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上居城小区详细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4243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明市上居城小区详细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明市上居城小区详细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明市上居城小区详细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三明市上居城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 说明书目录第一篇 背景篇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况三、规划范围四、现状分析第二篇 理念篇一、规划编制依据二、规划理念第三篇 规划篇一、社区定位二、规划结构与布局三、道路交通四、绿地景观第四篇 建筑篇一、住宅建筑设计二、公建建筑设计三、建筑造型设计第五篇 技术篇一、竖向规划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三、投资估算四、技术经济指标福建三明市上居城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篇 背景篇一、项目背景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下辖9县1市2区,历来是闽西北重镇和鹰厦铁路要冲。三明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属多山丘陵地带,境内山岭耸峙,峰峦叠嶂;丘陵连绵起仗,河谷盆地与溪流错落相间;全市山地、丘陵与盆地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99%以上,河谷平原与水面不到1%;全市山地植物良好,绿树成荫。沙溪河从三明市市区穿越,城市也呈带状沿沙溪河发展,而碧口镇则是镶嵌在沙溪河上的一颗明珠。碧口镇位于三明市区北部,距离市区2公里,可便捷的与205国道和京福、三泉高速公路相通。碧口地段拥有不可多得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背靠满目葱茏的崇山峻岭,面对碧波粼粼的沙溪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风生和起,是三明市理想的居住之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到城市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的限制、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困扰,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日益强烈;反映在住房消费上,逐步向住宅社区化、郊区化、大型化、全面化发展,特别是高收入阶层的涌现,追求独立、宽松、舒适、安静、便利的居住空间和环境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而上居城居住小区正是顺应这种市场需求而开发建设的大型生态绿色居住社区。二、项目概况三明市上居城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展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开发的中高档精品住宅区,基地总面积约510亩。公司遵循全新的居住理念以及“品味、品质、品牌和美”的开发理念,力求将上居城居住小区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居住社区。根据市场调查,上居城居住小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计划分为普通住宅区、高级公寓区、高级住宅区和中心服务区四个区域分期分区建设,并设置多层、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多种住宅类型,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41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0.75万人。小区的案名“上居城”取自于名画清明上河图,并按照不同的住宅类型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拟分别独立封闭管理。根据国家最新的住宅政策,小区充分考虑了90平方米以下住宅户型的安排,整个小区内高档、中档、普通住宅结合并合理分区,同时统一进行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使上居城既能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高级住宅消费的需求,又可以让广大工薪阶层以比市区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高级住宅小区的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三、规划范围上居城居住小区位于碧口沙溪河西侧,基地东、南两侧为沙溪河与鹰厦铁路,西、北两侧至自然山体。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南北长约1100-1250米,东西宽约160-500米,总用地面积约34.012公顷,合510.186亩,全部为居住区用地,无代征用地;其中,首期开发用地面积约24.621公顷,合369.315亩。目前,规划小学南侧的上春园已经完成场地平整和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即将动工建设,在本次规划中纳入小区统一考虑。四、现状分析1、地形地貌与地质上居城居住小区的基地属典型的山地地形,西北两侧群山环抱,东南两侧面向沙溪河。坡地地形会造成建设工程造价的提升,但是山水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小区最大的资源与优势,坡地自然地形使整个基地内几乎处处可观山看水、显山露水。(1)高度分析基地西侧山体沿沙溪河呈南北走向,基地则处于山体的东坡,整体地势东低西高,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平均黄海高程(下同)达到131-155米。基地范围内最高点位于北片的山头,现状标高约207.90米,另外基地西南角最高标高也达到202.15米;基地最低点位于基地最北端靠近铁路的位置,现状标高131.03米,高低点最大高差达到76-77米。基地从南到北地势逐渐降低,并分布有七条较大的冲沟,用地被切割得相当零碎。以基地中部最大的一条冲沟为界,基地分为南北两片。