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涵洞接长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5738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8.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个涵洞接长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4个涵洞接长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4个涵洞接长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一、工程编制依据、原则及目的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23编制目的2二、施工目的21总体工程简介32工期安排33作业内容34水文地质3三、运输条件3四、施工准备61地下管线、隐蔽设施与三电迁改情况62、施工设备6五、施工组织61.施工组织机构62.劳动力组织9六、施工方案101施工准备102施工防护103.基础施工154.涵身施工155.涵背回填156.沉降缝、防水层、附属施工167.营业线观测16七、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标准171质量保证措施172技术标准17八、营业线安全保证体系191.建立安全可靠的组织保障体系19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93.配备满足施工的资源204.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20九、营业线涵洞施工安全措施211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2营业线涵洞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22十、营业线涵洞接长施工应急预案29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292主要应急机械设备的配备323应急救援措施33十一附件:涵洞接长施工专项方案。371、K113+468.18涵洞接长施工专项方案392、K113+605涵洞接长施工专项方案463、K119+750涵洞接长施工专项方案524、K104+402涵洞接长施工专项方案58一、工程编制依据、原则及目的1编制依据1.1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1.2铁道部及安徽省关于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建设的相关批复文件;1.3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设计文件和图纸;1.4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1.5关于转发铁道部公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的通知(上铁运发【2010】151号);1.6铁道部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办法(铁办【2008】190号);1.7上海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1.8上海局建设工程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则(上铁建发【2009】83号) ;1.9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1170号) ;1.10上海局加强临近供电设备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机供函【2009】155号;1.11上海局有关进一步加强临近营业线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工函2009260号);112上海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施工方案审查步骤和流程的通知(上铁运函【2009】1774号);1.13上海铁路局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发【2010】161号);1.14上海铁路局关于印发2010年运输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上铁安发【2010】1号);1.15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铁道部部令32号) ;1.16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部令第29号) ;1.17营业线施工安全生产条例;1.18铁路工务安全规则;1.19既有铁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条例;1.2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2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22营业线施工手册(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2编制原则2.1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编制。2.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的原则,参建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2.3营业线施工大型施工机械严格执行一人一机专职防护,遵守“五个一”的原则。2.4施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掌握技术要点及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施工万无一失,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施工。2.5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3编制目的明确本段涵洞接长施工作业项目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工艺标准和安全防护方案,指导并规范本段涵洞接长的施工。