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7764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资料第一章1.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选择)2.两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择)4.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单、多选、判断)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7.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8.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单选)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多选)主观题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根据各国的的具体情况。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造,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体系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他们有着共同的根。3. 毛泽东思想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章1、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多选)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的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判断、单选)4、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多选)6、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国家垄断性。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新社会阶级)。8、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9、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10、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1、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判断)1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的中间阶级。”第三章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判断)2.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有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3. 1953年12月,毛泽东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队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 马克思、恩克斯曾设想用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6.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7. 初级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8.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9.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10.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多选)11.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2. 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是对农业合作社以及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多选)13.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座大山倒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四章1、1956年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6、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的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第五章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选择)3、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956年2050年),从根本上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主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简答题(重点):8、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的主体;从上层建筑上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基本确立。第六章1.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并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单选)2.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3.两个百年目+中国梦 (1)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049年目标:基本现代化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3)中国梦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最核心内容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多选)5.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6.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多选)简答题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队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简答)2.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三步走”确定下来:(简答或判断)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七章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判断)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2.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以经济中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3.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4.三者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选项)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5. 中国的对外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A全方位B多层次C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八章1. “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2. 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 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5.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6.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8. 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的有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社会主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A社会主义公有制B生产力发展水平 决定的。国企是按劳分配9. 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10.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1.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12.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13. 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4.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5.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6.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17. 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18. 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依法直接行使民族权利,实行民主自治。1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多选)2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单选)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24.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6.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7. 两手抓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8.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判断)29.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本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多选)30.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31.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2. 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主观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2.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重点题)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发保驾护航。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九章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1)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2)港澳回归后,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4、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5、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6、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判断)7、 周恩来提出“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8、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9、 台湾回归后,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10、 1987年、1988年,返乡探亲热潮。1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核心)。第二,两制并存。第三,高度自治。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判断)12、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使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第十章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单选、判断)2、 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3、 1974年,毛泽东提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4、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5、 威胁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6、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7、 (多选)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9、 20世纪60年代,“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10、 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态势,中国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12、 邓小平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13、 中国外交工作总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第十一章1.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和评价标准。2.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对比第二章的7)4.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5.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6. 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多选)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7.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以内的爱国者联盟,大陆范围以外的海外侨胞联盟。8.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判断)9.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多选)10. 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1.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第十二章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选)3、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5、 在面临四大考验的同时,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6、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7、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