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迪尔基地平台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6375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迪尔基地平台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斯迪尔基地平台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斯迪尔基地平台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摘要第一章 方案架构51.1 方案设计背景51.2 方案设计目标61.3 方案总体架构体系6第二章 斯迪尔公司发展环境分析72.1 斯迪尔平台发展概况72.2 企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92.2.1 政治环境(Political)92.2.2 经济环境(Economical)102.2.3 社会环境(Social)102.2.4 技术环境(Technical)112.3 企业微观环境SWOT分析122.3.1 优势(Strengths)122.3.2 劣势(Weakness)132.3.3 机遇(Opportunities)132.3.4 威胁(Threats)142.3.5 SO(扩张战略)142.3.6 WO(收缩战略)142.3.7 ST(防御战略)142.3.8 WT(防守战略)152.3.9 本节小结15第三章 基地建设163.1 网点选址163.1.1 物流网点发展现状163.1.2 选址的影响因素193.1.3 选址的原则及方法213.1.4 数据分析233.1.5 求解结果243.2 网点区域划分253.2.1 网点的相关数据整理253.2.2 聚类分析263.2.3 仓储网点的整合293.2.4 基于因次分析的网点选定313.3 物流园规划343.3.1 现状分析343.3.2 问题界定353.3.3 货物分析363.3.4 仓库布局393.3.5 盈利模式433.4 本章小结46第四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474.1 供应链金融现状分析474.1.1 仓单质押融资背景分析474.1.2 斯迪尔供应链金融风险因子分析494.2 斯迪尔供应链风险控制方向分析504.2.1 分析方法的确定504.2.2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504.2.3 风险控制选择的层次分析524.2.4 风险控制权重分析结果574.3 融资企业信用评级574.3.1 融资企业信用评级分析574.3.2 企业信用评级方法确定574.3.3 企业信用评级584.4 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控制624.4.1 融资企业风险控制624.4.2 交易模式风险控制634.4.3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654.5 本章小结65第五章 增值服务创新探索665.1 物流服务向增值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665.1.1 物流增值服务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665.1.2 物流增值服务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675.2 斯迪尔与物流增值服务685.2.1 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背景685.2.2 中安信成立与创新型物流增值服务695.3 增值服务创新计划715.3.1 针对斯迪尔增值服务的简单STP分析715.3.2 融资结构优化725.3.3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735.3.4 加强部门协作755.3.5 打造品牌经济765.4 本章小结76第六章 物流信息系统优化776.1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776.1.1 现状分析776.1.2 信息系统建设选择786.2 信息系统的建设786.2.1 管理业务调查786.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796.2.3 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806.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816.3 各层次子系统设计规划816.3.1 应用层子系统816.3.2 运营层子系统846.4 数据库设计876.4.1 数据库概念设计886.4.2 数据库逻辑设计896.5 本章小结89结束语90参考文献91方案附件92附件1 LINGO软件计算网点选址的具体流程92附件2 影响仓储网点选址的相关因素的权重分值调查问卷93附件3 专家评分对因次分析法所考虑主要因素赋权表94附件4 判断层次间各要素相对重要性问卷调查表95第一章 方案架构1.1 方案设计背景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成立于2003年,从传统到互联网,从期货到现货,如今的斯迪尔已是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后来斯迪尔作为中安信的核心,成为一个从物流开始的电商平台。2012年与国有上市企业淮矿物流重组后,斯迪尔凭借淮矿物流多年来从事供应链物流和仓储物流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丰厚资源,借助淮矿物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拥有的良好信用,与淮矿物流正共同打造专业化、标准化、多元化的大宗生产资料的现货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斯迪尔积极创新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在国内率先提出“平台+基地”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大宗商品的电商化,斯迪尔交易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斯迪尔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以大宗生产资料的现货交易为前提,通过“平台+基地”一体化运作,构建集生产企业、终端用户、物流商、金融单位和电商平台五位一体的共赢格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斯迪尔钢铁交易平台发展也面临诸多障碍。一、作为生产资料的电商而言,钢铁电商的整条产业链布局难度颇大。整条产业链的购买、销售、物流乃至支付等端口具有风险。而钢铁行业服务国计民生,整条产业链的端口都涉及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流量,风险控制的重要程度远在端口如何打通等诸多问题之上,现阶段各个端口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成熟的端口对接技术与风险控制的把握当前还不具有兼容性,导致钢铁电商难以获得与生活资料电商同步发展。二、斯迪尔平台资金不足,在物流监管仓库中,第三方仓库比重偏大且仓储方式大部分是以租赁的方式进行合作,自有仓库资源偏少,无法覆盖斯迪尔专场客户的销售网络。