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8540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B . 稀释浓硫酸C . 滴加试液D . 倾倒液体2. (2分)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20min消耗电能最多的是( ) A . 电饭煲B . 电热毯C . 电视机D . 电风扇3. (2分)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碳酸容易分解B . 甲烷极难溶于水C . 乙醇可以燃烧D . 稀有气体很稳定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B . 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C .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D .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5. (2分)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 . 平原B . 高原C . 山地D . 丘陵6. (2分)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 .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 .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C .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 . 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和浸泡7. (2分)下列关于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们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B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C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D . 大豆的种子、麻雀的心脏都属于器官8. (2分)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A . 20B . 30C . 40D . 609. (2分)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的是(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 遗传的多样性C . 环境的多样性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0. (2分)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 . 分子可以再分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 . 分子在不断运动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11. (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B . 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二个子细胞C . 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D . 细胞分裂会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12. (2分)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 .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3. (2分)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B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D .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4. (2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 2.12 cmB . 2.127 cmC . 2.13 cmD . 2.21 cm15. (2分)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 A . 它不能移动位置B .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C . 它不能呼吸D . 它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16. (2分)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 .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 .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 .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D . 以上说法都正确17. (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肉开始“解冻“B . 夏天清晨红军山上出现的雾C . 冰柜里拿出来的冰棒上出现的一层霜D . 做凸透镜实验时滴在桌子上的石蜡结成块18. (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矿石粉碎B . 冰雪消融C . 石油分馏D . 葡萄酿酒19. (2分)海洋形成的原因是( )A . 板块的碰撞B . 板块的张裂C . 板块的挤压D . 板块高低运动20. (2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解 释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21. (4分)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时有耳闻。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引起的震动现象,引起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_。 (2)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相似,主要分布在_地区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 . 高处跳楼逃生B . 乘电梯快速下楼C . 向窗外大声呼救D . 躲到卫生间墙角22. (2分)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1)皮肤除了具有保护功能之外,还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是保卫人体的第_道防线(2)皮肤划破流出的血液属于_组织23. (4分)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 图丙是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丁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24. (3分)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飞行器“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_,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池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_形成的(以上三空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5. (2分)我市的茶山杨梅个大核小,深受大家喜爱。 (1)杨梅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 (2)为了保持茶山杨梅的优良性状和加快繁殖速度,果农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栽培,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生殖。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26. (9分)王刚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面是他的操作过程: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干净,取一根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1)使用生理盐水目的是:_(2)制作前,将口漱干净的目的:_。(3)王刚操作过程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 _。(4)请你替王刚绘制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物简图,并注出名称。27. (4分)(2014绍兴)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2)尼达姆的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_的猜想。(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_(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28. (3分)酷爱科学的小李为了探究液化过程放热还是吸热,设计并完成了下面实验: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冷水中,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假设水蒸气全部被吸收)。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温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于是小李得出了液化放热的结论。(1)小明同学认真分析了实验报告后,认为小李还缺少对照实验,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因为t2高于t1的原因还有_:(2)请你帮助小李设计后续实验方案:另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倒入质量相同、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再_,摇匀后测出此保温杯中水温t并与t2比较。你的方案中,能证明小李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是_。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5分)29. (5分)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30. (15分)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31. (15分)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0.2m2 , 高0.2m的质量均匀的长方体物体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6103Pa;一质量为8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把A运到高处,工人用大小为F1的竖直拉力拉绳使A以10cm/s的速度匀速上升,这时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 , 工人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 若工人以相同的功率用大小为F2的竖直拉力拉绳使另一物体B以12.5cm/s的速度匀速上升,这时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2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 已知N1:N2=3:4,1:2=16:15(g取10N/kg)求:(1)物体A的密度(2)工人拉绳的功率P(3)用滑轮组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21-1、21-2、21-3、22-1、23-1、24-1、25-1、25-2、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5分)29-1、30-1、30-2、30-3、31-1、31-2、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