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1.3水的浮力(I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7962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1.3水的浮力(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1.3水的浮力(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1.3水的浮力(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 1.3 水的浮力(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 A . 总是小于10牛B . 等于10牛C . 等于0D . 可以大于10牛2. (2分)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A . 质量相同B . 体积相同C . 密度相同D . 重力相同3. (2分)如图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施工现场。起重船“振华30”将长方体物体放入水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振华30”主船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是( )A . B . C . D . 4. (2分)在不久前的海上阅兵中,中国正式向外界公开了094级战略核潜艇,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潜艇从深海中加速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 . 浮力大于重力B . 浮力小于重力C . 浮力变大D . 浮力变小5. (2分)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 . 沉在水槽的底部B . 悬浮在原位置C . 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D . 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6. (2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风筝是靠空气的浮力上升的B . 水下的潜水艇,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 . 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D .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7. (2分)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海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W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最后松绳将箱完全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铁箱在船上时,吃水线应在W下方B . 第二次放铁箱时,吃水线在W的上方C . 若铁箱始终在船上,行驶到海水密度更大的水域,则吃水线会慢慢往上移动D . 假设突然地球引力减为一半,则吃水线仍在原处8. (2分)在温度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乒乓处于漂浮状态。而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仍处于漂浮状态。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乒乓所受到的浮力 B . 乒乓露出液面的体积C . 蔗糖的溶解度 D . 溶液质量分数9. (2分)一个重500牛不会游泳的人带了一只重20牛体积是50分米3的救生圈去河中学游泳,游泳中救生圈始终不离开人体。那么他在河水中( ) A . 能浮在水面B . 悬浮于水中C . 沉入河底D . 无法确定10. (2分)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 浮力增大B . 浮力不变C . 浮力减小D . 先增大后减小11. (2分)(2014义乌)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 矿石的质量是27.4 gB . 矿石的体积是40 cm3C . 矿石的密度是2.5 g/cm3D . 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0.1 N12. (2分)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B .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C .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D .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13. (3分)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受到_力和升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这是利用了_原理获得升力的14. (2分)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15. (4分)一艘潜水艇排水量为3090t,在海面下某一深度巡航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当它在海面下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1.03103kg/m3)16. (2分)小佳同学很懂事,在假期的时间帮助妈妈做家务,有一次她发现水杯可以漂浮在水盆中(水无溢出),当用水盆中的水把水杯装满时,水杯就会沉入水底,此时水杯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水杯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小”或“不变”),此过程中水面升降情况为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7. (4分)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可以模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从水下500米下潜到1000米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向外拉动甲图中的注射器活塞,那么模拟潜水艇的试管将_(填“上浮”、“下沉”或“位置不变”)。 (2)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图中B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_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_。 (3)能使丙图中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的物质是_(填“氢氧化钠”、“食盐”或“氯化铵”) (4)丁图中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2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1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_。 18. (2分)将均匀细木杆一端缠绕少许铜丝,带有铜丝的一端放入液体中后,木杆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了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将这种简易密度计放入密度为1、2的不同液体中,试判断(填“”、“=” 或“”):(1)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 , 则F1_F2。(2)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1_2。三、 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19. (10分)如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的中央且可以随杠杆左右转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忽略小球和溶液体积变化)。说出一段时间后灯泡亮度的变化(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并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20. (10分)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这里石块的作用是_;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为什么?_;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 , 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求出3刻度线处应标的质量值。 21. (10分)(2015温州)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米3 , 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牛/千克)(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22. (8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_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 23. (6分)小敏同学进行探究“蜡块的下沉条件”实验如下: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如图)。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结果蜡块沉入水底。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结果蜡块也沉入水底。(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的大小。 (2)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你认为哪一方案更科学?并说明理由_。 (3)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 24. (5分)(2015宁波)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N)浸入水中深度h(cm)弹簧称读数F(N)浮力大小F浮(N)小科14.82.04.224.03.636.03.0小思44.83.03.654.03.265.02.8(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_,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13-1、14-1、15-1、16-1、17-1、17-2、17-3、17-4、18-1、18-2、三、 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19-1、20-1、20-2、20-3、21-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