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C650卧式车床的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改造 姓 名:蒋 文 凭学 号:20101070101专 业:机电设备维修及管理班 级:10机设(1)班指导教师:蔡滨老师完成时间:2012年10月 二一二年 十月 目录第1章 摘要31.1 普通机床改造的意义和前景31.2 PLC的基础知识51.3 PLC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的比较61.4电气系统改造为PLC控制的意义71.5 PLC相关概述8第2章C650车床的主要结构与控制要求102.1 C650车床的主要结构102.2 C650车床的控制要求102.3电路分析12第3章C650卧式车床改造为PLC控制的硬件设计133.1 统计I/0的点数133.2 PLC的选型133.3.I/0分配表163.4PLC控制系统外部接线图的设计173.5 C650 车床改造PLC程序框图183.6 C650 车床改造PLC程序流程图19第4章C650卧式车床改造为PLC控制的软件设计194.1 PLC编程语言194.2. PLC的基本功能20第5章 调试25第6章 心得体会26致谢27参考文献28第1章 摘要1.1 普通机床改造的意义和前景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更新改造旧机床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国外己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涌现出了许多专门从事机床改造的公司。国外旧机床改造费用大约为同类型新机床价格的60%,尽管费用较高,但由于机床改造后使用效果好,所以仍然受到机床用户的欢迎。国内近几年才有较多的用户使用数控机床,大多数用户当前最关心的还是怎样用好、维护好数控机床,机床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改造旧机床是一项高新技术,风险大,承担者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和经验,不仅要熟悉各种类型的机床和不同类型的数控及驱动系统,还要熟悉用户的使用要求和机床的优缺点。因此,实施设备改造的技术难度非常高。随着科学生产力的发展,机床设备数控化率的提高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据最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机床总量为380余万台,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即我国机床数控化率还不到3%,而一些发达国家早己达到20%以上。因此,我国机械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生存,适应当前产品更新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在最短时间生产出优质、高产、低价的新产品。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包括采用数控机床,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逐步提高数控机床的占有比,己经成为我国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提高机床数控化率有两个途径:一是购买新的数控机床;二是对旧机床进行数控改造。这对于我国一个机床拥有量极大(其中大部分机床役龄较长),而当前经济财力又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采用旧机床改造来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数控化率,是一个极其有效和实用的途径.即使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在大量制造数控机床的同时,也在组建维修改造专业公司,专门从事旧机床的维修和数控化改造,尤其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机床工业处于不景气的今天,它们的机床改造却是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处在黄金时代。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形成了机床和生产线数控改造的新行业。在美国,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再生(Remanufacturing)业。从事再生业的著名公司有:Bertsche工程公司、Ayton机床公司、Devlieg-Bullavd(得宝)服务集团、us设备公司等。美国得宝公司己在中国开办公司。在日本,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改装(Retrofitting)业。从事改装业的著名公司有:大限工程集团、岗三机械公司、千代田工机公司、野崎工程公司、滨田工程公司、山本工程公司等。由于机床本身的特点,以及相应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床改造仍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并且正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为主的新行业。结合我国机床业的实际和当前相关新技术的发展,采用数控技术改造旧机床主要有下述适应性和特点:(1) 减少投资、交货期短同购置新相比,一般可以节省60%-80%的费用,改造费用低。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花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交货期短。但有些特殊情况,如高速主轴、刀具自动交换装置、托盘自动交换装置的制作与安装等过于费工、费钱,往往使改造成本提高2-3倍,与购置新机床相比,只能节省投资50%左右。(2) 机械性能稳定可靠,但结构受限由于机床本身的特点,它与汽车等类机电产品不同,机床所利用的床身、立柱等基础件都是重而坚固的铸铁构件,而不是焊接构件。而铸铁件年代愈久,自然时效愈充分,内应力的消除使得精度比新铸件更稳定。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铸铁件的重复使用,即节约了社会资源,又减少了铸铁件生产时对环保的影响.