中部大冲沟西南侧有一山头,高度较高,坡度较大,视野开阔、植被良好,在规划中可考虑作为城市山体公园,并成为整个居住社区的绿心。基地南片原始地形相当复杂,但建设单位已经先期进行了局部地段的开山填壑与场地平整,南片的四条冲沟已经基本填平,除了保留标高182.32米的山头以外,其余场地也相应平整为标高152.0-156.0-160.0米的台地。南片的西南部和北部还基本保留原有地形地貌,未作大的修整。北片以标高207.90米的山头及其余脉为中心,东部靠近沙溪河的用地相对平整,并已局部进行了场地的平整;西部山谷内现为一片桔林,生态环境极佳,但地势较低,可考虑利用207.90米山头平整时的土方,进行较大量的回填,保证山谷内的独立别墅用地可以看到沙溪河;207.90米山头的北部除有两条冲沟以外,整体地势也相对较低,甚至低于鹰厦铁路134.60米的标高,需要在建设中进行大量的填方,方可作为建设用地。(2)坡度分析对规划与开发建设来讲,山地的坡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基地的原始自然坡度,基地内建设用地可分为A、B、C、D四类:A类坡度为10%以下,属于适宜建设用地。B类坡度为10%-30%,为较宜建设用地,需开山填谷、进行土地平整后方可作为建设用地。C类坡度为30%-50%,为比较不适宜建设用地,需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平整方可作为建设用地。D类坡度为50%以上,作为建设用地难度较大,属于不适宜建设用地。为减少平整土地和开山填谷的工程量,并从尽可能保护山体自然生态的目标权衡,规划尽量利用坡度在50%以下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而坡度在50%以上的山地,一般不作为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山体的植被、树木,可作为山体公园以维持自然生态。具体可参看“基地坡度分析图”。(3)地质分析根据地形地貌分析和基地地质报告,基地内多数坡地属于岩土地基,地质情况良好;但是在七条冲沟所在的位置,由于存在大量的回填土,属于软土地基,建设中建筑地基部分需要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同时最好在保证在回填土方自然沉降半年以后再进行建设。2、自然环境(1)基地内环境从基地的自然环境角度讲,碧口地区可谓三明市的世外桃源。这里山清水秀,山体植被良好,沙溪河水质清澈,目前基本处于完全未开发的原生状态。基地内除了少数民宅、果林与耕地以外,其余基本是绿树成荫的山地。基地内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向东和向南视野开阔,自然环境优美。(2)周边环境基地周边,仅南侧有碧口村、育新学校和三明劳教所等少量现状建筑,主要分布于沙溪河北岸、鹰厦铁路南侧。碧口村以居住为主,建筑3-4层;三明劳教所内现状建筑3-5层;育新学校包括管理区、生活区和砼空心砖预制场,建筑以多层为主。(3)景观视线基地西、北侧背靠绵延的山体,南侧为碧口村和三明劳教所,属于基地外围的不利景观点,但由于其地势与基地相差较大,对基地内居民仅存在视线上的干扰。鹰厦铁路环绕基地在的东侧和南侧,但与基地有5-20米不等的高差,基本不影响基地内观水的视线,对基地的影响相对有限。整个基地的最佳景观视点位于南北片区的山头等几个相对较高的点,以及基地北侧的沙溪河沿线。(4)声环境虽然鹰厦铁路在视线上对基地影响有限,但接近8分钟一班的过境列车对基地有一定的噪声影响。基地北片,因地势相对铁路高差不大,噪声影响比较明显;而在基地南片,虽然高差较大,但在铁路转弯处列车需要鸣笛示警,对基地内有着更大的噪声影响。(5)气候条件与日照、通风碧口地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612.3毫米,年平均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4-2.0米/秒。由于基地内山体坡度较大,山体对日照的遮挡十分明显,向阳坡日照充足,而背阳坡日照明显较差。同时,根据三明市风玫瑰图,基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地内山地的北侧、东北侧、东侧属于迎风坡和顺风坡,利于扩散异味、迎取新风;而山体西南侧属于背风坡和涡流区,对扩散十分不利。3、道路交通基地南侧区域交通相对便利,目前有现状道路(道路红线17米)与桥梁跨越沙溪河连接205国道并通向市区,目前跨越鹰厦铁路立交形式进入小区的17米跨线桥已经建成。基地北部没有对外道路衔接,也因此保证了基地北片的相对安静。但是,整个基地仅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需要在规划中在靠近碧口村的位置增加步行出入口,保证小区疏散安全。基地内部道路尚未成型,目前仅有几条宽2-4米的盘山小路,小区未来将根据规划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4、现状分析结论综合以上各项分析,规划建议以下的开发策略与开发步骤:依照开发单位分片、分区、分期建设的思路,整个小区按照不同的住宅类型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开发进度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整个小区以中部最大的冲沟为界,分为南北两片。南片目前已完成部分的场地平整,自然环境相对一般,但靠近小区入口,交通出行便捷;目前入口西侧的上春园已经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即将打响小区建设的第一枪;同时,上春园北侧的上知园可利用靠近小区入口和山体公园的优势,建设小区的入口花园广场和公共服务中心,使入口景观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成为小区销售的一大卖点。同时,结合公共中心建设一幢30层的“楼王”和7幢小高层住宅,利于聚集人气,树立“上居城”的小区品牌形象,造成小区建设的声势。上阳园多层住宅区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建设,推向市场。北片可首先在靠近沙溪河、较为平整的位置建设上真园联体别墅区,利用良好的景观和靠近商业中心的地利,使小区的开发建设进入高潮。在“上居城”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后,可随之推出北片西部的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和上明园双拼别墅区,提升小区的总体档次。北部的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由于地形相对复杂,目前市场接受度有限,宜安排在最后开发建设。