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主管品质意识培训.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77112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主管品质意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品质主管品质意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品质主管品质意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uality Satisfy 深圳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华通大厦907室邮政编码 518008HTTP WWW QS100 COME MAIL qs100 TEL 0755 255856892593626325936264FAX 0755 25585769 东莞德信诚相关培训课程 Q05TS16949五大工具实战训练 五大工具培训 Q06APQP CP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Q07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 DFMEA培训 Q08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Q09MSA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Q10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 SPC训练 Q11CPK制程能力分析与SPC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Q12QC七大手法与SPC实战训练班 QC7 SPC培训 Q03品质工程师 QE质量工程师 实务培训班Q02品质主管训练营 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杰出品质检验员QC培训班Q13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 旧QC7培训 Q14新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新QC7培训 适 合 的 品管体系 立 创 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变化的 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其实从公司一开张就存在了 只是结构和形式简单一点罢了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 问题 矛盾逐渐增多 这时就需要及时地导入先进的管理机制 以适应新的实际需要 比如 眼下最时髦 也是最普遍的ISO9001 2000国际标准认证等 它是适合于公司规范化管理的最基本的标准 至于公司选择什么样的品质管理体系那是要以制约公司的关联状况因素来决定的 这些因素包括 1什么样的品质管理体系最适合 生产的规模 产品的类别 人员的素质 顾客的要求 行业要求 政府的法律 法规要求 国家 地区的商贸交流要求 以电子企业为例 实施ISO9001 2000品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似乎已经成了必须要做的事 因为如果没有取得该项认证的话跟你合作的人 于你做生意的人会有限制 企业因此会得不到品质信任 在取得该项认证后 紧接着就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尤其是欧洲 日本的一些企业很重视这一点 你要与他们打交道不搞此项认证是不行的 选择并实施了合适的品质管理体系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如果有认证的要求 就必须要取得要求认可的相关认证 但是 认证的成功并意味着公司已经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方面大功告成 而仅仅只是开始 1 2权威的行业标准体系 行业标准一般说来要比普通的品管标准严格一些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行业的专业深度和特殊要求 行业标准的流行趋势目前是以地区性为主的 因为行业特色与地方区域的关联性比较大 相关要求也不太一样 但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多 行业标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也正在一步步走向国际化 行业标准的权威也就是它的狭隘性 认可此行业标准的地区对于同类的彼行业标准不承认 比如QS9000是美国的汽车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但在欧洲不怎么认可 欧洲认可的是VDA6 1 EAQF等 目前流行的行业标准有以下类别 QS9000美国汽车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VDA6 1德国汽车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EAQF法国汽车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AVSQ意大利汽车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GSP