但旧机床的改造,由于受到原机床机械结构的限制,不宜做突破性的改进。(3) 熟悉了解设备结构性能,便于操作维修购新设备时,事先不能全面了解机床结构性能,以致很难预计是否能完全适合其加工要求。改造则不然,由于旧设备已多年使用,机床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已对其机械性能和 结构了解透彻,对机床的加工能力能较准确地估算。机床数控改造时,可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和有关条件,采用自己改造或委托专业改造公司,并派原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参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样,既可在数控改造过程中,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数控技术水平和有关专业知识,又便于合理选择更换原机床设备中的部份元器件,更主要的通过改造,大大提高了企业自身对数控机床维修的技术力量,并且也大大缩短了对数控机床在操作使用和维修方面的培训时间,机床一旦改造调试完毕,就可很快投入正常全负荷运转,见效甚快 。(4)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设备时那样需重新构筑地基,同时工夹具、样板及外围设备也能再利用。以加工中心为例子,工艺装备的费用一般要占整个机床售价的10%以上。(5) 可更好地因地制宜,合理删选功能购买现成的通用数控机床,往往对一个具体的生产加工有一些多余的功能,而又可能缺少某一专用的特殊功能。如向机床制造厂提出特殊订货,增加某些专用功能,往往费用大、交货期长。而采用改造的方案,就可灵活选取所要的功能,并可根据生产加工要求,采用组合的方法,增添某些部件,设计改造成专用数控机床。(6) 可及时采用最新技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由于技术进步和我国机床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目前已有众多的社会资源来支持机械方面的改造。如可随意采购各种尺寸的滚珠丝杠副,而且交货期短:采用贴塑导轨新技术,不仅可使传统的滑动导轨的摩擦系数降低五至十几倍来防止爬行,还使得刮研极为容易。这种塑料导轨带和粘结剂,国内己有多家厂生产,可敞开供应。此外,国产数控系统还具有导轨精度自动补偿的功能,最终可以获得高于导轨实际具有精度。1.2 PLC的基础知识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用来取代用于电机控制的顺序继电器电路的一种器件(图1-1)。是由模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为一个模拟量。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PLC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要低很多。一个PLC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I/O点。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PLC较为合适。PLC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PLC在实际中用的很多。只要有工业的地方,就有PLC存在的机会。如果你就在机器制造、包装、物料输送、自动装配等行业中工作,那么你可能已经在使用它了。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是正在浪费金钱和时间。几乎所有需要电气控制的地方都需要PLC。可编程控制器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装置和通用计算机以及其他控制系统所不具有的特点:(1) 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 设计使用和维护方便(3) 编程御苑直观易学(4) 与网络技术相结合(5) 体积小、质量轻、能耗低1.3 PLC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的比较PLC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1) 控制方法电气控制系统控制逻辑采用硬件接线,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等组成控制逻辑,其连线多且复杂、体积大、功耗大,系统构成后,想再改变或增加功能较为困难。另外,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有限,所以电气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受到很大限制。而PLC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其控制逻辑时以程序的方式存放在存储器中的,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因而很容易改变或增加系统功能。系统连线少、体积小、功耗小,而且PLC所谓的“软继电器”实质上是存储器单元的状态,所以“软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是无限的PLC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较好。(2) 工作方式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当电源接通时,电路中所有继电器都处于受制约状态,即该吸合的继电器都同时吸合,不该吸合的继电器受某种条件限制而不能吸合,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并行工作方式。而PLC的用户程序按一定顺序循环执行,所以各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受同一条件制约的各个继电器的动作次序决定于程序扫描顺序,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串行工作方式。(3) 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系统依靠机械触点的动作实现控制,工作效率低,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PLC时通过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的,速度快,程序指令执行时间在微秒级,且不会出现触点抖动问题。