三、从销售网点和仓库网点分布来看,出现区域重合现象,网点布局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呈上升趋势。根据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得出可行解决方案。1.2 方案设计目标本方案是通过对所处环境的研究确定目标,推出“平台+基地”全流程监管下的在线结算和在线金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优化网点布局,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对仓库的控制力。提升物流金融增值服务的能力,完善物流信息系统,为整个平台的信息化提供保障,开拓新利润增长点。通过设定一系列的目标,使斯迪尔能够为行业目标客户群搭建交易结算、商品融资、电子网络、资金托管、信用管理、物流监管、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大宗商品行业提供一个真实、可靠、透明、便捷、共赢的在线交易服务,全面提升斯迪尔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期待此方案有助于斯迪尔公司的长远发展。1.3 方案总体架构体系本方案通过分析斯迪尔运营模式,找出阻碍其发展的问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方案总体框架体系及研究方法如图1-1所示。图1-1 方案总体架构第二章 斯迪尔公司发展环境分析在对斯迪尔公司现有发展问题进行优化控制之前,有必要对斯迪尔公司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找到其中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对不利因素加以优化,尽量达到趋利避害。本章将先对斯迪尔进行概况分析,然后分别用PEST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分别对斯迪尔公司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如图2-1所示。图2-1 斯迪尔发展环境分析图2.1 斯迪尔平台发展概况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斯迪尔”。在2003年12月,经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 成为中国第一批专业化第三方钢铁电子交易市场。2006年斯迪尔创新性引入“电子超市”模式,5月29日斯迪尔钢材电子超市正式运营。2012年11月16日,淮矿物流重组斯迪尔,成为斯迪尔的控股股东,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重组后的斯迪尔进行了全面转型,专注于大宗生产资料的现货电子交易领域。在专注于大宗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现今,斯迪尔主要经营范围拓展至:为钢材、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铁矿石、焦炭、铜矿砂、木材、建材、机械产品、电器产品、水泥及其制品、化工产品、电线电缆、劳动保护品、汽柴油、原油、润滑油、润滑脂经营者提供组织电子交易的市场管理服务;商务咨询。2013年,AMLS依托斯迪尔平台在行业内的先锋优势,创新性提出了“平台+基地”模式,如图2-2所示。图2-2 斯迪尔“平台+基地”模式斯迪尔成立至今获得多项殊荣,依托电商平台,2014年斯迪尔获得“在线供应链金融创新奖”和“2014年中国物流信息化优秀服务商”两项物流领域的大奖。但是斯迪尔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发展困惑。比如:如何构建合理的全国物流网络,能否利用物流园区完成节点布局?如何拓宽增值服务范围,让客户、服务方及平台获得双赢?如何挖掘平台上的大数据,并形成对平台有价值的信息?怎样有效实施供应链风险控制等等。2.2 企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宏观环境是指对企业及其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客观因素的总体,方案采取PEST分析方法对斯迪尔进行宏观分析,包括: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al)、社会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ical),如图2-3所示。图2-3 宏观环境PEST分析2.2.1 政治环境(Political)中国物流行业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对物流行业和电商行业的发展是有力保障。1、国家出台一些产业支持政策,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抓住战略机遇。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关监管工作也逐步展开和实施。这些新的变化有利于政府未来对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引导和推进,更有利于电子商务市场的长远发展。2、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发改委牵头组建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在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出台关于物流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加强物流监管、经一部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等方面对中国的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3、201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国务院第2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扶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大物流业、电子商务业迎来发展大好时机。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出台了一些涉及网络安全和因特网管理的法规,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2.2.2 经济环境(Economical)物流业和电商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现在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物流和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环境。1、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GDP增长速度达到7.7%,增长较明显。