GMP药业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TL9000通信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EN4600欧洲医疗器械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HACCP食品行业品质管理标准 1 3强制的国家 地区标准体系 为了确保企业的生活 工作的等不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某些地区或国家队某些行业作出了强制性体系标准认证的规定 这类企业达不到这些认证时将被限制或者不得开展相关活动 这些标准主要有 SA8000社会安全 卫生责任标准 OHSAS1800劳动保护管理体系 2让品管体系发挥威力 构成品管体系的要素是 体系化制度文件化 管理构架标准化 运作方式程序化 品管体系的威力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实验的 这里的威力不是指权利 而是这种方法的作用 品管体系的作用 体系制度 管理构架 运作方式 生产过程实现三化 文件化 标准化 程序化 产品质量有保证 品管体系威力大 2 1用于管理有效力 现在的企业建立的品管体系一般是与IS0国际标准化系列标准一致或相类似的标准体系 它对于管理的效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公众的认可性 只要有证据证明其符合某个标准 那么大家都认可 管理的权威性 按标准条列进行 没有任何疑问 行业的共同性 大家都是按相同的标准管理 相同面自然很多 可以相互借鉴 参考 比较 管理的效力 品管体系的组织结构基本就是公司的组织结构 这个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过程中已经实施 本文只是针对品管体系的小组结构进行策划 随着公司的规模 生产的复杂度 产品的销售区域等情况的不同 品管体系小组的设置状况亦不同 但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独立型结构 归口管理型结构 3 1独立型结构 灵活自如这种类型的结构一般适用于规模比较大 生产较复杂 顾客要求产品的认证情况比较繁多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 QST 品质体系小组 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她受总经理的直接领导 对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全盘负责 她的典型结构如下 3策划品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3 1 1独立型QST的结构 总经理 品管部 其他部门 QST 主管 文员 文控组 审核组 标准管理组 运作督导组 档案管理组 3 1 2独立型结构下QST的分工 文控组 审核组 文员 运作督导组 标准管理组 主管 处理所有与公司关联的审核事务 包括内部审核 第2方案 第3方案审核的等 文件与资料的受控管理 包括对公司的全部文件进行控制 发行 修订 追踪 回收 作废等关联事物的管理和执行 负责管理公司的各种标准文件 包括公司标准 顾客要求 来自外部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和行业规范等 随时检讨 监督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情况 确保各种标准 规定和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负责管理公司的各种需要保存的文件 包括对文件建档 贮存和保管 查阅 追溯性要求等 QST的日常性事务初步管理 并协助主管完成必要的工作 负责与关联部门联络 公司的管理者代表 部门的事务决裁者 全面主导公司品质管理体系的运作 档案管理组 独立型结构下QST的组成人员一般达到10人左右时 就可以实现部门的行业正常和谐的运转 当然 具体的配置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人员的多与少并不能代表业务分担的量 合理划分才是根本 在独立型结构下QST的主管就是管理者代表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灵活自如 推动力强 使得QST具有专职和专业的部门素质水准 其工作效果相对高超 这时的内审员一般是专职的审核人员 3 2归口管理型结构 稳健和谐这种类型的结构一般适用与规模比较小 生产比较简单 顾客要求产品的认证情况比较一般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 QST归口与某一个部门 比如行政部 品管部等 一般属于后者的偏多一点 这时QST受某个部门的领导 对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起监督作用 她的典型结构如下 归口型QST的结构 总经理 市场部 品管部 工程技术部 其他部门 QST主任 IQC QA QC 文控标准组 审核督导组 档案管理组 归口型结构中QST到底归口于哪个部门是比较重要的和需要谨慎处理的 当归口到行政部时就好像脱离了生产环境而在纸上谈兵 当归口于品管部时又觉得只是一个办事机构而已 在归口型结构下品管部主管就是管理代表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稳健和谐 