二、施工目的1总体工程简介本工程为还建宁芜上行线所进行的涵洞接长工程,施工区间位于湾里站至芜湖南站,本方案涵洞接长共有4座,其中交通涵1座,排洪涵3座,详见涵洞接长统计表与平面示意图。2工期安排本段涵洞计划工期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7月10日,40天,完成涵洞全部工程施工。施工准备 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5日基底处理 2010年6月6日2010年6月30日主体施工 2010年6月10日2010年7月5日附属施工 2010年6月22日2010年7月10日3作业内容管线迁改隔离防护施工清表平整回填(插打钢轨桩)既有涵洞翼墙及基础部分拆除地基加固处理基础开挖、施工涵洞主体施工基坑涵背回填(拔除钢轨桩)锥体、顺沟等附属设施施工。4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岗地,地势地势起伏小,呈阶梯状变化,被辟为水塘,旱地,丘陵,山顶平缓。水文地质:第四系孔隙潜水,较发育,水位埋深0.51.5。无侵蚀性。三、运输条件营业线路宁芜下行线属于2级干线,单线,每日通行客运列车50列,货运列车70列,线路繁忙,施工注意列车运行。施工期间和地段不影响列车运行路径与时间,对列车运行无干扰。施工作业项目不会影响影响其它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统计表: 涵洞接长工程统计表序号既有线涵洞中心里程桩号既有涵洞孔径类型接长涵洞孔径类型用途接长涵洞尺寸(m)线间距(m)既有翼墙至既有线中心距离(m)既有帽石与既有线中心距离(m)既有涵洞帽石标高(m) 原地面标高基底标高帽石至基坑底高度(m)基坑开挖深度(m)基础底部地质情况涵洞接长(m)防护方式左右左右土层特性承载力基底加固方式1K113+468.181-4.03.7m盖板涵1-4.0m框架涵交通44.913.72/8.36.7/1.6粉质粘土180kpa砂夹碎石右侧接长6.09 左侧接长6.6024B槽钢防护2K113+6051-3.03.5m盖板涵1-3.0m框架涵排洪35.8/12.5/10.58.997.754.54.493.25粉质粘土180kpa/右侧接长7.5P43钢轨桩防护3K119+7501-3.04.0m盖板涵1-3.0m框架涵排洪349.11/6.06/7.164.132.284.881.85粉质粘土180kpa/左侧接长4.0P43钢轨桩防护4K104+4021-0.6圆涵1-1.0m框架涵排洪11.45/3.9/9.78.05/1.65粘土180kpa/右侧接长2.0P43钢轨桩防护平面图:四、施工准备1地下管线、隐蔽设施与三电迁改情况对地下管线、隐蔽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现场挖探沟探查,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地下管线、隐蔽设施在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对其进行迁改,施工前迁改完成。2、施工设备并对施工设备已到位,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机械设备报验后上场使用,严禁带病作业。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PH-5水泥砂浆桩机台2地基处理2砂浆搅拌机台2地基处理3挖掘机台4基坑开挖4压路机个3回填5汽车吊25t台3吊装作业6振动打桩机台2防护五、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机构为加强营业线安全施工防护、确保工程建设工期,根据涵洞工程的特点,特制定了以下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需要施工组建宁安铁路5标指挥部、分部、工区三级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情况,指挥部、分部设五部二室,即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约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等部门。本段工程由一分部负责组织、一分部三工区负责具体施工,下设涵洞架子队2个。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指挥部组织机构图项目总指挥项目常 务 副 总指挥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项目副 总 指 挥总 工 程 师项目副 总 指 荻挥 安全质量部综合办公室中心实验室财务部计划合同部的3ban 一分部组织机构图分项目经理副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 工程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约部综合 办公室财务部实验室一分部三工区组织机构图工区经理:工区技术负责人:架子一队架子二队安全试验物资技术安全负责人涵洞作业工班质检2.劳动力组织施工前对参加营业线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交底,特殊工种人员“四员一长”持证上岗。按施工高峰期的作业人数配置,本着“科学合理,均衡配置”人力资源的方法,配置安排各专业队伍的人力资源。本段涵洞施工架子队最大配置合计360人,其中各类管理人员24人,专业技术工种总计220人,普通工种计116人。专业架子队人员配备表序号专业架子队作业人员配备(人)备注各队人员小计管理人员 技工普工1涵洞架子一队18012110582涵洞架子二队1801211058合 计36024220116六、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1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监督协议,一起挖槽探明地下管线(在基坑开挖范围两头人工挖掘深度1m的探沟),在设备管理单位监督下进行改迁加固,并在每次施工前三天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督。1.2对参加营业线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交底,特殊工种人员“四员一长”持证上岗。安全防护用品备全备足。机械设备报验后上场使用,严禁带病作业。1.3 为保证营业线施工安全,严格按照“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施工。1.4整平回填施工场地,并碾压密实,现场检测地承载力必须120Kpa。1.5涵洞施工前调查附近的排水设施,设置围堰、临时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不让水侵入涵洞基底,对营业线构成影响。