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6486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 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表是KCl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A . KCl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 80时,KCl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C . 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D . 2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2. (2分)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实验一: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B . 实验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C . 实验三: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 实验四:粗测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3. (2分)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B .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C .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D . 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 (2分)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B . 主要设备为电炉C . 主要原理为:3CO+Fe2O33CO2+2FeD . 主要产物为生铁5. (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6. (2分)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设计合理会得到预期的结果B . 探究结果需要反复实验验证C . 探究内容必须是大家发现并提出的问题D . 实验探究式唯一的有效途径7. (2分)杨桃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在潮汕地区广泛种植杨桃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越高,鲜果保存期越长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探究延长杨桃鲜果保存期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乙醇(米酒)处理杨桃鲜果,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下面分析哪项错误?( ) A . 该实验的人为变量是乙醇浓度B . 保存期最长的乙醇浓度是5%C . 保存期长短与乙醇浓度有关D . 乙醇浓度越高,则过氧化氢酶活性越高8. (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木材架空,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坐电梯离开C . 救火时,应该打开所有门窗D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9. (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 “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 “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 . “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10. (2分)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 . 熟石灰B . 石灰石C . 生石灰D . 碱石灰11. (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 . 乙是反应物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 (2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人么你的下列做法,没有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多吃鱼肉,少食果蔬 肉鱼蛋类,必须新鲜变质剩饭,喂养禽畜 “虫眼蔬菜”,放心食用 每日三餐,按时进食A . B . C . D . 13. (2分)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 蓄电池放电B . 风力发电C . 水力发电D . 太阳能发电14. (2分)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A .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 . 温度超过着火点C . 白磷的质量太小D . 白磷没与氧气接触15. (2分)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 )A . 熟石灰B . 硫酸钾 C . 过磷酸钙D . 氯化铵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6. (5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字母)A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_决定(4)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锂是制作手机电池的原料,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_ 17. (2分) 绣绣利用长柄 W 形玻璃管,完成了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1)燃烧条件的探究:在如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仪器,下同)中,向W 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 关闭活塞,然后将其放入 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发生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减小测量误差,待火焰熄灭后,等玻璃管_ , 再打开活塞。 18. (2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燃着的小木棒若将燃烧端朝上,往往木棒没燃尽就熄灭了,这主要是因为_;消防官兵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的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清除,其灭火的原理是_19. (2分)取一张水不易渗透的纸,将其折成图133所示的纸槽,用其盛装一定量的水,用小火在底部小心加热,不要让火焰碰到未接触水的纸边缘,(该实验应由老师指导完成,千万注意安全)观察水能否沸腾?_纸是否燃烧?_三、 探究题 (共3题;共21分)21. (6分)如图所示,某校同学进行的金属铜冶炼原理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填空查阅资料:Cu2(OH)2CO3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铜得到金属铜(1)实验中判断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的依据是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2)实验制备氢气时,应如何检验气密性_(3)制备的氢气必须检验纯度,还原氧化铜时必须通入氢气一段时间后才能加热,目的都是为了_还原氧化铜制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待黑色氧化铜粉末完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是为了防止_22. (7分)化学老师在和同学们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时,对教材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 (1)【实验与探究】在带凸起的双叉试管中,一边加入约1g的二氧化锰,试管口稍倾斜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小心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 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_,证明无氧气放出小心扭动双叉试管,使过氧化氢溶液倾入另一管中,再用带火星木条试验,木条立即复燃,并产生明亮的火焰证明有_放出(2)【交流与评价】甲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_,同学们经过讨论,他们先称量m克的二氧化锰,重新进行了上述实验,待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又向其中加入5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_,说明_,然后将剩余物质进行了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渣烘干称量,质量仍为_克,说明二氧化锰的_不变 同学们一致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3. (8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_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_ (任写一点)(4)SO2是形成_的主要物质(填“白色污染”或“酸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_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 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 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7分)24. (5分)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住房中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从大火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5. (2分)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_。(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6-1、17-1、17-2、18-1、19-1、三、 探究题 (共3题;共21分)20-1、20-2、20-3、21-1、21-2、22-1、22-2、22-3、22-4、22-5、22-6、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7分)23-1、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