第二篇 理念篇一、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守则7、住宅设计规范8、三明市碧口居住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9、三明市碧口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10、开发单位关于上居城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修测地形图11、国家及福建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二、规划理念1、坚持超前性与高起点的理念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区的控制性规划为依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居住区规划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建设三明市最具有特色的居住社区,设计具备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论与新手法。2、坚持“品牌性”的理念以建设三明市的高档精品住宅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康居品牌社区,树立“上居城”的品牌形象,为未来的市场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社区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4、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尊重当地山地地形与滨水自然环境,充分发挥小区的现有山水环境优势,保护现有山体植被,开发与建设密切结合地形,显山露水,创造具有地方山地特色的城市空间,突出社区山水、园林、生态的环境特色。5、坚持“绿色生态社区”的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要素,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依山就势、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的绿色居住社区,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突出“阳光、空气、山水、绿色”的生态主题。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和社区环境,强调绿化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的融合,将建筑组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穿插与渗透,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碧口地段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6、坚持“现代智能住区”的理念体现现代新型城市居住社区的精神内涵,以建设文化智能型小区为目标,时代与发展综合兼顾。建设高效的社区安保系统与互联网宽带网络系统,满足居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7、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在不对当地自然生系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循序渐进的进行土地开发,并为未来建设留有充分的余地。在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滚动开发与分期建设的同时,还坚持居住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相结合,通过社区的营运,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市场营销与物业管理中。8、坚持“可操作性与弹性”的理念在注重规划超前性的同时,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三明市的地方习惯与市场需求,使规划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充分考虑小区开发建设的不确定性,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规划可根据建设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具备充分的弹性。第三篇 规划篇一、社区定位从树立三明市品牌社区的立意出发,上居城居住区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楼盘的关系,突出自身的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与山水自然环境协调发展。1、市场定位:上居城居住小区在三明城市中最具有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有三个:山水环境、社区规模化与房型多样化。根据三明房地产的市场调查,上居城市场定位为中高档的精品住宅区,利用大型楼盘的用地优势,分期、分区、分片建设,依次推出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七大住宅片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以优美的环境与各类高级住宅吸引高收入阶层,以低廉的价格与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广大工薪阶层。而“上居城”的楼盘名称和“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名称既点出了小区所在的区域位置,又可以突出小区的环境优势,同时体现楼盘高雅的文化品味与底蕴,是不可多得的极具吸引力的楼盘名。2、风貌定位:三明市作为闽西北的山地城市,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建筑风貌。从小区所处的环境来看,规划试图寻找一种能与“蓝天、绿树、碧水”的山水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色调,一种能体现小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规划理念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风格,与山水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并充分体现三明的地方特色和展旺公司的企业形象。为此,上居城居住小区的风貌定位为:高层、小高层住宅采用具有古典韵味而不失简洁明快特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以平屋顶为主;而多层住宅和低层的高级住宅则采用具有亲切感与亲和力的坡屋顶,凸现回归乡野的主题,同时体现建筑的典雅格调。