2、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处于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各国跨国企业大量融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国内的流通速度增加,给物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3、我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现代服务行业中,电子商务物流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为物流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4、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形势下,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益扩大。与此相适应,现代物流业连续10年以20%至30%的增速,在全球迅速发展。它不仅被普遍认为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企业“第三利润源”,同时,还与高科技、金融业一起,被人们称为“第三大朝阳产业”。2.2.3 社会环境(Social)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也促进物流和电商行业的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商平台,为斯迪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高速膨胀并且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时间要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3、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物流人才和电商人才增长速度较快,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发展。2.2.4 技术环境(Technical)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往往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发展动力。1、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呼唤着商品实物流通的配套发展,物流业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子商务送货的功能由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将成为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最集中、最广泛的供应者。2、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及自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库存控制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同时,广泛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标识技术,条码技术等,朝着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电子商务物流更大的提升空间,诸如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日益完善。4、我国电商业和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对我国电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已经成为了电商和物流大国。2.3 企业微观环境SWOT分析微观环境指微观营销环境,是直接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和因素,方案中采用SWOT分析法对斯迪尔进行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方法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及由四种基本因素的组合因素,如图2-4所示。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 “平台+基地”模式创新,并且日趋完善 斯迪尔平台经验丰富,在全国影响力较大 长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规模发展迅速劣势Weakness 交易产品单调,以钢材为主 仓库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网点分布不均 在监管货物的时候存在话语权不够的现象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对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 AMLS国有企业背景,融资方便 电商物流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SO战略 扩大交易种类,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增加网点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形象和影响力WO战略 优化现有的网点布局结构,稳定现有的市场份额 加强自身服务,加强与钢材企业的联系,实现共赢威胁Threats 竞争对手找钢网等电商的出现,瓜分市场份额 钢材市场不稳定,市场交易量波动较大 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转换和融合”的障碍ST战略 利用电商平台,紧紧抓住现有客户 明确企业定位,在电商物流中做出自己的特色 稳定提升公司的实力,逐步扩大竞争力WT战略 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公司稳定发展 进行风险控制,防止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 加强公司各部门的控制图2-4 斯迪尔SWOT环境分析2.3.1 优势(Strengths)1、上海斯迪尔积极进行自我突破,致力于推进中国钢铁电子商务,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站在构建流通体系和诚信体系的高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平台+基地”的大宗生产资料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了大宗型商品的电商化,依托斯迪尔搭建现货交易平台,以全流程管理为手段,围绕交易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仓储物流基地,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割无缝衔接的O2O电商运营模式。2、同时引入银行为参与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金融配套服务,在新模式的指引下,AMLS和斯迪尔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斯迪尔的日均交易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3、斯迪尔拥有将近10年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经验,是华东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之一。