推动力作用兼顾 比较经济实惠 这时QST的内审员可以是各部门的管理者或工程师兼职的人员 在有的公司 QST的人员甚至可以简单到只剩QST主任一人 其他的职能均由兼职人员担当 品质管理体系审核是指基于抽样的方法对组织品质管理体系的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所做的系统的 独立的检查 检查其是否符合标准或计划的安排 以及这些安排是否到有效执行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 审核的类型 品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 内部审核时公司自我进行检讨性审核 也叫第一方审核 通常由组织内部的有关授权人员在管理者代表指示下有计划地进行 目的是检讨组织QMS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外部审核按审核要求又可分为顾客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顾客审核又叫第二份审核 是组织的顾客或其委托的代理人所进行的旨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一般是由与组织和顾客无商业或利益关系的机构依据一定标准进行的审核 如认证机构审核等 这种审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证实组织的QMS符合某种标准 并谋求取得相应的认证和证书 4审核不仅仅是监督 审核的种类 体系审核 产品审核 过程审核 审核 内部审核 外部审核 定期内部审核 定期内部审核 定期内部审核 定期内部审核 2 审核的作用 审核的第一作用是监督 即监察和督导企业对标准的执行 但实际上审核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比如下面的内容 审核是一个改进的契机 因为审核 人们会尽量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审核是一种动力 有些事情并没有完全解决 但是因为审核的驱动 人们会把它做完 审核会识别错误认识 有些平时习以为常的错误 因为在审核时发现了 所以才得以改正 审核时一种学习 有些新的理念 方法人们是通过审核学到的 4 1定期内审 组织按计划实施的内部审查就是定期内审 这个计划一般是年度计划 在年度计划的框架内到临近实施审核时又安排一个实施计划 以安排实施审核的日程 审核计划的组成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1 审核实施计划3 审核实施计划4 审核实施计划2 4 1 1内部审核的目的 组织在建立品质管理系后 为了维持和查证其有效性以及效果 必须坚持实行内部审核 为此 内部审核应具有如下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稽核 识别不符合项 为持续改进寻求机会 测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果 获取现有要求得到满足的证据 获取卓越业绩的证据 供管理者承认和激励组织内人员 4 1 2内部审核的任务 为达成内部审核的目的 组织在实施内部审核时要完成如下任务 确认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相关标准的全部内容 寻找标准得到执行的客观依据和结果 为登录而进行自我检讨时对符合要求的结果进行识别 寻找验证和维持质量体系有效性和持续性改善的措施依据 当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变化时确认变化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 1 3内部审核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有效和高效的内部审核过程 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强项和弱项 内部审核过程作为独立的工具 可使组织获取现有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客观证据 管理者对内部审核结果作出的反应直接关系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以及效果 灵活的策划内部审核并制定计划 适时调整审核重点 有利于使审核取得更大的成效 当然更有利于组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虽然是组织内部实施的自我审核 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内部的效果其实也在于审核的本身 有的公司在内审时总是抹不开面子 点到问题而不暴露 这样的审核会越进行越无效 所以 要使审核发生作用 首先得从审核的方式上 审核事务的处理上做硬一点 内审也要正正规规地做 4 1 4内部审核实施流程 制定审核计划 1 通知被审部门 拟定审核小组 开始实施审核 召开审核会议 召开首次会议 实施文件现场审核 识别不符合项目 2 5 6 7 8 4 3 年度审核计划审核实施计划 提前1周时间 选派审核员制定审核组长 了解审核日常明确任务分工 光临审核场所 审方和被审方会谈澄清问题 检查 确认寻找证据 重大 轻微 观察 建立审核结论报告 9 召开末次会议 要求采取对策 审核结案 对策措施追踪验证 10 13 12 11 汇总审核结果 宣布审核结果 改进 确认改进效果 1 制定审核计划 按制定的内部审核程序编制审核计划 包括年度审核计划每一次具体审核的计划 