建筑色彩以淡暖色墙体结合底层的天然石材,同时穿插醒目的白色线条和大块面的透明玻璃,并以兰灰色坡屋顶与蓝天、碧水取得呼应。二、规划结构与布局1、规划结构根据上居城居住小区的定位和现状地形,我们首先确定小区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小区的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片两环多组团结构”。(1)一心规划在小区中部的主入口北侧、大冲沟南侧设置大型的公共服务中心,并结合西部的山体休闲主题公园,成为小区的卖点与亮点。公共服务中心位居小区中部且靠近主入口,服务半径合理,进出便捷,加上西部的山体休闲主题公园,必将成为本区乃至三明市区北部重要的大型商业区和休闲活动区。公共中心西侧的山头是大自然赐予小区最大的财富,山体虽然处于小区用地范围之外,但仍然是小区中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单位拟采用租用的方式,将其改造为休闲性的山体公园,维持山体原有地形地貌和原自然生态状态,严格保护植被,同时在山顶建标志性景观塔,使之成为整个碧口地区的视觉中心。同时,山体与沙溪河遥相呼应,互为对景,山体公园作为小区指状绿地系统的掌心,由公园延伸出多条指状的绿带,穿行在小区住宅组团之间,连通山水,成为重要的“显山露水”山水通廊。(2)两片根据自然地形,小区中部最大的冲沟将规划为小区最大的绿化开放空间和通向山体公园的步道入口,并以此为界将小区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包括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含公共服务中心)、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三个住宅组团和配套设施区(含小学、幼托和运动场地),北片则为较为纯化的住宅区,包括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四个高级的住宅组团。两个片区环境条件不同、开发时序不同、档次不同、面向的客户群也不同,通过地形与绿化自然的分区是最理想分区模式,并与开发单位的分片分区分期建设的思路相吻合。(3)两环小区主要道路在南北两个片区中各自形成环路,南北双环相互连接又各成体系,同时沿鹰厦铁路设置的主干路和一条次干路将南北两个环路顺畅的连接,从而形成小区完整的“一轴连双环”的道路结构。沿铁路设置的、贯穿南北的主干路在道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东南小区入口进入以后,不同的住户群在入口广场处就可以进行分流;而主干路靠近铁路并沿路设停车位,可最大限度的使住宅远离铁路,减小噪声干扰。采用一条次干路连接南北两环,保证了在紧急情况下北片出行的安全。2、功能布局整个小区的住宅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多个档次,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在整体布局上采用“环境越好、档次越高”的思路,分别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大住宅组团,并分区分片单独封闭管理。在公建配套方面,除了中部的公共中心外,北片还分散布置部分公建设施,作为小区主公共中心的配套与补充。(1)居住邻里单位在小区住宅组群的总体布局上,规划引入了“居住邻里单位”的理念。所谓“居住邻里单位”,是以保持居民良好的邻里关系为目标的住宅组团,通过住宅的围合形成院落,并可以结合高差设置小花园和半地下机动车库、自行车库。“居住邻里单位”内的院落空间属于半公共半私密空间,而且不同的院落通过造景,可形成不同的主题,使居民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领域感,同时促进邻里交往的密切性。整个小区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台地别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等不同档次与类型的住宅组团分别组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大各具特色的居住邻里单位,并以“顺藤结瓜”的形式串连在南北双环上,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住宅布局。(2)住宅分区小区南片包括上春园联体别墅-多层混合区、上知园高层住宅区、上阳园多层住宅区三个住宅组团。上春园住宅以联体别墅为主、辅以少量多层住宅;上阳园全部为多层住宅,上知园则沿曲线型的“上城风情街”设置16-18层的点式高层带,成为小区入口北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组群。小区北片包括上真园联体别墅区、上明园双拼别墅区、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和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四个高级的住宅组团。上真园沿沙溪河布置2-3层的联体别墅,避免对西部的双拼及独立别墅产生遮挡。上明园建设于原有山体上,原有山体在部分削减以后,景观视线仍然极佳。上清园独立别墅区则依山就势安排在西侧山坳之中,并在西北侧幽静之处设置3套500-600平方米的豪宅,整个上清园为保证看沙溪河的视线,建筑基底需要抬升。上德园高层-小高层公寓组团设置于基地最北部,围绕核心绿地分别布置5幢一梯四户的点式高层、9幢150平方米点式小高层和5条120平方米板式小高层,核心绿地内利用原有冲沟形成水面,并设置一所幼托。(3)公建配置l 公共中心:小区的公建配置相对集中,中部的公共中心为小区最主要的服务区。公共中心沿沙溪河展开,同时以步行街分隔,形成两条不同基底标高的带状商业建筑,并围合出本公共中心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上城风情街”。步行街的线型采用柔和的曲线,与东侧沿河的主干路及西侧的次干路均处于不同标高;同时,三条道路以多条垂直水面的阶梯步道连接,并将两条带状商业建筑切割为段落,从而使整个公共中心的建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为整体。靠近河岸的商业建筑体量较大,是一组商业、宾馆、酒店式公寓、餐饮、休闲、娱乐、停车、会所的大型综合体商业建筑,总体分为三段:南段正对主入口广场,为30层的“楼王”建筑及其5层的裙房;“楼王”高度100米,地面层为入口大堂,2-5层为酒店餐饮、KTV、卡拉OK、演艺大厅、桑拿保健、健身等餐饮娱乐演艺场所,6-10层为酒店式管理的产权客房,11-20层为套间式的商务办公,21-30层为高级白领公寓。商业综合体的中段和北段均为4层的商场,其中底层设置车库和设备用房,2-4层为大型超市或商场,顶层为屋顶花园。为保证车库层标高与南部楼王底层大堂齐平,建议车库采用机械式双层车库,提高停车效率。步行街西侧为3层的带状商业,属于点式小高层带的裙房,采用小型商场与商业店面相结合的方式,小区的储蓄、邮政、医疗等社区服务设施和餐饮、小吃、茶馆、洗染、美发、维修等服务功能均集中安排于此。