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3757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 ( )A . 向右移动B . 向左移动C . 保持不动D . 无法判断2. (1分)(2016怀化)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A . 音调不同B . 响度不同C . 音色不同D . 声速不同3. (1分)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地面B . 托盘C . 餐桌D . 墙壁4. (1分)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 . 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 .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 .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5. (1分)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关于煤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体积变大B . 质量不变C . 温度变高D . 密度变大6. (1分)你认为以下估测数据中比较合理的是( )A . 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10-3 m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 .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60N7. (1分)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 .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 . 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D . 在200时,氢是气态,氮是液态8. (1分)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 A . 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B . 小红离小强比较近C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9. (1分)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 .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 .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 .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 ,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0. (1分)小明给他的几位好朋友拍了一张集体照,他的朋友们看了照片后都不满意,特别是站在前排最右边的小华,只看到大半张脸,如图所示他们要求小明重新拍照,那么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 A .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B .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C . 照相机应向左移动一些D . 照相机应向右移动一些二、 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1. (1分)图甲一人用手敲桌子,另一个耳朵紧贴桌面能听到敲击声,这说明_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_方面控制噪声的。12. (1分)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_是不同的。 13. (1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 14. (1分)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_图;近视眼要用_透镜矫正。 15. (1分)喝饮料时为了使饮料变得凉爽,通常我们会加入冰块,这比加凉水效果好。一是冰块的温度通常比凉水的要_(填“高”“低”),二是由于冰块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会吸收大量的热。有一次,小明在饮料中加入冰块,过一小会儿,用吸管搅动时发现冰块粘在一起了,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16. (1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的作用。当物体过M点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物体在MO段做_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f1 , 物体在OQ段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为f2 , 则f2_f1(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17. (1分)从广州到厦门的D326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时间广州惠州潮阳厦门到站时间09:5410:4512:15发车时间09:1509:5710:48里程/km084450(1)列车由广州驶往厦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惠州到潮阳的平均速度为130km/h,则广州到潮阳的里程为多少? 18. (1分) 2017年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12月2日开赛,自行车的制作材料是影响自行车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自行车车架是用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其密度为1.6103kg/m3 , 体积仅为0.0025m3 , g取10N/kg。求: (1)车架的质量为多少kg? (2)若运动员质量是70kg,自行车总质量为10 kg,则运动员和自行车总重多少N?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19. (1分)图中,F和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将两条光线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0. (1分)如图,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21. (1分)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主光轴与水平成45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BO与水平成45角,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五、 实验题 (共7题;共16分)22. (2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cm;tBC=_s;VAB=_ms;VBC=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是在做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 23. (2分)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_; (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将会_; (3)从实验现象直接得到的结论是_; (4)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 (5)本实验用_推理的方法,原因是_. 24. (1分)小榕榕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则小榕榕应选用_(选填“A”或“B”)装置来进行实验,此时C温度计的示数是_。 25. (2分)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如何确定_的位置;如何比较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 (4)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 (5)如果玻璃板放置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 26. (2分)在“研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甲装置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的性质制成的。此外,还需要测量工具是_。 (2)小致同学使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直到水沸跨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 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3)小红在甲装置的基础上加盖后(如图乙)进行实验,减少了热量散失且液面上方气压有所升高。图丙中c是小致同学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则小红同学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_。 27. (3分)根据题意填空(1)“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钢球A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这是为了研究_(选填“A”或“B”)的动能与_的关系 (2)龙舟大赛是我国一些地方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图2是龙舟大赛的一个情景,当运动员离开龙舟后,龙舟将在水中_(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此时所受的浮力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3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 , 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 , 做功功率P2 , 则W1_W2 , P1_P2(选填“”、“”或“=”) (4)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在助跑阶段,动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_ 28. (4分)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 (2)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_;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1-1、12-1、13-1、14-1、15-1、16-1、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17-1、17-2、18-1、18-2、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19-1、20-1、21-1、五、 实验题 (共7题;共16分)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3-5、24-1、25-1、25-2、25-3、25-4、25-5、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