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二):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3762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二):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二):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二):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二):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析 【春节春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w.w.w.k.s.5.u.c.o.m 2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B c D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3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婶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4“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 B CD 5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w.w.w.k.s.5.u.c.o.m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kJL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偶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w.w.w.k.s.5.u.c.o.m 7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El,叉称为双九节、老人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莱萸等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D期盼合家团圆 【国庆节】 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10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 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 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11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 B书 C论语D春秋 12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时事政治 c诗赋 D算术、法律 【阴阳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1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4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 董仲舒的新儒学基督教教义道教的太平经朱熹的理学 A B C D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一P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5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16三字经中说到:“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C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D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百家姓】 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的一位儒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称为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1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 18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皇帝的号】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唐高祖、唐太宗等。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如汉武帝、隋炀帝等。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年号是封建皇帝在位时纪年用的名号,西汉时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19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金榜】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20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南宋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 D隋朝、唐朝、北宋 【十二生肖】 “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2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22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A己丑年 B己未年 C戊戌年 D戊午年 23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国学】 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24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以本纪、 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25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 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代表的是国家的主权、形象和尊严。 26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变化,其中所使用的国旗也发生了变化。下列属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使用的国旗是 【届任位】 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各自含义不同。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四年一次。四牟为一届。如果总统任内死亡或因故去职,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则继任总统和前总统属同一届总统。例如,约翰肯尼迪在1963年11月遇刺身亡,林顿约翰逊接任,他们二人均为第44届总统。总统的“任”是就他的任职而言的。一个人如连续担任几届总统,仍被认为是一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但一个人如先后担任几届总统,而不属于连选连任,那么当选几次就算几任。格罗弗克利失兰1885年至1889年和1893年至1897年两度入主白宫,因此算作两任。“位”是指担任过总统的人数。美国自1789年开始举行总统选举至今,已先后有42人担任过总统职务。2008年11月4日,贝拉克。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将于2009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27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A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c起草独立宣言 D当选美国总统,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28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 B杜鲁门 C罗斯福 D里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西汉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B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关,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新中国成立有关。, 3D认真分析清明节扫墓习俗,可得出正确答案。 4C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完全确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科学性。说法错误。 5c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日制度,称为“十二气历”。 6A由材料中端午节习俗和起源的多种说法,可知端午节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等,但不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7A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是生产力相对低下的产物。选项所列四个时期,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人们的科学知识也比较贫乏。 - 8C弓文出自东京梦华录,北宋建立后将开封改名为东京,作为都城。可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中秋之夜的繁华和赏月习俗。 9C九在0至九这十个数字中是最大数,九九重阳,又与“久久”同音,故重阳节有长久长寿的寓意。从材料中的“宜于长久”,也可分析出正确答案。 10B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后来,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节。 11C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论编纂成论语一书,此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12A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考生发挥个人见解,以达到严格控制士人思想的目的。13D根据阴阳学说,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地形西北高,向东南渐低,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的南面、河床的北岸都是向阳的,故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山的北面、河床的南岸都是背日面,为阴。另外,由于地势的缘故,我国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北干、南湿的情w.w.w.k.s.5.u.c.o.m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14C基督教是外来宗教,其教义与阴阳五行学说无关,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结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主张,改造儒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朱熹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从理学(主要是阴阳五行说)出发的。 4 15C“三纲五常”,宣传忠孝思想,严格等级秩序,规范了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们的思想,是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6D题干中的“阉乱后,寇内讧”是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导致农民起义。这里的“寇”是指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不是指“倭寇”,D解读不正确。 17C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乱,所以当时赵姓最尊贵,因而被排在第一位。 18A汉朝开国皇帝是刘邦,改“相邦”为“相国”就是为了避讳刘邦的名字。 19B理解了各种称号的含义,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0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创立;唐朝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 21B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并重的产物。猪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鼠则是人们追求智慧的象征。 笼c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1958年前的60年是1898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是戊戌年。 23C根据天干地支搭配方法进行推算,2012年比2008年晚4年,“戊”后面的第4个是“壬”,“子”后面的第4个是“辰”。故正确答案是c。 24C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属于先秦诸子百家。 25A资治通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属于编年体通史,不是断代史。 26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用五色旗作为国旗。 27B关键词是“独立战争”“最主要贡献”。领导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是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A、C从属于 B。题干时间是“独立战争中”,D是独立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28C由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材料内容可知,当时罗斯福正在推行新政,以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