设测温仪,各基础测温点记录详见(附图一)。(7) 混凝土浇筑前准备采用有生产资质的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的混凝土,为了控制裂缝的开展,着重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改善约束程度等方面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用量控制在小于330kg/m3;(2)选择粗细骨料时,优先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按重量计不大于15%。细骨料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4,石子的含泥量应1%,砂的含泥量应 木枋竖楞设计及验算: 木枋竖楞选用木枋规格为10050,间距300mm,按受力方向垂直于木纹方向,其截面性能为:E=95000N/mm2,=87 N/mm2,I=416cm2,w=83cm2三道钢管抱箍间距取800mm 2 木枋竖楞的强度验算: 木枋竖楞承受的荷载为Q侧 =qL模=23.610.30=7.1kN/m式中:Q侧-模板传给次龙骨的线荷载L模-模板的计算宽度取300mm计算简图见:Q侧=7.1kN/mA 300 B 300 C得木枋竖楞截面最大的弯矩为Mmax=0.1q侧L模2=0.17.10.32=0.1kN.m=M/W=0.19.5104/64103=0.15N/mm2=87N/mm2木枋竖楞的强度满足要求。3 木枋竖楞的刚度验算:木枋竖楞承受的线荷载为Q侧=qL模=20.3=0.6kN/mq -模板均布荷载取2 kN/m2计算简图见: Q侧=0.6kN/mA 300 B 300 C 得最大挠度为:=0.677q次L4主/100EL=0.6770.60.641012/1001042.56106=0.1mm=600/400=1.5mm次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4) 三道钢管抱箍设计及验算: 抱箍选用483.51钢管,间距为800mm,单根布置 主龙骨的截面性能为:=215N/mm2,I=12104cm,w=15.08103cm21 抱箍强度验算:木枋竖楞传给抱箍的集中荷载为P主=Q侧L次=7.10.8=5.68kN计算简图见 P主 P主 P主 P主 =5.68kN A 300 300 300 B 300 300 300 C 800 800 得主龙骨截面最大的弯矩为Mmax=0.604 P主L次=0.6045.680.8=2.9kN=M/W=2.9106/115.08103=192.3 N/mm2=215N/mm2抱箍的强度满足要求。 2抱箍的刚度验算:木枋竖楞传给抱箍的集中荷载为 P主=Q侧L次=0.60.8=0.48kN计算简图见 P主 P主 P主 P主 =0.48kN A 300 300 300B 300 300 300C 800 800 得最大挠度为:=1.883PL /100EL=1.8830.481030.63109/1002.0610512.19104=0.23mm3.00mm(满足要求)钢管抱箍的刚度满足要求。5)螺栓设计:螺栓间距取1426mm。每根拉结螺栓承受的模板侧压力面积为0.62:每根拉结螺栓承受的拉力为;T=qs=23.6110.62=8.5kNA=8.5103/215 =39.5 mm2选用12穿墙螺栓,查表得净面积A=84.3mm2=T/A=8.5103/84.3=100.83N/mm2=215N/mm2螺栓的承载力满足要求。模板采用1.2cm厚的覆膜大模板,内拉外撑、三道钢管抱箍的加固方式,支撑系统主要采用木枋及钢筋对拉,钢管脚手架作外支撑,主要起加固及稳定作用;木枋规格为10050 mm,对拉拉杆采用12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一般设为600mm,基础沿厚度方向布置3道钢管抱箍。模板外侧用脚手管作斜支撑,支撑的间距为1m,并且布置要均匀,为防止模板局部变形,木枋要求刨出两个光面,以便贴紧模板。如图:钢管脚手架斜支撑与钢管地锚连接,地锚纵向间距1m。 基础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模板拆除以不损坏基础棱角为准,零米以下基础模板拆除后应将对拉螺栓头切除,并及时防腐处理。4.5、混凝土应力计算事故浆液箱基础基础砼等级均为C30。选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经试验室试配而确定的配合比如下:水泥(kg)水(kg)砂(kg)石(kg)粉煤灰(kg)外加剂(kg)水胶比SH-T3201608211089403.420.5 4.5.1温度计算(1)最大绝热温升已知:基础的混凝土标号为C30,取混凝土浇筑时温度Tq=25T(h)WkQ(1-e-mt)/C式中 T(h)混凝土龄期为t绝热温升();W每m3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当采用矿粉与粉煤灰双掺时,k值按照下式计算:k=k1+k2-1k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k2矿粉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查表2;取375 kJ/kg.C混凝土比热、一般取0.97(kJ/(kg);混凝土密度、取24002500(kg/m3);e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0-82,m=0.384。考虑基础混凝土掺入粉煤灰,不同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 表B.1.3,得调整系数k为0.96。(2) 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1()() 1()=+ Th()式中 1()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25;() 龄期降温系数,见下表。大体积砼热控计算t(d)Tq()W(kg)kQemCT(t)T1(t)()3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38.838130.55446.516334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44.560140.53949.017925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48.457730.53150.731066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1.112610.52451.783017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2.9210.50451.672198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4.152810.48251.101659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4.991860.46450.5162212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217870.36645.5757415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605330.27840.7362818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727790.20636.6859221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766490.16434.309724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778720.12432.0405627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782590.09430.337563025363.420.963752.7180.3840.96240056.783810.8472.6984最高温度(Tmax)为第6天51.78301 (3)、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式中: 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厚度(m);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查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4,取2.33/(mk);i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kJ/m.h.,查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4,保温棉取0.03;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取41 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浇筑后3-5天)的大气平均温度();取25 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取51.78301 h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m);取1.9m Kb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3,本工程取1.5;=0.5*1.9*0.03*(41-25)*1.5/2.33*(51.78301-41)=0.027( m )故经初步计算,覆盖一层薄膜,再覆盖27mm厚棉毡满足要求,如在测温过程中发现砼内外温度超过20将加盖棉被进行保温。 (4)、混凝土表层计算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mk )=1/i/i+1/q =1/0.027/0.03+1/23 =1.06 /(mk )式中 : i各保温材料厚度(m);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mk);取0.03。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mk); 混凝土虚厚度h(m)h=k/=2/3*2.33/1.06=1.47 m式中 : k折减系数,取2/3;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mk);混凝土计算厚度H(m)H=h+2h=1.9+2*1.47=4.84 m式中: h混凝土实际厚度(m),取最厚基础1.9m计算。 混凝土表层温度Tb(t)()Tb(t)=Tq+4h(H-h)T1(t)-Tq/H式中: T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取25;h 混凝土虚厚度(m);H 混凝土计算厚度(m);T1(t)混凝土中心温度()。 计算数据见下表。大体积砼表层温度计算t(d)Tq()hHT1(t)Tb(t)TT1(t)-Tb(t)3251.474.8446.5163265743.200554983.3157715894251.474.8449.0179154545.316636733.7012787195251.474.8450.7310561346.765774023.9652821126251.474.8451.7830084447.655615314.1273931287251.474.8451.6721864447.561871524.1103149138251.474.8451.1016531647.079260234.0223929349251.474.8450.5162231546.584047853.93217529412251.474.8445.5757386942.404916313.17082237715251.474.8440.7362829138.311244432.42503847518251.474.8436.6859248734.885066461.8008584121251.474.8434.3097046832.875033471.4346712124251.474.8432.0405616830.955576551.0849851327251.474.8430.3375633529.515018620.82254472430251.474.8429.7698400829.03478430.73505578表层最高温度47.65561531,里表最大温差(TT1(t)-Tb(t))为第6天4.1274(5)、应力计算(按里表温差最大时计算)zmax=(/2 )*Et* TT1(t)-Tb(t)*Hi(t,)式中 zmax最大自约束应力(Mpa); TT1(t)-Tb(t)混凝土浇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里表温差; Et 与最大里表温差相对龄期t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E(t)=E0(1-e-0.09t)E(6) =1.25104 N/mm2式中: E028d混凝土弹性模量(N/mm),经查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7;取3.00 e常数,取2.718; t龄期(d)。Hi(t,)在龄期为时,第i计算区段产生的约束应力延续至T时的松弛系数,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 表B.6.1,得Hi(t,)=0.383;混凝土膨胀系数,取1*10-5(1/); zmax =(1*10-5/2)*1.251044.12740.296=0.09886(Mpa)(6)、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Ftk(t)= Ftk(1-e-rt)式中:Ftk(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 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 表B.7.2-2,得Ftk =2.01(N/MM2);r系数,应根据所用混凝土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时,可取0.3;Ftk(6)=2.01*(1-2.718-0.3*6)=0.33(N/MM2);(7)、混凝土防裂性能判断zmaxFtk(t)/k式中:k防裂安全系数,取k=1.15; 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12。可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 表B.7.2-1取,得=1.03;Ftk(t)/k=1.03*0.33/1.15=0.2956zmax=0.09886Ftk(t)/k=0.2956 安全 经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不会产生温度裂缝。5、强制性条文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_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质量规定:4.1.1条、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条、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4.1.3条、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4.2.2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4.3.1.4.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4.2.3 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骨料5.5.1.3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进行,当砼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5.6.25.6.3 炎热天气施工时砼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6.0.1 砼测温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每台班不少于2次。