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编制导则》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7545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案编制导则》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预案编制导则》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预案编制导则》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目 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名词定义33.1环境保护目标33.2环境敏感区33.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33.4污染源43.5危险化学品43.6危险废物43.7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43.8应急救援43.9预案43.10分类43.11分级53.12应急监测53.13应急演习5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5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64.2 基本情况调查64.3 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84.4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94.5 编制应急预案9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94.7 应急预案的实施105 预案的主要内容105.1 总则105.2 基本情况105.3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105.4 保护目标115.5 组织机构和职责115.6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125.7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35.8 应急响应和措施135.9 应急监测155.10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165.11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165.12 信息报告和发布175.13 应急培训和演练175.14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185.15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185.16 附件186 预案格式和要求196.1 格式196.2 基本要求19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一个单位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边界、现场区域生产活动领域和所覆盖的时期,应考虑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响应措施。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和可能因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造成对环境(或健康)影响的生产经营单位。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16号令);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2006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3 名词定义3.1环境保护目标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急需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3.2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3.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物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其中含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3.4污染源产生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3.5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3.6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3.7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3.8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3.9预案指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3.10分类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而划分的类别。3.11分级按照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3.12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3.13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预案编制小组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编写。具体编制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和应急职责,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4.2 基本情况调查4.2.1单位的基本情况的调查(1)单位名称,法人、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2)单位经济性质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来往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3)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4)其他。4.2.2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6)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及堆放地(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焚烧装置,危险废物处理场所等)的日处理规模,纳污或收集范围及污染物主要来源,处理后剩余污染物的量。4.2.3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10公里米等常住人数;居民点(区)、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人数,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的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标准;(3)下游水体水源保护区的情况、功能区说明,河流名称、所属水系;(4)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及人口、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地下水取水情况,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5)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距离,交通干线流量等;(6)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7)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8)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4.3 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预案中至少对以下方面作出详细的说明:(1)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与最大量;(2)正常工况下与非正常工况下,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种类与数量; (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4)自然条件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说明(暴雨初期,自然灾害等);(5)可能产生各类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等危害性说明;(6)各类污染物相关标准及限值(至少应包括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等);(7)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预测不同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值,并确定保护目标级别(可按1、2、3等环境保护目标来说明);(8)运输过程中由于事故,释放危险物质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9)事故产生污染物对跨界(国家、省、市、县)影响的说明。4.4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对其生产区域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和评估,编写环境风险分析报告,编制单位依据环境风险分析报告,对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存在的危险目标,环境破坏的范围和后果,并对应急资源进行需求分析,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 4.5 编制应急预案 为确保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环境应急救援行动、降低环境污染事故损失,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编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为了确保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是应急预案草案完成后,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评审;外部评审是由环保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邀请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的专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或更新,并按规定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备案。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对员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5 预案的主要内容5.1 总则5.1.1 目的5.1.2 编制依据5.1.3 适用范围5.2 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品数量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气象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以及周边村落等社会环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分布图、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周围污染源情况等。