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 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3695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 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 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 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 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D .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2. (2分)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 .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C .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D .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3. (2分)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 . 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长B . 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短C . 在相同的时间内,刘翔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D . 刘翔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4. (2分)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A . 05sB . 1sC . 30sD . 60s5. (2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 . 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C . 运动2.4米,甲车比乙车多用4秒D . 运动5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1.2米6. (2分)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 .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 .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7. (2分)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 v甲v乙B . v甲v乙C . v甲=v乙D . 无法确定8. (2分)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在5s内跑了50m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 运动员、羚羊、汽车B . 运动员、汽车、羚羊C . 羚羊、汽车、运动员D . 汽车、羚羊、运动员9. (2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 . 多取几位估计值可以减小误差D . 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10. (2分)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是1:3,运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 1:3B . 3:2C . 2:3D . 6: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11. (3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_、_两种色光二极管;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_m. 12. (2分)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时的速度为_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13. (2分)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_s, 物体在前4秒的速度是_m/s 。 14. (3分)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_的。如图所示的 s-t 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_ 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 m。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5. (6分)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_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 16. (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 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照片序号123456时间t/s0102030_50路程s/mm012.022.2_48.7_(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_运动,蜗牛在前2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m/s,整个50 s的平均速度是_mm/s .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1分)17. (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18. (11分)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贵阳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1)从图1可知,汽车在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_km/h。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 (3)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11-1、12-1、13-1、14-1、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5-1、15-2、15-3、16-1、16-2、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1分)17-1、17-2、18-1、18-2、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