商业建筑的集中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群体效益的优势,是未来社区内最具人气的区域。l 其他配套设施:从规范角度考虑,小区的小学、幼托均应保证与铁路300米的距离,因此规划将一所18班小学、一所6班幼托以及小区的篮球、羽毛球等健身场地均设置于南片的西侧边界处,远离铁路,并与小区公共中心组合为一体。北片的中部设置一座为高级住宅区服务的会所,安排网球场、游泳池等休闲运动设施。另在北部高层住宅区的核心绿地内安排一所6班的幼托,并结合高层住宅底层的半地下架空层设置小型超市,就近为居民服务。三、道路交通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小区目前仅有基地南侧道路红线17米的现状道路可通向市区,此道路跨越沙溪河的桥梁已经建成,并连接207国道,是小区近期通向市区的主要通道。由于此道路与小区存在15-20米的高差,并有鹰厦铁路的阻隔,因此道路将以立交的形式跨越鹰厦铁路进入小区,这也是本小区目前唯一的车行出入口,目前已经建成通车。小区主入口处设置环形广场进行交通分流。另外,在碧口村与三明劳教所之间,小区还设置一个步行天桥通向17米现状道路,作为小区的步行出入口。为保证交通疏散的安全,小区在西南角还预留了一个次要出入口,远期争取向西与三明市的城市道路连通。小区的北部没有城市道路和出入口,相对安静,北片居民出行必须经过南片的出入口。2、道路系统与分级小区依照“依山就势、力求保证各个片区封闭管理”的原则进行道路系统的规划,采用“一轴连双环”的道路结构,通过沿铁路的南北向主干路连接南北片区的环路,同时以多条次干路连接贯通,住宅组团则通过入户道路与主次干道网络衔接,从而形成高效安全、顺畅便捷、层次分明的车行道路系统。小区车行道路分三级:主干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沿河观景,同时为沿道路设置停车位,道路采用不对称断面设计,即人行道集中设置道路西侧,宽度3米,车行道7米,车行道东侧沿小区便捷设置大量机动车停车位;小区次干路宽5-7米,不设置人行道;小区入户道路宽3-4米。3、静态交通为适应汽车交通的发展,静态交通也是规划的重点,小区充分安排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库。小区停车率指标为:公共建筑按照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2车位计;多层住宅约552户,高层住宅1336户,考虑到多层和高层户型多为90平方米以下的小套型,停车率平均按照40%计;联体别墅301套,每户1个车位;双拼别墅74套,每户1个车位;独立式别墅38套,每户2个车位。除了联体别墅、商品别墅与独立式别墅自带车库以外,小区共需车位900个。本小区机动车停车采用地面林荫停车场、住宅宅间草坡下停车库、住宅平台半地下车库和地下车库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分布上明显为“三块一线”的格局即南部多层区、中部公建区、北部高层区三大块加滨河主干路的一线:l 地面林荫停车主要设于小区主干路的东侧,共计设置车位380个,其余零星停车位25个,共计405个。l 宅间草坡下停车库利用多层住宅组团内部基地的高差,在前后排住宅之间的院落中,在不影响院落环境的情况下,在院落的草坡下设置的半地下机动车库,共计车位约105个;l 住宅平台下车库主要设置于北部小高层住宅组团,采用2-5幢小高层住宅组合,联合设置半地下车库,车库上方为花园平台,并可一定限度的减少填方量,平台下共计设置车位340个;l 地下车库包括商业综合体建筑底层的机械式双层车库、北部高级会所的网球场下车库以及各小高层组团的宅间绿地车库,可安排车位140个。由此,小区车位总数为990个(联体别墅和独立式别墅自带车库未计入),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同时,在各住宅组团宅间、平台下的半地下车库或地下车库内,还需按照每户2平方米的面积安排居民的自行车库。4、公交系统规划为方便小区居民的出行,规划还考虑了小区的公交系统。本小区公交线路主要沿小区主次干道单向布置,市区公交车进入小区后右转向北,绕北部主次环路到达小学位置再向西,环绕南部环路后回到小区主入口。同时,沿公交线路按照3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10个小型公交站,满足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5、步行系统与游线组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小区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社区居民游线和观景体系。小区的步行系统由景观漫步道与步行道、步行广场、步行街区和环山步道组成。l 遍布全小区的“线”状的景观漫步道和步行道是步行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中心北侧的登山步行道宽度3米,其余步行道宽度为1.0-2.0米不等,以不同形态和质地组成丰富、曲折的步行网络,或在林间、水畔萦回,或穿行在各类绿地之中,作为覆盖全小区“步移景换”的空间走廊,极大的丰富了绿色空间的景观内涵。同时,漫步道还与小区西侧的环山步道衔接,为居民上山游憩提供了便捷的通道。l 步行广场是小区“点”状的步行空间。小区内的公共中心广场、山体公园广场、沙溪河亲水小广场等步行广场就象串联在步行道上的明珠,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可驻留空间,还作为观景或活动的主要场所。l 商业步行街区则是小区内“面”状的步行空间,主要位于公共中心的上城风情街。商业步行街区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与休闲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小区人气最旺盛的区段。l 环山步道与游线:依托小区内的步行系统,沿小区西部山体的环山步行道,结合东西向“山-河”生态绿带,形成小区居民的主要游览观景线路。环山步道加上多条步道蜿蜒地穿越小区,如一条虚实相生的绿线,将小区的建筑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串连起来;这条游线还向沙溪河延伸,让居民经历山景到水景的观景历程,增加漫步的趣味,品味山水空间的丰富变换。四、绿地景观1、绿地系统绿地与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小区绿化环境空间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层次感,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业主生活的相协调。我们从居民“公共活动-私密活动”的不同等级的活动特征分析,改变以往住宅区“四菜一汤式”的绿地布局,而采用“带状绿脉+院落绿地”的两级布局方式。