年度审核计划要包括规划的审核频次 日期 审核范围或部门 具体的每次审核计划要包括审核目的 范围 审核对象 日程安排 审核组人员等 2 通知被审部门 一旦审核计划制定和发行 就必须要按规定执行 一般应按审核实施日期不少于一周的时间提前通知被审核部门 被审核部门接到通知后要根据计划和日程妥善安排工作 如审核场地 陪同人员 事务联络等 完成 总结并评价 3 拟定审核小组 由管理者代表拟定审核小组组成结构 如审核员的量 赋予资格和权限 任命审核组长和宣布注意事项等 具体的要求如下 赋予资格的内审员应具备适当的受教育水平 经验 专业能力 沟通技巧 熟练程度且与安排的审核活动无直接业务关联 在审核员中指定一名审核组长 负责审核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审核组长除具备审核员的水准外还要具备管理和协调审核的技能和经验 确定审核小组的人数 安排最合理的人员天数和审核日程 要注意审核日程应覆盖所有的班次 包括夜班 4 召开审前会议 此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在审核开始前召开 会议要确定审核分工 联络方法 注意事项等 并明确审核要求 分发审核依据 如检查表等 到各审核人 5 开始实施审核 在审核组长的带领下去被审核的部门或现场 6 召开首次会议 此会议室审核方和被受审方的见面会议 会议宜简单亲切 内容包括 双方人员相互介绍 审核方关于审核事项说明 受审方关于相关安排和注意事项说明 7 实施文件和现场审核 审核程序文件是否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 是否有执行的证据 现场是否按规定的要求作业等 随机抽样进行稽核并记录 8 识别不符合项目 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须当场指出 并取得陪审人认可 9 建立审核结论报告 区别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的性质 确定属于重大的 一般的和观察的类别 并据此建立审核结论 写成报告 10 召开末次会议 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双方参加的末次会议 宣布审核结果 11 要求采取对策 审核方要求被审核方就有关不合格项目采取书面对策措施 承诺实施的期限 审核方宣布审核结束后 道别 12 对策措施追踪验证 审核方在适当的时间对受审方的对策措施进行多种方式的验证 以确认实施了有效的对策措施 13 审核结案 在验证对策措施有效实施后结束该次内部审核并结案 14 建立总结报告 管理者代表将一定时期的内部审核结果进行总结 建立报告 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进行评价 4 2不定期内审 不定期内审的方式与定期内审完全一样 只是定期审核时按计划进行 而不定期审核是按审核的必要时机临时决定执行 1 不定期内部审核的批准 不定期内部审核的起因很多 但最终实施审核的批准权属于公司的QMS 品管管理体系 管理者代表 2 不定期内部审核的时机 在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不定期内部审核 MS新建立或发生重大变动时 发生重大品质问题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不满或高层管理者指定时 顾客或第3方审查前 3 不定期内部审核实施流程 不定期内审流程图 决定实施内部审核 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通知被审核的部门 以下步骤与定期内审相同 由管理者代表临时作出决定 依据有关要求针对性地制定 提前3天通知关联部门 4 3第二方外审 第二方审核包括对供方的审核和来自顾客的审核 这种审核通常是为了达到审核方的某种目的而进行的 所以 其审核的形式也是千差万别 但一般第二方审核都会提供一定的审核项目清单或审核检查表 让被审方参考和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流程图 接受 传达审核信息 商定审核实施日程 决定实施审核 分发审核检查表到各部门 接受顾客的审核 供应商审核参见本书第2章 QST通报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需要实施预先内部审核 各部门进行关联事项充分准备 审查问题点改善 迎接顾客审查 不定期内审 YES 审核的日期 审核表 4 4第三方外审 1 第三方审核一般是组织因某种需要而邀请外部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 其目的是 证明组织的QMS符合ISO9001 2000国际标准或其他标准的要求 认证合格时注册并颁发相应的证书 2 第三方审核实施的流程 组织会因顾客 相关方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等因素决定实施认证 上图是一个完整的实施认证流程图 可以参考 当然 不同的认证公司会有不同的进行方式 但大致情况是一样的 3 第三方审核其他事项 认证时间 组织从开始申请认证到领到证书的时间一般是3 8个月 实际的时间则因组织的规模 产品 人员素质 QMS状态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同 其中申请时间一般为1周 培训推广时间为1 3个月 文件审核时间为1个月 文件审核后约1个月开始正式审核 正审核各后1个月可以拿到证书 当然 时间是大概的 变数很多 很难说准 认证费用 组织所要花费的认证费用也因组织的规模 产品 人员素质 QMS状态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费用一般包括 