(4) 定时和计数控制电气控制系统采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动作进行时间控制,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易受环境温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定时精度不高。而PLC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做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定时范围宽,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定时值,修改方便,不受环境的影响,且PLC具有计数功能,而电气控制系统一般不具备计数功能。(5)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由于电气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存在机械磨损、电弧烧伤等问题,寿命短,系统的连线多,所以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较差。而PLC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寿命长、可靠性高。PLC还具有自诊断功能,能查出自身的故障,随时显示给操作人员,并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为现场的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1.4电气系统改造为PLC控制的意义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容易掌握、价格便宜,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满足控制要求,因而使用面甚广,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曾占主导地位,但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有着明显的缺点:设备体积大、寿命短、可靠性差、动作速度慢、功能少、程序不可变;因此对于程序固定,控制过程不太复杂的系统还是适合的。但是由于它是靠硬连线逻辑构成的系统,接线复杂,所以当生产工艺或对象改变时,原有的接线和控制柜就要改接或更改,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但可编程序控制器(PC)以其完善的功能,很强的通用性,体积少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各工矿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厂自动化系统中,PC被广泛采用为核心的控制器件。它既可组成功能齐全的自控系统控制整个工厂的运行,亦可单独使用作单机自动控制。它还是继电器控制柜的理想替代物。在生产工艺控制、过程控制、机床控制、组合机床自动控制等场合,PC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数控机床及大量的机床改造和老设备改造中,PC应用极广。1.5 PLC相关概述现代化生产的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电气化程度.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电气控制技术开辟了新的前景.可编程控制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工业控制器,由于它将计算机的编程灵活、功能齐全、应用面广等优点与继电器系统的控制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大量存在一些用开关量控制的简单的程序控制过程,而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又是经常变化的,因而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常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提高了电气控制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其控制功能和控制精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其初期,存在着系统复杂,使用不便,抗干扰能力差,成本高等缺陷,尤其对上述简单的过程控制有大材小用和不经济等问题.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方便地改变控制程序,而又远比电子计算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自动化装置顺序控制器,它是通过组合逻辑元件插接或编程来实现继电器接触控制线路功能的装置.它能满足程序经常改变的控制要求,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但它还是使用硬件手段,装置体积大,功能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述控制技术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用软件手段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这种器件完全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由于它兼备了计算机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系统两方面的优点,故目前在世界各国以作为一种标准化通用设备普遍应用于工业控制。PC出现后就受到普遍的重视,其应用发展也十分的迅速,原因在于现有的各种控制方式相比,它有一系列受用户欢迎的特点,主要是: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在恶劣的 工业环境下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P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PC控制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一般能达到45万h,远远超过传统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达到和超过PC.