2.3.2 劣势(Weakness)1、在物流监管仓库中,第三方仓库比重偏大且仓储方式大部分是以租赁的方式进行合作,自有仓库资源偏少,无法覆盖斯迪尔专场客户的销售网络。2、对上游生产厂的原有客户关系网络依赖大,缺乏仓储资源选择与整合的话语权,造成监管工作极为困难,公司缺乏在“平台+基地”的全流程交割过程的主动权和控制力。3、从销售网点和仓库网点分布来看,出现区域重合现象,网点布局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呈上升趋势。2.3.3 机遇(Opportunities)1、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电子商务交易必然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电子交易市场规模巨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商物流的发展前景广阔。2、在中国电子商务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物流业得到飞跃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出现许多大型物流公司。3、一些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还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增值服务,通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综合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追求全面系统的综合效果。2.3.4 威胁(Threats)1、近年来,钢材电子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全新的流通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不断涌现,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增大,交易品种的逐渐增多,但从目前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运行状况看,产业供应链脱节成为当下电子交易规模扩大的一大“瓶颈”。2、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促使现代企业竞争从以往的企业间竞争转化成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金融产品以仓单质押为代表,高质押率带来风险管控压力,动态融资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3、在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抓住上游钢厂资源优势的同时,出现了另一个钢材电子商务平台“找钢网”,找钢网的交易量让斯迪尔了解了竞争对手的实力。4、社会对斯迪尔的认识更多是斯迪尔属于AMLS,斯迪尔业务与AMLS公司原有业务方面存在不独立,线上销售网络群相对狭小。2.3.5 SO(扩张战略)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运营、多元合作”的原则,为钢铁行业客户提供在线交易、资金、物流、加工、技术、信息全流程服务,与物流、加工、金融等配套服务相结合,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构建现代化钢铁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物流金融增值服务的能力,引领钢铁流通变革,提高钢铁流通效率,提升钢铁服务业水平,更好地集聚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用户群,把斯迪尔平台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钢材交易中心。2.3.6 WO(收缩战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把双刃剑,要充分把握机遇和挑战,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现有网点的布局速度保持平缓进行,优化各个地区的网点布局结构,减少物流成本,稳定市场份额,改革公司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优化人力资源,改进物流信息技术,完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适应多样化的物流配送需求的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营造更为庞大的客户群。2.3.7 ST(防御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外来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目标。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利用二维码、GPS、GIS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提高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着力提高斯迪尔电商平台的增值服务创新,强化与知名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具体库存管理和运输管理等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全面推进应用程序的应用,不断扩大平台的用户和流量,以此扩大企业的竞争实力。2.3.8 WT(防守战略)针对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一套不同的交易流程和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预警,控制风险。改进现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点布局,协调好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优化整合供应链中的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尽量控制物流成本,构建完善的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社会化的物流服务。2.3.9 本节小结通过对斯迪尔微观环境的SWOT分析,斯迪尔的发展状况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斯迪尔未来的长足发展。因此,现阶段斯迪尔应采用WT防守战略,不断完善自己,提供更加优质稳定的服务,从而为未来的发展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章 基地建设本章根据案例3和4对斯迪尔公司基地整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通过LINGO软件,求出仓储网点最优解,确定网点选址;其次通过SPSS软件和因次分析法,完成网点整合;最后通过ABC货物分类法和SLP系统布局设计,确定物流园规划。