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小学李坤芬.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3779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小学李坤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小学李坤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小学李坤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小学 李坤芬 目前不少学生都怕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又普遍存在内容空洞,缺乏感情。更严重的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辅导孩子作文时发现,孩子本来口头叙述的是比较真实的感受,写到纸上就变成了大话空话,甚至假话。他们在孩童时候就形成了作文人格和真实人格的“双重人格”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的写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过于散。另外,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应付、依赖(抄袭)等不良心理(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一 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广阔的生活空间,给了学生无穷无尽的素材,怎样把素材放进文章中?这就得: 1、 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有很多材料,但满脑子零乱、分散,没有轻重之分,一下笔就是想到哪里写哪里,没有详略。要处理好相关问题,下笔前认真指导学生掌握写作要求,弄清写作要求,对小学生非常重要,特别是避免偏题。 2、练笔循序渐进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等方面进行周全考虑,分步让学生体会。如一次指导学生写人,我采用第一步:从生活中寻找关于这个人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你所写的这个人的特点的词;第三步:选择一、二件反映这个人的事例;第四步:练笔。第五步:自己定义、修改。二、围绕写作过程,加强诱导点拨 平时我们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加强诱导点拨,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的诱因,既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显露,又能全面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提笔写作时,就会感到内容很多,这样学生容易掌握写作方法、抓住写作重点,使自己学会写作作文、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一要不断鼓励学生努力去写,及时加以表扬,让学生充满信心。二要指导好学生,指导学生读好范文,从中有所领悟。三要及时反馈,让他们在老师的评语中自我欣赏。总而言之,如果说教作文好比教家具制作的话,那么,多数人是先让学生设计好家具,再制作成功,但孰不知学生连最起码的木工活都不会,即使画好了图(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布局谋篇等),也不可能打出一件像样的家具,学生自然对打家具(写作文)有畏惧情绪。于是乎,学生感叹:作文难,作文难,写作文真难。而我的方法则是,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时刻苦练木工手艺。让他们知道,会写作文没什么了不起,而我们这些人也不过是一个写作的“匠”而已。是“匠”,当然应该具备劈、锯、刨、凿等技艺。我们学写作文同样如此,首先应该喜欢写,比怕写。学会写,才能谈得上把作文写好,揠苗助长或本末倒置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重视读写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 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要学会写作文,首先要学好范文,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做到上好语文课,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段的联系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上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一课,我们要帮助学生理清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还要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读课外书籍,这些书籍既可以是朱自清的、鲁迅的优美散文,也可以是庄子墨子论语等富有哲理的古典文学作品。学生涉及到了“大语文”类的内容并不会感觉到深奥,相反,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同学们初步领略了我国古代道学和儒学两大哲学的精髓,汲取到文学的营养和历代圣贤们的思想阳光雨露的滋润。并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学习。学生所体会的这些内容我会要求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讲解,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三 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对学生的作文应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只要文中有一点长处或基本能完成应恰当的认可,不可能一视同仁。每隔一段时间,将学生优秀的文章或句段在学习园地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打消学生怕写的疑虑。教师也要时不时主动与学生就作文进行一些意见交换,让其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