排洪涵在雨季施工时,架设渡管,以保证排水通畅。2施工防护2.1施工隔离防护施工前,在涵洞顶营业线路肩上设置临时防护栅栏,临时防护栏栅采用钢管挂网方式,钢管支柱设在营业线路肩外侧,距营业线中心2.8m,间隔3m,高1.8m,基础为0.3*0.3m,深0.6m采用C20混凝土;钢管支柱间上挂铁路用浸塑防护网片,并挂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及警戒色条。2.2人员防护在施工地点两端各800m处线路外侧的路肩上设置施工作业标,提示列车接近该标时,司机须注意瞭望,长声鸣笛,确保列车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期间在距施工点两端各800m处与施工现场各设一名防护员,进行施工安全瞭望,防护员配备防护旗(红黄各一面),一台对讲机,1个口哨及配备火炬、响墩若干;现场防护员采用对讲机联系,联系频率每3-5分钟一次,确认施工时间内有无列车通过。如有列车通过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停止施工,并监督施工人员下道避车,做到“车到人停”。2.3机械移动过程中倾覆防护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机械在移动过程中倾覆,施工前整平施工场地,碾压密实,经现场监理检测地基承载力120Kpa时,才允许施工机械进场。2.4 大型设备倾覆防护为防止机械设备倾覆侵入铁路一侧,造成中断铁路行车事故,对每台机械设备进行缆风绳加固,缆风绳的直径不小于12,卡扣每端不少于3个。在调整缆风绳过程中严格控制两条缆风绳不能同时进行调整,在其中一条调整紧固后才可调整另一条缆风绳,在设备达到指定的位置后,对两条缆风绳同时进行检查加固,缆风绳和地锚连接采用U型卡扣连接,方便解开和连接。地锚用预制砼块进行设置,地锚顶部预埋U型环,做到保证安全,达到受力要求,并可随设备移动,方便施工。2.5营业线路施工安全防护涵洞接长中,与营业线衔接部分施工时先对营业线路进行防护。2.5.1施工方法K104+402、K113+468.18、K113+605、K119+750四个营业线涵洞接长施工中,新老涵洞衔接部分,采用框架涵接长,从营业线路涵洞侧墙(涵身)开始接长,营业线涵洞端、翼墙(按接长框架涵边墙宽度)、基础(按接长框架涵框底板厚度)拆除一部分,人工拆除满足框架涵尺寸,以营业线涵洞端、翼墙体作为框架外模,绑扎钢筋,内模采用竹胶板支立,浇筑混凝土正常接长。拆除前先对营业线老涵洞翼墙部分采用钢轨桩(槽钢)桩防护。拆除施工前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在工务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施工。所有拆除工程均采用人工和风镐进行,拆除时拆下的废弃料外运至指定地点。2.5.2施工防护对营业线涵洞采用钢轨桩(槽钢)防护,施工时,提前三天通知工务段,请工务段组织安全监督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安全监督,同时监理进行旁站。采用振动打桩机插打钢轨桩(槽钢)。插打钢轨桩(槽钢)时应在天窗点内施工,基坑桩的支护严格按照路局审定的设计方案进行,严禁擅自变更桩的类型、数量和尺寸。驻站联络员设置在芜湖站,与现场防护员采用对讲机联系,联系频率每3-5分钟一次,确认施工时间内有无列车通过。如有列车通过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停止施工。2.5.2.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及施打定位桩施打钢轨桩(槽钢)开挖基坑涵洞主体施工基坑涵背回填拔除钢轨桩(槽钢)锥体、顺沟等附属设施施工。2.5.2.2. 钢轨桩(槽钢桩)插打起吊前,锁口内嵌填黄油沥青混合料。箍紧钢轨用的弧度卡箍,待插入锁口时逐个解除。桩起吊时,为防止钢轨桩(槽钢桩)弯曲变形,可将吊点移至距桩头不大于三分之一桩长的范围内,并采用捆吊法。安插钢轨桩(槽钢桩)用U型卡通过桩端头处与钢丝绳相联,然后用25T汽车吊起吊至待插打位置,放松副钩,使桩成垂直状态,脱出小钩,移向安插位置,插入已就位的桩锁口中,用DZ90振动锤逐块将桩插打到底。2.5.2.3. 拔除钢轨桩或槽钢拔除钢轨桩(槽钢桩),应在涵洞背侧回填至防护桩的标高时进行。拔桩时先略锤击振动拔高0.2m,使其松动后,再挨次拔除。对拔除钢板桩(钢轨桩)后的所留缝隙进行灌浆或灌砂回填处理。拔除钢轨桩(槽钢桩)时可能导致机具侵限的,应在天窗点内施工。同时至少提前三天通知工务段,工务段接通知后派员赶现场进行施工安全监督,加强线路轨面养护。施工时严格控制拔桩速度,并在每次拔桩结束后立即向缝隙进行灌浆或灌砂回填。如果发现轨面发生变化,则立即停止拔桩。2.5.2.4. 钢轨桩(槽钢桩)施工中遇到问题处理方法打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钢轨桩(槽钢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桩的倾斜度。3.基础施工基坑采用小型挖掘机分节、分段开挖,先开挖接长段端墙基础,检测合格后及时浇注混凝土,然后再开挖下一节基础。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底,弃土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弃土场。基础采用竹胶板支模,钢筋由加工厂统一加工,运至现场安装。混凝土由砼搅拌站统一供应,施工时根据沉降缝位置分段现浇,洒水养护。4.涵身施工先施工营业线涵洞端、翼墙段涵身,再施工新建接长涵身。根据变形缝位置分段现浇,每段分两层浇筑,即绑扎底板钢筋后立模浇筑混凝土至底板倒角以上30cm位置:然后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涵身侧墙内侧模和顶板底模,绑扎钢筋后立涵身外侧模,内、外模加固后自下而上、对称、分层地浇筑混凝土至箱涵顶面。5.涵背回填涵洞处路堤缺口填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水平分层、对称地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回填时专人盯控,消除营业线安全隐患。6.沉降缝、防水层、附属施工沉降缝节节之间贯通,涵身边墙及基础,采用JS-18防水涂料浸制麻筋、木板及M10水泥砂浆填塞。沉降缝于主体施工完成后,可进行防水层施工,涵顶部至边墙50cm采用JS-18防水涂料涂刷,沉降缝采用50cm宽THF-I型止水带从下向上铺设,搭接由上向下顺压。主体完工后进行涵洞出入口铺砌,锥坡浆砌施工。7.营业线观测7.1观测桩设置 营业线涵洞观测点的布置在每个涵洞设三个观测点,每一个观测点设置在营业线路肩上,间距5m设置。用于观测施工过程中营业线线路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化情况。