保证PC工作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主要措施是:(1) 采用循环扫描、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2) 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式结构并采取屏蔽、滤波、隔离、联锁等一系列抗干扰技术,同时增加输出联锁、环境检测与故障诊断等提高可靠性电路。(3) 软件设计中设置实时监控、自诊断、信息保护与恢复等程序与硬件电路配合实现各种故障的诊断、处理、报警显示及保护功能.因此PC优于微机控制的首要特点是它能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2.编程简单、易于掌握 这是PC优于微机的另一个特点。梯形图编程方式是P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它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类似,具有直观、清晰、修改方便、易掌握等优点。3组合灵活使用方便 由于它采用标准化得到通用模块结构,能灵活方便地组合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4功能强,通用性好 现代PC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输出控制能力,它既可以对开关量进行控制又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5开发周期短,功率高 6体积小,重量轻,工耗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日益扩大,PC技术及其产品仍在继续发展,其结构不断改进,功能日益增强,性价比越来越高。第2章C650车床的主要结构与控制要求2.1 C650车床的主要结构普通车床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金属切削机床,能够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和定型表面,并可以通过尾架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C650卧式普通车床属中型车床,加工工件回转直径最大可达1020mm,长度可达3000mm。其结构主要由床身、主轴变速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丝杆和光杆等部分组成。车床有两种运动,一是轴卡盘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称为主运动(切削运动),另一种四溜板刀架顶针带动刀具的直线运动,称为进给运动。两种运动由同一电动机带动并通过各自的变速箱调节主轴转速或进给速度。此外,为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便于对刀和减小辅助工时,C650车床的刀架还能快速移动,称为辅助运动。C650车床车床由三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即主电动机M1、冷却电动机M2和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3。2.2 C650车床的控制要求从车削工艺要求出发,对各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主要是:主电动机M1(30KW):由它完成主运动的驱动。要求:直接起动连续运行方式并有点动功能以便调整;能正反转以满足螺纹加工需要;由于加工工件转动惯性大,停车时带有电气制动,此外,还要显示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以监视切削状况。冷却电动机M2:用以加工时提供冷却液,采用直接起动、单向运行、连续工作方式。快速移动电动机M3:单向点动、短时工作方式。要求有局部照明和必要的电气保护与联锁。图2.1 C650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2.3电路分析该机床共配置三台电动机M1、M2和M3。主电动机M1(功率为30kW)完成主轴主运动和刀具进给运动的驱动,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并可进行正反两个旋转方向的电气制动停车。为加工调整方便,还具有点动功能。电动机M1控制电路分为四个部分:由正转控制接触器KM1和反转控制接触器KM2的两组主触点构成电动机的正反转电路。电流表PA经电流互感器TA接在主电动机M1主运动上,以监视电动机绕组工作电流变化。为防止电流表被启动电流冲击损坏,利用时间继电器KT的动断触头,在启动的短时间内将电流表暂时短接。串联电阻限流控制部分,接触器KM3的主触点控制限流电阻R的接入和切除,在进行点动调整时,为防止连续的启动电流造成电动机过载而串入了限流电阻R,以保证电路设备正常工作。速度继电器KS的速度检测部分与电动机的主轴相联,在停车制动过程中,当主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其动合触头可将控制电路中反接制动的相应电路切断,完成停车制动。电动机M2提供切削液,采用直接启动停止方式,为连续工作状态,由接触器KM4的主触点控制其主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快速移动电动机M3由交流接触器KM5控制,根据使用需要,可随时手动控制启停。为保证主电路的正常运行,主电路中还设置了采用熔断器的短路保护环节和采用热继电器的电动机过载保护环节。第3章C650卧式车床改造为PLC控制的硬件设计3.1 统计I/0的点数根据第2章的主电路分析,统计I/0的点数如表3-1所示:表3-1 I/0点数的统计3.2 PLC的选型根据设计要求可知,PLC点数的选择,不管是输入点数还是输出点数都要留有10%的余量,根据I/O口分配情况可知:输入信号有11个,输出信号有6个,根据I/O点数可选择CPU S7-224CN可编程控制器,以满足控制要求,而且输入输出都留有一定的余量。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由图可见, PLC的硬件是由主机(基本单元)、I/O扩展模块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组成,通过各自的端口联成一个整体。其主要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是:1.CPU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2.