申请费 文件审核费 预审费 现场审核费 注册费 证书费 年度维持管理费 监督审核费和更新审核费等 不同的认证公司收费也不相同 有些公司免去了申请费 注册费 证书费 年维持管理费等 有些公司则全收 费用一般以实施审核的多少 人日 的数量计算 人 指的是参与审核的审核员人数 不包括观察员 实习员等 日 指的是实施审核所进行的天数 一般情况下的人日费用是 RMB3000 8000元 本土的认证公司会便宜点 外来的认证公司会贵一点 土洋结合的则居中 假如像普通的1000人左右的电子厂 整个认证费用现以5万 12万元考虑可能差不多 审核时一种手段 对于审核结果必须作出正确的反应才是适合的做法 如果不了了之的话 那等于浪费了时间 审核结果是审核报告中的审核结论 及时处理时指要按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关的要求 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 将内部审核结果报告到管理评审会议上 每遇到一次评审就要报告本次管理评审范围之内的所有内审结果 2 轻不合格事项 轻不合格事项是指审核中发现的某些孤立的 轻微的错误 虽然不符合要求 但影响仅仅反映在局部 发生的轻不合格事项要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对策 应在审核结束的三周时间内完成 5要及时处理审查结果 3 重不合格事项 重不合格事项时指审核中发现的如下事项 QMS缺失事项 导致QMS有效性受影响的事项 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造成危害性的项 许多轻微的不合格组合而导致严重不合格 发生的重不合格事项要针对体系实施全面的检讨 纠正和改善措施 制定对策 并应在审核结束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必要时再次实施内部审查 用以验证对策对的结果 4 观察事项 观察事项时指审核中发现的如下事项 虽然不构成不合格 但需要加强和改善的事项 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建议 有利于增加满足顾客的方法 发生的观察事项依然要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对策 并在审核结束的三周时间内实施 5 1不合格事项处理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项应根据具体不合格的性质作出纠正预防对策措施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审核的过程好比看病一样 审核员的角色就是医生 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项相当于诊断出的疾病 而审核后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就是处方和用药 所以 整个审核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最后一项所采取的措施 它是决定整个审核过程有效性的关键 内部审核的过程与医生看病的过程比较 5 2观察事项处理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观察事项也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性质作出相应的纠正预防对策措施或改善方案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观察事项的作用就好比是保健医生给出的劝告 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保持机体更强健 更具有活力 积极处理观察事项的作用 观察事项 改变方法 采用最优秀方案 采纳建议 改善 完善 纠正偏差 完全符合标准 对于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单应采取如下的方法完成 分析原因 要找到真正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让别人看了以后不会产生疑问或需要再发问 采取临时措施 这是应急的处理方案 永久对策 这是针对分析出来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方案 要注意的是这种措施的结果硬是持续性的 可以确保类似的问题不会再重复出现 结果验证 确保所采取的措施不是空话 已经得到实施 效果确认 确认所采取措施的远期效果 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单的实施方法可以参考如下的指引案例 企业为了提高效益 获取利润 必须要实施持续不断的改进措施 以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最大限度的少投入 多产出 低消耗 高满足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造就的真理 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 不进步或进步缓慢其实等于倒退 因此 企业要想方设法的改进 加速自我完善 如果避开策略性的改进措施不谈 那么 企业在生产中实现持续改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尽可能多地采取防措施 以减少低或消除制程风险 尽力满足顾客 妥善 圆满处理顾客抱怨 建立实现持续改进的机制 比如大力推广QCC活动 