5.3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5.3.1 危险目标的确定依据企业风险评价报告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生产经营单位内存在的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危险目标:(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的情况;(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收集、处置情况;(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4)最大可信事故预测结果。5.3.2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事故波及范围。5.4 保护目标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的大气和水体保护目标,主要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5.5 组织机构和职责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大小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将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部门或队伍列出来。5.5.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其他环保、安全、设备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部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5.5.2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生产经营单位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救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监测组等专业救援队伍,并明确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以尽快处置事故,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5.6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生产经营单位要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置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尤其是活性炭、木屑和石灰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有关规范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初期雨水收集池或事故应急池。5.7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生产经营单位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3)事故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4)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说明;(5)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6)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7)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8)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方法。5.8 应急响应和措施5.8.1 分级响应机制针对环境污染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行动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不同,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工作和开展事故处置措施。 (1)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参见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分级应按照本单位可能产生最大的破坏及对周围环境(或健康)产生最不利的影响来确定。5.8.2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以下内容:(1)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2)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3)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4)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5)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6)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7)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8)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5.8.3 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1)可能受影响区域的说明;(2)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3)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4)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5)临时安置场所。5.8.4 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需确定以下内容:(1)可能受影响水体说明;(2)消减污染物技术方法说明;(3)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5.8.5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3)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5)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7)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5.8.6 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明确应急设施(备)和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特别是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事故应急池的启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故应急排污泵启动的相应程序文件。5.9 应急监测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监测小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等),及时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简易的仪器对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1)污染物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2)污染物实验室监测方法和标准;(3)应急监测与实验室监测所采用的仪器、药剂等;(4)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布点和频次;(5)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6)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说明。5.10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根据事故发生场所、设施、周围情况以及当时气象情况的分析结果,分级处理人员的撤离方式、方法,包括:(1)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方式、方法;(3)事故影响区域,如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等人员的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4)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相关医疗保障。5.11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明确现场清洁净化、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队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清洁净化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环境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程序。(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2)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3)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4)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5)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5.12 信息报告和发布明确信息报告和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3)事故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4)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说明;(5)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6)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7)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8)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方法。5.13 应急培训和演练5.13.1 培训依据对生产经营单位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应明确以下内容:(1)应急救援队员的专业培训内容和方法;(2)本单位员工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3)外部公众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4)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培训内容和方法;(5)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5.13.2 演练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突发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和组织等内容。(1)演习准备;(2)演习范围与频次;(3)演习组织;(4)应急演习的评价、总结与追踪。5.14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应明确预案评审、发布和更新要求。