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用户存储器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种,前者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后者用来存放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NO/OFF状态量或数值量,以生成用户数据区。用户存储器内容由用户根据控制需要可读可写,可任意修改、删除。可采用高密度、低功耗的CMOS RAM或EPROM与EEPROM。他在PLC技术指标中的内存容量系指用户存储器容量,是PC等级的一项重要指标;系统存储器用于固化PLC生产厂家编写的各种系统工作程序,相当于单片机的监控程序或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他决定该种PC的性能和质量,用户无法更改或调用。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I/O口单元称为I/O接口电路,PLC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用的各种开关量、数字量或模拟量等各种外部设备或设定量,都通过输入电路进入PLC。而程序执行结果又是通过输出电路送到控制现场实现外部控制功能。由于生产过程当中的信号电平、频率是多种多样的,外部执行机构所需的电平、频率也是千差万别的,而CPU处理的信号只是标准电平,其工作节拍又与外部环境不一样。所以PLC与通用计算机I/O电路有着类似的作用,即电平变换、速度匹配、驱动功率放大、信号隔离等。不同的是,PC产品的I/O单元是顾及其工作环境和各种要求而经过精心设计和制造的。通用计算机则要求拥护根据使用条件自行开发,其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往往达不到系统要求。(1).输入接口电路各种PLC输入电路大致相同,其输入方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流输入(DC12V或24V),另一种是交流输入(AC100120V或200240V),第三种是交直流输入(交直流12V或24V)。外部输入器件可以是无源触点,如按钮、行程开关、主令开关等,也可以是有源器件,如各类传感器、集电极开路的晶体管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在PLC内部电源容量允许前提下,有源输入器件可采用PLC输出电源,否则必须外设电源。当输入信号为模拟量时,信号必须经过专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进行A/D转换,然后通过输入电路进行PLC。输入信号是通过输入断子经RC滤波、光电隔离进入内部电路。(2).输出接口电路为适应不同负载需求,各类PLC的输出有三种方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继电器输出最常用,适用交直流负载,其特点是带负载能力强,但动作频率和响应速度慢。晶体管适应直流负载,其特点是动作频率高,响应速度快,但带负载能力小。晶闸管输出使用交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带载能力不大。外部负载直接与PLC输出端子相联,输出电路的负载电源由用户根据负载要求自行分配。输出电路仅是提供输出通道。同时考虑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负载的接线要求,通常PLC输出端口的公共端子是分组设置的。每4-8点共一个COM端子,各组相互隔离。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各类PLC输出端子的输出电流不能超出其额定值,同时还要注意输出电流与负载性质有关,例如FX2型PLC继电器输出的负载能力在电源电压250V以下时,电阻性负载为2A/点;感性负载为80VA/点,灯负载为100W/点。4. 电源单元 PLC对供电电源要求不高,可直接采用普通单相交流电。允许电源电压额定值在+10%-15%范围内波动。也有用直流24V供电。PLC内部有一个高质量开关型稳压电源,用于对CPU、I/O单元供电,还可以为外部传感器提供DC24V电源。3.3.I/0分配表I/O分配如图3-2所示:3.4PLC控制系统外部接线图的设计图3-3 外部接线图3.5 C650 车床改造PLC程序框图图3-4 C650车床改造PLC程序框图3.6 C650 车床改造PLC程序流程图图3-5 C650车床改造PLC程序流程图第4章C650卧式车床改造为PLC控制的软件设计4.1 PLC编程语言与个人计算机相比,PLC的硬件、软件的体系结构都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各厂家PLC的变成语言和指令系统的功能和表达方式也不一致,有的甚至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各厂家的PLC互不兼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为电子技术的所有领域制定全球标准的世界性组织。IEC于1994年5月公布了PLC标准(IEC 61131),该标准为可编程控制系统定义了5种语言: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梯形图(Ladder Diagram)、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结构文本(Structured Text)。其中,梯形图是使用最多的PLC图形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熟悉继电器控制的电器人员掌握,特别是适用于数字量逻辑控制,有时也把梯形图称为电路或程序。梯形图由触点、线圈和用方块表示的功能块组成。触点代表逻辑输入条件,线圈通常代表逻辑输出结果,用来控制外部设备。功能块用来表示定时器、计数器或数学运算附加指令。触点和线圈组成的独立电路称为网络,使用编程软件可以直接生成和编译梯形图,并将它下载到PLC。S7系列PLC将指令表称为语句表。PLC的指令是一种与微机的汇编语言中的指令相似的助记符表达式,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叫做指令表程序或语句表程序。在这次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中,分别采用了梯形图和语句表两种编程语言编写了该系统的控制程序。4.2. PLC的基本功能该控制程序步骤为:按下SB2,M10.0导通,Q0.2动作,KM3吸合短接电阻R,同时M11.1动作,Q0.0动作,KM1吸合,主电动机M1正转起动运行,开始车削加工。