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8783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 A . 冰B . 食盐C . 海波D . 松香2. (2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 . AB . BC . CD . D3. (2分)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大D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小4. (2分)小梦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把金属勺,如图所示再把热水瓶中略低于100的开水倒入杯中,过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水的温度降为25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据此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的熔点低于25B . 该金属的沸点低于25C . 该金属的凝固点低于100D . 该金属可用来制作餐具5. (2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一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 . 水的凝固过程B . 海波的凝固过程C . 玻璃的凝固过程D . 蜡的凝固过程6. (2分)金刚石、石墨、纳米碳管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是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 .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痛C . 金刚石、石墨、纳米碳管和C60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D . 金刚石、石墨、纳米碳管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7. (2分)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A . 40B . 44C . 48D . 528. (2分)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象是( ) A . 冰的熔化图象B . 松香的熔化图象C . 蜂蜡的凝固图象D . 海波的凝固图象9. (2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过程中物质均匀放热,则该物质( ) A . 凝固过程中内能不变B . 凝固点是20C . 属于非晶体D . 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10. (2分)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熔点变高B . 铜、黄铜、锡、焊锡都属于单质C .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 . 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11. (2分)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高速火箭要承受的气动摩擦产生的高温,同时又要把较重的物体运送到太空,像火箭等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 密度大 熔点高B . 密度小 熔点高C . 密度大 熔点低D . 密度小 熔点低12.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 . 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 . 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 . 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13. (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 .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 .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 .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 .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5. (2分)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 A .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 .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C . 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 . 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16. (2分)对含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解释错误的是( )A . 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 .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 .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 .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17. (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B . C . D . 18. (2分)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 . 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C . 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D . 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19. (2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B . 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C . 在ab段处于固态D . 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20. (2分)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B . 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C . 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熔化要放热D .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二、 简答题 (共7题;共19分)21. (5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和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22. (2分)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液体汽化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3. (2分)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 24. (2分)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_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_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25. (2分)如图中的丙、丁是反映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规律的两个图象,其中_是反映水沸腾规律的图象,由图丁的AB段能反映出的规律是_26. (3分)烛蜡在熔化过程中,将不断地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同时温度_(选填“不变”/“变化”),象烛蜡这样的固体叫做_ 27. (3分)(2015舟山)某小组在科学社团课上了解到氨水是由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形成的氨水中除NH3、H2O外,还有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其中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小组同学想用所学的知识对“氨气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进行验证。【查阅资料】氨气有毒,不易燃烧,极易溶于水;氨气可通过易挥发的浓氨水滴加到氧化钙中快速得到;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会变蓝色。【实验方案】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检测H2O、NH3和氨水使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的变色情况。【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后添加药品;挤压C装置中的胶头滴管,C中试纸不变色,证明了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氨水滴加到氧化钙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C装置中的石蕊试纸均变蓝。小组成员分析B装置中试纸变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_对实验造成干扰。他们改进装置并重新实验,观察到B中试纸不变色,C中变蓝。【实验结论】氨气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反思评价】小组同学反思实验过程,认为本实验还需要对氨气进行尾气处理你的处理方法是_。三、 分析题 (共2题;共10分)28. (7分)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3035物质的温度/50708080808090100(1)由以上数据,在方格纸上已描出了各点,请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画出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由图象可知,此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29. (3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现有碳、甲烷、氧气、乙炔、水、丁烷等六种物质,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常根据组成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会把上述物质中的碳和氧气归为一类,甲烷、乙炔、水、丁烷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2)甲烷、乙炔、丁烷三种物质都具有可燃性,它们的组成中都有_元素,据此性质,它们常用来作燃料。请写出甲烷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简答题 (共7题;共19分)20-1、20-2、20-3、21-1、22-1、23-1、24-1、25-1、26-1、三、 分析题 (共2题;共10分)27-1、27-2、28-1、2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