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4574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 . 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 . 将丙中的条形磁铁从左向右移动D . 将丁实验中周围有许多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2. (2分)(2016杭州)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三段(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磁针黑色的为N极B . 两者相互排斥C . 两端能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差别很大D . 闭合电路的EF段导体穿过CD之间时,灵敏电流计一定没有反应3. (2分)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A . 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B . 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C .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D .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4. (2分)小华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想验证钢条是否有磁性,小华利用手边仅有的一根条形磁铁做了一个实验:他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他用钢条甲靠近条形磁铁的某一端时,条形磁铁会自动远离钢条甲;当他用钢条乙靠近条形磁铁的某一端时,条形磁铁会自动吸引钢条乙,由此可知( ) A . 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 . 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 .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 .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5. (2分)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 N、S 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 AB 一定是磁铁,CD 一定是铁棒B . AB 一定是铁棒,CD 一定是磁铁C . AB 一定是磁铁,CD 可能是铁棒D . AB 可能是铁棒,CD 一定是磁铁6. (2分)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出通电螺线管极性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B . 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C .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D . 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8. (2分)如图,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闭合开关,线圈转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B . 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电C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说明玻璃棒有磁性D . 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9. (2分)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实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A . S、N、S、SB . N、N、S、NC . S、S、N、SD . N、S、N、N10. (2分)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如果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将消失B . 乙图中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 . 丙图中闭合开关,保持电流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N,S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D . 丁图中绝缘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11. (2分)一矩形线圈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刚通电时在磁场作用下扭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现将该线圈放在图乙所示的蹄形螺线管间,a、b 为螺线管与电源的接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四次操作: a 接正极 b 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b 接正极 a 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a 接正极 b 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b 接正极 a 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2. (2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观后镜为凹面镜B . 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被撞伤C . 汽车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14. (2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当 S1 闭合时,电流表测 L1 的电流 B .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按住笔卡 C . 当导体 ab 左右移动时,电表指针会偏转 D . 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 15. (2分)如图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甲实验是研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 图乙实验是研究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 . 图丙实验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D . 图丁实验是研究电动机的原理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16. (2分)(2013湖州)某市科技馆有机器人和参观者下象棋的展台机器人取放棋子时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1)机器人取放棋子是利用了电磁铁的_(选填“磁性有无”或“磁极方向”)可以控制的特点(2)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应该是下列常见金属材料中的_。A.铁 B.铜 C.铝17. (2分)如图所示,AB均为外形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则_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则_肯定有磁性 18. (1分)学了“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反思,他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_。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磁场是由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磁感线组成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度都是均匀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19. (2分)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则司南长柄一端是磁石的_极,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_的作用 20. (2分)如图所示是电磁选矿机的示意图,其中 M 为矿石,D 为电磁铁,落入 B 中的是_, 落入 C 中的是_。(填“铁矿石”“非铁矿石”)21. (2分)下图是小华设计的一种节能电梯工作原理图,R是一个力敏电阻,当电梯上无人时,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变小,阻值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_,触点3与触点_(选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小,电梯变慢,从而达到节能目的。22. (3分)如图所示为电动机和发电机模型,其中图_(填“甲”或“乙”)为电动机模型,其工作原理是_;电动机工作时,能够使线圈平稳、连续不停地转动下去是靠_实现的。23. (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动机的原理图,该电动机线圈外部供给的是_(填“直流电”、“交流电”,下同),线圈内部的是_。24. (3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如图甲所示,当悬挂着的导体棒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观察到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会摆动,随着对这种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发明制造了_机。(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手摇充电式电筒”,握住它上下摇动就能自动充电。从透明外壳可观察到内部有固定线圈;摇动时可感觉到内部有一个物块在来回滑动,据此猜测,这种电筒的制造原理是_,其中那个滑动的物块是_。