6.0.2.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6.0.2.3 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7.4.1条、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含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4.3.4条、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6、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体系的执行6.1.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法规、标准、规范及建设部、电力部现行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6.1.2 实施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通过质量管理网络图所明确的质量职责要求,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检查和监督管理体系。6.1.3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克服质量通病。6.1.4加强施工机械的日常保养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运转正常。6.1.5 建立材质跟踪制度,主材应有质保书,严把原材料关。6.1.6 施工全过程应加强对混凝土配料质量的检测,不合格材料杜绝使用。对于混凝土的拌制应准确计量。6.1.7 严格控制工程测量质量,按测量规范进行,确保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符合要求,对立模的测量从严控制,采取两次监测控制的办法,保证模板尺寸准确。6.1.8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入仓顺序,浇筑速度、温控措施的落实、浇筑厚度等。6.1.9 认真接受业主代表、及监理人员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积极听取意见,保证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6.1.10 施工过程中我方将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进行各项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及时报送和整理归档。6.1.11 每次浇筑完成后,及时冲洗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6.1.12加强对砼的成品保护。6.1.13施工中应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2、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质量通病防治 使用熟练的混凝土工,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杜绝蜂窝麻面、裂缝、表面拉裂。使用光滑密封性好的模板,立模整齐、标准,通过测量复检来精确测量监控模板尺寸,杜绝漏浆、几何尺寸不准确的通病发生。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入仓顺序,在四周均衡下料并振捣,防止模板偏移。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接缝处严密,防止表面局部出现麻面现象。 超过1米,且应牢固的绑扎在钢筋上,防止露筋现象的出现。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否则须设置溜筒,防止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导致空隙过多,形成蜂窝孔洞。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应均匀排列,每次移动的距离约在45-60cm,做到快插慢拔,提高砼的浇筑质量。6.3、施工预控及其它应急措施(1)、混凝土浇筑预控措施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活动中可能出现或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对施工项目质量主动控制。针对本工程砼浇筑的特点,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特指定以下预控措施:可能出现的问题预 控 措 施机械故障1、预备易损零部件。2、备用振捣器。漏振棒棒相接不漏振。出现冷缝1、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能超过规定初凝时间2、如果出现初凝现象必须按施工缝处理养护不符合要求,有裂缝专人负责,定期养护,浇完12h开始24h养护。跑模1、浇筑时,木工必须在浇筑时关注模板的状态,加强值班。2、当出现轻微跑模时,立刻停止该部位的下料,同时采用钢管、槽钢、千斤顶等进行顶压。施工过程中停水、停电1、浇筑时,搅拌站应储存搅拌所需用水,以防施工过程中停水;2、浇筑工程中停电,在搅拌站准备备用的发电机以搅拌使用,施工现场备用发电机以备振捣器以使用;(3)、 冬季施工措施加强气象预报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利用非雪天进行砼浇筑,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1 砼浇筑a. 及时掌握天气情况,浇筑时间尽量控制在白天或气温比较高的时候,避免晚上或气温低的时侯浇筑。b. 砼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分层浇筑时,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下层砼表面不得低于2。c. 砼振捣时间应比常温增加1分-1.5分,尽可能提高砼的密实程度。d. 在砼未浇筑前或正在浇筑时有大雪必须采取围护措施以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e. 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必须将垫层以下的冻土挖掉用混凝土补起。2 砼测温a. 浇筑砼过程中专人测温,包括大气温度、环境温度、砼入模温度和养护温度。b. 测温导线设置:根据基础承台的大小设置16组测温导线。 c. 测温时等待测温仪上的读数稳定后,仔细读取显示数据并记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导线附近保温材料按原样覆盖好。d. 测温人员要每天上交一次测温记录,平时发现问题及时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以便立即采取措施。e. 养护期间昼夜配备测温人员进行测温记录,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前3天每隔2小时测一次,3天后每隔6小时测一次。f. 测温结束时间:砼降温速度不超过5/h,表层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3 砼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短柱保温材料由里往外为:短柱四侧用一层塑料布、一层电热毯、二层棉被覆盖;柱头顶部用一层塑料布、两层棉被覆盖。基础承台保温材料由里往外为:塑料布一层、棉被二层;若遇晚上或气温比较低的时候浇筑混凝土可以在基础四周用彩条布搭设暖棚的方法进行保温。