实现全员参与品质改进 没有改进就没有效益 没有效益就没有利润 没有利润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意义 所以 企业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 必须持续不断地改进自己 6企业永远的追求 持续改进 6 1预防措施防隐患 还记得傻瓜照相机吗 这个机子傻瓜都会用 因为它用错了没有任何后果 并且能自动纠错 那你用的话还能有什么差错吗 这种自动防措施的道理同样适合于搞生产制程 因为由人操作的过程总会有一些差错 而当制程可以自动防止这些错误时就将错误的风险转化为零 所以 要采取措施 预防隐患 6 1 1自动防错PCB机板本应该由A方向插入 但如果由于某种失误从其他方式试图插入时 制程的设置会确保它插不进去 而且还会自动纠正成正确的方向 然后插进去 6 1 2设置防错 指的是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产生错误 这些措施包括清楚地识别可能发生错误的因素以及一步防止其形成不良所采用措施的方法 如在PCBA生产流水线的调试工位上加一个止动条 以保证所有的PCBA都能够得到调试后通过手工传递才可以流到下一工序 从而防止发生漏洞 6 1 3防误指的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操作或动作失误 这些措施应避免因错误操作或其他过失而生产不良 如PCBA用的元件切脚机上加装红外线检测装置 当刀片的高度位置出现不符合切脚标准的要求时该机会自动关机 从而防止切脚失误导致的不良 再如制作便利的JIG 工具等 以防止作业失误 防错与防误的措施应在过程 设备 工装 设施等的策划中予以适当规定并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用 以消除误操作的风险 6 1 4不良事项纠正措施过程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 针对纠正措施的要求 应该如下七个方面去实施和要求 问题 描述问题 不合格 阐述问题的真相 从 5W2H 的角度去考虑 纠正 临时措施和生效日期 应处理措施 目的是防止问题点的事态扩大 分析 识别根本原因 针对问题彻底分析 查明根本原因 措施 永久性措施和生效日期 依据根本原因建立永久对策措施 验证 验证有效性 在一段时间 应该不是太长 后验证对策的效果 实施 控制 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 巩固效果 预防 预防将来再出现的措施 采取一定的方法 识别类似的潜在隐患 防止再出现 要制定优先化的措施计划 以持续改进那些已表明稳定的过程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如果过程还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也属于纠正措施 并不是持续改进 6 2圆满处理顾客抱怨 有关顾客对你的抱怨应该是你改进的机会 不管这种抱怨出于任何目的 记得听别人说过这样的事例 说是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商业公司 他们立了这样一个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第1条 顾客永远是对的 第2条 如果顾客错了 请参照第1条 第3条 如果前两条都错了 我们建议您辞职 XYZ商业公司制定 我也没有去美国看过 因此 不能肯定是否真的的存在 但不论在与否 这种观点的意义是值得借鉴的 可以说 它给我们圆满地处理顾客抱怨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 做顾客满意的事情 做正确的事情 把事情做得让顾客满意 把事情做对 不做无功效的事情 不做留有疑问的事情 不满足于现状 不为做事情而做事情 顾客抱怨的处理流程 开始 接受顾客抱怨 分类并区分责任别 将顾客抱怨指定到部门 召集会议讨论抱怨 分派任务 实施七步纠正措施过程 批准 回复抱怨处理结果顾客 文件化处理 结束 确定结果 呈交管理层 YES NO 6 3推广QCC 品管圈 全员搞品质 6 3 1QCC是什么QCC QUALITYCONTROLCIRATE品质管理圈 品管圈又叫品质圈或品质小组 它是自发形成的一种 民间 组织 就像曾经流行的英语角一样 但凡在品管工作方面有一定成效的工业企业 因为热忠于品质的人多 就一定会有品管圈存在 品管圈是由几个 5 10 与某一议题相关的人员以自愿员的数目不宜太多 但应选出一位圈长 当然 这个圈长可以轮流做 成员以来来自同一部门为好 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第一手的数据 对问题的本质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彼此之间的沟通也容易些 他们的决议往往是他们所在部门的上司进行决策的根本依据 当一个公司有很多品管圈时就会有下面的作用 对公司方面的持续改进具有试探和基础的作用 可以更充分地显示人性和创立生机活泼的工作环境 增强主观能动性 引发潜力爆发和自发性 6 3 2QCC的工作方法 1 5W1H方法 品管圈开展质量活动时 为了能准时而生动的描述某一问题的本质 便于在分析和解决时不至于因阐述不明而造成偏题 失误 证据缺乏 或思路的参照不同而形成处理措施达不到共同目标 处理结果不到位等情况 那么很有必要 5W1H 的角度开始我们的工作 详细的5W1H包括如下的内容 WHAT 何事 指事情的内容是什么 要抓住实质 WHEN 何时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发生了多长时间 主要强调时间因素 WHERE 