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4362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 488 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C . 金属氢的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D . 金属氢的构成可能与钠相似2. (3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不锈钢B . 黄铜C . 氧化汞D . 生铁3. (3分)现有 4 种试剂: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不可组内互相反应)( ) A . B . C . D . 4. (3分)“玉兔”号月球车,依靠接受太阳光给蓄电池充电,然后利用电动机带动月球车在月面上运动。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A . 光能机械能内能B . 光能机械能化学能C . 光能化学能机械能D . 光能内能机械能5. (3分)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OH、HCl、FeCl3B . K2CO3、HCl、NaNO3C . K2SO4、Ba(OH)2、Na2CO3D . Na2CO3、BaCl2、H2SO46. (3分)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小金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至 b 段对应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B . b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C . a 至 d 段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D . c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7. (3分)小明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较重的A物体沿较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较粗糙的平面移动,若在相同的时间内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明对A物体做的功多B . 小明对B物体做的功多C . 小明推A物体时的功率小D . 小明推A、 B两物体时的功率相同8. (3分)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对气体的平均推力是800 N,子弹的质量为20 g,枪膛长55 cm,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了80 m,则气体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 ). A . 4104 JB . 156.8 JC . 440 JD . 1.08 J9. (3分)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 . 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C . 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D . 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10. (3分)如图为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11. (3分)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是( ) XYZA结晶蒸馏沉淀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溶质溶剂溶液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A . AB . BC . CD . D12. (3分)现有O2和CO2混合气体,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操作,顺序如下:关闭分液漏斗开关b,并打开止水夹a;从导管A端通入混合气体;用集气瓶收集气体;关闭止水夹a,并打开分液漏斗开关b,待稀盐酸全部进入广口瓶后立即关闭开关b;用另一集气瓶收集气体。小明通过上述操作( ) A . 只收集到O2 , 不能收集到CO2 B . 只收集到CO2 , 不能收集到O2C . 先收集到O2 , 后收集到CO2 D . 先收集到CO2 , 后收集到O213. (3分)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们常取少量白色粉末状的化肥和消石灰一起放在手掌心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不是氮肥B . 草木灰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C .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D . 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的波尔多液具有杀菌作用14. (3分)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如图所示,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中,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 . 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15. (3分)如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为 SO2B . X 只能是硫酸C . 可能有沉淀生成D . 属于复分解反应16. (3分)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 .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 . 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 . 取d点的固体有2种二、 填空题(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7. (4分)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 18. (4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 (填序号) A . 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B . 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C . 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铜铝锌铁铅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996127177.9密度/(gcm-3)8.922.707.147.8611.3熔点/10836604191535328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2.5322.92.5451.5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3)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用赤铁矿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在古代,人们把高温下烧红的铁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那么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其成分可表示为Cu2(OH)2CO3,从其组成分析,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用化学式表示)物质作用的结果19. (4分)如图所示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 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写离子符号)。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0. (4分)在学校科技节上,小魔术师丽丽同学拿着一瓶无色的A溶液在手舞足蹈的表演:“白花变红花,清水变牛奶,液体变汽水,问君能知否?” “白花变红花”:在白的纸花上,先喷上无色B溶液,再喷上无色的A溶液,白花立即变成了红花。“清水”变“牛奶”:在无色液体C中,倒入无色液体A,立即产生“牛奶”般的白色沉淀。“液体变汽水”:在无色液体D中,倒入无色液体A,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丽丽同学提示A为常见钠盐,请揭秘:A为_溶液;A和C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 (6分)某白色固体由CuSO4、MgCl2、CaCl2、KOH、K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 (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 (3)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要确定其是否存在,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22. (6分)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有相等质量的水和沙子,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滚下,结果装水的瓶子会_(填“先”或“后”)到达终点。原因是装水的瓶子在下滚过程中,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由重力势能转化成的内能_(填“较多”或“较少”)。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共5题;共38分)23. (6分)小勇同学想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实心小铁球和装满松软细沙子的木箱进行了如图实验,调节铁夹的高度,让小铁球从铁夹处静止下落,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小勇通过观察_来判断小铁球重力势能大小;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一条); (3)同桌的小丽认为细沙下陷的深度还受到铁球体积的影响,她的改进方法是_。 24. (8.0分)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 (2)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Na2SO4 , 则白色粉末的组成是_。 (3)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能是 。 A . CO2 B . H2SO4 C . CuSO4 D . FeCl325. (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科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实验过程】步骤I: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步骤: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积为55.6mL。步骤: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1)用冷水浴的原因是 _。 (2)为使样品完全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 A . 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 . 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步骤I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 (4)【反思】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26. (8.0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右上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2加入2mL 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3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 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4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 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编号)。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 (5)【反思与评价】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 (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 27. (8分)小金同学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中曲线 1 和曲线 2 分别表示瓶 1 和瓶 2 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1)曲线 1 说明_; (2)对比曲线 1 和曲线 2 可知,_; (3)如果继续向瓶 2 中注入 20mL 稀盐酸,瓶内的气压_(填“能”或“不能”或“不一定能”)恢复到起始气压。四、 解答题 (共7题;共46分)28. (6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造成曲线和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 (2)曲线中,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 (3)图中a、b、c、d四点中,锥形瓶内CaCl2含量最大的是 _。 29. (5.0分)图甲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不计空气阻力)。小科分析了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的能量转化过程,画出了其势能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请你在图丙中再画出此过程中实心球动能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并标出A、B、C三点,并说明画此曲线的理由。 30. (5.0分)已知: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某纯碱样品中混有部分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钱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0.0g放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发现试管中样品质量减少1.2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碳酸氢钠分解反应方程式:_(2)生成CO2的质量为_g。(3)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 (8.0分)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 (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3)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_(填序号)。a原子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数目d元素种类(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_。 32. (8分)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2)小华取10g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g,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g稀盐酸加入到1.25g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g/l,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3. (8.0分)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为了分析反应后滤液的成分,取10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1)通过计算求出图中m的大小 (2)随着滴加Na2CO3溶液质量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像判断:bc段烧杯中溶液pH如何变化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 (6分)因为缺乏科学知识 ,有人误把被称为“工业用盐”的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当做食盐放进食物。亚硝酸钠对人来说是剧毒的,食用后易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 (1)根据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你能否确定它的什么组成成分是有毒的?写出你的理由。 (2)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鉴别食盐和亚硝酸钠。 项目亚硝酸钠氯化钠溶解性15时溶解度为81.5g15时溶解度为35.8g熔点271 801 水溶液酸碱性碱性中性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气体NO2无现象跟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第 21 页 共 2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7-1、17-2、17-3、18-1、18-2、18-3、19-1、19-2、20-1、21-1、21-2、21-3、22-1、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共5题;共38分)23-1、23-2、23-3、24-1、24-2、24-3、25-1、25-2、25-3、25-4、26-1、26-2、26-3、26-4、26-5、26-6、27-1、27-2、27-3、四、 解答题 (共7题;共46分)28-1、28-2、28-3、29-1、30-1、30-2、30-3、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4-1、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