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4424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今年3月8日“妇女节”,小莉给妈妈煮了两个鸡蛋通常两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 ) A . 10gB . 20gC . 100gD . 200g2. (1分)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 . 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 .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 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3. (1分)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 ) 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频率4. (1分)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 音调B . 频率C . 响度D . 音调及响度5. (1分)关于如图所示的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水凝固形成的C . 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D . 冰锥是在极其寒冷的冬季形成的6. (1分)下列关于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吸热B . 使用高压锅利用了大气压C . 手上蘸点水取刚出锅的馒头不会烫,利用了水汽化吸热D .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吃的时候粘舌头这是凝固现象7. (1分)下列现象(如图)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日食B . 水中倒影C . 小孔成像D . “折断”的铅笔8. (1分)(2015佛山)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A . B . C . D . 9. (1分)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B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C .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 .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0. (1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 A . “手影”是手通过小孔所成的实像B .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倒立的虚像C . 水中弯折的“筷子”是折射形成的虚像D . 玻璃外墙“反光”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11. (1分)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 . 平面镜B . 近视眼镜C . 远视眼镜D . 长方体玻璃砖12. (1分)(2011大连)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B .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1kg13. (1分)体积为1m3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增加B . 体积减少C . 质量增加D . 质量减少14. (1分)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 . 把煤磨成煤粉完全燃烧,煤的热值变大C . 家用“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密度大D . 糖放入热水中很快变甜是由于温度越高,内能越小15. (1分)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和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 F1F2B . p1p2 F1F2C . p1p2 F1F2D . p1p2 F1F2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6. (1分)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用符号_表示。 17. (1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选填“响度”或“音调”)发生了变化18. (1分)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1分)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先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20. (1分)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放大镜中的像;投影仪上的像;平面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填序号)。 21. (1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中除自己外,其中有一“人”是由于光的_造成人在酒中成的像,还有一“人”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人在地上的影子。由于月光在酒杯上发生了_,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月光下的酒杯。 22. (1分)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_。 23. (1分)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 , 质量为10kg,则瓶中氧气的体积是_m3;若用去一半,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kg/m3。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24. (1分)学习了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的知识以后,爱学习的小敏想,如果只用天平不用量筒能不能测物体的密度呢;于是她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用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300g,然后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人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测出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测出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求:(水1.0103kg/m3) (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5. (1分)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请计算出液体密度和量杯的质量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6. (1分)如图所示,A是人眼的位置,S是人眼睛在平面镜B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请在图中作出像点S对应的发光点S,并画出人眼看到像点S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27. (1分) (1)如图所示,拉杆式行李箱在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坡上,请画出行李箱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对O点的力臂L。(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电子秤简易电路图,Rx是压敏电阻,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R0是定值电阻。测量时,电压表 V 的示数随所称量物体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增大而增大。请根据以上信息,在虚线框内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8. (1分)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五、 实验题 (共8题;共24分)29. (2分)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 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 A . 光能否发生反射?B .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C .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D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_ 30. (5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1. (3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移动了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塑料的密度为_kg/m3 , 液体的密度为_kg/m3;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g。32. (4分)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 (2)图乙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时间温度图象(40min后停止加热)。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温度是_;在2040min内,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此过程_(选填“不再”或“继续”)吸收热量。 (3)水沸腾之后水面上方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_(填序号即可)。 33.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 、 步骤B 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C 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D 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E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2)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 . 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3)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烛焰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4. (3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m处,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点,该点就是此凸透镜的_。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如果只调节蜡烛的烛焰,应将烛焰向_调节(填“上”或“下”)。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上。(填一种光学器材名称) (4)用此透镜组装一个照相机模型,用来拍一开花的桃树。拍桃树时,桃树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cm,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拍出一朵较大的桃花,应使镜头_(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把镜头_(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35. (4分)历史悠久的龙岩沉缸酒(如图甲)多次获得国际全奖,是闽派黄酒的代表,小华为了测定沉缸酒的密度设计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 (2)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酒全部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V实验时称得空烧杯质量为37.4g,图丙所示的烧杯和酒质量为_g,图丁所示酒精的体积为_cm3 , 则沉缸酒密度_g/cm3上述步骤测得的密度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36. (1分)小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的质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2)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 的质量为_ ; (3)她将金属块 放入盛有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 的体积为_ .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24-1、24-2、24-3、25-1、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6-1、27-1、27-2、27-3、28-1、五、 实验题 (共8题;共24分)29-1、29-2、29-3、29-4、30-1、30-2、30-3、31-1、31-2、32-1、32-2、32-3、32-4、33-1、33-2、33-3、34-1、34-2、34-3、34-4、35-1、35-2、36-1、36-2、3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