何地 事情发生的场所在哪里 有无变动和转移 是否针对了具体的环境和当时的状态 WHO 何人 与事情相关的人 包括责任者 目击者 协同者等 WHY 为何 了解形成事情的真正原因 去除假象 并考虑为什么会这样 HOW 如何 事情当前的状况怎样 有无继续发展的可能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需采取哪些措施并制定对策 组织在做品管问题分析时能否很好地运用5W1H的方法对于品管成效是很关键的 因为它可以全面地概括事情的起因 从事情的方方面面着手进行分析 完全彻底的关联品管过程各阶段的结果 如果再把石川馨博士的 鱼骨图 与5W1H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实上 组织内的工作任务往往是由好几个部门协同而完成的 如果就某一部门的某一分支任务需要其他部门支援时 该部门则需要先发出其需求的意愿 但如果该部门没有按5W1H的方法表达出清楚明白的思想 则其他部门在实施支援行动时就有可能产生误会或欠缺 从而导致协作力不佳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里 由于交通的繁荣和流动增多 组织内一般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他们的思维 习惯 交流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那么形成上述情况的可能性就会大 这就更显得实施和贯彻5W1H方法的必要了 2 PDCA手法 PDCA手法是品管圈内的通过手法 每个圈员都必须要会用 如果由圈长引导在品管圈内形成PDCA的循环群时 这个品管圈将是充满活力的 PDCA手法的详细内容在前面已有介绍 请参考 6 3 3QCC特色常言说得好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以自然方式凝结而成的QCC正是这种特性分明的群体 QCC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圈名 名如其人 如 聚仙阁 大拖拉机 瀛海时空 飘 穿山甲 拓荒先锋 等 一个惟妙惟肖的名字令人顿生向往 浮想联翩 但是要注意 圈名应是大家认可的 比较喜爱和感到自豪的 工作作风 如霹雳式 柔韧式 推理式 创造式等 工作类别 针对某些专门项目或特色项目 总是在这方面有成就 人员风格 到底是怎样的一组人员 6 3 4QCC开展工作的方式 QCC的工作一般是在业余展开 所以他的工作方式也是多变的 但一般是以讨论会的方式进行 会议的形式有 例会式 如果规定每周二的晚上进行 全体人员参加 专题式 由成员提议 圈长决定进行 人员自愿参加 QCC工作流程 发现并确立工作议题 分头调查 分析研究 交流沟通 制定对策 检讨措施 形成方案 发布 追踪效果 总结 6 3 5QCC的意义 人们生活的主题是以工作为主线的 它的因素所占时间比例约为50 有的人就算已经下班 但头脑里仍然是工作 如 思考 电话等 所以 勾起工作的情结对于人的生活具有无尽的意义 而QCC的存在正是为它提供了一个能动的舞台 QCC的存在可以磁石般地吸引人 引发思维风暴 积聚智慧 QCC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习惯 使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人的心态 行为 习惯 个性 命运等都会因参与QCC而有改变 QCC不是信仰 但具有与信仰一样的作用 ISO9001 2000标准第5 6 1条款规定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这个规定包含的意思如下 管理评审需要在最高管理者的主导下进行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评审必须要包含有关要求的内容 管理评审其实就是品质体系定期检讨会 因为这个会议的作用巨大 所以要求必须由最高管理者主导 目的是达到说了就算数的效果 但是 策划 安排 布置管理评审会议的工作却不是最高管理者要做的 这个工作应由品管部的QST小组一手完成 然后 把结果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QST根据批准的内容做好会前的全盘的准备工作 以确保评审会议顺利召开 7来自高层的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进行过程 最高管理者主导 QST筹备 定期进行 检讨品质体系 各部门主管人员参加评审 输出改进要求 形成评审决议 管理评审会议 7 1策划管理评审会议 策划管理评审会议的过程就是执行程序文件的过程 所以 要使管理评审会议进行的效果好 就要先制定好适合的管理评审程序文件 7 1 1制定管理评审程序文件制定管理评审程序文件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根据公司的业务运作水准和管理因素规定评审的频次 评审要包含规定的要求的相关内容 明确评审会议的责任和担当 规定改进措施的执行方法和要求 只有制定出有效的文件规定 然后按规定去执行 才可以把管理评审工作做好 进而把管理评审会议开好 实现让它真正对改进过程具有促进的作用 7 1 2策划管理评审会议的过程 选定举行日期 拟订参会人员名单 规划评审项目 检讨上回要求事项 准备会议期间的用具 发行召开会议的邀请 依据程序文件规定和工作实际情况选定 依据程序文件规定和工作实际情况规划 针对实际执行过程检查 验证并总结 包括各项目的担当管理人 包括 设备 设施 文件 常用品等 如有必要时发行 一般口头通知即可 与您一同创造贵公司发展史上的奇迹 德信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