本章框架如图3-1所示。图3-1 本章方案框架图3.1 网点选址物流网络节点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枢纽,可以实现货物的集中分散以及整合运输功能,所以只有选择在合适的地方布局网点,做到与运输路径的有效结合,实现点线一体化、物流网络化,才是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必经之路。3.1.1 物流网点发展现状一、公司现状AMLS集团在2012年7月专门成立了仓储管理公司,主要目的是用来服务斯迪尔平台交易的业务。但是,仓储管理公司最初只有三处自有的仓储基地,无法覆盖斯迪尔专场客户(指入驻平台的钢厂)的销售网络,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仓储管理公司建立之初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符合全流程管理标准的斯迪尔仓储网点。然而,考虑到各个专场客户一开始都已经形成自身完善的仓储网络,为了迅速有效地实施监管、出货、配送等服务,同时不影响专场客户的销售。最后,公司高层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初期的仓储基地以利用专场客户原有仓储网点为主,通过最直接有效的租赁、合作经营模式,整合专场客户的生产仓库、销售网点(销售仓库),使之成为斯迪尔的物流网点。仓储公司发展历程如图3-2所示。图3-2 AMLS仓库发展历程2012年7月至9月,仓储管理公司陆续与上海申特及其生产厂仓库、销售地仓库签订仓储交割监管协议,逐步整合了华东、西南等地区16个仓库。协议主要约定了仓储管理公司作为监管方行使监管权利;仓库方须划定独立专属区域用于存放斯迪尔平台专场监管物资(上海申特物资),配合仓储管理公司的现场管理工作,并对监管物资的保管保养负责;监管货物出库必须通过上海申特(货权方)、仓储管理公司(监管方)共同盖章签字,仓库方可办理出库手续。2012年10月,仓储管理公司向申特专场华东地区8个监管仓库(其中1个为生产仓库、7个为销售仓库)派驻了16名监管员,开始了仓库的标准化建设。此后,仓储管理公司以同样方式整合了西钢、中钢专场的仓储资源,截止2014年4月,形成了遍布东北、华东、华南,包含26处仓库。AMLS仓库分布图如图3-3所示。图3-3 现有仓储基地布局二、问题界定1、布局不合理从当前销售和仓储网点分布来看,合肥百邦库和合肥05库同处合肥,距离仅30多公里,区域重合。而这两个网点交易交割量相对都较小,对于此类网点是否应该重新选址,或使用其他的仓储网点替代。2、资源未整合AMLS集团自有的三处物流园,主要从事钢材和煤炭等品种的贸易、储存以及运输等业务,AMLS现有14家分公司,与仓储管理公司是并列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业务交集。各个分公司沿长江黄金水道设置的仓库也尚未得到良好的资源整合。三、三处自有物流园:表3-1 AMLS自有物流园三处自由物流园如图3-4所示。图3-4 自有物流园的分布图3.1.2 选址的影响因素具体的物流网点布局,一般可以分为地区选择和地点选择两部分。地区选择,主要考虑宏观布局,确定网点应该设多少个,分别设在什么地区;地点选择,主要是确定在被选定的地区中,物流网点应该设几个,具体设在什么地方,这个时候主要考虑微观因素,例如地质、市场、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根据一般情况,地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图3-5 地区选择因素图影响物流网点选址的因素划分为五类:经济环境因素、地理交通因素、基础设施规划因素、竞争环境因素以及网点自身因素。(1)自身因素网点等级低,如普通物流网点一般选址在靠近居民住宅区、车站、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群附近,而配送中心则会建立在交通便捷的干道进出口以及较大的商业网点附近,交通便利、人口集中、购买力强的地方是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的理想位置。(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货流量大小、货物流向以及当地经济总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为网点提供足够广阔的发展平台,货流量大小能够保证网点持续的运作和足够的利润。(3)地理交通因素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往往成为物流网点聚集之地,优越的交通条件对物流网点至关重要,良好的地理交通条件能够高效完成货物运输,满足更多客户的高效需求,从而使公司能够吸引更多顾客,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多潜在客户。(4)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因素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依赖于某个特定时期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的未来交通布局以及公共设施的布置对网点的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5)竞争环境因素通过了解和分析该网点所在的竞争环境,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物流公司在自身网点规划和布局时要明确自身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突出自身优势并向个性化服务和营销转变,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3.1.3 选址的原则及方法一、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解析法根据研究问题的外部条件特点和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称为解析法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可以得到关于研究问题的最佳解,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复杂问题难以建模或者求解困难等.因而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在应用中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模拟推理法该方法相对于数学模型解析法较为简单,主要是将实际问题先用有关数学方程和一定的逻辑关系用模型建立起来,然后运用模拟计算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确定网点布局的最佳方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分析人员必须首先找出各种网点组合的方案,然后再做分析推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也是此方法的不足所在。三、探究式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如何求解方程,从而使之逐渐逼近最优解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反复的推敲判断。