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同步训练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8654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同步训练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同步训练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同步训练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同步训练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始大气不是由火山喷出的气体组成B . 原始大气含有氧气C . 原始海洋中不存在有机物D . 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 (2分)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 A . 原始地球上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B . 闪电紫外线等C . 原始海洋D . 原始大气3. (2分)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 ) A . 喷射的火山B . 原始大气C . 原始海洋D . 原始陆地4. (2分)原始大气在当时的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形成了( ) A . 简单的无机物B . 简单的有机物C . 复杂的有机物D . 各种有机物5. (2分)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 A . 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B . 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C . 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D . 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6. (2分)用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A . 巴斯德B . 海尔蒙特C . 米勒D . 雷迪7. (2分)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 .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 .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8. (2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 . 太阳的辐射能B . 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 . 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D .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9. (2分)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 A . 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B . 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 . 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D . 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10. (2分)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推论,原始生命最可能起源的场所是( )A . 原始大气B . 原始海洋C . 原始陆地D . 火山附近11. (2分)下列关于原始生命起源过程的推测中,相对合理的是( ) A . 高温雷电简单有机物原始生命B . 原始大气成分无机物原始生命C . 高温雷电无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D . 原始大气成分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12. (2分)就你所学的知识而言,你能大胆猜想的是原始大气中肯定没有( ) A . 氨气B . 氧气C . 氮气D . 甲烷13. (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气、甲烷、水蒸气等气体,但不含游离的氧B . 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C .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因此银杏树与桃树一样,同属于被子植物D . 相对其它动物类群,哺乳动物的大脑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4. (2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 . 原始陆地B . 原始大气C . 原始海洋D . 火山口15. (2分)科学研究往往因条件限制而无法直接实验和测量,故需进行模拟实验。下列实验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A . 甲:用酒精和水混合来研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实验B . 乙:用篮球和铅笔移动来研究地球是球体的实验C . 丙:研究支持化学进化假说来解释生命起源的米勒实验D . 丁:研究人体呼吸运动时胸腔状态和隔肌运动等特点的实验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 (1分)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表面温度_之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逐步演化而成的原始的_是生命的摇篮 17. (3分)对生命起源的假说有:_、_、_、_等。一些现代科学家相信生命起源的_假说。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_通过_过程演变而来,从_小分子到_小分子、到_高分子、到_体系,最终演变为原始生命。 18. (5分)如图是用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_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_,为实验提供能量 (2)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学者_设计的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到_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19. (4分)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把水加入500毫升烧瓶中,抽真空后,从左侧活栓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下列 ;A . 甲烷B . 氧气C . 氨气D . 氢气(2)再把500毫升烧瓶中的水煮沸,是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沿玻璃管流入5升烧瓶,此时钨电极连续放电,模拟的是下列 ;A . 宇宙射线B . 地球喷发出的热C . 大气圈的闪电D . 地球岩石产生的放射线(3)混合气体在5升烧瓶中反应7天,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U形管中,对U形管内混合物分析发现,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主要是_,U形管相当于_;(4)该实验表明_。20. (5分)关于生命的起源,有些人认为,生命的产生来自天意,是由_或_创造的,多数人则认为,生命是由_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1. (7分)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的可能性很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如图是他的实验装置图。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米勒实验属于_ (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2)如果在实验中通入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那么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 。(3)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都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_。(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观察到实验收集到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 混合物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做 出的推是_。22. (5分)(2014绍兴)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2)尼达姆的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_的猜想。(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_(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四、 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23. (4分)化学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_ 24. (7分)村料分析题: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米勒认为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资料1: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经研究揭示,月球表面许多环形山是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的。这表明太阳系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会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的甲烷和氨气放出,也会立刻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线辐射裂解成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资料2:天体学家已发现数十种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是有机化合物。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1)结合米勒的观点,指出以上资料哪些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2)根据资料2,你会提出什么假设?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1、17-1、18-1、18-2、18-3、19-1、19-2、19-3、19-4、20-1、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四、 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23-1、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