7.2观测频次接长涵洞打桩期间观测频率为1小时/次;基坑开挖期间观测频率为2小时/次;其余施工期间观测频次每天必须三次,直至基坑回填后3天,无异常情况停止观测。7.3观测控制标准1涵洞沉降变化量大于2mm/d或累计沉降变化大于10mm时必须停工,与监理和设备主管部门(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2.基坑临近线路一侧位移单日位移达2至3毫米且不收敛时或累计位移达10毫米时;当其余三面基坑位移达4至5毫米且不收敛时或累计位移达30毫米时;时必须停工,与监理和设备主管部门(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7.4观测作业成立专业的监测小组 组长:宋彬组员: 孙攀 张岩 丁力刚7.5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做好每个点的观测记录,反映处观测序次、观测时间、相隔时间、观测标高(位移)、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等基本要素,用以进行现场施工控制。观测发现超出控制标准值时,立刻通知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处理。七、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标准1质量保证措施1.1涵洞开工前,应对涵位、孔径、涵长、方向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结合现场实际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对;1.2所有进场材料经检验合格后使用;1.3基坑开挖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涵洞基础和其它部位施工;1.4涵洞沉降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堵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堵塞密实;1.5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防水、耐久、粘结牢固的弹韧性;1.6涵洞进出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铺砌工程应与上下游沟床、排水设施连接圆顺、稳固,流水畅顺;1.7帽石和端、翼墙应平直、无翘曲现象,并应棱角鲜明,表面整洁;2技术标准涵洞施工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有关规定。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墙5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20测量墙54板、墙两模板内侧宽度+10/-5量尺不少于3处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2同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20柱、梁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连续3处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C(mm)C35+10/-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C35+5/-2C25+3/-1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20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板、墙102表面平整度82m靠尺测量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30测量不少于2处板、墙104垂直度h/1000吊线测量5截面尺寸+20/0尺量不少于3处八、营业线安全保证体系1.建立安全可靠的组织保障体系为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营业线施工必须严格执行上海铁路局上海铁路局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上铁运发【2009】451号)、上海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临近营业线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工函【2009】260号)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定,按照宁安公司既有的安全组织保障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设立分级安全保障系统,指挥部、一工区经理部、架子队、操作班组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班组对架子队负责,架子队对一工区经理部负责,一工区对指挥部负责,指挥部对宁安公司负责,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形成层层包保,安全不留死角。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负责人是本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承担本工程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项目部各分部部室要遵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纳入工作责任范畴;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副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管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岗位工人在项目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岗位的安全负责。3.配备满足施工的资源为确保安全,配备经验丰富、具有安全资质的安全工程师、安全员、防护员,施工架子队选择有长期从事铁路施工的作业队,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同时从物资设备、通信交通方面配备满足施工需要。4.