25. (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图中的水银温度计在制作时,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流通过电磁铁的线圈产生_,电铃响起,发出报警信号,电磁铁的a端为_极,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_(选填“升高”或“降低”)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26. (4分)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A . 铜、银B . 铁、铜C . 铜、铝D . 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_信息转化为电信息。27. (4分)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_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相似。(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 , 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来研究_的关系。28. (2分)如图所示,用磁铁的N极在钢棒AB上从A端向B端反复摩擦几次后,钢棒就具有了磁性,这种现象称为_,且钢棒的A端为_极29. (5分)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小华将磁铁快速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电流表原来静止在中间的指针向左偏转,这个现象叫_现象,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制造: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2)当磁铁的N极分别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_(填“变化”或“不变”)。(3)等电流表的指针恢复到中间位置静止后,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可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_:_。(4)学校的广播系统中,其中_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四、 解答题 (共2题;共9分)30. (4分)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导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实验探究的是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_。 (2)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_ A . 类比法B . 转换法C . 控制变量法D . 等效替代法31. (5分)不锈钢制品有很多优越特性,被人们所喜爱。有些人在购买不锈钢制品时用磁铁来验证其优劣和真伪:若磁铁不吸不锈钢材,则认为不锈钢是好的,货真价实;若吸附,则认为是冒牌假货。这种辨别不锈钢的方法是否可行?五、 实验探究题 (共8题;共43分)32. (4分)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选填“甲”或“乙”)。(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_的科学猜想。(3)科拉顿的实验中,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33. (4分)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减弱,应注意什么?答:_34. (8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_,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_极;电磁铁_(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_,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电源电路的总电压/伏吸引大头针数量一个新电池1.5较多两个新电池串联3.0最多一新一旧电池串联1.3较少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的电压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_,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35. (3分)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后,想进一步探究影响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强弱的因素。经老师指导及查阅资料知,磁场的强弱可用物理量“B”来表示(单位为“T”),其大小与直导线中的电流I、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有关。小明通过实验所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如下。(1)表一:当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0.02m时,磁场的强弱B与电流I的实验数据I/A2.551020B/T2.510-5510-51010-52010-5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答:_。(2)表二:当直导线中的电流I5A时,磁场的强弱B与距离r的实验数据r/m0.020.040.060.08B/T510-52.510-51.6710-51.2510-5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答:_。(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当我们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_。36. (4分)小菲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知识后,知道了奥斯特现象: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且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符合右手螺旋定则,磁感线的分布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如图乙)。小菲同学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通电圆环(如图丙)内部的磁场如何分布呢? 猜想:可能也符合右手定则。 实验:她连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根据小菲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圆环内部的磁场分布是否符合右手定则?_(选填“是”或“否”)。(2)如图戊所示,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通电圆环,则赤道这一通电圆环的电流方向为_(选填“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3)小菲同学的探究实验中,体现了哪些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A . 控制变量法B . 转换法C . 等效替代法37. (5分)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丙(1)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 类比法B . 转换法C . 控制变量法D . 等效替代(2)从小明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3)根据这一结论,小明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 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磁性减弱,无法_(填 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4)同组的小王同学却认为小明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明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 38. (10分)要上物理实验课了,作为物理可代表的小明去帮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他刚将两只条形磁体放在实验桌上,就听到老师说“重新换两只磁体吧,那两只我昨天检查了,已经消磁了,需重新充磁后才能用”小明陷入了沉思,老师是如何判断消磁的?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判断磁体是否具有磁性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9. (5分)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0=20;R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和MP(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物理量小聪小英小亮A表示数I/A0.200.150.12V表示数U/V2.03.03.6身高h/m*1.6*电阻棒的总电阻有多大?通过计算求出小聪或者小亮的身高;如果要简化该原理图,只保留电压表或电流表,简化后在保留表的表盘上刻画出对应的身高值,并且要求表的示数变大时对应的身高值增加分析说明,应该保留哪个表?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子身高测量仪”的最大量程值应该刻画在表的那个刻度值上?最大量程值是多少?第 23 页 共 2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16-1、16-2、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4-2、25-1、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9-1、29-2、29-3、29-4、四、 解答题 (共2题;共9分)30-1、30-2、30-3、31-1、五、 实验探究题 (共8题;共43分)32-1、32-2、32-3、33-1、33-2、33-3、34-1、34-2、34-3、35-1、35-2、35-3、36-1、36-2、36-3、37-1、37-2、37-3、37-4、38-1、38-2、3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