为了使基础承台、短柱砼保温好,基础承台保温棉被用土或方木压住,防止被风刮开;保温棉被必须相互搭接200,不得留缝隙;加固短柱模板的钢管尽量与柱子尺寸相仿避免包裹时有太大的空隙,短柱四周棉被用18铁丝间距600捆绑。4 砼拆模砼浇筑时,在现场制作同条件试块三组,分别在3天、5天及7天对砼试块进行强度检验,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且砼内外温差小于25时,即可拆除保温设施及模板,拆模后用塑料布包裹。5 钢筋工程a. 钢筋场地的钢筋每天完工后用塑料布覆盖严实防止被雪掩埋锈蚀。b. 每天绑扎完钢筋后根据天气情况用棉被把钢筋覆盖好,。c. 负温条件下钢筋的焊接,其环境温度温度不得低于-20C,同时要有防风防雪措施,焊完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若温度太低,生大火炉加温。克服雪天钢筋沾上泥浆,所有堆放的钢筋下部应用枕木或砖墩垫起。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安全措施一般规定:1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安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强化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2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培训并经体检合格,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冒名顶替。3 施工前应签发包合同,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及工具,并设专职安全员对本队的安全施工负责。4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及易滑的鞋。5 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严禁酒后进入工地。6 严禁工人带病作业。7 特种专业人员必须报监理审批,须持证上岗,不得进行与本工种无关的工作。(2) 施工用电:1 现场施工用电一律由专业电工负责,配电盘上锁并挂设警告标志,施工用电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严禁非电工人员私拉乱接电源。2 严禁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禁止同一开关接两种以上的用电器。3 手工操作空气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或用绝缘工具。4 现场施工用电电线应用绝缘良好的橡胶软线,严禁使用裸线。线路应架空或直埋,防止车辆辗压。灯具挂高度不低于2.5m,低于2.5m应设防护罩且应固定,严禁使用热光源和碘钨灯照明。5 电源线不得靠近热源或直接绑在金属物件上,架在金属物上时,应设法与金属物隔开。配电盘(柜)旁不得堆放杂物。6 现场管理人员应掌握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贻误最佳救护时机。7 所有的电动工器具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并粘贴检测合格证明。(3) 防火: 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区域应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工具房处应设消防栓或干粉灭火器。 现场禁止使用明火,盛挥发性物品的容器应在单独隔离场所保存。模板脱模剂在用后应及时清理。(4) 土方开挖1 土方开挖时,所有机械应停靠或行驶在稳定平坦的土体上。开工前对机械的工况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作业。2 挖掘机的工作半径内严禁站人,挖掘机停车时铲斗要放到地面上,严禁在空中停车。3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不小于0.8m以外四周搭设安全防护栏杆,按规定放坡。4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场区内车辆限速行驶,时速为15公里每小时,弯角处5公里每小时。(5) 文明施工:1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统一配备劳保用品,将出入证挂在明显部位。2 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并避开交通道路及力能管路,保持道路畅通,材料使用要有计划。保持现场干净清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周转性材料应随用随借,用完后及时归还。3 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周转性材料及时回收清理,集中摆放,废旧钢筋、木材应回收集中处理。4 施工现场道路要平整,路旁不得堆积弃土等障碍物。5 劳动工具不得随地乱放,暂时不用的工器具集中摆放在指定地方。6 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过路处深埋,开挖区域遇地下埋管、埋线应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妥善处理。7 施工机械收工后,应开到指定地点排列整齐集中停放,不得乱停放。8 各施工队伍必须听从公司管理人员的安排,谨慎操作礼貌行车,积极主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9 对于违反安规 及本作业指导书而冒险蛮干的队伍人员对其停工整改,对不听指挥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清退。10 对于应办作业票的工作项目, 必须办理作业票,不能用交底或作业指导书代替。11 本作业指导书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相应的规范、规定。(6) 环境保护1 土方开挖前,应对含水量进行检测。含水量低于30%时,应制定开挖过程的粉尘控制方法。当挖土区含有冻土时,先对冻土区浮土进行清理,然后用塑料布对冻土覆盖保温,需要加快进度时对冻土采取相应措施解冻,再开挖冻土,以降低噪声。2 土石方开挖、运输过程中粉尘的控制。控制方法采取在施工区域及运土道路定时洒水的办法。 洒水时,宜采用喷淋的方法.3 合理利用水电资源,杜绝浪费。4 拖拉机用机油、柴油应集中堆放。5 废油桶要及时回收,集中堆放。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示意图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神华国华宁东发电厂二期2660MW扩建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基础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结构部位吸收塔基础养护条件塑料薄膜一层、保温棉被覆盖两层进行保温养护。测温点位示意图: 温度计型号:-20度至100度制图人校核时间 时 间月 日 时月 日 时月 日 时月 日 时月 日 时位 置ABCABCABCABCABC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上下大气温度()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混凝土中心与大气温差()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备 注附表:中心与表面及保温棉内外温度变化记录表测温项目及测温次数如下表:序号测温项目测温次数测温时间1大气温度每昼夜3次早7:30下午2:00晚9:002工作环境温度每工作班2次浇筑砼时每4h一次3砼出罐温度每工作班2次浇筑砼时每4d一次4砼入模温度砼浇筑完成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