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建立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评比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各种安全制度。九、营业线涵洞施工安全措施1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影响营业线路稳定的工程,应避开雨季施工,确实需要在雨季施工的控制工程,必须提出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后,报施工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实施。涵洞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安排,利用有限的晴好天气小区段突击施工。高空作业或带电作业,避开雨天操作,以保证安全。1.2及时掌握天气状况积极与当地水利、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历年来的水文、气象资料,同时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气象服务合同,掌握施工期间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及动态,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1.3提前做好防排准备在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时,充分考虑本标段气象、水文特点,大型施工机械、材料库、人员驻地一律不安排在河滩及地势低洼处存放,确保汛期施工时,人员、设备、材料的安全,以及工程的安全。开工前,应调查好施工范围内的自然与农田水系,对排洪涵洞先通过疏导水源后进行基坑开挖及以下施工,按防排水规律提前做好排水系统。机械设备和水泥等材料的存放应选择适宜场地,并做好防雨、防洪工作。对主要的工程和运输便道做好排水,路面用泥结碎石土硬化,保证雨后道路畅通,搞好施工范围内水系的疏通工作,以防水系堵塞,排洪不畅。1.4雨季营业线路边坡防护对在雨季期间施工的营业线路,制定专项预防措施,并派专人日夜值班巡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确保营业线边坡安全。1.5建立雨天检查制度对可能影响临近营业线路基稳定的工程必须派专人日夜巡守,强降雨或持续降雨期间,应及时检查整修。发现路基开裂,变形,坍塌或线路状态异动立即采取措施。1.6备足物资安全度汛在汛期,及时与地方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并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调度和安全检查,备足防汛物资、器材及施工设备,随时听候调遣,确保安全渡汛。 2营业线涵洞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临近营业线施工必须严格执行上海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 、上海铁路局上海铁路局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上铁运发【2009】45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临近营业线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工函【2009】260号)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定,严格履行有关申报手续,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施工,各类防护措施必须到位。2.1安全保证措施2.1.1施工中进行现场核对,若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情况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加强信息反馈。2.1.2地基加固处理的各种机具进场前,先到施工现场了解周围建筑物、电缆、高压线、地下管线等分布情况,做好迁移与保护工作,确保施工时人员和机具安全。2.1.3营业线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机械有可能侵入限界的处所,均设置醒目的隔离、警示标志(采用隔离栏栅隔离),任何人员、设备不得进入行车限界以内。2.1.4挖掘机、桩机等危险较大的施工机械在营业线来车时必须停止作业,工地防护员要密切掌握营业线行车状态,加大瞭望距离,增设远端防护员,相邻工点之间采用对讲机联络,通报来车通知。所有机械施工根据机械设备的回转半径、掉头、高度、会车需要合理规划场地布局,规定车辆走行路线、会车掉头地点和机械设备的回转方向、角度,并设专人指挥监护。现场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在作业时,其行走方向应设置为垂直营业线方向,从而使其倾覆方向为非营业线位置。2.1.5作业场地设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和安全警示牌。大型设备、机具施工,必须做到“五个一”齐全,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施工操作证)齐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处理明示牌,清晰著名机械类别、危险源、安全责任人、应急处理措施、简明应急程序和应急电话等信息。2.2防止触电伤害施工用电必须规范,实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插座漏电保护断路器灵敏可靠,皮线绝缘应保护良好,雨天应暂停室外施工。工地的配电盒(箱)加门加锁并不得在配电盒(箱)内放物品。2.3防止机具伤害进入施工作业区按规定使用好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搬(抬)运长、大、重物体时,有专人指挥,互相照顾,动作协调,同起同落。2.4防止机械设备伤害各种机具操作人员按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机具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齐全良好。对机具设备要严格管理,经常维修,精心使用,动力机械必须由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证书的人员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免损伤自身及其他人,对危险源作出相应的标志、信号、警戒等,以免现场人员遭受无意的伤害。