小区的绿地系统在充分利用山水自然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中部山体公园为核心,根据地形放射状伸展,串联广场与组团绿地,并与整体山水空间融会贯通,共同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1)放射状带状绿脉小区中部西侧的山体公园是小区绿地系统的核心,山体虽然处于小区用地范围之外,但建设单位拟采用租用的方式,将其改造为休闲性山体公园。以此为中心,从山体公园延伸出多条放射状的绿带,其中一条主脉贯穿南北,成为小区绿地系统的主体,南北绵延约1250米,宽度在20-80米之间。同时,根据地形的变化和住宅组团的分割,由南北向主脉发散出多条次级带状绿脉,共同组成小区放射指状的公共绿地系统。小区放射指状的公共绿地作为绿色的纽带和绿色景观通廊,串连整个小区的住宅组团与公共空间,并可争取每栋住宅尽可能地接近绿地、看到绿地、使用绿地,从而满足住宅“均好性”的要求。(2)铁路沿线绿带铁路沿线绿带是小区重要的“线”型绿地,宽约20米。绿带内主要以行植树林为主,不仅使小区主干路成为真正的景观绿廊与林荫大道,而且在小区与铁路之间树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最大限度的降低火车的噪音污染。同时,为打破绿带的单调,在绿带的局部位置设置观景平台,特别是在公共中心位置,每一条山水通廊均以观景平台收头。小区南部碧口新村东侧另设置一个步行天桥通向17米现状道路,作为小区的步行出入口。(3)组团绿地:在小区各个组团的内部形成面积不一、各自独立的组团绿地,如同散落的明珠分布在小区的山水之间。“点”状的组团绿地是居民日常休憩活动使用最频繁的场所,同时与带状绿地自然的沟通,从而形成整个小区既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绿地系统。(4)生态山体绿地:小区的西侧为高大挺拔的山体,这些生态山体绿地是小区绿地系统的背景和延续,通过区内绿地系统,将绿色与生态引入小区内部,从而达成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对话与协调。2、景观体系小区的景观体系与空间序列是以人、自然、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为主旨建构,利用山水自然环境与坡地地形,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精心组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滨水界面、天际轮廓线、山水视线通廊及观景通道等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丰富生动、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小区独具特色的形象。(1)景观节点l 小区以山体公园的山顶制高点作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区视线的焦点和居民公共活动聚集的交汇点,也是小区居高俯瞰与远眺的观景点。在此将建设标志性景观塔,使之成为整个碧口地区的视觉中心。l 小区入口由30层的“楼王”和多个高层住宅围合的入口花园广场是小区最主要的门户节点。入口花园广场中面积约1.5公顷,大致呈三角形,西高东低。在这里广场、叠水、草坡、花园、绿树相得益彰、变化丰富,同时高层住宅底层采用架空,利于扩大空间的感受,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最重要的场所。l 小区南北向主绿脉在南北片区均局部放大,形成一南一北两个绿化景观节点,也是南北片区公共空间的核心。l 在南北向主绿脉和各条次级绿脉的交汇点形成小区的次景观节点。这些次景观节点有的以广场为主体构成,展现开敞的空间意向;有的以公共建筑围合而成,体现独特的建筑造型与建筑空间序列,通过广场、绿地、建筑的组合成为展示小区形象的重要窗口。(2)景观轴线小区的景观轴线顺应地形的走向,依托公共绿地形成,是支撑小区景观系统的骨架。l 主景观轴线分为两条,一条基本沿南北贯通的主绿脉形成,串连三个景观节点。另一条则位于“山体公园公共中心沙溪河”一线,是典型的沟通山水的主景观轴线,同时也是登山观景的主通道,以其居高临下的优势,成为小区居高远眺的观景休闲通道。l 次景观轴线多为东西向的山水联系轴,并分别指向各个次景观节点,每条轴线西望山体、东接沙溪河,是小区最主要的山水景观通廊。(3)滨水建筑界面与天际轮廓线整个小区沿沙溪河岸线和鹰厦铁路达到1.6公里。从近景上看,沿铁路的建筑界面对小区的整体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展现小区形象的活广告。而从远景来看,滨水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则是对沙溪河对岸的视觉效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A、滨水建筑界面为形成小区滨水建筑界面的变化和不同的围合度,规划结合冲沟、缓坡、悬崖等自然环境要素和地形的高差变化,考虑住宅的朝向,按照空间的疏密度,将滨水的建筑界面分为连续和节奏两种景观界面进行控制。l 节奏景观界面主要设置于小区北片,铁路沿线的上真园联体别墅和上德园高层住宅的山墙以协调统一的建筑形式取得韵律感和节奏感,讲求空间的通透性与渗透性。滨水形成节奏性界面,不但将水面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居住组团内部,也保证了住户与水面的视线通达,使更多的住宅可以看到沙溪河的景观。为避免节奏界面的单一与缺少变化,上真园联体别墅采用2-3层高低错落的高度,增加建筑进退,并顺应正南北的朝向将住宅稍微扭转,与河岸45度的夹角使建筑群体更加富于变化。而上德园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则采用弯曲、转折的手法,在韵律感中求丰富的变化,同时住宅底层架空,形成居住组团与自然环境的渗透,同时在高度上采用10-12层、16-18层不同的错落变化。l 连续景观界面主要设置于小区南片的公共中心、上春园联体别墅组团和上阳园多层住宅组团。特别是公共中心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建筑立面需要保证一定的连续性,取得对滨水空间和开放空间较强的围合度。但连续界面在增加高低错落变化的同时,建筑造型力求强调建筑界面的韵律感,避免出现过于封闭的建筑界面。经过景观界面的控制,节奏与连续的对比,整体滨水界面收放有序、疏密相间、松弛有度、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从而形成与滨水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整体空间意象。B、天际轮廓线小区天际轮廓线相对沙溪河岸线,分为首层建筑轮廓、次层建筑轮廓和生态山体背景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应取得互补、对应、协调的关系,避免遮挡。天际线的高度应在整体上突出重点,同时又强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l 首层建筑轮廓主要为上阳园多层住宅、上春园联体别墅、上知园商业综合体、上真园联体别墅和上德园小高层住宅。