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6487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D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0分)1. (1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空气、天然气、水蒸气B . 能置换出酸中氢的金属:铝、铁、汞C . 氧化物:水、酒精、干冰D . 磷单质:红磷、白磷2. (1分)某同学到医院检查身体后,医生建议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请判断医生让她主要补充的营养素是( ) A . 糖类B . 蛋白质C . 油脂D . 维生素3. (1分)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了B . 缉毒犬能发现毒贩,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 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D .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他们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4. (1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 产生发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特征C .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D . 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5. (1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C . 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黑色沉淀D . 粗盐提纯实验中,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6. (1分)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 . 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 . 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 . 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 . 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7. (1分)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B . 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C .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D . 米粉和奶粉滴加碘水,观察是否变蓝8. (1分)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C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D . 向盛有一定量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9. (1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 . 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B .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C . 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D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10.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 . 碱与盐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一定要有沉淀C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 . 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和电子,而离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3题;共10分)11. (4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生活中蕴藏科学,留心处皆学问。请选用合适物质填空(选序号): ANa2CO3 BCO2 CNaCl DC6H12O6 E. Ca(OH)2 F. KNO3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_;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_;用来提取海水中的镁_;人体血糖含量的“糖”_;家庭常用的食物防腐剂_;农业上常用作复合肥 _;(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2个碳原子_; +2价的锌元素_; 2SO42-_; 2H2_。(3)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生活中鉴别纯棉与涤纶常用_方法。均衡膳食。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填字母序号)。A、蔬菜 B、牛奶 C、大米严禁吸烟。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性作用最大的有_(写名称)、尼古丁和焦油等。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你能闻到窗外的花香,是因为_。12. (2分)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采用生物发酵制得,可做医疗上的消毒剂和燃料的是_(写化学式)。 (2)皮蛋是大家喜欢的食品,但皮蛋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因而吃皮蛋时,要加点_(选填“米酒”“食盐”或“食醋”)以减少苦涩味,这是应用了_原理。 (3)若要测定清水江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_(填序号) A . 紫色石蕊溶液B . pH试纸C . 无色酚酞溶液(4)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原理是_。 13. (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 (2)在符号Fe3+、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上述变化、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变化中“ ”和“ ”的质量比为_。三、 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4题;共11分)14. (3分)走进微观世界: (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反应基本类型)。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填名称),保持生成物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化学式)。某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_。(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变化的现象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下列关于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写序号):A 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 分子变小了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交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参加反应 和 的质量比为_。15. (3分)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 (2)t2时,将等质量的b、c两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b溶液_mc溶液(填“”“”或“”)。 (3)t2时,将55g b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 (4)把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溶剂的质量只能变小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质的质量可能变大 D.溶液的质量必然改变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16. (2分)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三月莘县的街道上,出现了一排排“共享电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环保。 (1)所标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 (2)车架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填名称);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空气中的铝却比铁耐锈蚀的主要原因是_。 (3)为了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填序号) 稀盐酸MgSO4溶液、Fe、cuFeSO4溶液、Mg、CuMgSO4溶液、FeSO4溶液、Cu17. (3分)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1)从组成观点认识空气: 图1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写出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_,符号表达式为_.根据上图2、图3数据,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_。最终测得结果记录如下:P=0.79P0,P=P0 , 根据此数据,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药品是_(填“红磷”或“木炭”)。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答一条)。(2)用微粒观点认识空气: 如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 ”可表示的微粒是_(填名称).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能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是_(填标号)。(3)从环保视角认识空气:现在雾霾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的关联,下列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有_(填序号)。 A 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和水泥厂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C 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工作或学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8. (6.0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仅器的名称是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则待导管口有_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3)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水蒸气,C中放入的试剂是_(填名称)。 19. (6.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 (2)若用浓硫酸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同学们进行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实验操作】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肥皂液中(如图所示),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4)铁遇到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五、 计算题(6分) (共1题;共6分)20. (6分)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3题;共10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3-1、13-2、13-3、三、 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4题;共11分)14-1、14-2、15-1、15-2、15-3、15-4、16-1、16-2、16-3、17-1、17-2、17-3、四、 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8-1、18-2、18-3、18-4、19-1、19-2、19-3、19-4、五、 计算题(6分) (共1题;共6分)20-1、20-2、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