2.5防止意外伤害雨季施工要制定相关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雨季施工人员外出携带雨具,防止人身淋雨,雷雨天气时应停止室外作业。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金属器具,到安全地点避雨,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涵洞内避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可靠的防护措施,必要时设专人防护,工后未经专职安检员检查许可,任何人不准擅自撤掉安全防护标志、设施和人员。2.6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营业线施工常识的培训,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同时树立营业线施工的安全意识、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和培训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覆盖全体从业人员,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新进场工地人员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考试,设立安全教育卡片,并及时做好记录和被教育人签名手续,以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工、各种机械操作手、驿站联络员、电工等,按照规定进行专业培训、要严把考试关,持证上岗。施工人员配备到位并经过铁路营业线施工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2.7工前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由于涵洞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结合宁安城际公司相关文件精神,以及路局开展的“深入开展大反思、大检查、大整改活动通知”要求,组织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对发生的机械事故进行剖析,针对采用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的特点,制定可控性、可操作性强的施工设备安全预控措施。2.8技术和安全交底开工前,工程部门针对各施工段落的具体情况,向参建施工人员(架子队长、主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安全总监、安质部长、安全员、设备操作手、防护员等)进行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营业线大型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的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照上海铁路局文件精神的要求,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和考核。2.9施工环境及影响因素调查施工前,调查、掌握架子队施工地域内的地质情况、地下水位,针对软地基层采取相应的技术应对方案及防护措施;了解施工周期内的恶劣天气情况(如大风、大雾、雷雨天气),从人力、物资上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预案。详细调查周边的地下管线、架空电线等,与设备产权单位联系,如需改移的,配合产权单位进行改移。不需改移的地下管线做好详细醒目的标识,架空线下严控作业机械的运行范围,防止机械误触误撞;需要保护的光(电)缆等,详细调查后,制定防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损害。2.10严格执行施工审批程序 施工前与设备产权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的基本内容符合铁路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同时主动接受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作业进行的全过程监督,自觉执行开通、提速检查确认制度。 对施工范围内的即有行车设备、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准确位置在工程施工前向设备管理单位提出核查要求,共同调查准确位置,并做好明显的识别标志,并有醒目标识,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不影响“三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设备隐患。对边界以内的电缆、架空电力线、通信线拆迁后再施工,对不能拆除的应先加固防护后再施工。 当无法提供准确位置时,请设计单位会同施工、设备管理单位共同探查、核实、规划防护范围。对规划范围内的即有设施制定可靠的具体防护措施。当地下光电缆等设施位置不明显时,必须采取“人工挖探”的方法,查明位置后,才可大面积开挖施工。2.11建立安全联控联系机制2.11.1.施工期间每日进行自查,安全员跟班作业,并将存在的问题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汇报,召开施工协调会。2.11.2.工程项目开工前向建设单位和铁路设备管理单位进行上报,将下阶段施工内容及作业地点上报。2.11.3.针对铁路设备管理单位日常检查提出的施工安全问题及时组织召开施工安全会议,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解决营业线施工安全问题。2.11.4.接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解决。2.11.5.施工安全联控网络联络通讯电话。