在建筑基底跟随地形起伏的同时,增加建筑进退、弯曲或转折,强调轮廓线的疏缓与重点突出,在小区入口处以30层的“楼王”作为整个小区天际线的重点,同时在轮廓线的末端由上德园高层住宅形成高潮收头,并与“楼王”遥相呼应。l 次层建筑轮廓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主要由上知园高层住宅群和位置较高的上清园、上明园的独立与双拼别墅组成,为增加变化,小高层住宅分121518层等多个层次,在南北两片分组设置,设置位置考虑背景山体的起伏,避免对山体造成遮挡。两个高层群遥相呼应,互为对景,是小区天际线的高潮点。l 从整个小区的建筑天际线来看,小区西侧的生态山体是最重要的轮廓背景。在考虑小区建筑的天际轮廓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同时,应与背景山体的山势轮廓线走向相对均衡与协调。另外,东西向的山水断面也是规划考虑的重点。我们选取小区内较为典型的五个断面,针对其原有地形线、规划地形线、建筑轮廓线以及铁路列车噪声线进行分析,一方面使建筑轮廓与山体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小区所有建筑均位于铁路列车的主噪声线之下。详细请参看“山水断面与滨河界面分析图”。C、视线体系小区的视线体系包括标志性建筑群、山水视线通廊、观景点与观景通道。标志性建筑群是一个区段内,在小区景观中具有一定对景、借景、框景作用或能产生识别性和特定场所感的建筑群,是作为地区的参照物、对景或视线焦点。山水视线通廊是既可以望山、又可以观水,同时起到联系山水的视线通道。而观景点与观景通道是为小区设置可以居高观景与远眺的场所和通道。l 入口处的30层“楼王”及7幢高层住宅是小区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群,从南边市区过桥进入小区时,可远远望见入口处的“楼王”和高层住宅带,“楼王”建筑以其高度成为小区的、甚至是碧口地区的视线焦点和对景。l 由山体公园和南北向主绿脉延伸出来的树枝状的绿廊连通山水,是小区重要的山水视线通廊。l 小区西侧山坡上的环山休闲漫步道位置较高,是小区居高远眺的观景通道;而各山体的山顶和小高层住宅均是小区的俯瞰观景点。第四篇 建筑篇一、住宅建筑设计小区以成为三明市的新型、现代的品牌精品住宅区为目标,以创造具有大众性、超前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力争在住宅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在保证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新型建材,并达到住宅设计的先进性及新颖性,起到示范作用。1、住宅户型设计根据市场调查和小区的定位,本区的住宅分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台地别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和独立式别墅多种类型。顺应最新的住宅政策,多层住宅以9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为主力房型。高层、小高层住宅分为两个片区南片区的高层住宅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力房型,北部高层住宅以90-120平方米为主力房型,环境较好的位置设置150-160平方米的小高层大户型。联体别墅户型面积180-240平方米,双拼别墅户型面积240-270平方米。独立式别墅分为两档,第一档300-400平方米,第二档为500平方米以上的豪宅。具体户型比例详见小区住宅房型一览表。住宅户型户型单套面积(M2)户数(户)总户数(户)总面积(M2)一号多层住宅三室二厅一卫88.31081089536.4二号多层住宅三室二厅一卫88.318036015894.0三室二厅一卫88.918016002.0上春园多层住宅-84849970.0小 计-55255251402.4一号小高层住宅三室二厅二卫128.020782826496.0三室二厅一卫89.920718609.3三室二厅一卫87.741436307.8二号小高层住宅三室二厅二卫117.617017019992.0三号小高层住宅四室二厅二卫149.520620630797.0四号小高层住宅三室二厅二卫114.913213215166.8小 计-13361336147368.9一号联体别墅四室二厅三卫193.218183478.3二号联体别墅四室二厅三卫197.1585811429.5三号联体别墅四室二厅三卫243.9666616098.7上春园联体别墅-15915939000.0小 计-30130170006.5一号双拼别墅五室二厅四卫267.222534.3二号双拼别墅六室二厅四卫246.1444410827.5三号双拼别墅五室二厅四卫265.528287434.0小 计-747418795.8一号独立式别墅-312.1661872.6二号独立式别墅-316.9992852.1三号独立式别墅-526.5221053.0四号独立式别墅-426.2883409.6五号独立式别墅-329.013134277.0小 计-383813464.3合 计-23012301301037.92、住宅套内设计l 套内分区:住宅套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寝居分离、干湿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力求套内做到全明设计。l 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厅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均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复式套型内巧妙的利用交通空间安排上下的楼梯,并使楼梯成为起居室内的一景。l 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厨房具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争取冰箱入厨,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与冰箱机位,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等功能应适当分离与组合,以减少使用干扰。大套型设双卫或多卫,复式套型应分层设卫生间。有条件的套型,可设家务房或设备间。l 阳台:各房型除朝南设生活阳台外,在厨房外均布置服务阳台。l 储藏:套内尽可能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l 阁楼:住宅顶层的阁楼空间在不增加坡屋顶高度的前提下,对坡顶内净高大于2米的空间加以利用,并向南形成大平台和屋顶花园。3、结构设计住宅结构设计以满足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为前提,尽量采用新结构、新构造和新材料,使住宅设计更灵活、多样,更有适应性和可改性。