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5625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 白醋B . 食用油C . 食盐D . 酒精2. (1分)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A . 湖泊水的蒸发B . 江河水的蒸发C . 海洋水的蒸发D . 植物的蒸腾作用3. (1分)2018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 .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 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4. (1分)“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无色 混合物 化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A . B . C . D . 5. (1分)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 . 乙可能是饱和溶液C . 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 . 丁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6. (1分)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当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 A . 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少引起的B . 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C . 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受到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D .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浮力也逐渐变大7. (1分)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 .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 . 甲和西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8. (1分)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 .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B .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C . 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D . 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9. (1分)如图,大玻璃杯重6牛,小玻璃杯重2牛,把小玻璃杯放在大玻璃杯内,并缓慢向大玻璃杯中注水(水没有进入小玻璃杯)。若要使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则所注入的水重( )A . 至少是2牛B . 必须大于6牛C . 必须大于8牛D . 可以少于2牛10. (1分)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净水方法是( )A . 沉淀B . 吸附C . 过滤D . 蒸馏11. (1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 .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C .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D .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12. (1分)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水塑料酒精) ( ) A . B . C . D . 13. (1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的天气系统,将会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B . 乙图中2结构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C . 丙图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低于右边D . 丁图鼠洞中空气流动方向为BCA14. (1分)某同学在20(已知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20时为31.6克,50时为85.5克)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中加入5.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 .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 均为饱和溶液D . 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15. (1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6. (1分)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B . C . D . 17. (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 . 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18. (1分)温度 60时,在盛有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 随后温度降低到 20时,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该过程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B . 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C . 硝酸钾的溶解度D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9. (1分)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0g水,则小球的质量( )A . 一定等于100gB . 大于或等于100gC . 小于或等于100gD . 一定大于100g20. (1分)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A .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B .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C . 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D . 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二、 填空简答题 (共9题;共15分)21. (2分)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试管A得到的气体是:_,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_。 22. (2分)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2)b图中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的功能23. (1分)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24. (1分)如图所示,将重力为2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 ,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牛;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5. (4分)如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表 温度()02040溶解度(g/100g水)13.331.663.9(1)称取30g硝酸钾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直到天平平衡; (2)要使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26. (1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填字母)。 A . 冰B . 氢氧化钠C . 硝酸按D . 干冰27. (2分)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 A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 . 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口D . 要用玻璃棒引流(3)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8. (1分)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废/g36353433323130292827(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 (2)物质A是甲、乙其中一种物质,80物质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 (1分)伽利略温度计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由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当液体温度超过小球上的示数时,小球下沉。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A小球受到的浮力FA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FD的大小关系为FA_FD , 此时液体温度范围是_。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30. (2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实验步骤】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的次数。【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若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的作用是_。31. (3分)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的猜想是: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实验次数加入食盐量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灯泡亮度1 勺2微亮2 勺2较亮3 勺1较亮4 勺1很亮(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填“a”、“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_。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_有关。 32. (4分)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培养皿编号玉米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12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522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532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5420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5(1)以上四组培养皿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号,则其萌发所需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的_(2)1号培养皿和3号培养皿的对照实验变量为_(3)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种子而不放1粒的原因是_(4)该实验结论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和充足的空气四、 分析解答题 (共3题;共6分)33. (2分)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 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取 10 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 60 克溶液; 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 14.35 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B蒸发时液体飞溅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34. (3分)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35. (1分)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料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采用的方法和其中的理由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简答题 (共9题;共15分)21-1、22-1、22-2、23-1、24-1、25-1、25-2、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30-1、31-1、31-2、31-3、31-4、31-5、32-1、32-2、32-3、32-4、四、 分析解答题 (共3题;共6分)33-1、33-2、33-3、33-4、34-1、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