施 工 单 位序 号 号单位职务姓名联系方式1五标指挥部总指挥李有业139115822012五标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黄少华137561386663五标指挥部副总指挥杜长山187055308004五标指挥部副总指挥黄柯荻138517219595五标指挥部总工程师李建勋187055308056五标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颜炳仁187055308037五标指挥部工程师马记138152540479五标指挥部调度王志忠1870553082710五标指挥部安质部部长任权1870553082311第一项目分部施工负责人郭胜英1875537918812第一项目分部安全总监徐茂华1875534360513第一项目分部技术负责人杨锐1875538365614第一项目分部安质部部长赵云龙18715288877建 设 单 位序号单 位职 务姓 名联系方式1宁安公司总经理孙健家150055306682宁安公司副总经理汪水清158055306583宁安公司安质部长丁维平139553731004宁安公司安质副部长许兴明152553100885宁安公司工程部长朱寿骥139096391306宁安公司调 度陈坤友13505535674行 车 设 备 管 理 单 位序号单 位职 务姓 名联系方式1芜湖车务段安全科副科长张玉泉138056320622芜湖车务段安全员全昌荣138559682003芜湖车务段技术科长徐 宏139553258994芜湖工务段副段长鲁 虎055328224355芜湖工务段副段长汤 川136055938066芜湖工务段桥梁科长周红旗139561899917芜湖工务段安全科长周更生18755320588187553205888芜湖东站副站长桂 溶242829南京电务段安全科长汤松山1381397383610南京电务段安全科王晓华1395536697811南京电务段技术科许 威1515053936312南京供电段安全科长李锦龙1377070401213南京供电段安全科程良善1380563949014南京电务段技术科杨文威1358514986915上海通信段技术科诸叶刚1586718887716上海通信段安全科徐志朋041-2297317上海通信段芜湖车间主任杨跃胜1385537887718上海通信段芜湖车间副主任张学文13855360377相 关 单 位 调 度 电 话序 号单 位姓 名路 电联系方式1宁安公司陈坤友2586628258662芜湖工务段 2235528223553芜湖车务段 2230428223044南京电务段 049-20456025-858204565南京给水公司 049-20283025-858202836芜湖站 0489-22442055328224427芜湖东站0489-24520055328245208上海通信段 041-227560551-21227569南京供电段 049-35235025-85835235监 理 单 位序号单 位职 务姓 名联系方式1北京铁城监理公司总 监张校冬187053857802北京铁城监理公司副总监杨柏林187553851363北京铁城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徐华18755385860施工现场周边可利用资源。序号周边资源联系方示用 途1火警119火灾报警救援2匪警110治安事件报警救援3查号台114电话号码查询4急救中心120人员伤亡急救5道路事故122道路事故报警6芜湖燃气公司0553-5857788燃气抢修7芜湖自来水公司0553-5018000自来水抢修十、营业线涵洞接长施工应急预案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或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而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时,能迅速有效的组织抢救和排除险情,本着处置有效、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做到迅速及时,尽最大程度减少对营业线运营的影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迅速平息事态,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本工程应急救援重点项目是:营业线的防护应急。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五标指挥部成立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织指挥部成立由五标指挥长为总指挥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五个应急救援组,各应急救援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李有业1.1现场抢修组组 长:郭胜英组 员:温海港、赵云龙、崔西彬、宋彬、孙长城现场抢修组接到事故通知后,在组长要求的时间之内组织救援人员和设备到达事故现场,确认对营业线影响及现场人员伤亡情况,上报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待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到场后或经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电话指示进行设备应急抢修,尽快恢复设备运行及将现场人员伤亡概率降到最低。序号姓 名职务联系电话1郭胜英一分部经理187553791882温海港一分部副经理159553295883赵云龙一分部安质部长187553788774刘彬架子队队长187553436571.2现场救援组组 长:金桩组 员:李本元、丁立刚、张君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组在总指挥要求的时间之内赶赴事发现场,对发生的伤亡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救护或运送医院紧急救治。序号姓 名职 务联系电话1金桩工区经理187553795062李本元工区防护员152122470353丁立刚工区防护员187155343264张君工区带班人员187553795261.3现场维护组组 长:徐茂华组 员:尹旭辉、林志鹏、郝建亮、于维林接到事故通知后,现场维护组在总指挥要求的时间之内之内赶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事故现场进行划界维护,设置隔离带,保证抢修组及救援组的顺利工作。序号姓 名职务联系电话1徐茂华一分部安全总监187553436052尹旭辉工区安全员187155315223林志鹏工区安全员139483144054郝建亮工区安全员187553412565于维林工区带班人员150194696631.4后勤保障组组 长:刘占伍组 员:武乃林、于泳、周航、林凯、赵立军、尹力辉事故发生后,后勤保障组对应急所需的资金、物资、车辆及机械设备进行调配。序号姓 名职务联系电话1刘占伍一分部书记187553795162武乃林一分部办公室主任137221115383于泳一分部物资部部长187553793804周航一分部财务部部长187125890685林凯一分部计合部部长152122477336赵立军工区设备管理员139651963577尹力辉工区部材料员186452229961.5技术保障组组 长:杨锐组 员: 赵宁、田小力、刘孝恭、刘长波、范承祥事故发生后,技术保障组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对采取的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保障。