(1)内部评审;(2)外部评审;(3)发布的时间、送抄的部门、企业、社区等。5.15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要列出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5.16 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4)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5)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6)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7)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图;(8)重大危险源分布图;(9)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6 预案格式和要求6.1 格式6.1.1 封面封面格式和内容参照附录A6.1.2 责任表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员名单及签名。6.1.3 目录6.1.4 预案内容6.1.5 附则包括名词与术语定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以及预案的实施日期。6.1.6 附件6.2 基本要求(1)使用A4白色复印纸或胶版纸(70g以上);(2)正文使用4号仿宋字体,1.5倍行距;(3)打印文本。附 录 A应急预案封面格式A1 封面内容及要求 A1.1 预案编号 在封面的右上角第一行,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内部规定自行对预案进行编号。 A1.2 预案版本号 在封面的右上角第二行,要标明本预案的版本序号。A1.3 生产经营单位名称 生产经营单位的名称。 A1.4 预案名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名称。 A1.5 编制单位名称 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名称。 A1.6 编制日期 预案编制的时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 言全椒县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氯气。为搞好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是我厂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确保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规定,特制定全椒县自来水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前 言1目 录2一、编制说明4二、编制依据42.1 法律、法规依据42.2 文件依据52.3 术语5三、编制内容63.1基本情况63.1.1 企业概况63.1.2 平面布置、周边道路及气象状况7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83.2.1. 危险目标的确定83.2.2 危险特性9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113.4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123.4.1 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及设置123.4.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33.4.3 应急救援专业队的组成和分工143.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53.5.1 自动报警装置153.5.2 通讯联络方式153.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173.6.1 火灾事故的处置173.6.2 泄漏事故的处置173.6.3 危险化学品人身事故的处置3.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193.7.1 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和撤离203.7.2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203.7.3 事故报告规定203.8危险区的隔离203.8.1危险区的设定203.8.2 事故发生时的危险区的划定与隔离213.8.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213.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213.9.1 现场灾情评估与检测、抢险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213.9.2 现场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213.9.3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223.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223.10.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223.10.2现场急救程序233.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233.12应急救援保障243.12.1 内部保障243.12.2 外部救援253.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253.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263.15应急培训计划273.16演练计划293.16.1演练准备、范围与演练组织293.16.2演练内容29四、附件33一、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确保全椒县自来水厂的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全椒县自来水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编制依据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8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1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1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2.2 文件依据1全椒县自来水厂安全评价报告2全椒县自来水厂相关技术资料2.3 术语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三、编制内容3.1基本情况3.1.1 企业概况 安徽省全椒县自来水厂位于全椒县城(襄河镇)南屏山麓,北距滁州市20公里、西距合肥市100公里、东距南京市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一水厂始建于一九八二年,占地面积约165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花园式工厂。日供水能力由建厂初期的2500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0000立方米。现有职工264人(其中:退休职工41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30多名。一水厂资产总额1776万元。供水普及率为90%,直径100毫米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网总长度达近100公里。管材主要有砼管、铸铁管、钢管、PVC管,球铁管、玻璃钢管等。由于老城区管网建设较早,管网存在着管径偏小,老化严重,漏损较大,水量水压难以保证等难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亦给自来水厂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的工业园区崛起以及宁西和京-沪高铁全椒站的建设以及私营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全椒的县城用水量将会明显上升。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要。全椒县政府1997年开始筹划建设二水厂,1999年完成项目工程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近期5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0万立方米/日,工程计划预算总投资为8541.35万元。二水厂总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其中净水厂占地42000左右,取水厂占地8000左右。净水厂区位于县城北部。取水泵房建在距县城23公里的黄栗树水库库区,沿途采用直径800和1000毫米砼管道输送源水。该项目工程于2007年正式实现通水。二水厂的建成,将大大抬升城市供水能力和品位,是全椒县城市供水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生产所用的消毒剂是氯气,氯气属于危险化学物品,氯气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爆炸、人员中毒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3.1.2 平面布置、周边道路及气象状况 厂区分生产区(加药间、加氯间)、制水构筑物、中控室、化验室等区域。厂前道路与全谭路相接,交通便利,道路顺畅。企业周边环境图见附件(附:图1周边环境及道路交通)全椒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热同季。(1)气温年平均温度:15.1 最冷月平均温度:1最热月平均温度:28.0极端最高温度:41.3极端最低温度:-19.4(2)降雨年平均降雨量:934.1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59.5毫米(1956年)年最小降雨量:442.1毫米(1968年)日最大降雨量:216.7毫米连续降雨量最多天数:10天(1954年7月)(3)气压最高月平均气压:1025毫巴最低月平均气压:1003.3毫巴(4)湿度最大月相对湿度:79.9%最小月相对湿度:68.0%(5)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全年最小风频:西风历年平均风速:2.1米/秒月平均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19.5米/秒(6)其它最大积雪厚度:0.35米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1.05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2.1. 危险目标的确定 按使用功能区分,厂区内可划分为制水生产区(含加药间、加氯间)、中控室和化验室。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确定以下危险场所为我企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并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目标、2号目标、3号目标等,按预想事故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排列如下:1号目标:加氯间; 2号目标:化验室; 3号目标:变配电房根据危险目标发生事故部位、级别、可能波及的范围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加氯间在生产场所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有1只液氯钢瓶,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可知,构成了重大危险源。加氯间建筑高度7.5米,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存放最多3瓶液氯(3吨),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企业总平面布置及危险目标分布情况详细见:附图2. 