建议采用框架轻板轻墙等技术,取消实心粘土砖,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使墙体构造具有更佳的隔热、保温效果,同时分户墙、板达隔声要求。二、公共建筑设计1、公共中心商业综合体与上城风情街位于小区中部的公共服务中心是本小区的一大卖点与亮点,同时也是小区重要的大型型商业区和休闲活动区。整个公共中心以“上城风情街”为中心,形成两条不同基底标高的带状商业建筑,两条带状商业建筑由商业综合体和3层的带状商业组合而成,商业综合体和带状商业之间为“上城风情”商业步行街,加上多条阶梯景观通廊的穿越,实现公共中心建筑“生态休闲一体化、购物娱乐便民化”的主题。(1)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建筑靠近沙溪河河岸,也是小区入口的主体对景建筑。综合体建筑主体功能为商业、宾馆、酒店式公寓和商务办公,同时配备餐饮、休闲、娱乐、停车、会所、物业管理等功能。整个建筑沿沙溪河展开,裙房高度4-5层,宾馆+商务+酒店式公寓组合的“楼王”高度28-30层,是整个建筑、也是整个小区的制高点。为打破综合体建筑巨大的体量,结合垂直河道的阶梯景观通廊,将建筑有机的划分为3段:l 南段正对主入口广场,为30层的“楼王”建筑及其5层的裙房;“楼王”高度100米,地面层为入口大堂,2-5层为酒店餐饮、KTV、卡拉OK、演艺大厅、桑拿保健、健身等餐饮娱乐演艺场所,6-10层为酒店式管理的产权客房,11-20层为套间式的商务办公,21-30层为高级白领公寓。“楼王”作为小区入口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结合地势,通过通透的玻璃中庭、变化丰富的台阶广场,使入口广场在解决地形高差的同时又极具视觉冲击力。l 商业综合体的中段和北段均为4层的商场,其中底层设置车库和设备用房,2-4层为大型超市或商场,顶层为大型观景平台。商场或超市内安排菜场、农副产品、生活易耗品市场等居民日常所需的功能。l 整个综合体建筑巧妙的利用高差,面河界面为4-5层,而面向商业街则为2-3层,步行者可从步行街直接进入综合体的第三层;建筑最底层为车库与设备用房,可从滨河小区主干道直接进入。(2)上城风情街蜿蜒曲折的“上城风情”商业步行街是整个公共中心最核心的公共空间,步行街东侧为商业综合体,西侧为3层的带状商业建筑。带状商业建筑是一种“联体低层、商住结合”商业形式,利于未来的开发与销售。“上城风情”商业步行街重点诠释了一种新型商业街的氛围集生态、乡野和城市氛围于一体,注重市集活动与生活形态的生成规律,恢复商业创造生活的能力,构建更有活力和效率的公共空间。在建筑造型上,综合体与带状商业之间不但有阶梯景观通廊的打断,更有多条步行天桥的连接,使步行街的空间富于变化。步行街采用了柔和的曲线,同时多条连通山水的步行阶梯将建筑有机的切割为段落,本质上是将整个商业街划分为多个“邻里交往空间”并形成较强的线性感。体块的穿插、连廊的衔接、垂直与平面交通的组合,加上柱廊灰空间造就的光影变化使整个街道空间浑然一体。2、社区小学与幼托按照控规的要求,小区公共中心西南侧需设置一个十八班的小学和一个六班的幼托,另外在小区北片的核心绿地内也设置一个六班的幼托。小学为4层建筑,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小学建筑1-3层主要为教室及其附属设施,4楼设置教师办公和部分教师;建筑最东侧为一个3层的圆台造型,作为小学的报告厅和音体室;小学按照规范要求设置250米跑道和篮球场。幼托建筑位于小学东侧和北部高层组团内,均为2-3层,总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三、建筑造型设计为保证小区建筑彼此间的协调,强化总体景观控制,必须对小区建筑风格提出基本的设计导向,规定建筑的尺度、形式、材料、色彩等设计要素,使小区的建筑风格既具有特色又协调统一。1、住宅造型设计根据小区的风貌定位,小区住宅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必须与“蓝天、绿树、碧水”的山水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体现小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而不失现代感,使其在具备现代住宅的风韵与雅致的同时,与山水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并充分体现三明的地方特色和展旺公司的企业形象。根据住宅建筑的体量与高度,高层、小高层住宅采用具有古典韵味而不失简洁明快特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而中低层住宅采用具有乡野气息的典雅风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 (1)高层、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着重体现“新古典主义”风格,运用现代的手法诠释欧式古典建筑的细部,在具备古典韵味的同时不失现代感,建筑以平屋顶为主;小高层住宅则与中低层住宅取得呼应,屋顶采用平坡结合的形式,并在顶部采用细巧的百叶加竖向的线条,强化住宅的可识别性。住宅立面主体墙面采用淡暖色面砖或淡暖色防水涂料,下部2-3层以下近人尺度部分可采用色彩较深的石材,以增加其厚重感。分户墙、分层圈梁、阳台板和凸窗窗框采用白色线条。住宅窗户全部采用凸窗或凸六角窗,边套住宅采用凸角窗,并结合凸窗巧妙安排空调机位,空调机位以百叶遮挡。住宅朝南面局部设置落地窗,窗内设置栏杆。(2)中低层住宅中低层住宅采用具有亲切感与亲和力的坡屋顶,凸现回归乡野的主题,同时体现建筑的典雅格调。建筑色彩以淡暖色墙体为主,穿插醒目的白色线条和大块面的透明玻璃,建筑局部位置采用天然石材与山水环境协调,同时以兰灰色坡屋顶与蓝天、碧水取得呼应。坡顶部分为避免单一线条的造型,可将坡屋顶分为高低错落的多个层次,并局部将楼梯井或烟囱突起,以丰富住宅的天际轮廓线。同时鼓励设置屋顶退台或空中花园,有利于面向水面的观景。别墅建筑体量宜小尺度,以“小”、“巧”、“秀”为其特色,增加建筑的亲和力,让建筑包围在绿荫之中。沿沙溪河的各类住宅强调建筑院落的围合,在增加高低错落变化的同时,建筑造型力求“透、漏、瘦”,避免出现过长或过于封闭的建筑界面。2、公共建筑造型设计小区的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综合体和“楼王”建筑,主体为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同时使用轻巧的钢构件,结合天然石材、彩色百叶、玻璃和轻巧的片顶,使现代感与传统材料有机的结合。建筑色彩为冷灰色或采用冷色基调配以白色线条的色彩处理手法,使人感到较高的品位和档次。建筑平面上和立面上处理考究,轮廓线丰富,细部处理精细,强调柱廊与灰空间。商业建筑与社区会所的风格应现代、明快、具招徕性。立面建筑材料采用淡冷色墙面与钢和玻璃结合,局部以鲜艳的色块点缀,体现通透、明快的时代感;开窗形式丰富、多样,力求形成热闹、繁荣的气氛。建筑形体上采用退台或大平台,建筑局部通透并与广场、绿地结合,体现建筑的现代面貌,营造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