要停车时,按下SB1,Q0.0、Q0.2释放,松开SB1,Q0.1动作,KM2吸合,主电动机M1串电阻反接制动,当速度接近于零时,速度继电器正转常开触头KS1断开,KM2释放电动机M1停转。反向工作过程与正向相同。按下SB4,Q0.0动作,使KM1吸合,M1串电阻限流点动,松开SB4,Q0.0断开,M1停转,实现点动控制。(1)系统初始化(2)启动冷却泵电动机M2(3)启动电动机M1及点动(4)电动机M1正转(5)反接制动(6)电动机M1反转(7)反接制动(8)冷却电动机停止(9)启动/停止快速移动电动机M3该控制程序步骤为:刀架快速移动过程为按下位置开关SQ,Q0.4动作,KM5吸合,M3起动运行,代替刀架的指示灯亮。 冷却泵工作过程为按下SB6,Q0.3动作KM4线圈得电,冷却泵电动机M2工作,停止时按下SB5即可。其梯形图程序如图4.4所示。综上所述,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结合控制电路原理图和PLC编程特点,设计了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第5章 调试在调试前我们需要对线路进行检查,按照接线图检查电源线和接地线是否可靠,主线路和控制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绝缘是否良好,各开关是否处于“0”位,插头和各插接件是否全部插紧;检查工作台等部件的位置是否合适,防止通电时发生失误。在检查完各部分正确无误后,便可接上设备的工作电源,开始通电调试了。将编写好的PLC程序进行编译,下载至PLC,由于控制系统运行电压是在220V,为了保证安全只好先在实验台上分步模拟,观察各步的动作都正确无误后,按照PLC控制系统接线图在实验台上整体模拟,输出部分(接触器,电动机,快速移动刀架)用实验台上的指示灯代替, 观察输出端点指示灯在一个工作循环里的状态变化,并与工艺过程对照。在对照前由于忘记对PLC进行复位,虽然程序正确当没达到控制效果,所以在调试前应先进行复位操作。在实验台上整体模拟无误后,将检查完毕的硬件连接电路(各电动机连接的电路)与PLC连接在一起,分别观察各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分步运行无误后,将所有的电动机按照PLC接线图连接在一起,分别观察各个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与工艺过程比较,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此控制程序设计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第6章 心得体会通过此次为期一个月的毕业设计使我收获不少,在我运用起保停、置位与复位、步进等3种方法实现C650车床的电气系统的PLC改造时,我懂得了很多,我深深地理解了,保持的作用;置位与复位的成对使用的意义;步进的简明等等。而且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将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滚固与练习,将以前在实验课时没能做的实验逐一细做了一番,加强了我绘制梯形图的标准性和准确率!与此同时,通过对C650车床的电气系统的PLC改造使我更加了解C650车床,而不是像以前车工实习时那样,只知道操作和使用了。现在的我不仅知道如何操作和使用它,而且还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等,还知道如何运作,如何保养,如何改造,如何修理它,我相信一台机床,一套设备,在现在我的眼里都不算什么,因为我有信心做好一切!致谢 这篇论文所涉及的议题是和我的指导老师交流后定下的,在前期的实习积累经验,到中期的修改和讨论,及最后的反复斟酌,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出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文。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相当多当初没有预料的困难,但是总归是自己尽力完成的作品、我心血的累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思维,循循善诱的指导一直给我很大的帮助。当我对论文的思路感到迷茫时,您为我理清思路,指导我往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上进行修改。在论文的不断修改中,我也努力做到及时积极地跟老师交流,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得我的论文更加完善。然后还要感谢所有在大学期间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教导都是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基础。最后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此次机会,让我全面总结以前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不仅锻炼了思考能力,也提高了总结、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是毕业前对所学的知识的回顾和检验。无论是基础知识方面还是软件应用,绘图方面都有提高,对可编程控制器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谢谢!参考文献1 刘曼.PLC应用技术. 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2 肖明耀.PLC原理与应用. 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 罗宇航.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4 江志锋.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5 丁炜.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M杭州: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郑凤翼.郑丹丹.赵春江. 图解PLC控制系统梯形图和语句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 史国生.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