修正模型所求的解,直到达到满意为止,为了便于探究最终答案,要求模型尽量简单,方案组合的数量尽量少,虽然不能保证得到方程的最优解,但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探究推敲,得到决策者满意的近似最优解。四、重心法根据斯迪尔公司目前在全国网点分布的概况和问题,具体解决方法可用到物流选址经典方法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常用的模拟方法;物流系统中运用重心法时,常常把系统中的需求点与供应点放在相同的平面内,用物体本身的重量来表示各个点的需求量和供应量,因此物流网点的最佳选址位置就可以用这个系统的重心表示,物流网点的位置也就是应用求物体系统重心的方法来确定。重心法的核心思想是在确定的坐标中,主要坐标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的位置坐标,目标场所位置坐标,前者与其供应量,运输费率乘积的总和等于后者乘以各供应点供应量。而各个相关点的位置的坐标系是可以随意构建的,以经度和纬度作为构建标准的坐标系被国际上广一泛采用。在一直角坐标系中,需新建工厂的坐标为P0(xd,yd),n个配送中心或仓库或原材料供应点Wj坐标分别为qj(xj,yj),现在欲求此工厂的位置,使从工厂到各处的运输费用为最小(见图3-7)。图3-7 重心法坐标3.1.4 数据分析根据案例中的附件3-3运输费用配送表,由于表中的数据较繁多,为了便于结果的计算,仅仅从运输配送的目的地中选出一些为例,以下数据为以上海申特库为起点,公路配送的运价和年配运量,如表3-2所示。表3-2 运输费用配送表起点终点距离(公里)运价(吨/元)需求(万吨)上海申特南汇13.18552上海申特青浦39.84501上海申特苏州83.7651.5上海申特无锡116.951000.6上海申特杭州169.261203上海申特绍兴105.061400.2通过AutoCAD软件及上表的数据信息,得出以下各地的坐标和费率,如表3-3所示。表3-3 各地坐标和费率各网点的坐标采取CAD制图,以中国最南最西的交接点为坐标原点构造二维平面坐标,构图效果,如图3-8所示。图3-8 CAD坐标图3.1.5 求解结果根据具体的坐标和货运量运用lingo软件求解出仓储网点最优解(具体求解的过程见附件1),如图3-9所示。图3-9 选址的lingo软件求解结果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最优解坐标是(31.21,121.40),正好是接近南汇,结合lingo软件求解可知这个位置到各个需求地的总费用为53453.71元,根据斯迪尔公司最初是以上海申特为配送中心,通过利用AUTOCAD得到的上海申特库的相对地理位置坐标为(31.30,121.49),同理,利用软件求解出所需要的费用为69751元,求解结果如图lingo求解成本。如图3-10所示。图3-10 lingo软件求解成本通过比较可得,求解的最优网点成本远远低于从上海申特到各个需求地的成本,伴随着斯迪尔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若物流成本持续的居高不下,斯迪尔公司将面临极大的危机,因此合理的选择配送中心是必要的,以此降低物流成本。当然,上述的最优网点选址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我们仅仅是挑选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地理位置,并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所以最终网点的选定仍需考虑到各方面综合因素后再做调整。3.2 网点区域划分首先对现有仓储网点的分布区域进行划分,根据仓储网点区域划分结果,再结合具体的各项因素确立预选仓储网点。3.2.1 网点的相关数据整理为了便于本章节的计算,对案例附件中所给定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整理。根据各仓储基地的名称进行重新编号,选取各个仓储基地的实际地理位置坐标(X,Y),也就是把经纬度作为相关操作的依据,其中X表示经度,Y表示纬度。整理之后的结果如表34所示。表3-4 各网点编号及坐标序号网点名地理坐标序号网点名地理坐标1合肥05库117.27,31.8814福州中钢库119.50,26.082合肥百邦库117.26,31.9415上海宝钢库121.40,31.393上海联水库121.40,31.4416上海东船库121.53,31.304上海建信库121.52,31.5817伊春西钢库128.87,47.725南京金亚库118.92,32.1418哈尔滨呼兰库126.65,45.776南京中储库118.83,31.8619大连杂货库121.59,38.947溧阳申特库119.38,31.4220哈尔滨阿城库126.98,45.548南通通城库120.87,32.0121哈尔滨商德库126.68,45.749无锡中建材库120.30,31.5622哈尔滨北车库126.65,45.7910苏州中外运库120.47,31.3523沈阳铁道兵库123.47,41.8111杭州崇贤港库119.99,30.3824沈阳大市场123.35,41.8012绍兴港库120.62,30.0625吉林金港库126.38,43.8813福州罗源库119.46,26.5026齐齐哈尔库123.94,47.293.2.2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在多元统计分析中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把系统中多种因素按“物以类聚”原则聚合成类,从而找到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的系统聚类来进行定位(系统定位:先将各样品各看成一类,然后规定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一对合并成新的一类,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合为一类为止)。运用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找出能辐射全省的网点范围群。 根据各仓储网点的具体地理坐标,通过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求解最终结果。依次执行以下操作程序:根据上表输入各个网点的地理坐标分析(A)分类(F)系统聚类(H)选择变量统计量(S),生成相关的图表,得出的聚类的分析如图3-11、图3-12所示。图3-11 聚类分析图图3-12 SPSS软件现有仓储网点聚类分析树状图经过对聚类的结果的分析,将斯迪尔当前现有的仓储网点划分为五个区域,如图3-13。图3-13 区域网点区域划分各区域包含的具体仓储基地情况如表3-5所示。表3-5 各区域内仓储网点分布表3.2.3 仓储网点的整合结合各仓储区域的分布状况,综合考虑各网点现有因素进行研究,网点的定位是一个定性分析问题,选择因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由于考虑到各仓储网点自身因素及外部条件的有限,就选择了沈阳铁道兵库、沈阳大市场、大连杂货库三处仓库进行网点整合。应用因次分析法研究仓储网点的布局问题,针对现有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进行整合,使得资源能够有效利用,优化仓储基地布局。因次分析法(ActorAnalysisMethod)是将各候选方案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并加以比较的方法。