3.2.2 危险特性生产过程使用和贮存的化学品多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所以任何每个危险目标都存在着中毒或化学灼伤等危险特性。液氯: 物化特性: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健康危害性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侵入途径:吸入。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人吸入LCLo: 500 ppm/5M。大鼠吸入LC50: 293 ppm/1H。小鼠吸入LC50: 137 ppm/1H。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 90mg/m3,可致剧咳;120180mg/m3, 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3时, 可造成致命损害;3000mg/m3时, 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中毒机理: 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 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 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 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 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用中毒模型计算后果分析可知,当充装量为1吨的1只液氯钢瓶发生破裂时,在半径31.5米范围内人吸入510分钟可致死;若按照吸入0.51h致重病的浓度0.00350.005/%计算,可得到的暴露区域半径为92.9米;若按照车间最高容许浓度1mg/m3计算,可得到有害气体暴露区域半径为446米。项目中存在充装量为1吨的液氯钢瓶的场所存在液氯钢瓶爆裂的危险性。结合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涉及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生产技术楼与液氯钢瓶的存贮点距离均大于30米,但均在92.9米范围内,因此在发生液氯钢瓶发生大量泄漏或爆裂时,生产厂区半径31.5米范围内的人员吸入510分钟可致死;在办公场所如生产技术楼的人员有中毒的可能性。本企业在使用液氯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氯设备,配备余氯吸收装置和泄氯报警装置,所选择的工艺为成熟工艺,项目在设立的同时通过了环境评价,正常情况下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主要工艺设备的主要危险特性见下表: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在各危险目标周围设置有消火拴、消火箱、防毒面具、氯气吸收装置、泄氯报警装置等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和个体防护设施。危险目标周围相应灭火、防护、抢救器材数量、分布情况如下:抢修器材配备表防护用品、器材配备表名称种类常用数备用数防毒面罩防毒面具与作业人数相同每10个操作工备3个防毒口罩与作业人数相同隔离式防毒面具送风隔离式面具与从事紧急作业人数相同(2具以上)隔离式氧气面具防护服橡胶或乙烯材料与作业人数相同防护手套与作业人数相同防护靴与作业人数相同工作服、手套、工作鞋防酸、碱与作业人数相同余氯吸收装置氯气液氯库4只探头生产装置区每台磅称处配探头一只泄氯报警装置碱液4个灭火设施配备表:序号器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摆放位置1消防栓地上式1车间2水龙带100120m车间3水枪(其中一只为雾状水)2车间4干粉灭火器MFZL22只变配电房5干粉灭火器MFZL22只发电机房6干粉灭火器MFZL24只生产技术楼3.4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3.4.1 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及设置应急救援机构由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企业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常设机构。其组成如下 组 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 组 员 消防队长生产科长 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 生产车间主任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需要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均为指挥部成员。现场总指挥 厂长(厂长不在时由副厂长担任)副总指挥 副厂长指挥部位置 办公室3.4.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制定和修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训练和演习;检查各项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发布和解除各项命令;负责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以及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妥善处理事故并总结经验教训。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职责总指挥: 负责指挥协调全企业的各类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救援的具体协调工作,遇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的职责。消防队长:在事故现场负责灭火、救护以及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等工作的指挥;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情况;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在事故现场负责设备抢修、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及水电供给等工作的指挥;生产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分析、事故处置工作的技术问题的解决; 车间主任: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3.4.3 应急救援专业队的组成和分工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见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表(见附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专业队。各专业队的组成及任务分工如下:消防队:队长:消防队长;担负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利用自备的各类消防设备对工厂内发生的火灾实施灭火和进行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流出以及扩散的活动。保安急救队: 队长: 专职安全员;1. 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2.当企业内灾害或事故发生时,负责维护出入企业的车辆及人员的秩序并禁止无关的外部人员 进入企业;还要负责协助对负伤者进行应急处置和运送。环境污染防止队: 队长: 生产科长;灾害或事故发生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或剧毒化学品向外流出和扩散。抢险抢修队: 队长: 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主要为1. 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 2. 设备抢修作业. 3. 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灾害发生时要留守在各自的岗位,对火星加以警戒防止火灾造成二次灾害;并及时切断电源和关停还在运转的机械设备。疏散引导班: 队长: 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紧急事态发生时,引导没有参与防灾对策组织活动的从业人员到安全场所疏散待命。医疗救护组: 队长:办公室主任;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进行防化防毒处理.注意: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培训,使其在发生化学品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3.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3.5.1 自动报警装置生产车间安装有毒气体探测器,一旦发生泄氯将会自动报警。为了作好事故的报警工作,我企业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建立合适的报警反应系统;各种通讯工具应加强日常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联络图和联络号码要置于明显位置,以便值班人员熟练掌握;对工人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包括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 3.5.2 通讯联络方式 联络组预先将各应变小组成员、厂外支持应变组织、各政府单位、医疗咨询等联系电话收集制成表格置于明显场所,便于紧急联系。依指挥官命令或紧急通报程序判定紧急通报与通报对象(1、内部紧急情况下外界求援联系。2、向上级及有关机关通报)。紧急联络电话除紧急事故联系外,应保持畅通,无线电对讲机应保持可用状态,防止公用系统失效,电话无法联系。1、内部联络: 通常早8:0017:00: 发现危险并判断需要紧急援助时,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当班班长或车间主任或生产科长报警。通常17:00次日早8:00以及休息日: 发现危险并判断需要紧急援助时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当班班长报警。当班班长立刻向生产科长或总经理报警。若事态处于非常紧急时可拨打火警电话或急救中心电话,请求外部消防队或急救中心给予紧急援助。无论在任何时间,车间主任或生产部长接到事故报警后,都必须立刻向总经理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内部联系电话:组成姓名企业职务联系电话组长厂长副组长副厂长组员消防队长组员生产科长组员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组员生产车间主任2、外部联络外部的通讯联络主要依靠电话系统。和外部机构的联系除必须立即联系外,应由厂长指定专人进行。但在休息日或通常17:00次日早8:00的时间段,现场负责人可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直接拨打外部求援报警电话,以求迅速得到外部救援。在事故处理过程,为保证能向所有机构提供一致的信息和便于保留联系记录,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指定专人与政府有关机构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外部救援力量及联系电话:序号外部组织机构联系电话1全椒县消防队火警1192全椒县急救中心1203全椒县报警中心1104全椒县安监局5全椒县疾病控制中心7全椒县环保局8全椒县人民医院3.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别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3.6.1 火灾事故的处置 有火灾发生时,确认起火点的情况后要迅速联络有关人员,消防队开始灭火行动。发现火灾并正确判断经初期灭火活动一般就可以将火扑灭,且着火点与附近的灭火器之间有报警装置时,要先按响报警铃,再拿灭火器实施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