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7601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编写 张书林 审订 杨文南 肖爱华【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经济特区、开放区、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格局。2过程与方法:多角度分析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的影响。多角度分析对外开放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国情是制定政策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现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制度。对外开放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必须坚持学习外国文明的先进成果。【自主学习】考点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的时间里,_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1978年开始了_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_的讲话,为它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2)标志: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上来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工作要以_为中心。在经济工作中实行_的方针(4)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_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1)概念前提: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美和发展(2)经过:开始: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在_、_等省农村展开发展: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3)内容:农村经营形式: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_。农村管理体制: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城市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影响: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_,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阻力重重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_遭遇挫折(2)进程:1992年初邓小平_,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社”姓“资”的标准等问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 1993年中共_,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7年,中共_,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考点2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1)设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_、珠海、_、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_经济特区。(2)影响:发展为_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放:_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1985年以后,_、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_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改革。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内地开发。(4)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城市的开放中划出一定区域,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开发和开放:_年中央政府决定浦东。(2)目的:以_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带动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3)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_的重点和标志。(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演讲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标志着我国_、_、_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重点讲述】一、几个拓展问题1中共历史上大的转折(1)1927年三大起义后由城市转入农村;(2)1935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中心农村转向城市;(4)197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而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又具有自己的特点。3经济特区之特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5)特在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区内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同,香港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4沿海开放地带特点明显:它们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5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巨变结果任务(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6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特点:外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发格局。(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外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5)“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6)“多层次”是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二、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国民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概念: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1)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必要性(1)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能力的继续发展。(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3改革的措施(1)在农村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产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2)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分配制等也随之变化。4改革的效果: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四、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1背景不同:近代开放是在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当代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2基础不同:近代开放是不平等的基础上,而当代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3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4性质不同:近代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当代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5结果不同:近代开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工业。今天对外开放有利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富强繁荣。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之处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4发展后果迥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六、新时期的历史性转变1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经济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3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4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建设。5文化上,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巩固练习】1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 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2下列连线的处于同一个时期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环渤海区的开放 B长江三角洲的开放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港口城市浦东的开发和开放31992年邓小平讲“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其背景是A“文革”刚刚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5“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桑纳塔等多款新车上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人世全面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探索 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炼钢 C1977年,李建国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9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8下图为1979年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为响应政府“生产自救”号召而签订的秘密协议。与之相关的信息有安徽等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当地政府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 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协议使农民获得空前大丰收A B C D9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A B C D10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意选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11作为中国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例行公文,每5年换届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仅从最近7届政府报告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实词和一些新词中,我们就可大致看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下列一组词可能出现在1993年第八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是A革命、阶级斗争、发展、建设、四人帮B改革、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浦东开发、股票C机构改革、联产承包、拨乱反正、对外开放、经济特区D体制改革、中国特色、一国两制、初级阶段、沿海经济开发区1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A我国的计划经济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存在了 B市场与计划不能并存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改变管理模式 克服平均主义 解放生产力 改变所有制性质 A B C D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16今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本身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永远不会变 17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18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9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户籍资料中增加了令狐、拓跋、鲜于、约翰、史密斯等新姓氏,这种情况意味着上海增进了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 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 接待了许多外国游客 出现了涉外婚姻现象A B C D20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词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三大改造 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A B C D 21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C中共十五大召开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2(2010四川卷)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 B C D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的第二道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有曲循所请?材料出自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顾盛向美国政府递交的报告书材料三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惠的经济合作,努力采取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三,清朝中后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与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相比,两种政策分别造成什么影响?(2)比较材料二、三,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3)对外开放实施以来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格局,对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上海浦东开发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早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不少仁人志士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最初设想。开发浦东的美好设想在20世纪初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4(2010北京卷)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题四 茶叶与民族企业(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900年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1925年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193040年代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1956年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1982年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1992年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1995年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1999年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2002年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考点1 1国民经济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安徽 四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运动 南方讲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五大 21世纪考点2 1深圳 汕头 海南省 外向型经济 21984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31990 浦东 改革开放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巩固练习】1D 2A 3C 4A 5D 6A 7D 8C 9B10C 11B 12C 13B 14C 15D 16D17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城市定为经济特区,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使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18C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1986年,我国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说法显然是错误的。19B令狐、拓跋、鲜于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姓氏,约翰、史密斯属于外国的姓氏。根据“户籍资料”的关键词可以排除、,故选B。20A发生在19531956年;大跃进的时间是1958年开始;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开始于1978年。21B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 C 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合,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23(1)政策:闭关自守。影响:闭关锁国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长期的落后和被动挨打局面;对外开放则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性质不同: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是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手段打开的,是被消极卷入世界市场的;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基本国策。影响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有利于西方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而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今天的对外开放则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3)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影响:这不仅充分发挥了我国沿海、沿江的地区优势,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24【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第一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从企业发展角度、企业性质角度、企业经营角度任选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第二问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时代特征、政府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等方面作答。参考答案:划分发展阶段:从企业发展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25年创业阶段19251956年扩展阶段19561999年改制阶段1999年至今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从企业性质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56年至今19561999年1999年至今社会主义企业国营(有)企业股份制企业19561999年改制阶段1999年至今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从企业经营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56年私营企业19561999年国营企业1999年至今股份制公司中国经济状况:(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