列举各种,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类,客观因素能用货币来评价,主观因素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确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比重,用以反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客观量度值,再确定主观评比值和主观量度值,最后将客观量度值和主观量度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位置量度值,即是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最大者入选。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研究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从中确定哪些因素是必要的。如某一选址无法满足一项必要因素,应将其删除。如饮料厂必须依赖水源,就不能考虑缺乏水源的选址。确定必要因素的目的是将不适宜的选址排除在外。二、将各种必要因素分为客观因素(成本因素)和主观因素(非成本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能用货币来评价,主观因素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同时要决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比重,用以反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同样重要,则比重均为0.5。主观因素的比重值可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决定。三、确定客观量度值。对每一可行选址可以找到一个客观量度值,此值大小受选址的各项成本的影响。其计算方法用数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i=j=1mCijOMi=Cii=1N Ci-1Ciji可行位置的第j项成本;Ci第i可行位置的总成本;OMi第i可行位置的客观量度值各可行位置的量度值相加,总和必等于1;M客观因素数目,N为可行位置数。四、确定主观评比值各主观因素因为没有一量化值作为比较,所以用强迫选择法作为衡量各选址优劣的比较。强迫选择法是将每一选址方案和其他选址方案分别作出成对的比较。令较佳的比重值为1,较差的毕生值则为0。此后,根据各选址方案所得到的比重与总比重的比值来计算该选址的主观评比值。以数学方程式表示,则为:Sik=Wiki=1nWikSiki位置对K因素的主观评比值;Wiki位置在K因素中的比重。主观评比值为一量化的比较值。可以利用此数值来比较各选址方案优劣。此数值的变化在0到1之间,愈接近1,则代表选址方案比其他选址方案优越。五、确定主观量度值首先对各主观因素配上一个重要指数(Ik)。此指数的分配方法可应用步骤四中描述的强迫选择法来确定。然后,再以每因素的主观评比与该因素的重要指数,分别计算每一可行位置的主量度值(SMi)。SMi=k=1m(IkSik)SMii位置的主观度量值;Ikk主观因素的重要指数;Siki位置对于k因素的评比;M主观因素的数目。六、确定位置量度值位置量值LMi为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其最大者为最佳选择方案。其计算方程式为:LMi=XSMi+(1-X)(OMi)LMii位置的位置量度值;X主观比重值;(1-X)客观比重值;SMii位置的主观量度值;OMii位置的客观量度值。3.2.4 基于因次分析的网点选定应用因次分析法研究仓储网点的布局问题,针对现有的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进行整合,使得资源能够有效利用,优化仓储基地布局。鉴于因次分析法是物流网络选址的一种定性的综合因素评价方法,为了选择最优的仓储网点,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查询,并利用专家评分法对其中相对重要的几个因素赋予权重,依据考虑的因素做成调查表请我校物流教研室教授和老师们进行填写,经过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详见附件2),最终调查结果做成一份权重表(详见附件3),对各选址的影响因素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分别考虑,综合评价各个影响因素,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考虑到选址问题复杂性,就针对一个区域的仓储基地进行分析(以C区域为例)。根据仓储网点选址需考虑的因素,对方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表3-6所示。表 3-6各因素评估结果注:A沈阳铁道兵库 B沈阳大市场 C大连杂货库一、假设各仓库网点的经济因素相等,均为500,首先确定经济性因素的重要性因子1C1=1C2=1C3=1500i=131Cj=3500TjA=TjC=1Cii=131Ci=0.33二、确定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f(一)政策法规比较如表3-7所示。表3-7 政策法规比较表(二)环境因素比较如表3-8所示。表3-8 环境因素比较表(三)基础设施比较如表3-9所示。表3-9 基础设施比较表(四)各因素汇总如表3-10所示。表3-10 各因素汇总表三、计算各地的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TfTfA=1/3*1/2+1/3*3/10=0.27TfB=1/3*1/2+2/3*1/5+2/3*3/10=0.43TfC=1/3*1/2+1/3*1/5=0.23四、计算总的重要性指标CtCt=MTj+NTf假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同等重要,则M=N=0.5CtA=0.5*0.33+0.5*0.27=0.3CtB=0.5*0.33+0.5*0.43=0.38CtC=0.5*0.33+0.5*0.23=0.28根据以上计算结果,B地的重要性指标最高,故选沈阳大市场为最佳仓储基地。从当前的销售和仓储网点分布来看,现有的物流网点不合理,出现区域重合的现象,以此造成了公司的人力及管理等成本的浪费。通过对仓储网点的分区整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更好的实现赢利。3.3 物流园规划我国物流园区经过多年发展,提高了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随着电商平台业务的扩张,开启了物流园区和电商的融合之路。3.3.1 现状分析图3-14 物流园现状图中国云南淮矿润霖国际物流园位于昆明市晋宁县的青山工业园区内,距离昆明城区40公里,距玉溪50公里,处于两大经济带的中间位置,是现代新昆明南城、西城的核心区;总占地面积达到里。物流园距离高速公路入口仅2.3公里,距离中谊村铁路专线4.5公里。物流园周边还有213国道、昆玉高速、安晋高速、绕城高速等多条交通干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在整个物流园内,钢材物流占地达到2000余亩,是云南省品牌钢铁贸易集聚区,解决了入驻商家频繁搬迁的烦恼。在淮矿润霖物流园周边,现在已经有叁斗钢材物流园、腾俊物流园、新钢物流园、昆明钢材建材城进驻,此外还有一些大型企业进驻,如云天化、中国南车集团、中国移动、中粮项目基地等。工业区内的中谊村铁路专线也将全面取代昆明凉亭火车站的货运任务,更加方便了货物的运输。3.3.2 问题界定图3-15 问题界定图园区界定不清就会导致业务开展方向性不明确。