序号姓 名职务联系电话1杨锐一分部总工187553836562赵宁一分部副总工程师151785981803田小力一分部工程部长187553790364刘孝恭工区桥梁工程师158441319085刘长波工区路基工程师187553222726范承祥工区带班人员15049169664应急网络流程图2主要应急机械设备的配备2.1材料及设备的配置2.1.1储备一定数量的钢管、黄沙、草袋、编织袋、方木、钢支撑等材料及污水泵等设备。2.1.2配备担架、绷带等急救医疗设备。2.1.3起重机、吊车和类似设备均装有超载报警装置。2.1.4现场将办公区、生活区、仓库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经消防部门的检查认可,同时经常抽查,保证性能完好。2.1.5现场配备抽水机和发电设备,以备抢险应急时用水用电的需要。2.2材料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2.2.1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验收,并记录在案,保证其安全使用。2.2.3对进场的起重设备进行验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2.2.4安全环保部每月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保存记录,一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 1挖掘机辆1PC200斗容量1.6m3 2机动翻斗车辆2FC-1斗容0.75m33液压汽车吊辆1QY-2525T4电焊机台2BX5005卷扬机台2JJ2-0.5拉力5T6对讲机台10GP88S7发电机台175KW8急救车辆19物资运输车辆210装载机辆111槽钢吨202012纺织袋条100013黄沙吨20014钢管吨5015枕木根10016起道机台617道镐把1518鸭嘴撬棍把3019簸箕个3020铁铲把3021十字耙把1022道尺把223道碴立方米10024切割机台325A、B组填料方10026水泵台63应急救援措施应急处理原则:本着“先防护、后处理、宁停勿撞”的原则,尽一切可能减少故障影响时间和范围,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尽快恢复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列车正常运行。3.1基坑坍塌发生坍塌险情,现场人员立即撤离坍塌区,现场负责人立即进入线路对轨道进行短路处理、设置响墩等停车信号的顺序处置,保证能够及时拦停列车,确保行车安全、通知故障地点两端车站行车室扣车。向指挥部及有关人员报告,启动现场应急系统,依据安全技术措施一方面组织人员排除险情,以防止坍塌的再次发生,如有伤员,一方面救助伤员(不能采用机械刨挖救人),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同时拨打120送医院抢救,及时如实逐级报告,并协助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同时告知车站、工务段具体情况,并确定是否要进行区间封锁及时间,抢修队按照抢修方案积极组织抢修,及时修复遭破坏的设备。3.2营业线行车险情当营业线施工中发生行车险情时,现场负责人立即进入线路对轨道进行短路处理、设置响墩等停车信号的顺序处置,保证能够及时拦停列车,确保行车安全、通知故障地点两端车站行车室扣车。立即通知工务段,车站等有关部门,并停止施工作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抢修人员。在抢修期间,施工现场负责人不得离开,抢修未完成,防护工作不得撤离。3.3大型机械施工侵限营业线施工的大型机械发生倾覆侵入既有线限界险情时,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现场负责人按立即进入线路对轨道进行短路处理、设置响墩等停车信号的顺序处置,保证能够及时拦停列车,确保行车安全、通知故障地点两端车站行车室扣车。同时立即通知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请求组织救援,并立即向本施工单位负责人、建设单位报告,请求组织配合救援人员、机具、材料赶赴现场,并报告路局、站段领导知道抢险救援工作。3.4营业线地下管线和地上“三电”设备损坏抢修应对措施:在施工中如若破坏营业线地下管线和地上“三电”设备应立即上报车站、南京电务段、上海通信段、南京供电段及相关产权单位,由南京电务段、南京供电段、上海通信段及相关产权单位负责技术指导、安全监管,统一指挥,我部负责安排各种应急抢修的物料、劳力配合损坏抢修。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事故后,首先要和车站、南京电务段、南京供电段、上海通信段进行联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紧急研究抢修方案。按照抢修方案积极组织抢修,及时修复遭破坏的设备。3.5 防洪、度汛措施3.5.1主要原则3.5.1.1统一领导,加强管理在各级领导部门统一指挥下,建立健全防洪应急管理体系,落实逐级负责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快捷、畅通;加强管理,使应对汛期灾害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3.5.1.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防洪基础工作,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洪涝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同步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3.5.1.3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3.5.1.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依靠各个部门,充分发挥架子队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3.5.2预警预防3.5.2.1防洪检查:工区主管部门应检查工程施工对营业线路稳定、桥涵排洪的影响,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处理,制定加固与度汛措施。凡是影响营业线路稳定的工程,不准在雨季施工。 各级主管部门的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对工区检查发现的危险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