园区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园区的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不够紧密,对实际物流需求了解不清楚,导致盈利模式不清晰;与交通运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导致交通线路衔接不畅、运输效率低下、中转联运难以实现。同质化、盈利点不清,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运作效率低下,是物流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不得不说,土地资源成为物流园区发展瓶颈,近年来,与土地相关的各种成本均有明显增长,导致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经营成本不断增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流园区仓库租金价格普遍偏低,迫使很多物流园区不得不在维持物流运作的前提下想其他办法。3.3.3 货物分析根据附件3-4给出的2013年A品牌专场交易情况统计我们进行了归纳,总结。选取了哈尔滨,杭州,上海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分析出斯迪尔各类商品所占的百分比,如图表3-11所示。表3-11 专场交易统计图根据以上数据,制作了其圆环分析图,如图3-16所示。图3-16 专场交易统计圆环分析图为了便于产品分类,方案采用ABC分类法对销售产品进行分析。ABC分类法又称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物流园中,由于货品种类繁多,不能对各种商品一视同仁,而应该区别对待,找到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分类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BC分类法。我们将货品的品种和销售额占总金额的比例进行分类。销售额累计比率在0%75%之间的,为最重要的A类材料;销售额累计比率在75%90%之间的,为次重要的B类材料;销售额累计比率在90%100%之间的,为不重要的C类材料。表3-12 货品销售占比注:热钢种类:热轧工字钢,热轧槽钢,热轧角钢线材种类:普通线材,高速线材,盘螺根据货品销售额占比,我们利用ABC分类法对货品进行分类,如图3-17所示。图3-17 ABC分类法根据以上ABC类别分析图,我们把螺纹钢分为A类,热钢分为B类,线材分为C类,对储存区进行横向及纵向区域规划,如图3-18所示。图3-18 存储中心进行横向及纵向区域规划图图3-21中,(a)图表示存储区横向的储位区域,根据离车辆装载区的远近,将存储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区域内每一排储位垂直于装载区设置;(b)图表示存储区纵向的储位区域划分,根据储位的高度,将其分为四层:下面的第一二层,可以有由员工在地面进行存取货物,并且第二层是员工不需弯腰即可进行相应作业的最佳纵向位置;上面两层需利用设备工具进行货物存取作业。每一层高度的设置,须以该区储存货物的尺寸、结构为依据。根据储位区域规划依据,结合之前的ABC分析结果,货物的具体放置如下:将A类货物放置在区域的第一、二层或区域的第二层;将B类货物放置在区域的第三、四层、区域的第一层或区域的第一、二层;将C类货物放在区域的三、四层或区域的一、三、四层。存储区域划分之后以周转率为基础指派法则,综合货物特性,灵活运用其他储位指派法则,对货物的储位进行管理。储位指派法则,对货物的储位进行管理。根据货物发货频率,将其分类储存在ABC区域;坚持货物的分类储存,结合产品同一性法则,货物选择储存位置时,在ABC区域内尽量选择固定的位置,然后根据存放货物的特性选择货架,并进行标记,利于货物的快速存取、仓库作业的有序开展;根据产品相关性、类似性、互补性法则,在货物不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前提下,同一种类的货物需要集中运出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尽量按货物种类,分门别类选择储位;根据产品尺寸法则,应当根据货物的尺寸规格设计多种体积的储位;根据产品重量特性法则,结合产品叠高的法则,在对货物进行堆码储存时,务必遵循“轻物在上,重物在下”的原则;针对图3-中的规格不规整货物,考虑其重量、体积、尺寸的不规整性,单独设立不规整货物储存区域,当需要出库时,直接进行装载。鉴于公司业务在飞速发展,公司承运货物呈现多样性、易变性的特点,所以给出的储位管理规划方法并没有将案例所给的每一种货物的储位进行详细划分,给出的是货物储位选择的原则性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3.3.4 仓库布局仓库布局,我们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进行优化。1961 年,Richard缪瑟提出了系统布置设计(SLP),从而成为了处理布置设计问题的主流方法,为设施布置问题提供了一套可供遵循的程序。它主要是在分析作业单位之间物流关系及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基础上,合理安置各个作业单位的位置,再结合各个作业单位实际的面积,形成面积相关图,最后进行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合理可行的布置方案,最后进行评价选择。SLP 方法主要建立在对于布置问题五个基本要素(P、Q、R、S、T)的分析之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相对的位置关系,如图3-19所示。图3-19 SLP方法这五个基本要素:P(产品或者材料或者服务),它影响着设施的组成以及各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生产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的方式等方面。Q(数量或者产量),它一般指生产、供应或使用的商品量或者服务的工作量。其主要影响着设施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面积等因素。R(生产路线或者工艺过程),它主要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方面。S(辅助服务部门),它们主要是用来支撑生产系统的,可能是办公室、食堂等。在某些系统中,这些辅助部门的面积甚至可能超过生产部门,布置设计必须加以重视。T(时间或者时间安排),它可能是生产时间也可能是订单执行时间。由此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数量、需要的面积和人员,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在运用 SLP方法设计仓库功能区平面布置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设计:第一部分是生产作业区(主要包括收货区、储货区、中转处理区、发货区等);第二部分是辅助作业区(主要包括设备存放区、退货处理区、流通加工区等);第三部分是行政生活区(主要包括办公室等)。结合存储物品的流动过程,以及各个区域的综合相关性进行布置。第1步 基本资料的分析。结合上节所述,分析仓库功能区布局的 5 个基本要素(P、Q、R、S、T),主要指仓储货品的种类、数量、品质、特性、包装规格等,以及各个功能区的作业时间分布。这里可以采用铃木震先生的 EIQ 规划法,即订单件数(Entry),货品种类(Item),数量(Quantity)。第2步 作业流程分析。经过基本资料的分析之后。依据所布置仓库的流程,制定合理的作业流程,以便于下面的空间规划。一般来说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